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6 全球金融危機十週年 “三思”方可行遠

2008年9月15日,市值曾經位列美國第4的投行雷曼兄弟,因投資次級抵押住房貸款產品不當蒙受巨大損失,向紐約南區美國破產法庭申請破產保護。雷曼兄弟的破產成為十年前全球金融危機的引爆點,全世界的人們至今記憶猶新。

十年前,雷曼兄弟轟然倒下,成為改寫世界經濟史的重要事件,對全球經濟發展產生了重要影響,並且烙上了巨大的印痕。目前被視為熱點的貿易戰摩擦和匯率等問題,在很大程度上,也是十年前金融危機的產物。

十年前的金融危機已然遠去。前世不忘,後世之師。無論如何我們都不能忘記,因此認真對十年前的金融危機加以總結和反思,可以讓我們在未來避免陷入如此巨大的浩劫。

在這之後的10年中,我國經濟實現了自身跨越式發展,成為全球經濟增長的動力源。在席捲全球的衰退潮中,我國對世界經濟增長的貢獻率超過30%。通過貿易和投資,中國有力幫助世界多國走出危機。

但是,在我國經濟的發展中有可能出現一些風險隱患,因此要對再度爆發危機有足夠的思想警惕,同時要出臺有效的、科學的發展政策及監管機制,做到未雨綢繆,將有可能發生的金融危機消滅在萌芽狀態。

從當前我國經濟金融運行的現實情況來看,有三方面值得深刻反思,一是,在防範金融風險方面,我們所做的工作是否到位;二是,把優化產業結構當成防範金融風險的後盾,我們目前執行得是否到位;三是,推動供給側改革是防範化解金融風險的重要“墊腳石”,我們實行得是否足夠徹底。“三思”方可行遠,這樣的反思確實是有必要的。

金融危機後,我國出臺一系列加強金融監管的措施,把防範金融風險防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對監管制度進行完善,在很大程度上為鞏固目前金融穩定奠定了基礎。目前,我國掀起各種金融監管風暴,對金融業違法違規行為進行了有效整治。不可忽視的是,金融業市場仍然存在一些亂象,部分風險隱患反而有愈演愈烈之勢。

這就要求金融監管當局應時刻保持高度的監管警惕性,常常向金融業敲響監管警鐘,並進一步將各類金融監管制度進行修訂、補充和完善,建立更加規範、科學和反應靈敏的監管機制,打一場金融監管的持久戰。

優化產業結構是防範金融風險的後盾。房地產業一度佔據了絕大部分資源,使實體經濟的發展面臨種種問題。當前,我國將房地產定為“房住不炒”的屬性,力圖遏制市場對樓市的投資機制行為,確定了“遏制房價上漲”的樓市調控總基調。到目前為止,各級政府今年已出臺逾200項房地產調控措施。

據國家統計局剛剛公佈的8月份全國70個大中城市房價數據,有67個處於上漲態勢,這說明樓市調控效果雖不明顯但已經初步見效,因此樓市調控需要下的力氣還要更重,出臺的各種措施還要更加嚴厲。應該通過更加細緻的樓市調控政策,消除樓市調控中的一切打馬虎眼行為,最終將房地產業引向健康、可持續發展軌道。

此外,推動供給側改革是擺脫經濟困局、防範化解金融風險的重要“墊腳石”。“墊腳石”是否足夠堅實,有賴於供給側改革的推進。因此,我們應下定決心,將供給側改革的突破重點確定好,真正清除我們經濟領域中的一切塵埃,吐故納新,疏通經濟金融發展中的經絡,讓中國經濟恢復健康、煥發生機活力,最終經受住來自各種金融經濟風險的考驗。

□莫開偉(財經評論人)

全球金融危机十周年 “三思”方可行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