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28 傳播主流價值 引領社會風尚 創造性構建網絡文化產業鏈

當前,文化產業與互聯網融合發展方興未艾,基於互聯網的網絡文化產業新業態、新模式不斷產生,以網絡文學、網絡音樂、網絡遊戲、網絡動漫等為代表的網絡文化產品大量湧現。網絡文化產業滿足文化需求、傳播主流價值、引領社會風尚的功能不斷彰顯,拉動經濟增長、推動創新創造、促進轉型發展的作用日益突出。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健全現代文化產業體系和市場體系,創新生產經營機制,完善文化經濟政策,培育新型文化業態。這為新時代網絡文化產業發展提供了重大機遇、提出了更高要求。但在現實中,把網絡文化產業鏈等同於傳統文化產業鏈的簡單思維依然存在,以抓傳統文化產業的方式抓網絡文化產業的做法屢見不鮮。推動網絡文化產業高質量發展,關鍵在於走出誤區,創造性構建網絡文化產業鏈。

傳播主流價值 引領社會風尚 創造性構建網絡文化產業鏈

網絡文化生成於互聯網技術所創設的虛擬空間。互聯網創新了文化產業形態,也改變了文化產業組織方式和產業鏈構成。與傳統文化產業鏈相比,網絡文化產業鏈呈現許多新特徵。從產業鏈形態來看,互聯網技術打破了傳統文化產業在創作者、資源等方面的壁壘,推動文化產業在創作、載體、發行渠道等環節全面實現數字化、網絡化,催生出大量新產品、新業態。例如,網絡文化產品不僅可以模擬傳統出版物閱讀,還可以實現多媒體閱讀;網絡電視與彈幕技術結合,具有了社交屬性;網絡遊戲、網絡視頻、網絡直播等更是為互聯網所獨有。網絡文化全產業鏈的數字化、網絡化是其區別於傳統文化產業鏈的標誌性特徵。從產業發展動力機制來看,網絡文化產業鏈對技術、資本等資源高度依賴,在互聯網技術和資本的雙重驅動下,網絡文化產業加快向具有跨界、融合、多元特性的“網絡+”商業模式轉變,網絡文化產業與相關產業跨界融合不斷加深,產業鏈不斷延伸,大大加快了文化內容的增殖速度,進而推動整個文化產業快速發展。從產業影響因素來看,網絡文化產業發展更多受網絡技術和文化、金融等因素影響,具有生產者和消費者相互融合、虛擬經濟和實體經濟相互滲透的特點。

傳播主流價值 引領社會風尚 創造性構建網絡文化產業鏈

近年來,我國網絡文化產業規模快速擴大,產業鏈也在不斷髮展完善。但是,網絡文化產業思維還沒有普遍確立起來,網絡文化產業鏈結構較為簡單,大都位於全球網絡文化產業鏈的中低端環節,創新創意能力不強,一些產品存在簡單模仿、低俗化問題,產業集中度不高,缺乏具有國際競爭力的骨幹企業,產業鏈協作程度較低,專業人才短缺。進入新時代,人民對高品質網絡文化產品的需要更加迫切,亟須完善網絡文化產業鏈,豐富網絡文化內容和形式,推動網絡文化產業高質量發展。

建立和完善網絡文化產業鏈是一項系統工程,當前應從以下幾個方面著力:一是強化網絡文化產業思維。打破傳統思維侷限,借鑑互聯網思維,關注用戶體驗,從產業形態、商業模式、組織制度等方面系統謀劃網絡文化產業發展。二是堅持創新驅動。圍繞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發展方向,加快互聯網技術、雲計算、大數據等在文化產業中的深度應用,改造提升內容生產、發行、傳播方式,實現媒介資源、生產要素的有效整合,重塑網絡文化產業的技術體系、生產模式、產業形態和價值鏈,實現傳統文化產業鏈和網絡文化產業鏈融合創新發展。三是壯大產業規模。推動網絡文化企業兼併重組,培育龍頭骨幹企業,大力發展中小企業,實現重點企業、上下游相關配套企業協同發展,不斷優化產業鏈結構,壯大產業鏈規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