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06 中國朝鮮族在中國解放戰爭中的貢獻(二)

中國朝鮮族在中國解放戰爭中的貢獻(二)

北朝鮮族人民參軍參戰、支援前線的熱潮

3.1東滿地區朝鮮族人民參軍及支前熱潮

3.1.1東滿地區朝鮮族人民的參軍高潮

抗戰勝利後,國民黨反動派為了維護大資產階級、大地主的利益,千方百計 地奪取人民抗戰勝利的果實,在美帝國主義的支持下,全面發動內戰,妄圖一舉消滅共產黨及其領導的革命力量,建立一個大資產階級、大地主專政的國家。 東北朝鮮族人民具有積極響應黨的號召,發揚不怕苦、不怕死的革命精神和 長期進行武裝鬥爭的光榮革命傳統。在日本帝國主義實行法西斯統治,殘酷鎮壓抗日武裝的時候,廣大朝鮮族人民前仆後繼,踏著先烈們的血跡,長期同日偽武 裝進行了血戰。翻身獲得解放後,他們積極響應黨中央關於“以自衛戰爭粉碎蔣 介石的進攻”的號召,為保衛家鄉和解放區,進而解放東北和全中國,掀起了參 軍參戰、支援前線的熱潮。在東北朝鮮族聚居區到處呈現出送夫參軍、送子參軍、 兄弟一起參軍、父子爭著參軍和夫妻雙雙都參軍的動人場面。

延邊各縣的青年以參軍的實際行動慶祝這一勝利,在不到五天的時間內就有 500多名青年參軍到了前線。隨著土地改革的深入,翻身的農民參軍的熱潮越來越 高漲。11月19日,延吉縣智新鄉農民召開參軍動員大會,當場就有100多名青年農民報名參軍,並表示不粉碎蔣介石的進攻決不回家。延吉縣德新中學和正東中 學等許多學校的學生也紛紛要求參軍,僅1946年,就有300餘名中學生參加了人民軍隊。一- 1947年5月,東北民主聯軍發動夏季攻勢時,在延邊地區進行了擴建工作。

從5月17日到6月3日,延邊各地的熱血青年踴躍參軍,形成了參軍的高潮。和 龍縣軍人數達l,536名,延吉縣達1,268名,琿春、汪清也有許多青年參了軍,延邊四縣的參軍人數共達3,598名。嘲1947年6月4日,省立延吉市第二中學舉 行畢業典禮時,當場就有131名學生光榮參軍,不久便上了前線。他們的愛國行 動,帶動了延邊各地中學生的參軍熱潮,使龍井、圖們等地的中學生也爭先恐後 參了軍。

在參軍參戰“保田保家”的熱潮中,出現了送兒送郎參軍,兄弟姐妹爭先參 軍,父子、夫妻雙雙報名參軍的動人事蹟。具有光榮使命鬥爭傳統的延吉縣海蘭 區花蓮裡有46戶朝鮮族農戶,其中有40名青壯年光榮參了軍。和龍縣崇善村有 60餘名朝鮮族青年,其中有58名青年光榮參了軍。舊1剛剛分得土地的宋基燮的寡 母在動員獨生兒子參軍時,告訴兒子說“你不僅是我的兒子,同時又是黨和人民 的兒子。不消滅蔣介石國民黨反動派,就不可能有窮苦人民的幸福生活。”宋基燮 參軍後,作戰勇敢。1948年10月,在錦州戰役中,他機智勇敢地抱著炸藥爆炸掉 了新道大橋橋頭的炮臺,保證了大軍順利前進,榮立2次大功,榮獲毛澤東獎章1 枚,他所在的排也被稱為英雄排。

老革命根據地汪清縣羅子溝有幾位新婚的朝鮮族夫婦,結婚不久小兩口雙雙 都要求參軍到前線打仗。延吉縣的婦女李玉今獨自承擔家裡的農活,為了保衛抗

戰勝利的果實,積極支持丈夫林池龍參軍,她又先後動員林成龍、林升龍兩個小 叔子參軍上前線。1947年7月,她的丈夫林池龍在馬鞍山戰鬥中不幸壯烈犧牲, 她忍著悲痛,說服公公將在家的小叔子林雲龍也送去部隊。李玉今不僅是軍烈屬 模範,也是生產能手,先後被評為縣、地、省的特等勞動模範,出席過全國第一 次婦女代表大會和亞洲婦女代表大會。延吉縣龍井水南村的李斗極老人,同時把 兩名兒子和一名兒媳送到了部隊。臨走時老人鼓勵他們一定打好仗,立功之後再 回家。

敦化和吉林地區的朝鮮族青年也踴躍參軍走上了前線。1948年4月8日,敦 化縣賢儒區召開參軍動員大會時,119名青年當場報名參了軍。4月13日,在大 石頭的群眾動員大會上,也有134名青年報名參了軍,其中朝鮮族青年佔多數。。”

解放戰爭期間,和龍、延吉、汪清、琿春、安圖以及敦化等6個縣,就有52, 051名青年參軍,佔當時這六個縣總人口的5.88%,其中朝鮮族佔85%。與此同時,許多青壯年先後參加公安部隊、武裝民兵、基幹隊以及地方武裝組織,使參軍的 總人數達123,351名。嘲

在這期間入伍的朝鮮族戰士均被編入到東北民主聯軍第十縱隊第28、29、30 師和以朝鮮族為主的東北軍區直屬三個獨立師。這些部隊後來都成為中國人民解 放軍第四野戰軍的主力部隊,參加了遼瀋戰役、平津戰役、解放長江以南的戰役 等,為中國人民的解放事業做出了巨大貢獻。

3.1.2東滿地區朝鮮族人民的參戰支前運動

在解放戰爭中,延邊各族人民為了保證戰爭的需要,積極奔赴前線,從事各 種戰勤工作,有力地支援瞭解放戰爭。

在延邊,許多青壯年參加擔架隊,接受思想教育和救護傷員的訓練後到前線 參加了戰鬥。延吉縣智新鄉明東村120多戶農民在解放戰爭時期組織5次擔架隊, 出征人員達60名。1947年5月,琿春縣春化區組織140名擔架隊員時,卻有400 餘名青壯年報了名。汪清縣也組織許多擔架隊,跟隨解放軍在火線上行走1,350 多公里,救出了許多傷員。琿春縣第二擔架隊634名隊員,用70副擔架,先後4 次轉運傷員182人。這個擔架隊隊員有7人榮立一等功,9人榮立二等功,22人 榮立三等功。許多擔架隊員在火線上救出傷員時,獻出了生命。1948年,延邊地 區組織1,885名擔架隊和14,164名擔架隊員派到前線,在槍林彈雨中救出了l, 600餘名傷員。洲

朝鮮族人民組織運輸隊,動員一切運輸工具支援了前線。1948年,延邊的120 餘名汽車司機開著60餘輛汽車到前線給部隊運送了武器彈藥。延邊還動員524輛 牛車和980多輛馬車到了前線。在三年解放戰爭時期,延邊地區共動員9,200餘 輛牛車和馬車次,參加擔架隊、運輸隊等前線勤務隊的朝鮮族人數為20餘萬人次。 由朝鮮族組成的琿春縣前線勤務隊第三團跟隨第四野戰軍主力,為黑山、大虎山 阻擊戰運送了大量的炮彈和軍糧。後來,他們又參加了平津戰役和解放塘沽、天 津的戰鬥。僅1948年,在延邊的前線勤務隊中,立功者達3,427名,其中榮立 大功的有511名,榮立小功的有370餘名,榮立2次小工的有35名。(九)運輸隊在戰火紛飛的日子裡,及時給前線部隊運送彈藥和糧食,保證了戰鬥的勝利。 延邊各地學校也提出“用實際行動支援前線”的戰鬥口號,積極開展了支前 運動。1947年5月31日,省立龍井中學和人民學院等學校的學生成立了“教育系 統教員學生支前委員會”。6月6日,延吉市的師生也成立了“教育系統自衛戰爭 後援會”。圖們、和龍和琿春的學生也成立了支前委員會。各地支前委員會動員學 生,開展宣傳工作,寫寄慰問信,收集生活必需品送到子弟兵手裡。1947年,東 北民主聯軍發動春季攻勢和夏季攻勢後,軍政大學吉林分校提出“支援前線,救 護傷兵”的戰鬥口號,組織120餘名學生參加前線救護隊,連院長也親自率領由 71名組成的救護隊上了前線,還有省立龍井中學102名女學生也自願組成女護士

隊上了前線。眥1 前線勤務隊利用戰鬥間隙在解放區後方為人民做了大量的好事。1948年,僅

延吉、琿春的勤務隊就修建了24座橋樑,建造了16間軍需倉庫。他們還給烈軍 屬和困難戶解決了500多公斤種子,代耕860公頃,包耕134公頃,打了13萬捆 燒柴。(九)

廣大朝鮮族人民在積極開展生產運動的同時,還開展了支援前線和擁軍優屬

活動。他們提出“要人出人、要車出車、要物出物、要糧出糧”的響亮口號,積 極支援前線,真正做到了前線保衛後方多生產,後方支援前線打勝仗。由於近半 數以上的青壯年參軍參戰,後方的農業生產和支前工作任務都落到了婦女的身上。 她們不辜負黨和政府的期望,為前線作戰的丈夫和兒子努力生產糧食。僅1949年

這一年。延邊人民向國家繳納的公糧達l,895萬公斤。⋯ 1946年5月後,吉林省軍區部隊由於敵人的封鎖遇到了供給跟不上的困難。

延邊的婦女們白天參加農業生產,晚上為戰士紡線織衣,及時給部隊送去了軍衣 和軍鞋。1947年,在前方的指戰員因缺少軍鞋影響打仗時,廣大朝鮮族婦女像漢 族婦女學做布鞋,一年內就用手工製作22,786雙布鞋送到了前線。舊1延邊各縣 的婦女還廣泛開展擁軍優屬工作,逢年過節為烈軍屬送光榮榜、光榮燈,送魚送 肉送慰問袋等。1949年她們為13,563戶烈軍屬代耕包耕,給他們打了60多萬捆燒柴,往地裡送了70,ooO余車的農家肥,捐獻了35,400萬元(舊幣)的現金。 (四)她們自覺地組織起來,經常用家中保存的最好的布料縫製慰問品袋,裝進布鞋、

襪子、手套、手冊和鉛筆等紀念品和慰問信送到前線。 延邊地區朝鮮族人民同其他兄弟民族一起,為了支援人民解放戰爭,解放東

北和解放全中國,為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締造,建樹了光輝不朽的業績。 3.2北滿地區朝鮮族人民的參軍熱潮及支前鬥爭

3.2.1北滿地區朝鮮族人民的參軍參戰運動

在北滿地區朝鮮族人民的參軍參戰熱潮也非常高漲。在抗戰勝利後,北滿朝 鮮族人民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積極開展肅匪鋤奸活動,支援東北解放戰爭。 特別是開展土地改革分得土地,翻身成為主人的朝鮮族人民,響應“以自衛戰爭, 粉碎蔣介石集團的進攻”的黨中央的號召,為了保衛家鄉,粉碎蔣介石集團的軍 事進攻,進而解放東北和全中國,掀起了自告奮勇地參軍參戰、支援前線的熱潮。

在北滿地區,許多朝鮮族青壯年也踴躍參軍參戰。朝鮮義勇軍第三支隊進入 北滿後,在五常、亞城、綏化、延壽、方正、通河、海林、寧安、穆稜等地開展 積極擴軍工作,經過一段時間,就已擴建為大部隊。僅五常縣和延壽縣就各建立 了一個營,在寧安縣馬廠村就有400餘名參軍,組建了一個營。刪五常縣民樂村 有403戶朝鮮族,其中就有260名報名參軍。寧安縣西岸村不到300戶的朝鮮族 家庭中,有124名朝鮮族參了軍。m1伊蘭縣英蘭鄉北方村僅有70戶村民,但有近 40名青壯年報名參軍,其中11人在解放戰爭中英勇就義。黑龍江省有一名朝鮮族 女幹部叫都姬善,她剛結婚不長時間,就動員自己的丈夫金海龍和小叔子參了軍。 還有位母親親自將自己兩個18歲的雙胞胎兒子送到部隊參軍。金昌國和遺腹子孫 鋒植兩人非常想參軍,但因父親剛去世,放心不下年邁的老母親而猶豫不決,母 親瞭解孩子們的心情,準備好他們的行囊,找到軍隊幹部幫他們入伍。韓京連和 韓日初父子倆因參軍的事互相爭執,最終爭執不下父子雙雙參了軍。

黑龍江省亞城縣林業機械廠的退休職工金順子曾獲過全國“3.8”紅旗手、自1951年開始連續獲得14次烈士家庭模範。據她說抗戰勝利初,她們居住在寧安縣 管江鄉新生村,她們村80餘農戶中就有40多名青壯年參了軍。她們村的婦女們 都支持丈夫和兒子參軍。當時, 她剛結婚不到一年,因丈夫是三代獨子家裡的老 人反對他們的兒子參軍,但她通過數次的說服,丈夫參了軍。此後,她包攬了全 家的農活和家務,使參軍的丈夫無後顧之憂。

1946年3月18日,我軍14團3營在林口縣馬郊河與土匪交戰過程中,我軍

中72名朝鮮族戰士壯烈犧牲。其中,有一名戰士叫韓英傑。起初參軍時他的嫂子 張月善非常支持小叔子參軍。張月善聽到小叔子犧牲的消息,親自到部隊揹回小 叔子的屍體,擦淨他臉上的血跡,給他換上洗乾淨的衣服,重新送到部隊安葬。 此後,回家勸丈夫韓賢傑參軍為小叔子報仇。

湯原縣文元星的丈夫在抗日戰爭中犧牲了。解放戰爭開始他把自己的獨生子 送到部隊參軍,也在戰爭中犧牲了。之後她化悲痛為力量,當上村婦聯主任和村

長,全力投身到支援前線的鬥爭中。 1947年正月初二樸貴女同志,將把自己的大兒子和4名小叔子送到第三支隊

參軍。先後3名小叔子和大兒子在戰場上殉職。聽到消息後,她忍受著劇痛,將 收養了5名烈士子女悉心呵護,直到一一成家。

黑龍江省的朝鮮族女性熱誠的動員和鼓勵自己的丈夫和兒子參軍參戰,而青 壯年們以高昂的鬥志奮不顧身的加入到參軍隊伍中。僅在,牡丹江市就有近3,ooO 多名優秀青壯年參了軍。朝鮮族女性不僅動員和鼓勵自己的親人參軍,而且她們 自己也揹著刀槍踏上血戰之路。1946年僅巴彥縣就有近100名女性參了軍。其中 有與未婚夫一同參軍的李崇順、與弟弟一起參軍的黃順玉、與哥哥一起參軍的尹 春姬。還有,全甲順、崔淑蓮、都英琦、趙貞淑、申淑子等17、18歲的小姑娘, 中途輟學,到部隊加入到衛生隊、公證處、教導處、通訊隊等,支援了前線。(九)

除此之外,廣大朝鮮族人民積極參加擔架隊和運輸隊,爭先恐後地到戰場作 戰。僅原松江省就有12,ooO餘名朝鮮族青壯年參加擔架隊和運輸隊,跟隨部隊, 穿過槍林彈雨,搶救傷員,運送糧食和彈藥。他們還幫助部隊修築鐵路,挖戰壕, 在戰場上立功受獎。方正縣寶興村的鄭相採、金致俊和白榮中等三名朝鮮族農民在錦州戰役和錦西戰役中都榮獲一等擔架隊員紅旗獎。⋯ 在北滿地區,朝鮮族人民積極參軍參戰,為東北解放戰爭和全國解放戰爭的

勝利立下了光輝的功勳。 3.2.2北滿地區朝鮮族人民掀起的支前熱潮

在北滿地區,後方的朝鮮族人民也在人力和物力等方面積極支援了前線。牡 丹江市郊四道嶺子村朝鮮族農民經過各方面的努力,終於發現日本關東軍投降時 秘密埋藏武器的地方,動員全村人民挖出各種火炮16門、機槍5挺、步槍500餘 支、彈藥100多箱、手榴彈240餘箱以及大量軍需品交給了部隊。他們還同鐵嶺 村農民一起,收集乾菜18牛車、朝鮮族辣白菜2千多公斤、打糕和米糖13牛車 送到了前線。””廣大婦女己開展增產節約運動的實際行動支援在前方打仗的丈夫 和兒女。原松江省的廣大婦女為全省2,697戶烈軍屬包耕,為1,560戶烈軍屬 代耕。慶安縣的農民金基鉉老兩口,接到大兒子在前線光榮犧牲的悲報後,又把 二兒子送到了部隊。他們開墾1.2公頃的水田給國家交了救濟災民糧500公斤, 為國家購買公債,還捐獻許多錢,被評為黑龍江省烈軍屬模範。“”

解放戰爭時期,朝鮮族女性中也湧現出許多英雄模範人物。她們中有抗日戰 爭和解放戰爭中失去丈夫、兒子及兄弟的烈士家屬。其中,湯原縣文元星的丈夫 和兒子在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中相繼犧牲,她化悲痛為力量,擔任村婦聯主任和 村長期間,全力投身到支援前線的鬥爭中,通過她的努力曾數次被評為省烈士模 范家屬,還被當選為省勞動模範,參加了全國第一次婦女代表大會。還有,牡丹 江市李今珠婦女剛結婚不久,丈夫參軍在戰場上英勇就義,她忍受著心中的劇痛,

認真給學生們教書,在1954年參加了第一次全國優秀教師代表大會。此外,還有 數次獲得省、全國勞動模範,黨代表及人民代表榮譽的伊蘭縣都善姬、綏化縣的 李明淑、尚志縣的李基嬌等著名的先進人物。

除這些著名的女性之外,還有很多普通女性也為了解放戰爭的勝利,投入到 支援前線的生產鬥爭中。其中,參加第三支隊後方根據地香藍農場(現湯原縣湯 旺朝鮮族自治鄉)建設的女性們的故事最為感人。她們通過幾個月的宣傳、動員工作,在冬天從巴彥、濱縣、亞城、五常、延壽等地,共組織l,000餘戶的5, 000餘名農民到無邊無際的草原開墾這片處女地,其中三分之一是軍人家屬。通過

他們的辛勤勞動,第一年開墾了數百公頃的田地,第二年向國家上交了lO萬多公

斤的稻米,同時,到了年底她們收集每家每戶平時省出來的10,ooO多公斤大米, 送到部隊。m1

城市的女性也以很高的革命熱情製作軍服和軍鞋送到前線。牡丹江市的軍人

家屬李順丹和樸成根動員組織30多名女性,在天主教堂建立了“3.8”皮服廠。 她們不分晝夜地連續工作,不到一年的時間之內,生產出了3萬餘件軍服和大量 的棉手套、軍鞋等。她們在工廠裡所收到的報酬僅僅是午飯時的一張煎餅。雖然 勞動時間長、生活困難,但她們無一句怨言。因大部分時間在工廠裡幹活,李順 丹婦女沒有很好照顧家裡的孩子,孩子得病未能及時接受治療,最終失去了自己

心愛的孩子。但她沒有怨任何人,化悲痛為力量更加專心地投入到了生產工作。 此外,1948年4月,牡丹江市的300餘名女性自願參加軍鞋廠一年多的義務 勞動。街道的2,ooO多名婦女在1個月之內生產出一萬多件棉大衣、棉衣、棉被、

棉鞋等,送到前線。”” 3.3南滿地區朝鮮族人民的參軍熱潮及支前鬥爭

3.3.1南滿國統區朝鮮族人民的參軍參戰高潮

1945年末到1946年夏,國民黨反動派調遣大軍強佔了西滿和南滿地區。在遼 寧和吉長等國民黨統治地區的朝鮮族人民與各兄弟民族一樣,備受蹂躪,重新陷 入了苦難的深淵。處於水深火熱之中的國民黨統治區的朝鮮族人民,獲悉中國共 產黨的政治主張和各項民主改革政策以及解放區朝鮮族人民過著民主、平等和幸 福生活的消息,都把希望寄託在中國共產黨和人民解放軍身上,盼望早日獲得解

放。

這種情形下,駐在南滿的李紅光支隊根據東北局的指示,到朝鮮族聚居地區

廣泛發動和組織朝鮮族群眾,準備抵抗國民黨進攻。同時,為當地朝鮮族群眾解 決了實際問題,如開展剿匪鬥爭、沒收地主土地分給農民、進行減租減息鬥爭等活動。於是,國民黨統治區開始掀起了參軍參戰、支援前線的熱潮。 解放戰爭剛開始,永吉縣的朝鮮族人民就積極地參軍參戰,踴躍地支援了前 線。該縣不到2萬名的朝鮮族中,就有190多名青壯年踴躍參了軍。尤其是,永 吉縣雙河鎮的168戶朝鮮族居民中,參軍的青年就有170名,平均一戶有~人參 軍。(九)參軍的朝鮮族指戰員在戰場上,猛虎般得英勇殺敵,立下了赫赫功績。他 們中有,人民的功臣英雄金鋒,某戰鬥中生俘8名敵人的虎膽英雄金龍洙等英雄

人物。在永吉縣參軍的指戰員中,有160餘名朝鮮族指戰員,在解放戰爭中英勇 就義。

在南滿地區,李紅光支隊的幹部和戰士們廣泛深入地宣傳教育和富有感召力 的實際工作,使得南滿地區朝鮮族群眾迅速提高了革命覺悟。朝鮮族青壯年也非 常踴躍參軍參戰,為解放戰爭做出了很大的貢獻。

1946年10月,我軍從新賓、桓仁等地撤退時掀起的參軍高潮中,僅新賓縣白 旗村70餘戶朝鮮族家庭中,90%以上家庭成為了人民解放軍家屬。新賓縣的朝鮮 族人民還積極響應黨的開展游擊戰爭的號召,踴躍參加縣遊擊大隊。由170多名 朝鮮族青壯年組成的縣遊擊大隊三中隊,在縣大隊的統一領導下,在紅廟子等地 配合人民解放軍主力多次與敵人交戰,殲滅大量敵人。””

1946年冬天至1947年春天,通化、柳河、海龍等地的朝鮮族人民也積極參軍 參戰,支援“四保臨江”戰役。磐石、樺甸等地的朝鮮族人民與各族人民一道, 在極端困難的條件下配合人民解放軍多次同國民黨軍展開拉鋸戰。自1946年5月 到1947年春,我軍在雙河鎮與磐石,同國民黨軍隊進行了“七進七出”的拉鋸戰, 終於殲滅敵人解放了雙河鎮和磐石。

1947年,在人口稀少的長白縣朝鮮族人民,僅一年時間就組織3,000多名參 軍到前線,他們佔全縣勞動力的36%。該縣二道崗村共有951名朝鮮族居民,參軍 人員就達120人。他們不僅參軍積極,而且戰鬥特別勇敢,跟隨部隊轉戰長城內 外、大江南北,拋頭顱、灑熱血。金仁善農民把自己5個兒子都送到前線,被當 地政府授予了“五子登科”、“功勳家庭”稱號。(四)在遼北海龍縣2,524戶朝鮮族中,有760餘名朝鮮族參了軍;瀋陽市郊有20餘戶朝鮮族,其中就有14名朝鮮 族青年先後參了軍。。”在夢江縣150餘戶朝鮮族中,組織100多名朝鮮族戰士編 成縣大隊的一箇中隊。南滿地區的朝鮮族人民為了四保臨江戰鬥的勝利,付出了

巨大的犧牲。當時,輝南縣收到烈士證的家庭就有100多戶。”” 3.3.2朝鮮族人民的支前運動

在四保臨江戰鬥開始前後,南滿地區處在最為艱難的時期。部隊不僅缺糧食、 衣服、彈藥,而且部隊人員也非常缺乏。在這種情況下,當地的朝鮮族人民自告 奮勇地加入到參軍參戰、支援前線的行列中。他們高喊著“前線缺人就送人,缺 糧食就送糧食”的口號大力支援了前線。前方的朝鮮族青年戰士在流血時,後方 的朝鮮族男女老少支援前線的熱潮更是聲勢浩大。

1946年10月,我軍從新賓、桓仁等地撤退時,當地朝鮮族青壯年隨軍撤退, 留在村裡的男女老幼為人民解放軍運送糧食和槍支彈藥等軍需品。我軍撤離新賓 縣後,當地朝鮮族人民在黨組織和民主聯盟的領導下,組織情報網蒐集敵情,配 合游擊隊破壞公路、橋樑,精心護理照顧人民解放軍傷病員,並公開反對國民黨

“集家並屯”政策,有力地支援了人民解放軍作戰。 臨江保衛戰剛開始不久,長白縣父老鄉親先後動員5,064人(其中朝鮮族佔40%左右),組編了723個擔架隊,還動員363臺小馬車,負責前線和後方之間的 運輸。擔架隊員們奔波於從長白山腳下到鴨綠江畔,在近250公里的山路上留下 了他們辛勞的足跡。他們每天要走60多公里艱險的山路護送傷員,僅戰鬥開始三 個月內,就有5,000餘名傷員,從前線送到長白縣的各村老百姓的家中接受治療。 據不完全統計,在長白縣7個朝鮮族村的村民,為傷員們捐了近llO,40l元慰問

金,送了4,719斤大米,1,074斤豬肉,2,933個雞蛋和76斤旱菸。cm 在遼寧省新解放區,廣大朝鮮族人民在後方積極生產糧食支援了前線。本溪 以東鹼廠村的16歲新娘崔英實把丈夫送到前線後,當上村婦女會主任的她,在黨 的領導下,一方面組織婦女開辦夜校普及文化,另一方面動員婦女們大力開展生 產運動,並收集鞋、乾糧袋、慰問信、手冊等慰問品送到了前線。因此,1948年她被評為安東省特等勞動模範,1949年被評為遼東省一等勞動模範,與當時遼東 省政府主席張聞天、省軍區司令員肖華、省政府副秘書長李濤等一同坐到主席臺 參加表彰大會。被授予了錦旗、獎狀,還特意獎勵給她一頭黃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