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朱元璋与康熙的儿子数量多且优秀,为何无人挑战朱标的地位而康熙时却出现了“九子夺嫡”?

热心市民建先生


朱标的生存环境可不是胤礽能比的!

第一,嫡长子继承制。

明朝是汉族统治,严格遵循嫡长子继承制。所以,朱元璋的各个儿子都知道自己的定位。而清朝不一样,康熙之前的皇帝都不是嫡长子。甚至,整个清朝就不实行嫡长子继承制!

康熙是顺治的第三子,母亲是庶妃;顺治是皇太极的第9子,母亲孝庄文皇后只是侧福晋;皇太极是努尔哈赤第8子,其生母孟古哲哲也只是侧妃。有前面三位皇帝做榜样,康熙的儿子们当然“不老实”啊!

第二,王爷的日常居所也不一样。

明朝时,皇子只要封王了,必须去藩地就藩,根本不让他们在京城待着。而且,明朝还规定藩王们不奉召不能进京,不能擅自离开封地!违反者,按照谋逆处理!

朱棣的儿子朱高煦(xù)为了谋求太子之位,一直不肯就藩。朱棣在永乐十五年,直接强令他就藩乐安州。

而清朝不一样,王爷们都圈养在京城。家里有孩子的都知道,两孩子在家还打架呢。更别说康熙把十几个儿子都放在身边,皇子们之间肯定会闹矛盾。

这些人天天围着老皇帝转悠,谁都想好好表现一下,争取“夺嫡”成功。而且,他们要是知道太子做错点什么事,肯定往大了宣传。太子想要处理好兄弟间的关系,也是很难的。

第三,有一个好父亲很重要,而康熙绝对不是一个好父亲。

朱元璋做的就不错,专心培养太子朱标。其他的那几个儿子,他全部赶往封地,不让他们在眼前晃悠。而且,朱元璋有意树立朱标在兄弟中的威信。

朱标对于兄弟们很照顾,几个弟弟犯了错,都是朱标替他们求得情。就藩西安的秦王朱樉,因为言行多有过失,被朱元璋叫到京城处理。也是朱标给他求情,朱元璋才放秦王会藩地。朱元璋就是给朱标面子,让朱标树立作为兄长的威信!

而,康熙对于其他皇子的态度却很暧昧。给几个儿子权利,让他们到吏部,户部,兵部,礼部等部门历练!这不就是在分太子的权利吗?这不就是再让其他皇子培植自己的势力吗?其他皇子干的好,肯定会抢太子的风头。康熙应该为“九子夺嫡”一事,负主要责任!

养不教父之过!所以,我不想批评胤礽的品德和能力。胤礽最后被废,主要是康熙没当好父亲。

(文|勇战王聊历史)


勇战王聊历史


先来说朱标,朱标是嫡长子,在名分上就把兄弟们压得死死的。

朱标的岳父是常遇春,蓝玉又是常遇春妻弟,且朱标仁爱之名深入人心,大臣们都很拥戴。

这么看来,朝中的力量对比,朱标也可以完败这些兄弟。

再者,朱标友爱兄弟,朱元璋差点废了秦王和晋王,都被朱标拦下了。

兄弟们尊重这位大哥,也就不会去图谋什么了。

明代实行的分封制,成年皇子都被派到封地上去了,除了朱标,没有人有机会在朝中培植党羽。


再来看胤礽。胤礽是皇太子,可是架不住他上面还有个大哥,大哥虽然是庶出,可是人家是长子,在名分上,他不输胤礽多少。

而且清代立储,也没有规定一定要是嫡子或长子继位,雍正时甚至发明了一个秘密立储制度,把遗诏放在正大光明匾后面。

这样看来,机会对每个人都均等了。

本来胤礽是皇太子,大家也不会怎么多想,可是康熙太能活了,胤礽做了近四十年太子,难免情绪烦躁,毕竟不说做太子了,就是做皇帝,也没有多少人做了四十年的。

他一暴躁,把柄就多了,给了兄弟们攻击的机会。


满清的宗室们都被关在北京,他们和朝臣接触的机会太多了,时间一长,也防止不了皇子们结党营私。

九子夺嫡,也就在所难免。


浮沉于史


其实,除非是皇帝故意布局,故意扶持其他皇子来制约太子,一般情况下,其他皇子是很难对太子地位形成挑战的。对于朱元璋来说,朱标是他的嫡长子,在他9岁时就被立为世子,等到他11岁,明朝正式建立,他就被朱元璋正式册封为太子,并且将亲自挑选李善长为太子少师,徐达为太子少傅,常遇春太子少保。

并且,朱标在22岁,朱元璋就让他开始监国,正式处理朝政。而且,此后二十年里,朱元璋对于朱标的太子地位,丝毫没有产生过半分动摇和怀疑。换句话说,朱标皇位继承人的身份,是被所有人从小就牢记于心的,在这种背景下,又有哪个皇子敢不自量力来挑战朱标的太子地位,这不是找死的节奏吗?



至于康熙,本来他的太子胤礽也是从小就开始培养,按理说他的地位也是不可动摇的。但是,由于满清初期在政治上所采取的八旗制度,相当于国家的最高实权分由八位旗主联合控制,当然,为充分保障皇权,从皇太极开始,八旗中的上三旗(正黄、镶黄和正白)都由皇帝一个人来掌管,而剩余的下五旗则分别由亲王、贝勒等宗室贵族成员统领。

康熙刚登基时,由于年幼,上三旗分别由索尼、鳌拜和苏克萨哈等掌管,所以他们也就成为帝国的执政官。等到康熙亲政后,上三旗的控制权,也就被康熙收了回来。然后,等到康熙晚年,为培养太子胤礽,就将上三旗的部分权力交给胤礽掌管。

但是,随着康熙年龄越来越大,加之身体也不是很多,很多事情越来越力不从心,自然只能交由太子胤礽处理,这样他对上三旗的控制力也变得越来越强。同时,作为上三旗的各大将领,一边是垂垂老矣的老皇帝,一边是风华正茂的未来皇帝,自然也会在心中掂量,有意无意向太子靠拢。



偏偏这个时候,太子胤礽又行事高调,竟然公开和这些将领眉来眼去,而且对生病的康熙似乎也没有表现出足够的孝心和关心,这不仅让康熙感觉寒心,更让康熙感到害怕。因为,如果太子彻底控制住上三旗,就意味着他完全有能力抢班夺权,这使得康熙不得不防备。

于是,康熙决定先下手为强,不仅将与胤礽交好的将领们给处死,还废除掉胤礽的太子之位。后来,康熙觉得给胤礽一个教训就足够,所以又下诏恢复了他的太子之位,但很快,康熙发现胤礽的表现还是不能让他放心,所以再次将其废除。

此后,康熙不再立太子,而是让自己的几个儿子共同来协助自己管理上三旗,这样几个儿子之间就可以相互制约,自己也就不用再担心类似胤礽的现象再出现,但也由此造成了九子夺嫡的现象。


我是赵帅锅


虽然都是兄弟众多,但经历完全不一样,所形成的威望就大相径庭。


散养一步一步建立起来的威信

朱和尚25岁出来创业,参加了革命游击队。然后就开启了他的开挂模式。

创业第一年就认识了自己的便宜老丈人义军领袖郭子兴,郭乃红巾军一方大员,手握重权。朱元璋一看这个背景不靠靠谁?于是没过多久,朱元璋就娶了郭子兴的义女马氏。自此朱和尚有了靠山,吃嘛嘛香了。

创业第二年朱元璋便有了自己的孩子,男人的30而立目标不再是梦,这一次马氏生的是个男孩,也就是后来的朱标。

虽然朱元璋十分疼爱朱标,但再疼爱也没用,创业队伍已经越来越离不开朱元璋了,于是朱标的童年就是在战场奔波中渡过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朱标经历的多了成长自然也就快。

后来牛逼的不要不要的朱棣出生时,朱标已经5岁了。也就是说朱棣还在穿开裆裤的时候,朱标已然是个小大人了。

“弟弟,你今天又尿床了!”

“哥哥陪我玩!”

除此之外,正所谓长兄如父,很多时候太子朱标代替忙于创业的朱元璋,履行了照看弟弟妹妹的义务。这种童年经历形成的条件反射,对于青少年来说是很难改变的。所以就如《明史》中所说的那样,在朱元璋的众多子女中,长子朱标的威信是极高的。

圈养一点一滴消磨掉了威信

康熙当皇帝的时候,满清已经入主中原,虽然零星还有很多叛乱,帝都北京已经极为稳定,所以相较于朱元璋生在动乱年代的儿子们,康熙的儿子们生活的可是相当安逸。

尤其是太子胤礽,刚出生后没多久,生母孝诚仁皇后赫舍里氏就去世了。康熙悲伤之余对这个孩子自然就格外喜爱。但正所谓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有些宠溺的成长环境,让胤礽永远无法体会到创业初期的艰难。

所以我们看到的胤礽,是一个有些唯唯诺诺,且胸襟不是很宽阔的太子,同时对除了皇阿玛的其他人还有股子来自心理上的自大和傲慢。这样的兄弟,其他十多位是很难喜欢起来的,更不要说把他当做大哥来看待了。

除了成长环境以外,外部的官场环境也极为重要。朱元璋是处在建国初期,百废待兴,手底下的官员结党还不是很明显,最主要的是有能力结党的也都被朱和尚“超度”了。而康熙朝官员结党这点就很明显了,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官场也会有政治投资,所以肯定会有人背地里去押注储君。在这种明争暗斗的大环境下,康熙的儿子们也身不由己了,不是说你不想参与就能置身事外的。

这就形成了个恶性循环,彼此勾心斗角,暗地里使阴招,你如果是哪个下不去手的人,就将会是最先被干掉的那一个。

除此之外还有一个比上两点更为重要,同时却很容易被大家忽略的一个原因,那就是朱标的生母马皇后死的比较晚,而太子胤礽的生母赫舍里死得太早了。在中国历史最开始的时候,并不是后来的母凭子贵,而是子凭母贵。母亲才是年幼孩子最有力的靠山!

马皇后一句话,甚至一个眼神就将其他孩子们正要萌芽的野心灭杀于摇篮之中。而康熙的太子胤礽就可怜的多了,没妈疼啊!假设赫舍里能够多活二三十年,九子夺嫡或许都不会出现。毕竟即使康熙再怎么钟情赫舍里,几十年也消磨的差不多了。


船夫聊名著


第一,传统不同。

明朝是汉人政权,嫡长子继承制已经被认同,朱标身为嫡长子,理应继承皇位;

而清朝就不同了,作为女真人政权,受长子继承制思想影响较浅,立贤思想影响也比较大,而以前的皇太极、顺治等,也都不是长子继承。



第二,能力不同。

朱标作为皇太子,仁爱有德,有所作为,其能力在诸子中也是数一数二的,没有人有能力和朱标争夺太子之位。

而康熙帝的太子,能力平凡,远远不及皇四子、八子、十三十四子等,又荒淫无度,在康熙离京期间更是胡作非为,拉党结派。这些也为其它能力强于太子的皇子提供了机会。



第三,对待亲王的方式不同。

朱元璋把其它儿子分封在了全国各地,这就避免了其它儿子对皇位的直接窥伺。

而清朝的王爷贝勒,有王的封号,却没有王的领地,在京城为官,这也为九子夺位提供了客观条件。



欢迎大家积极评论补充,发表自己的看法,如果喜欢历史,欢迎关注“津城沐雨”哦!


津城沐雨


朱元璋与康熙帝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孩子特别多,朱元璋有史载,二十六个儿子,十个六女儿,而康熙帝有序齿的二十个四儿子,二十个女儿,如果要问谁的儿子优秀的多,一般认为是康熙帝优秀的多。

毕竟朱元璋比较知名的除了太子朱标之外,还有朱棣、朱权了,其他的都没有啥名气,而康熙帝就不一样了,九子夺嫡,个个都十分有名气、才能。

朱标的地位无法挑战与康熙的太子之位屡次被挑战,有的人得出,朱标因为过于优秀,而康熙太子胤礽不过优秀,而其他兄弟又太优秀的原因。

这个说法即对也不对,我们拿朱标与朱棣来相比较,朱棣可是能跟朱元璋比肩的永乐大帝,而朱标本人过于仁心宅厚,因为他在众兄弟的威望比较高,但主要是来源于他的身份,他是嫡长子。

其他皇子根本就没有觊觎之心,朱元璋也不会给他们这样的机会的,朱标并非是最优秀的,另外也可以从他的儿子朱允文侧面看出来。朱元璋为什么在朱标死后,不立其他的嫡子,而是继续立朱标的儿子朱允文呢?

有的人说,是因为宗法继承制,说嫡长孙是享有最高继承权的,这个是很错误的,因为古代皇帝的继承制是嫡长子继承制,先是嫡长子,再是嫡次子,然后再其他的嫡子,如果无嫡子,就是庶长子,依次下去。

所以历史上,如果原来的太子死掉的话,就会立其他的皇子做为太子,根本就不会立太子的儿子继续做太子,再说,对朱元璋来说,如果朱元璋真的遵从这个,就应该立朱棣为太子,因为朱棣的二哥、三哥都已去世。

皇帝的嫡长子继承制就注定朱标的太子之位憾不可动,所以历史上有多例皇帝想要废立太子的,基本都被满朝大臣给驳回了,而没有立成,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刘邦想要废刘盈,改立刘如意。

而在清朝,一般什么时候立皇太子呢?都是先秘密立储,然后临终的时候,才宣布谁是皇太子之位,而康熙朝比较不一样,因为他深受汉文化很深,所以是在效仿古代立嫡长子为太子。

但是毕竟这是在清朝,不管皇帝自己,还是诸皇子、大臣、贵族,都认为这个太子之位只是暂时的,即使这个太子之位长达三十几年,那么每个皇子都是有机会的。所以总的来说,并非数量多,也非优秀,完全是继承制度的问题。


历史简单说


大家好我是虎头山小妖。

话说朱元璋与康熙的儿子数量上和质量上都是数一数二的,但是朱元璋的时候朱标身为太子几乎没有那个兄弟会与他来争夺一下太子的位置,可是同样的事到了康熙这边就完全不一样了,康熙的儿子们为了夺皇位大打出手,也正是这么多儿子们相互争斗,所以才会出现“九子夺嫡”这种说法。

为何两个的朱元璋的儿子数量与质量都这么出众,可是结果却是天差地别。

其实很多时候,我们都没有看到本质,首先大明朝与大清有着本质上的区别,那就是对待皇子们的去留上不一样,朱元璋认为自己整个天下都是自己家里的,所以就打算让所有的孩子们都可以过得很好。

于是就将自己的儿子们全部封到了全国各地去当藩王去了,虽说朱标在京城是太子的身份,可是别的兄弟们生活过的也不差,可以说在自己的封地上也相当于皇帝一样的权力,只是名份上不太一样而已。

可以说朱元璋是用着平分的这种方式来对待自己的众多子女的,在这样的情况下,朱元璋的儿子们在心态上是不会有太多的差别,再加上朱标的为人相当的不错,身为一个兄长不知道为自己的弟弟们求了多少次情。

也就是说大明朝朱元璋的儿子们相互之间并没有太多的利益争斗,所以朱标这个太子的位置相对来说就比较稳定,而且朱元璋这个人是极度的重视家人的那种帝王,别看到在对待朝臣的时候那是大杀四方,可是对待自家人的时候几乎没有动过刀枪。

说实话古代的皇帝一般来说都是孤家寡人,意思就是说身为一个皇帝会越来越无情,毕竟天家无父子这种事是从古代一直传下来的,可是朱元璋在成为皇帝后还没有多久,朱标的身体就出现问题了。

其实可以说朱元璋还很热心与自己的亲情的时候,朱标就生病挂掉了,所以像李世民与李渊这样的事就还没有产生萌芽就已经过去了,而新的太子就是朱允炆,因为年纪上的差距,所以朱元璋又不用防备自己这个孙子,所以朱元璋也用不到让别的儿子来相互牵制。

这就是朱元璋的儿子们看起来很多,也很优秀可是相互之间并没有争太子的主要原因,说白了就是利益上够不到。

而康熙就不太一样了,康熙可是在位时间相当的长,这个时间长到了自己的太子已经等不急了这个地步,毕竟古代的李世民还有隋炀帝他们可都是因为等不急自己的父亲让位,才会发生这种事情的。

所以康熙对自己这个太子是相当的防备,光自己防备是没有用的,毕晚大臣们都知道这是太子,就算是犯错,康熙也不会拿他怎么样的。当然了真要有错康熙可能第一个就对太子下黑手了,可是康熙自己又不能让大臣们感觉自己寡情薄意。

于是康熙在大臣这方面没有什么指望的时候,就开始从自己的众多的儿子当中给太子寻找敌人,一般来说太子是不会犯什么大错的,但是如果让太子感觉到自己的太子之位不保的时候,会不会让他有别的想法。

然后康熙就开始对自己的四皇子还有八皇子开始关心了起来,这让别人看起来好像是感觉太子不太行,康熙有换太子的想法,毕竟朝中大臣的心里所想的事太多了,有一点点的风吹草动就会让一大批的重臣们内心转一个大圈。

而且大清的制度方面对皇子们也实在有点坑,但凡成不了皇帝,只能被养到宗人府,而且自己的后代也会慢慢的变成如同平民一般的存在,这让皇子们对皇位有着相当高的热情。

现在康熙突然间对自己热情了起来,所以四皇子就感觉自己也有机会当一当太子,万一要是成功了可就不一样了。

也就是从这里开始各个皇子们之间就开始各种争斗,而这种争斗其实就是康熙所希望的结果,不论那个皇子想当太子,最终的结果就是讨好自己,而且这样一来就可以把太子的耐心直接给磨出来。

康熙也就不用天天想着办法来防备太子会对付自己了,现在大家的眼睛都在盯着太子的一举一动,果然没过多久各种太子的黑材料就被放在了康熙的桌子上面,于是康熙开始名正言顺的废了太子之位。

可是朝中的大臣们又开始向皇帝施压,毕竟古代的皇家是不能没有太子的,不然各种不稳定的说法就都出来了,而康熙说实话相当的烦这个,于是就又一次把太子推了出来,让太子又一次复位,但是没过多久再一次废掉了太子,意思很明显就是让大臣们知道太子的位置就是一个摆设,自己想让他当,他就是太子,不想的话直接就什么也不是了。

于是朝臣们都明白了什么意思,也就不太去烦皇帝立太子这种事了,但是因为太子之位空着,这让康熙的众多儿子们心里一直有着不该有的想法,于是所谓的“九子夺嫡”就这样出现了。

反正是皇子们之间争斗不断,康熙很是开心得看着自己的儿子们争来争去,等谁的实力强大的时候,果断出手把这个儿子给再行压下去,比如当时的四皇子在朝中的势力很强大的时候,就被康熙果断给打压了下去。

等八皇子的势力发展起来的时候,又一次把八皇子给压了下去,再然后又是十四皇子被康熙看好,一直带在身边,其实说白了就是十四皇子比他们几个皇子年纪,康熙还可以在皇帝的这个职业上再干几年。

其实对于康熙来说,太子的位置给谁都无所谓,主要是不要让他们有实力来夺自己的位置,这才是最关键的地方。

也正是这个原因,所以康熙看起来和朱元璋一样都是有着很多优秀的儿子们,可是朱元璋的儿子几乎没有人与朱标作对,而自己的儿子们哪个也想当太子,原因就在这里。


虎头山小妖


此例需要从朱元璋与康熙的心性、文化观念与吏治方面去考虑。

心性。

朱元璋是草根起步,历尽艰辛,是吃百家饭长大的,并未接受过皇家正统儒家仁治教育,能够一步一步到荣登大宝,心肠不狠,心眼不多,恐怕坟头草已丈高。


康熙则不同,自小养尊处优,接受过皇家正统的仁治教育,他的眼界更多局限于宫墙之内,所以不会像朱元璋那样看透世态炎凉,满肚子心眼,心肠也不会那么狠,凡事讲究仁治,法治,循循善诱。

所以,二人心性不同,则对于朝廷结党的处理方式也大相径庭。朱元璋对威胁皇权的一切党羽是杀无赦,如胡惟庸与蓝玉,加起来诛连将近5万人。盛权之下,谁敢冒尖?而康熙诛杀大臣最出名不过一些罪不可赦如鳌拜,但其凡事仁义为先,鲜有诛连。

文化观念。

朱元璋政权乃汉族政权,历来讲究的是嫡长子继承制,加上朱元璋对太子朱标的拱卫,与朱标孝悌礼让的长兄风范,群臣的拥戴,众皇子于情于理,根本没有与朱标夺嫡的可能,主观上没有实力,客观上不存在条件。

我们看满清的文化观念来说,嫡长子继承观并非一成不变,首先,顺治、康熙自己都不是长子出身,女真政权更多讲究任人唯贤,能者当道。加上,太子无能被废,所以,客观上存在九龙夺嫡的条件。

吏治。

朱元璋在定都后就很少出战,与北元的战争更多是徐达他们去打的,这就为他整治吏治提供了条件。而我们知道,朱元璋整治吏治的手段是比较毒辣的,如其当时依仗的锦衣卫就令无数结党营私的贪官污吏闻风丧胆。他把主要的心思放到了吏治上,所以,谁也不想尝试锦衣卫的枷刀,也就不会有结党营私的可能。而夺嫡的代名词可以说就是结党营私,非一人可为。

但是我们反观康熙大帝,其一生把大部分精力用在了封疆阔吏上,连年征战必然导致国库空虚,民不聊生,赋税缩减。如此,朝廷便无俸禄可发,官员之间必定会结党营私,比如当时著名的“火耗”,“冰敬”,“炭敬”,都是各地官员补贴收入的方式,而这些事情,非一人可为。这是个很有意思的现象,古往今来只要官员之间涉及到金钱,必定结党,必定与权力漩涡核心息息相关。所以,康熙晚年九龙夺嫡实际上是三个利益团体的为了争取更大的利益的斗争,废太子党,四爷党,八爷党。

所谓风起于青萍之末,这我们分析此类问题不能断章取义单单从某一方面去分析,而应该从各方面去统衡考虑,因为这是各方面因素叠加在一起的结果。执政者的心性为主管条件,朝政文化观念为客观条件,吏治环境为摇篮,环环相扣,缺一不可。


不书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

其实原因也很简单,“静Yes”认为,导致朱元璋和康熙不同结局的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教育!

继承人问题向来是中国封建时代的重中之重。明朝万历时期出现的“争国本”事件,就是明朝士大夫捍卫嫡长子继承制度的一个坚定抗争!

可见,继承人问题在帝国传承和发展中的巨大作用。所以,如何培养一个合格且优秀的继承人,就成为历朝皇帝考虑的首要问题!

而培养一个优秀的传承人,需要的最重要因素,就是教育。所以历朝皇帝不惜聘重金在朝中物色优秀的大臣充当继承人的老师,一方面,这是太子的玩伴,可以教会太子很多东西;而另一方面,太子的老师也会成为未来皇帝执政班底的一员,可以说皇帝在为太子物色合格的辅佐者。

但是在“静Yes”看来,朱元璋和康熙对待太老师的态度就有些不一样了:

1、朱元璋的“尊师重教”

先说伴读。《明史·舆宗孝康皇帝传》讲到洪武元年,太祖“命选国子生国琦、王璞、张杰等十余人,侍太子读书禁中。琦等入对谨身殿,仪状明秀,应对详雅。帝喜,因谓殿中侍御史郭渊友等曰:‘诸生于文艺习矣,然与太子处,当端其心术,不流浮靡,庶储德亦获裨助。’”此时年朱标17岁,读书当然要伴,而且伴侣的选择很重要。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而在老师的选择上,朱元璋也没有放松。朱元璋在辅教太子的问题上,把慎选师傅放在第一位,太子朱标的师傅宋濂在元代便已是翰林编修了,《明史·宋濂传》称洪武初,帝“征召四方儒士张唯等数十人,择其年少俊异者,皆擢编修,令入禁中文华堂肄业,命濂为之师,濂傅太子先后十余年,凡一言一动,皆以礼法讽劝,使归于道。”除了宋濂以外,还有詹同,他是陈友谅的翰林学士,朱元璋攻下武昌以后,便召他为博士,“时功臣子弟教习内府,诸博士治一经,不尽通贯。同学识淹博,讲《易》、《春秋》最善。”(《明史·詹同传》)。

当时教授的主要是儒家经典,即仁义礼智信。除了太子,其他诸王朱元璋也没有放弃教育!正是由于朱元璋的重视,朱元璋的儿孙更多地懂得了秩序和伦理的力量!

作为皇帝,也是父亲,朱元璋不仅为皇子们物色优秀老师,也在身体力行尊师重教。

有一个叫刘崧的师傅,洪武14年,崧为国子司业,赐鞍车,令朝夕见,见辄燕语移时,未旬日卒。疾作,犹强坐训诸生。及革,敬问所欲言,曰:“天子遣崧教国子,将责以为功,而遂死乎!”无一语及家事。帝命有司殡殓,亲为文祭之(《明史·刘崧传》)。”从这里可见朱元璋确实尊师重教,一个穷教书先生,能够与皇帝朝夕相见,而且见面能“燕语移时”,他们之间谈论的议题,当然离不开朱元璋子弟之间学习和品德的状况,由此也说明朱元璋在教师面前没有一丝一毫做皇帝的架势。

朱元璋与师傅的关系,不完是君臣之间的,而是家长与教师如何协同教育好下一代的问题。而朱元璋对教师的关心,不是递红包,而是充分地表示对他们工作的尊敬,是靠这一点来调动教师们积极性的。

实践证明,父亲的言传身教给了孩子们树立了良好榜样,明朝没有出现挑战太子朱标的情况。

2、康熙的“尊师重教”

和朱元璋的尊师重教相比,康熙确实差出了太多。

很多人说康熙是千古一帝,那是对他功绩的一个肯定,但是对康熙的子女教育问题连连感慨,好像康熙忙于政事顾不上孩子们,然后孩子们都被其他人带坏了,或者说康熙没问题,全是这帮孩子们的错!

说这些话的人,可能根本就不知道,康熙尊师重教的真面目。

皇太子出生时,康熙最疼爱的皇后难产而死,这让康熙对太子百般溺爱,终于害了太子。太子师傅耿介给太子讲课,因天气炎热,加上站得太久,突然晕倒在地。康熙得知后,非但不责备太子,反而怪罪老师:“尔等侍立,朕焉得知?应坐应立,宜自言之。皇太子欲赐座,未奉朕谕,岂敢自主?”整的罪责全部在老师身上。

康熙25年4月,康熙在瀛台教皇子们射箭,帝师徐元梦陪侍在旁,康熙也让他射箭。但徐元梦不善骑射,拉不开强弓,被康熙当着皇子的面严加斥责。徐元梦解释了两句,康熙便恼羞成怒,当着皇子的面让人杖打徐元梦到奄奄一息,并下令抄徐元梦的家,将其父母流放黑龙江。但是他又怕这样会耽误皇子们学习,于是当晚又派人去给徐元梦治伤,让徐元梦第二天必须按时给皇子们上课。

当晚天降大雨,徐元梦带伤跪在皇宫门前嚎啕大哭,恳求御前侍卫转奏:“臣奉职无状,罪该死。臣父廉谨,为官数十年,籍产不过五百金,望圣主察之。且臣父母皆老病,臣年正壮,乞代父谪戍,尚能胜甲兵效命矣!”侍卫虽然很同情他,但又惧怕康熙发怒,没人敢转奏。后来一个大臣求情,康熙才赦免了徐元梦。

康熙46年1月,康熙第六次南巡,路上看到诸皇子的请安帖,感觉文笔不通,感觉都是徐元梦不尽心教诲所导致的。拟将徐元梦革职,并当着全体阿哥之面再次杖责徐元梦。

都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当父亲的都不尊重老师,皇子们怎么能够尊重老师呢?最要命的是,康熙作为少数民族皇帝,一再可以贬低和侮辱儒家经典。康熙最得意的事,就是召集天下儒生,在他们面前宣扬儒生误国,儒学误国。这都被孩子们看到眼里,最后导致皇子们视伦理规矩为草芥!视僭越为能事!

所以,朱元璋和康熙的子女出现了完全不同的结局,二者一切的根源,在于朱元璋和康熙本身。

说康熙太子不是长子以及明朝藩王在外无法撼动朝廷的,都是原因,但是最重要的还是教育。

教育为百年大计!此言不虚!

多有疏漏,烦请斧正!

欢迎关注“静yeS”,一枚酷爱历史的妹纸,期待关注!


静夜史


其实不管朱元璋还是康熙皇帝对皇位都是强力把控的。


康熙朝出现的九王夺嫡,也只不过是康熙皇帝,控制朝政和皇位的一种制衡手段而已。


康熙朝的九位王爷,不管怎么折腾都不算太成气候,都没能逃出康熙皇帝的五指山,这些皇子没有像唐朝比方说安禄山的儿子安庆绪或者唐明皇之只李亨一样废立,或者杀死皇帝。


所以九王夺嫡的折腾是可控的。


康熙皇帝吸取了朱元璋把皇子分散到各地,各自为政最后尾大不掉的教训,把皇子们集中到京城统一管理。

钱粮人都统一供应,杜绝了了王爷们做乱的可能,避免了像明朝靖难之役或者宁王作乱等事情的发生。


朱标是嫡长子。具有无可争议的正统性,朱元璋一直悉心培养。


别的皇子被朱元璋分封各地,远离政治中心,所以即使想争权也有心无力。


其实直到建文帝朱允炆继位,各个皇子大多还是无力对抗他。不过建文帝太心急了,急于削藩,把叔叔们往死路上逼。


这种情况下反是死,不反亦死,燕王朱棣冒险反击,九死一生才取得靖难之役的胜利。


而康熙皇帝大约是吸取了燕王朱棣,靖难成功的教训,知道藩王做大对皇权是一种威胁,所以才规定皇子必须在京城般不得在地方建立藩属。


不过这就导致了另一个问题,就是有时候皇子太优秀。每个人都觊觎皇帝屁股底下那把椅子。


清朝皇位的传承不是嫡长子继承制而是是立之以贤,如果是嫡长子继承制,那么康熙他爹顺治皇帝首先就无法登上皇位了。


这就导致了皇子间互相算计,互相倾诈谁都觉得自己挺贤的,和自己竞争的那人就是个烂人。

大家血管里留的都是一个老爸的血,凭啥我就不能想想金銮殿上那把椅子,我觉得自己挺贤啊,只要皇帝老爷子没死,那么自己就有资格去争一争。


康熙老爷子好像也挺喜欢自己儿子们互相争来争去,自己在中间做仲裁这个角色,这样可以保证每一个儿子不能一家独大。


统御儿子和统御手下群臣道理是一样的,让大家不团结,皇帝的位置就是安稳的,如果众人都一心一意的想扶持一个人上位,众志成城,那么很可能会出现的一个结果就是皇帝被架空。


而如果手下人斗来斗去,谁也无法做大,那么最大的受益人的就是皇帝老爷子本人。


这大约就是帝王心术吧。


朱元璋统治臣下则没有这么多弯弯绕,他的方法更直接了当,就是一个字,杀!


不听话的要杀,听话的想尽办法也要杀,为皇子朱标,杀开了一条血路。

不过他对儿子们他倒是比较体贴,不像康熙那么翻脸无情,没有让他们之间斗来斗去。


朱标这个皇子的位置很早就确定了,朱标得朱元璋的喜欢,朱标本人有比较宽厚,如果他能即位,和大臣和众兄弟相处和睦,所以众位弟弟们也没有觊觎皇位的心。


而康熙对皇太子胤礽则未必有这这么喜欢。


胤礽这人对众家弟弟也未必看得上,导致了老有人想挑战一下他。而康熙对他的废立,也导致了弟弟们好像看到皇太子这位子并不是固若金汤的,自己很有希望去抢一抢,即使自己没能力,也可以撺掇有能力的去抢,自己是从龙之臣,也能提前预定给好位置,大富贵。


所以康熙晚年的九王夺嫡,才会争夺的那么激烈。


因为首先是康熙老爷子给了大家希望,而朱元璋一开始就把这希望给掐灭了,皇位就是朱标的,他死了就是他儿子的,别的皇子根本没有一丝细微希望。

苍蝇专盯有缝的蛋,康熙的皇位就像敲了无数小口子的鸭蛋,众皇子都想尝一口那鲜美的味道,朱元璋一开始就把皇位打造成了石头蛋蛋,盯啥?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