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15 說話的力量之《說話的方法二》

說話的力量之《說話的方法二》

好講述的4大要求

第一,語言流利、順暢。

在講述中不能邊講邊想,不能用太多的中斷性詞彙(口水詞),不能重複說過的內容。語速不宜過快或過慢,而應保持勻速。語言要生動,但焦點應鎖定在對客觀事實的描述上。

第二,充分有效地利用時間。

在不看錶的情況下,你是否會估算時間?尤其在說話的時候,估算時間的能力是非常重要的。對於自己講述用了多少分鐘要有一個起碼的感覺,這樣你才有能力合理地利用時間。

講述的時間可長可短,但最短不能少於1分鐘,最長不能超過5分鐘。短於1分鐘,既達不到練習提高的目的,也無法向聽者全面地展示你所講述的內容。而超過5分鐘後,聽者則會期望你給出看法性的內容,而不僅僅是停留在對客觀事實的描述上。

對於規定時間的講述,要求你講2分鐘,你的講述時間不應少於1分45秒,也不應多於2分15秒。

# 練兵場 #

練習1 心中默數,從1數到20,看用了多少時間。試驗10次,計算平均時間。數數時,不要加快,不要放慢,用你平時熟悉的速度。

練習2 請你收集幾個千字左右的小故事。先數好100字為一個段落,150字為一個段落,200字為一個段落,400字為一個段落。然後開始朗讀它,聲音不要太大,也不要太小。每一個字數的段落念3次,然後計算平均時間。

練習3 請開始自我介紹。按照兩分鐘為限制,請你的朋友幫忙計時,但不能提示,你要自己決定什麼時候該結束了。

練習4 請設想幾個方法,如何在做自我介紹的時候控制時間節奏。請至少想5個方法。

第三,框架清晰,有次序。

框架清晰指的是講述中涉及的內容完整有序,前後呼應,有內在的邏輯性。要做到框架清晰可以從以下兩個方面入手:

段落:每一個段落內應該能夠前後呼應,內容上確保完整。描述一個情景時在一個段落內要結束一個小的次序。

結構:一個講述中應該至少包括兩個段落,才可能對一個主題形成完整的描述。段落之間的配合也應該有次序。

除了框架清晰外,講述的內容還應該有一定的次序,才能讓聽眾們方便地跟上你的思路,瞭解你講述中的內在邏輯。

順敘:從遠到近,從大到小,從上到下,從左到右都是順敘。順敘的特點是容易掌握,容易聆聽和理解,並不需要太高的技巧就可以掌握順敘。

時間次序和地點次序是相對比較容易理解和掌握的,對聽者來說也是一種容易跟隨的線索。關係次序的難度較大,要體現出無形的關係能力需要平時多思考,從而提高自己在談話中駕馭更加複雜關係的能力。

以講述一位朋友為例,採用時間次序:剛認識的時候,我看到他做了一件事情,那天……;三個月前有一次,那天下雨,我們在等車,他對我說:……;認識三年了,我們遇到了一個新的朋友,我沒有想到,認識這個新朋友不到十天,他就……

倒敘:將順序完全顛倒,從時間的結束點向時間的開始點展開,或者從結尾向序幕展開都屬於倒敘。倒敘的要求較高,需要開場白有極強的吸引力。說話人要充分理解人類的好奇心理,並對好奇心理的主題把握自如。舉例來說,“一個人被撞飛了起來”“那筆單子怎麼想都不可能成交”“我聽到一聲銳利的尖叫”等,都是吊人胃口的開場白。

插敘:在順敘和倒敘中為了補充信息,消除聽者可能存在的疑慮,添加更多內容,可以採用插敘的方式。插敘的要求更高,要求可以推測聽者的心理脈絡,並有充分的準備資料可以調用自如。而且,還要順利自然地銜接回插入點,並在次序的把握上應分寸到位。插敘的內容本身應該是一段可以獨立成章的講述。

第四,具有事實細節並能打動人。

什麼是事實?比如,“我喜歡吃蘋果”這是個人看法,而“蘋果口味甘甜略酸,富含葡萄糖、果糖、蛋白質、脂肪、維生素及磷、鈣、鋅等”就是事實。“北京空氣真不好”這是個人看法,而“今天北京市很多地區PM2.5濃度測值達到700微克/立方米以上”就是事實。

在引言中我們還留下了一個問題。如果在面試時,我給你一個機會,你怎樣才能讓別人在聽完你的話之後,相信你是個細心的人呢?

一位畢業於中國政法大學的學生,去應聘一家上市公司的總裁秘書。他介紹自己時說:“我是一個細心的人,”他接著說,“我在上大學時一直訂《英語世界》雜誌,在大學二年級的時候,有一次看到《英語世界》的一篇文章裡有一個標點符號用錯了。它用的不是英文的標點符號,而是中文的標點符號。我就寫了封信給雜誌社,把錯誤在第幾頁第幾行告訴他們。後來,雜誌社的總編輯給我回了一封信,說要贈送我一年的雜誌。他還說像我這樣細心的人,現在已經很少見了。”

計算一下,這位畢業生講這段話僅僅用了不到30秒的時間。但就是這不到30秒的時間,讓他得到了這份工作。他成功的關鍵所在就是善用事實。所以,在面試時如果你想說自己是一個敬業的人,請給出事實;如果你想說自己是一個有創新精神的人,請給出事實。

除了給出事實,講述還應該能夠打動人。請思考:什麼才是永恆可以打動人的東西?出乎意料的狂喜,無法解脫的痛苦,戲劇化的衝突,人類共有的情愫,等等。在這些主題上著力通常可以達到打動聽者的目的。

以上就是一個好講述應該符合的四項要求。你可以自己練習一下,嘗試在講述一件事情的時候,滿足以上四個要求。你可以嘗試講述你最喜歡的體育運動,也可以講述你曾經讀過的書中印象深刻的一本,還可以介紹一下你最好的朋友,或者今年最感動你的一件事情。在練習時,別忘了我們剛剛學習的講述的四項要求。

# 練兵場 #

好講述的4大要求

第一,語言流利、順暢。

在講述中不能邊講邊想,不能用太多的中斷性詞彙(口水詞),不能重複說過的內容。語速不宜過快或過慢,而應保持勻速。語言要生動,但焦點應鎖定在對客觀事實的描述上。

第二,充分有效地利用時間。

在不看錶的情況下,你是否會估算時間?尤其在說話的時候,估算時間的能力是非常重要的。對於自己講述用了多少分鐘要有一個起碼的感覺,這樣你才有能力合理地利用時間。

講述的時間可長可短,但最短不能少於1分鐘,最長不能超過5分鐘。短於1分鐘,既達不到練習提高的目的,也無法向聽者全面地展示你所講述的內容。而超過5分鐘後,聽者則會期望你給出看法性的內容,而不僅僅是停留在對客觀事實的描述上。

對於規定時間的講述,要求你講2分鐘,你的講述時間不應少於1分45秒,也不應多於2分15秒。

# 練兵場 #

練習1 心中默數,從1數到20,看用了多少時間。試驗10次,計算平均時間。數數時,不要加快,不要放慢,用你平時熟悉的速度。

練習2 請你收集幾個千字左右的小故事。先數好100字為一個段落,150字為一個段落,200字為一個段落,400字為一個段落。然後開始朗讀它,聲音不要太大,也不要太小。每一個字數的段落念3次,然後計算平均時間。

練習3 請開始自我介紹。按照兩分鐘為限制,請你的朋友幫忙計時,但不能提示,你要自己決定什麼時候該結束了。

練習4 請設想幾個方法,如何在做自我介紹的時候控制時間節奏。請至少想5個方法。

第三,框架清晰,有次序。

框架清晰指的是講述中涉及的內容完整有序,前後呼應,有內在的邏輯性。要做到框架清晰可以從以下兩個方面入手:

段落:每一個段落內應該能夠前後呼應,內容上確保完整。描述一個情景時在一個段落內要結束一個小的次序。

結構:一個講述中應該至少包括兩個段落,才可能對一個主題形成完整的描述。段落之間的配合也應該有次序。

除了框架清晰外,講述的內容還應該有一定的次序,才能讓聽眾們方便地跟上你的思路,瞭解你講述中的內在邏輯。

順敘:從遠到近,從大到小,從上到下,從左到右都是順敘。順敘的特點是容易掌握,容易聆聽和理解,並不需要太高的技巧就可以掌握順敘。

時間次序和地點次序是相對比較容易理解和掌握的,對聽者來說也是一種容易跟隨的線索。關係次序的難度較大,要體現出無形的關係能力需要平時多思考,從而提高自己在談話中駕馭更加複雜關係的能力。

以講述一位朋友為例,採用時間次序:剛認識的時候,我看到他做了一件事情,那天……;三個月前有一次,那天下雨,我們在等車,他對我說:……;認識三年了,我們遇到了一個新的朋友,我沒有想到,認識這個新朋友不到十天,他就……

倒敘:將順序完全顛倒,從時間的結束點向時間的開始點展開,或者從結尾向序幕展開都屬於倒敘。倒敘的要求較高,需要開場白有極強的吸引力。說話人要充分理解人類的好奇心理,並對好奇心理的主題把握自如。舉例來說,“一個人被撞飛了起來”“那筆單子怎麼想都不可能成交”“我聽到一聲銳利的尖叫”等,都是吊人胃口的開場白。

插敘:在順敘和倒敘中為了補充信息,消除聽者可能存在的疑慮,添加更多內容,可以採用插敘的方式。插敘的要求更高,要求可以推測聽者的心理脈絡,並有充分的準備資料可以調用自如。而且,還要順利自然地銜接回插入點,並在次序的把握上應分寸到位。插敘的內容本身應該是一段可以獨立成章的講述。

第四,具有事實細節並能打動人。

什麼是事實?比如,“我喜歡吃蘋果”這是個人看法,而“蘋果口味甘甜略酸,富含葡萄糖、果糖、蛋白質、脂肪、維生素及磷、鈣、鋅等”就是事實。“北京空氣真不好”這是個人看法,而“今天北京市很多地區PM2.5濃度測值達到700微克/立方米以上”就是事實。

在引言中我們還留下了一個問題。如果在面試時,我給你一個機會,你怎樣才能讓別人在聽完你的話之後,相信你是個細心的人呢?

一位畢業於中國政法大學的學生,去應聘一家上市公司的總裁秘書。他介紹自己時說:“我是一個細心的人,”他接著說,“我在上大學時一直訂《英語世界》雜誌,在大學二年級的時候,有一次看到《英語世界》的一篇文章裡有一個標點符號用錯了。它用的不是英文的標點符號,而是中文的標點符號。我就寫了封信給雜誌社,把錯誤在第幾頁第幾行告訴他們。後來,雜誌社的總編輯給我回了一封信,說要贈送我一年的雜誌。他還說像我這樣細心的人,現在已經很少見了。”

計算一下,這位畢業生講這段話僅僅用了不到30秒的時間。但就是這不到30秒的時間,讓他得到了這份工作。他成功的關鍵所在就是善用事實。所以,在面試時如果你想說自己是一個敬業的人,請給出事實;如果你想說自己是一個有創新精神的人,請給出事實。

除了給出事實,講述還應該能夠打動人。請思考:什麼才是永恆可以打動人的東西?出乎意料的狂喜,無法解脫的痛苦,戲劇化的衝突,人類共有的情愫,等等。在這些主題上著力通常可以達到打動聽者的目的。

以上就是一個好講述應該符合的四項要求。你可以自己練習一下,嘗試在講述一件事情的時候,滿足以上四個要求。你可以嘗試講述你最喜歡的體育運動,也可以講述你曾經讀過的書中印象深刻的一本,還可以介紹一下你最好的朋友,或者今年最感動你的一件事情。在練習時,別忘了我們剛剛學習的講述的四項要求。

# 練兵場 #

練習1 請以“我的工作”為主題,將所有你認為可以使用的事實細節都羅列出來。看是否可以列出50個事實。

練習2 請以“我的工作”為主題,將所有你認為有打動力度的細節都羅列出來,看能否列出30個有打動性的細節。

練習3 看你能否將以上的兩個練習結果綜合起來,以“我的工作”為題進行一段講述。你可以完成多少個這樣的講述。

練習4 看你是否可以聽出來別人講述中使用了哪些細節,以及採納了什麼主題。這個練習最好在與同事或客戶的對話中開始。

什麼是永恆可以打動人的東西

那麼,採用講述的表達方式能達到怎樣的效果呢?下面我就通過來源於影片《肖申克的救贖》的三個片段,來檢驗一下講述表達方式的效果。

說話的力量之《說話的方法二》

圖1-1 電影《肖申克的救贖》截圖1

片段一

在影片中,一個服刑20年的囚犯要申請假釋,警官衡量能不能讓他獲得自由的標準是,他出去以後對社會還有沒有危害。

警官:“你被判無期徒刑已經20年了,你悔過自新了嗎?”

囚犯:“真的,我敢說我已經完全改變了。上帝為證,我不會危害社會。”

警官毫不留情地蓋了一個章——不予假釋,把他假釋的申請駁回了。

片段二

說話的力量之《說話的方法二》

圖1-2 電影《肖申克的救贖》截圖2

10年後,囚犯又得到了一次假釋的機會。

警官:“你被判無期已經30年,你悔過自新了嗎?”

囚犯:“是的,確實如此,老實說我已改過了。上帝為證,我不會危害社會,我完全悔過自新了。”

警官再次駁回了他的假釋申請。

你不妨替片中人物想一下,他入獄已經30年了,10年才有一次假釋機會。他說得多麼誠懇,“我完全悔過自新了”。悔過自新——這是什麼?是事實還是個人看法?這只是你個人的看法,你沒有能力打動對方,讓對方覺得你悔過自新了。為什麼要打動對方?生活中我們經常會遇到這樣的情況:你的未來可能就取決於眼前這個人的決定,你要打動他,因為他手裡有權力決定你的職業,決定你的未來。但想要打動對方並不是那麼容易的。

片段三

說話的力量之《說話的方法二》

圖1-3 電影《肖申克的救贖》截圖3

過了10年,囚犯又得到了一次申請假釋的機會,這一次他是怎麼說的呢?

警官:“你被判無期徒刑已經40年,你悔過自新了嗎?”

囚犯:“悔過自新?我不懂這是什麼意思。我後悔犯罪嗎?沒有一天我不感到後悔的,但並非因受處罰才後悔。我回首前塵往事,想到當年那個犯下重罪的小笨蛋,我想跟他談談,我試圖講道理,讓他明瞭。但我辦不到,那個少年早就不見了,只剩下我這副垂老之軀,我得接受事實。”

警官終於被打動了,假釋被核准了。

為什麼這段話最終打動了有權力決定他命運的人?

首先,對時間的使用恰當、有效。與前兩次相比,第三次對話時,囚犯講述的時間明顯長了,對時間的使用更加合理、有效了。當別人讓你說話的時候,除非他阻攔你,不然就要儘量充分表達你想說的,因為那是你的時間,你有權利使用它。

其次,說話有次序,並且次序很清晰。他先說的是,你是不是覺得我後悔呢;然後說的是,我每天都在回想往事;最後再說到眼前,我只剩下垂老之軀,確實已經不可能再危害社會了。

最後,他的講述中有事實並且能打動人。前兩次他只是說“我悔過自新了”,這次他說的是什麼?我確實想跟當年的少年溝通,但是很遺憾,這不可能的了,今天我只剩下這副垂老之軀。這就是事實,這個事實得到了他人的認同:是啊,他已經是這個樣子了,他用了40年的時間在回想往事,他對過去的自己說,也可能對所有的小孩說:別像我這樣。因此,聽到這個事實的人會得出這樣的結論:他已經是個老頭子了,他出去以後不會再危害社會了,可以批准他了。

講述的日常應用練習

講述是溝通訓練出發後的第一站。講述是溝通的基礎,也在生活工作中應用最為廣泛。基於這個原因,每個人都可以在生活中得到更多的鍛鍊機會。因此你既可以練習我們提供的主題,也可以根據生活中的場景自己設計題目來練習,總之你必須要練習。

# 練兵場 #

實戰演練1 在如下幾個話題中任選其一,進行講述練習。

話題:在來的路上/我的工作/我最好的朋友/我最喜歡的顏色

講述方式:順敘、倒敘、插敘各一次。

時間:2分鐘

聽者:請在講述者完成後,立刻複述,並核對複述與原文一致的比率。

實戰演練2 完成自我介紹,並要求書寫下來。

講述方式:分別以時間、地點、人物、原因為線索完成一個自我介紹。

時間:3分鐘

聽者:請在講述者完成後,羅列可能的好奇點和疑問。

練習1 請以“我的工作”為主題,將所有你認為可以使用的事實細節都羅列出來。看是否可以列出50個事實。

練習2 請以“我的工作”為主題,將所有你認為有打動力度的細節都羅列出來,看能否列出30個有打動性的細節。

練習3 看你能否將以上的兩個練習結果綜合起來,以“我的工作”為題進行一段講述。你可以完成多少個這樣的講述。

練習4 看你是否可以聽出來別人講述中使用了哪些細節,以及採納了什麼主題。這個練習最好在與同事或客戶的對話中開始。

什麼是永恆可以打動人的東西

那麼,採用講述的表達方式能達到怎樣的效果呢?下面我就通過來源於影片《肖申克的救贖》的三個片段,來檢驗一下講述表達方式的效果。

片段一

圖1-1 電影《肖申克的救贖》截圖1

在影片中,一個服刑20年的囚犯要申請假釋,警官衡量能不能讓他獲得自由的標準是,他出去以後對社會還有沒有危害。

警官:“你被判無期徒刑已經20年了,你悔過自新了嗎?”

囚犯:“真的,我敢說我已經完全改變了。上帝為證,我不會危害社會。”

警官毫不留情地蓋了一個章——不予假釋,把他假釋的申請駁回了。

片段二

圖1-2 電影《肖申克的救贖》截圖2

10年後,囚犯又得到了一次假釋的機會。

警官:“你被判無期已經30年,你悔過自新了嗎?”

囚犯:“是的,確實如此,老實說我已改過了。上帝為證,我不會危害社會,我完全悔過自新了。”

警官再次駁回了他的假釋申請。

你不妨替片中人物想一下,他入獄已經30年了,10年才有一次假釋機會。他說得多麼誠懇,“我完全悔過自新了”。悔過自新——這是什麼?是事實還是個人看法?這只是你個人的看法,你沒有能力打動對方,讓對方覺得你悔過自新了。為什麼要打動對方?生活中我們經常會遇到這樣的情況:你的未來可能就取決於眼前這個人的決定,你要打動他,因為他手裡有權力決定你的職業,決定你的未來。但想要打動對方並不是那麼容易的。

片段三

圖1-3 電影《肖申克的救贖》截圖3

過了10年,囚犯又得到了一次申請假釋的機會,這一次他是怎麼說的呢?

警官:“你被判無期徒刑已經40年,你悔過自新了嗎?”

囚犯:“悔過自新?我不懂這是什麼意思。我後悔犯罪嗎?沒有一天我不感到後悔的,但並非因受處罰才後悔。我回首前塵往事,想到當年那個犯下重罪的小笨蛋,我想跟他談談,我試圖講道理,讓他明瞭。但我辦不到,那個少年早就不見了,只剩下我這副垂老之軀,我得接受事實。”

警官終於被打動了,假釋被核准了。

為什麼這段話最終打動了有權力決定他命運的人?

首先,對時間的使用恰當、有效。與前兩次相比,第三次對話時,囚犯講述的時間明顯長了,對時間的使用更加合理、有效了。當別人讓你說話的時候,除非他阻攔你,不然就要儘量充分表達你想說的,因為那是你的時間,你有權利使用它。

其次,說話有次序,並且次序很清晰。他先說的是,你是不是覺得我後悔呢;然後說的是,我每天都在回想往事;最後再說到眼前,我只剩下垂老之軀,確實已經不可能再危害社會了。

最後,他的講述中有事實並且能打動人。前兩次他只是說“我悔過自新了”,這次他說的是什麼?我確實想跟當年的少年溝通,但是很遺憾,這不可能的了,今天我只剩下這副垂老之軀。這就是事實,這個事實得到了他人的認同:是啊,他已經是這個樣子了,他用了40年的時間在回想往事,他對過去的自己說,也可能對所有的小孩說:別像我這樣。因此,聽到這個事實的人會得出這樣的結論:他已經是個老頭子了,他出去以後不會再危害社會了,可以批准他了。

講述的日常應用練習

講述是溝通訓練出發後的第一站。講述是溝通的基礎,也在生活工作中應用最為廣泛。基於這個原因,每個人都可以在生活中得到更多的鍛鍊機會。因此你既可以練習我們提供的主題,也可以根據生活中的場景自己設計題目來練習,總之你必須要練習。

# 練兵場 #

實戰演練1 在如下幾個話題中任選其一,進行講述練習。

話題:在來的路上/我的工作/我最好的朋友/我最喜歡的顏色

講述方式:順敘、倒敘、插敘各一次。

時間:2分鐘

聽者:請在講述者完成後,立刻複述,並核對複述與原文一致的比率。

實戰演練2 完成自我介紹,並要求書寫下來。

講述方式:分別以時間、地點、人物、原因為線索完成一個自我介紹。

時間:3分鐘

聽者:請在講述者完成後,羅列可能的好奇點和疑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