07.06 從睢陽走出的西漢名相申屠嘉

申屠嘉(?-前155年),西漢梁國睢陽(今睢陽區)人,著名丞相。為漢高祖劉邦、漢惠帝劉盈、漢高後呂雉、漢文帝劉恆、漢景帝劉啟五朝元老,長壽而終。

德高望重 五朝元老

申屠嘉出生年代,史書無載。他跟從劉邦攻打項籍時,是一個力大無窮的武士,能拉強弓硬弩。則此時已是成年之人。因與項籍軍作戰有功,升為隊率(一隊兵卒的首領)。劉邦打敗項羽,統一天下後,鯨布叛亂,申屠嘉平定鯨布,又因功升遷為都尉。劉邦死後,孝惠帝繼承帝位,申屠嘉升為淮陽太守,主政一方。公元前179年,漢文帝即位後,對於擁立他做皇帝的功臣們一一賞賜,封官晉爵;同時,對當年跟隨劉邦征戰的元老重臣進行分封,年俸二千石者只要還健在,一律封為關內侯。受封者共有24人,申屠嘉是其中之一,而且得到五百戶的食邑。這些措施使得文帝的帝位得到鞏固。漢文帝四年(前176年),丞相灌嬰去世,張蒼繼任為丞相。此時,申屠嘉已身居御史大夫的高位。

漢文帝后元元年(前163年),張蒼因與公孫臣政見不同,又得不到文帝理解,遂自動引退相位。張蒼免相後,漢文帝想用皇后的弟弟竇廣國擔任丞相。竇廣國是個很有才能的人,而且品德也好,所以文帝才有此想法。但又怕天下人議論他任人唯親,經過長時間考慮之後,最終還是打消了這個念頭。此時,劉邦的老臣們大都已經去世,活著的又沒有合適的人選,文帝就想起了申屠嘉。申屠嘉乃劉邦故臣,又做過御史大夫,於是文帝任命申屠嘉為丞相,並以原來的食邑封他為故安侯。

申屠嘉為相5年之後,漢文帝去世,文帝第5子劉啟即位,是為景帝。景帝繼位時,連年歉收,民多乏糧,有的甚至飢餓至死。而當時有些官吏還接受下屬財物,賤買貴賣以牟取暴利。於是,景帝讓申屠嘉和廷尉重新制定律令,新律規定:文官武將,凡收受其下屬財物者,如按價償還可免予處分,否則按盜竊贓物罪查處,財物沒收入官;官吏在調動與罷免時,如接受下級財物,一經發現即削去官職,並予除名;對那些舉報而有功者,以沒受贓物進行獎賞。

漢景帝二年(前155年),晁錯擔任內史,深受景帝寵愛。申屠嘉與晁錯為敵,因得不到景帝支持,竟氣憤吐血而死,諡號為節侯。申屠嘉兒子共侯蔑繼承侯位,3年後去世。共侯子申屠去病襲侯位,31年後去世。去病子申屠臾又襲侯位,6年後,因罪封國被撤消。

崇尚律法 懲罰鄧通

申屠嘉為人廉潔正直,他為相期間,當時有個叫鄧通的人,是漢文帝的男寵,與漢文帝關係極為親密。漢文帝經常到鄧通家飲酒作樂,還賞賜他一座銅山。鄧通依靠當時的鑄錢業,廣開銅礦,富甲天下。這引起了朝廷一些大臣的不滿,作為丞相的申屠嘉,當然也看不慣鄧通這樣的小人,就想找個機會收拾收拾他。有一次,申屠嘉上朝奏事,鄧通狎恃恩寵,竟坐在皇帝身旁,君臣禮數顯得極為簡慢。申屠嘉認為這是懲罰鄧通的好機會,於是馬上諫勸文帝,說皇帝寵愛某個大臣,可以賞賜他財物,可以讓他富貴,但是朝廷上的禮儀,君臣之間的禮節,不可不嚴肅對待。漢文帝卻為鄧通開脫罪責,說自己就是寵愛鄧通,讓申屠嘉不要多管閒事。申屠嘉非常惱火,不便當庭頂撞文帝,他奈何不了皇帝,但決心要懲辦鄧通。既然來硬的不行,就只能用巧計。申屠嘉罷朝後,回到相府,馬上下了一道手令,傳鄧通來丞相府謁見,如果抗拒不來,就要斬了他。鄧通心中懼怕,趕緊去告知漢文帝。文帝知道丞相所執的是朝廷之禮,鄧通確實有罪,就命他先去見丞相,並安慰他說,很快就會派人召他進宮。鄧通來到丞相府,一進門,就摘下帽子,脫掉鞋子,跪下叩頭請罪。申屠嘉則很隨意地坐在那裡,故意不以禮節對待他,並責斥說:“夫朝廷者,高皇帝之朝廷也。通小臣,戲殿上,大不敬,當斬。吏今行斬之!”(《史記·張丞相列傳》)鄧通嚇得不停地叩頭,直至頭上鮮血直流,申屠嘉仍然不鬆口。文帝估計丞相已經讓鄧通吃盡了苦頭,就派使者拿著節旄傳達其口諭,向申屠嘉道歉,請求丞相放了自己的弄臣。申屠嘉不能真跟文帝撕破臉,況且也懲罰夠了鄧通,樂得見好即收,就順水推舟放了鄧通。鄧通見到漢文帝后,仍然心有餘悸,哭訴丞相差一點就殺了他。

申屠嘉不當面與漢文帝辯理,既達到了懲罰鄧通的目的,又維護了皇帝的面子,說明他處事靈活,剛直而不失變通。但是,後來在對待晁錯的問題上,他剛烈的性格就變成了弱點,還因此丟了性命。

尊重人才 敬重袁盎

申屠嘉雖然性格剛直,但別人向他提意見,只要有道理,他也頗能虛心接受。他聽取袁盎的善言規勸就是一個明顯的例子。袁盎在《漢書》中作“爰盎”,據《漢書·爰盎傳》記載,袁盎是一個個性剛直、極有才幹的人,以膽識與見解為文帝和景帝所賞識。他在就任吳國丞相期間,一次請假回家,恰好路遇丞相申屠嘉,便下車走向前行禮拜見。當時,申屠嘉沒有下車還禮,只是在車上表示謝意。袁盎回到家裡後,越想越感到羞愧,認為自己在隨行下屬面前丟了顏面。於是,他就來到丞相府,要求拜見申屠嘉。申屠嘉過了很長時間才出來見他,袁盎便下跪說:“希望能單獨會見。”申屠嘉說:“如果你所說的是公事,就請到官署與長史掾吏商議,我會把你的意見上報朝廷;如果是私事,恕我不能接受私下的談話。”袁盎就起身說道:“你作為丞相,自己認為與陳平、絳侯(即周勃)相比怎麼樣?”申屠嘉說:“我比不上他們。”袁盎說:“好,你自己說了比不上他們。陳平、絳侯輔佐保護高祖,平定天下,做了將相後又誅殺諸呂,保全了劉氏政權沒有旁落;您只是以低級武職的身份,憑藉勇力升為隊率,積累功勞做到了淮陽郡守,並沒有什麼奇謀和攻城野戰之功。再說皇上(指文帝)從代地來,每次上朝,郎官呈上奏書,都是停下車來聽取意見,意見不能採用,就擱置一邊;可以接受的就採納,而且每次都加以稱讚。皇上為什麼要這樣做呢?就是想以此來招致天下賢能之士。皇上每天能聽到自己沒有聽過的事情,明白了原來不曾明白的道理,就會變得更加英明智慧;您現在卻封閉天下人的口,就會變得更加愚昧無知。以聖明的君主來督責愚昧的丞相,你遭受禍患的日子為期不遠了啊!”這些話讓申屠嘉對袁盎另眼相看,於是就向袁盎拜了兩拜說:“我就是一個粗鄙庸俗的人,一點也不聰明,今日幸蒙將軍教誨!”於是“引與入坐,為上客”。

政見不合 欲誅晁錯

漢景帝二年,晁錯被任命為內史。因為受皇帝寵愛,位高權重,晁錯便大刀闊斧地進行政治體制改革,不僅更改已成定規的各種規章制度,同時還討論如何用貶謫處罰的方式來削弱諸侯的權力。身為丞相的申屠嘉,有的建議卻不被採納,在皇帝面前逐漸失去了話語權。申屠嘉感到相權有被架空的危險,因此妒恨並遷怒於晁錯,一心要除掉他。

內史府的大門本來是開向東邊的,晁錯進出多有不便,於是就自作主張開了一個南門。但是開南門的牆,剛好是皇帝宗廟的外牆,這就違反了禮制。申屠嘉非常重視宗廟制度,景皇帝元年十月,曾上《奏議孝文為太宗廟》一疏(附文後)。建議以高皇廟為太祖廟、孝文皇帝廟為太宗廟;同時提出郡國諸侯亦應為孝文皇帝立太宗廟。這個建議得到了景帝許可,並且付諸實施。現在晁錯竟公然破壞宗廟圍牆,申屠嘉便以此為理由,上奏景帝殺了晁錯。晁錯聽到風聲,心裡非常害怕,連夜進宮拜見景帝,躲在景帝身邊不敢出宮。第二天早朝,申屠嘉果然上奏請誅晁錯,景帝替晁錯辯解說:“晁錯所鑿的牆並非真正的宗廟牆,只是圍護宗廟的外圍短牆,所以才有其他官員住在裡面,況且這事也經過了我的同意,晁錯沒啥過錯。”申屠嘉罷朝後,對長史感嘆說:“我真後悔沒有先斬後奏殺了晁錯,才給了他報告皇帝出賣我的機會。”性格剛烈的他,回到家後,因過於憤悔,竟嘔血而死。

就申屠嘉為官處事來看,為了維護國家的法律和制度,他曾當面批評皇帝禮儀不謹,差點對皇帝的寵臣大開殺戒,這種優秀品質值得後人尊敬和學習。正如司馬遷所言,他的確是一個剛正堅毅、品德高尚的人。但是,在謀略和權術上,申屠嘉缺乏靈活變通,這點確實難以與蕭何、曹參、陳平等人相提並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