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9 蒼南養殖用海改革釋放新效應 “耕海牧漁”景象繁榮

2018-09-20 00:01 | 浙江新聞客戶端 | 通訊員 章國升 陳孝漲

苍南养殖用海改革释放新效应 “耕海牧渔”景象繁荣

四時俱可喜,最好新秋時。又到每年紫菜潑苗撒種時節,大漁灣紫菜養殖區密密麻麻插滿竹竿,猶如千軍列陣,養殖戶們駕著小船穿梭其間,潑灑紫菜菌苗,一片“耕海牧漁”的繁榮景象。

自2016年起,蒼南縣養殖用海管理體制改革的成功實踐,有效破解養殖用海亂象,有力保證了漁區生產的穩定有序。養民證發放、用海租金返還、推行“藍色信貸”、技術攻關服務四項配套改革措施研究完善,推動養殖用海改革不斷深化,推進紫菜養殖向規模化、產業化持續發展。目前從業養殖家庭超2000戶,養殖面積近6萬畝,產值約3億元,紫菜養殖已成為沿海群眾增收致富的主要產業之一。

蒼南縣首創“養民證”新規,排解用海糾紛,截至目前已實現大漁灣75600畝海域、1502個養殖戶造冊入檔,為大漁灣海域養殖戶共發放養民證 1493 本,以此確認養民身份和承包面積,有效解決用海糾紛問題。養殖戶向主管部門繳納的用海租金中,50%返還至村集體,使得村集體能更好開展基礎建設和其他民生事業,進而改善養民生產條件,提高漁區群眾生活水平,促進強村惠民,為壯大村集體經濟和消除薄弱村創造了條件。近兩年來,養殖租金返還舉措實現了大漁灣沿岸19個薄弱村“摘帽”。

為破解養殖戶融資難問題,特推出養殖用海改革衍生的助農金融產品“藍色信貸”,養民憑《養民證》可以申請無擔保、低利率信用貸款,降低了養民成本負擔,為當地紫菜養殖產業發展開拓了金融支持新渠道。截至目前,已發放 1047 萬元貸款。

蒼南縣海洋與漁業局還組織相關技術人員上門送設備、送技術、送培訓,破解技術難題,目前累計為養民送去顯微鏡200臺、水溫表280支、鹽度表420臺、技術資料 3860 本,培訓專業養殖戶225人,提供技術服務352次,幫助檢查出苗狀況 869 次。同時,為進一步改良蒼南壇紫菜種質,今年該局還引進了申福2號、浙東1號、漳州系等3個紫菜新品種的種菜,並完成育苗採苗試驗和苗期管理經驗推廣工作,提高了紫菜抗病能力,對穩定生產、增加效益起到良好的支撐作用,有效促進紫菜產業的持續健康發展。

苍南养殖用海改革释放新效应 “耕海牧渔”景象繁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