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5 趙姨娘雖然淺薄愚蠢,卻教給探春一種本領,讓她的人生無往不勝

趙姨娘雖然淺薄愚蠢,卻教給探春一種本領,讓她的人生無往不勝

同是賈府的小姐,二姑娘迎春和三姑娘探春相差得真是太遠了。

且不說探春發起詩社、掌管家務,讓賈府上下人等無不讚賞敬服;也不說南安太妃來賈府要見姑娘們的時候,賈母只讓探春代表出來;就說在自己的地盤上,探春一句話,手下無人敢違抗,而迎春呢?她連自己的僕人們都管不住——奶媽敢將她的累金鳳偷出去賣了還賭債,奶媽的兒媳竟然還當面抱怨迎春,和繡桔、司棋吵得不可開交,最終還是三姑娘探春出面,將之彈壓下去。這時候,迎春的能力、地位與探春相比,已經是天差地別了。

可是,她們原本的起點是一樣的,若仔細比較起來,迎春可能還更好一些。

迎春和探春都是庶出,迎春是大老爺賈赦的長女,探春是二老爺賈政的次女(長女是元春)。迎春比探春大一兩歲,按理說,在賈府大小姐元春入宮離開後,迎春居長,理應處處佔先,更受重視的。迎春同樣生得端莊美麗,詩書雖然一般,但下得一手好棋,也是一個美好淑女。並且迎春的母親比探春的母親趙姨娘好多了,用邢夫人的話說是,當初那是“比趙姨娘強十倍”,看起來迎春的生母應該也是溫柔可親、大方得體的女子,在賈府中遠比趙姨娘更受尊重,更有地位尊嚴。那時候迎春母親看著淺薄粗俗的趙姨娘,一定會充滿了不屑和鄙夷,而趙姨娘面對處處強過自己的迎春母親,也會心懷嫉妒吧?

趙姨娘雖然淺薄愚蠢,卻教給探春一種本領,讓她的人生無往不勝

時光輾轉,十幾年過去了,迎春母親去世了,趙姨娘還活著,依舊是那麼張牙舞爪,雖然屢戰屢敗,處處惹人笑話,卻也依舊生氣勃勃。她們的女兒也都長大了,雖然都是自幼來到賈母身邊,在賈母的親自教養中長大,然而還是有一些來自母親的性格被頑強地遺傳了下來,她們長成了不同的模樣。

迎春遺傳了母親的溫柔馴良,在禮教規範的浸潤薰陶下,更加安靜沉默,事事不爭,對所有人都大度包容。然而生活在大家族中,並不是所有人都是良善的,更多人擺脫不了人性的弱點,你弱他便強,你退縮他便得寸進尺。所以,正是在溫柔不爭、隨遇而安的態度下,迎春開始逐漸被邊緣化,沒人考慮她的需求——因為怠慢了她,也不會受到責備;沒人在意她的感受——因為忽略了她,她也不會生氣……然後越來越多人開始輕視她,甚至欺負她。文章寫道這裡,我忍不住猜想,迎春母親為什麼會早早去世?誰知不是因為處處隱忍不爭,心中積蓄了太多的委屈壓抑,最終抑鬱而終了呢?

相比之下,趙姨娘固然粗陋愚蠢,但她遺傳給探春了爭強好勝的性格,言傳身受地教會了探春一種本領,那就是事事都積極爭取,有條件要努力,沒條件也絕不放棄,哪怕被人嘲笑被人鄙夷,也從不退縮。

趙姨娘雖然淺薄愚蠢,卻教給探春一種本領,讓她的人生無往不勝

探春雖然竭力想擺脫趙姨娘對自己的影響,堅決不承認她是自己的母親,可不知不覺間,她還是繼承、學會了趙姨娘的這種人生態度,時時處處努力為自己爭取更好的人生待遇:她時常跟府內最受重視的寶玉、黛玉、寶釵在一起,積極向王夫人靠攏,對有意欺瞞她的下人更是毫不客氣,最終掌管家務,一路走來雖然辛苦,卻也是無往不勝。

迎春處處“不爭”,所以在賈府越來越沒有存在感;遇到困境她只能忍耐,可忍耐救不了她,最終早早就被孫紹祖折磨而死;探春處處去“爭”,於是成為了一朵“帶刺的玫瑰”,活得恣意蓬勃,上至賈母王王夫人,下到丫鬟僕婦,誰都不敢小看她,更不敢哄騙她,更別說欺負她了——抄檢大觀園時,探春激烈反抗,連王熙鳳都得忍耐她、遷就她。所以她才能走到南安太妃的面前,展現她的優秀。這樣的女孩,無論如何,她的婚姻未來自會比迎春更加開闊美好。假想一下,如果嫁給孫紹祖的不是迎春而是探春,這個處處力爭上游、且在奮力抗爭的過程中積累了豐富智慧、歷練了能力手腕的姑娘,才不會被孫紹祖折磨而死呢,極有可能,她會把孫紹祖成功收服。

雖說是“退一步海闊天空”,但努力爭取的人卻會遇到更多風景,收穫更多的身心成長。就算人生遇到意外,也會柳暗花明,無往不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