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08 “我為什麼反對讓孩子住校?”班主任一席話“驚醒”無數家長

從教多年的羅輝瑾老師建議:如無必要,不要讓孩子去住學校宿舍。她說:

我從高中開始到大學畢業,一共在學校宿舍住了七年,這七年裡我時刻有種壓抑的想逃離的感覺在包裹自己,但又說不出來為什麼,直到今天,我無意讀到了一篇文章,豁然開朗的找了答案,故而迫不及待的分享給大家。

“我為什麼反對讓孩子住校?”班主任一席話“驚醒”無數家長

1

回想我住學校寢室的日子,我覺得我每一天都在忍耐、忍受、忍不住卻沒有辦法還是得忍的狀態裡度過了七年。我每天都想逃離寢室,每天都渴望有一間能讓我獨處的房間。

當年接受的教育讓我覺得有這種想法是因為我性格孤僻不合群,是我自己的問題而不是集體生活的問題。

今天我才知道,這不是我個人有什麼問題,是一個和累了要休息、餓了要吃飯一樣的基本需求。

2

記得當年讀高中的時候,白天在教室裡上課學習,又累又緊張,加上學業上困難重重,每天從教室出來後特別渴望能有一個空間讓我安安靜靜一個人呆一會兒。

可那時除了教室、寢室和食堂實在沒有地方可去,這三個地方轉個身都能遇到熟人,遇到了總少不了擺出一副合適的表情來應對。這個過程聯繫前面的知識就是要消耗“情緒勞動”。

在教室裡要消耗、在食堂要消耗、回到寢室還要消耗,甚至相比之下,寢室裡是消耗情緒勞動最多的地方。

我住的寢室八個人一間,即使作息時間基本同步,仍舊有大量的瑣事消耗著心力。

比如,中午吃過午飯只有一個小時可以小睡一會兒,可是等你躺下後總有人時不時進門出門,好不容易大家都進門暫時不出去了,總有一兩個人睡不著或者乾脆不睡覺而做點別的事,只要一動作,自然就有聲響。

素質修養不錯的人,知道盡量輕手輕腳,絕大多數時候是壓根沒有意識到自己的行為會影響別人的休息。我常常被迫聽著這些聲響的同時告誡自己靜下心來快點入睡,不過十有八九是失敗的。

有時候實在忍不住,把想說的話打上幾遍腹稿鼓足勇氣小心翼翼陪著笑臉的對室友說能不能不要動作了。這話即使奏效也是治標不治本因為第二天依舊重複。

中午如此,夜裡照舊如此,只是夜裡時間長,加上沒有人不會整夜的不睡覺,所以基本上折騰到很晚還是終歸安靜下來。

這樣的日子,讓我每天都在和睡眠不足做著鬥爭,既有生理上的不適也有情緒上的不爽。

鬥爭的結果卻永遠沒有,於是不滿的情緒積累了又積累,導致我每天都是一副煩透的樣子。

再比如,考試考砸的時候,就想一個人好好靜靜,不要被一切有關成績的話題勾起不舒服的感覺,可是這樣的地方都沒有。

在教室裡看著自己的分數,如同烏雲壓頂一般難受,回到寢室,暫時看不到書本以為自己可以喘口氣,誰知道每次都有一個欠揍的人在那裡叫:“哎呀,我這次考試考的好差啊,都沒有上九十分呢。”

接著有人起鬨:“得了吧,我連八十都沒有呢。”每次這個時候,我都在心裡默默的告訴自己“不要聽不要想不要管,要淡定,要堅強,要無所畏懼”,因為不這樣,由著情緒我不知道我會不會抄起牆角的拖把棍子跟她們打一架。

現在想起這些,才知道當時為啥那麼的累那麼的不舒服,因為那時候正在讓情緒勞動最大負荷的運作。

“我為什麼反對讓孩子住校?”班主任一席話“驚醒”無數家長

3

除此之外,生活中的種種不便也需要動用情緒勞動力。

熱天裡沒有空調,一臺吊扇聽著聲響就是沒有風吹到自己身上,常常熱的半夜也睡不著;

冷天由於用電管制沒法用電熱毯,即使灌了熱水袋下半夜也冷醒了再也睡不著;

早上起來要搶著上廁所搶著用水有時候還停水;

放在寢室裡的東西總是偷偷被室友用掉自己要用的時候只能抓狂……

遇上這些事情的自己就像被地道戰伏擊的敵人防不勝防又毫無辦法。

高中如此,大學也差不多。我就這樣在求學的最重要的七年裡每天壓抑又鼓舞、剋制又焦躁的情緒裡度過來的。由於一天二十四小時找不到一點點時間可以讓自己卸下情緒面具,放下情緒勞動,我沒有一天過的很快樂。

中學階段本來就是一個敏感多疑的性格時期,加上課時繁重、困難重重,你確實需要每天留一點時間給自己鬆弛、安撫自己的情緒,以便第二天能夠精神煥發的出現在教室裡。

在你低谷的時候更是需要有個空間讓自己發洩、平靜、鼓舞從而能再次抖擻的面對戰鬥。

所以,從這個角度來說,我非常不建議中學生住宿舍。

“我為什麼反對讓孩子住校?”班主任一席話“驚醒”無數家長

4

有些家長會說:為什麼不讓孩子做些改變,努力去適應,去表現出積極的情緒,跟舍友搞好關係?這樣當然是對孩子很好的一種解決方法,但實驗證明,這個方法治標不治本。

因為情緒的特殊性,看不見摸不著,有一些沒有回報的低效“情緒勞動”沒有引起我們的重視,而是不斷重複,不斷消耗自己有限幸福感,日積月累就成為收不回來的壞帳,最終壓垮了我們的人生。

可見,改變情緒表達是治標,控制情緒感受才是治本。

5

如何才能控制情緒感受呢?

真正在學習中獲得成就感,真正在與室友的交往中獲得愉悅感,用心發現周邊環境中的亮點從而真正喜歡上這個環境。

經過一年住校生活後,一個孩子這樣說:

住校真的帶給我很多全新的人生體驗,很多事情都要自己去協商、搞定,第一次跟非家人的人同住要磨合的東西很多,要學著圓滑處理人際關係,真的覺得成長很多。

他給住校不習慣的孩子幾點小建議:

1.把成績磨好,在學校裡叱吒風雲比在家作威作福感覺更好哦。在看重成績的中學階段,成績優秀的人更容易獲取正面的情緒感受,在幸福感的加持下,住校的不適應客服起來也不是什麼大不了的事情了。

2.學會自己排解情緒,少點哀嘆多點現實,不適應的話就跟深有同感的同學多互相吐槽抱怨,講多了自己就滿慢慢免疫了。

在室友中有一兩個聊得來的親密夥伴,可以讓不好的情緒有個紓解的渠道,而相同的感受會讓你認為自己不是一個人在戰鬥,主動點,建立好的聯結吧。

3.儘快找到自己在學校裡的愛好,中學階段是人格形成的重要階段。學習之外的興趣愛好也可以讓你擺脫不好的情緒,籃球、跑步等體育鍛煉,聽音樂、看書等愛好,都可以成為消化情緒的避風港。

想辦法發出“杜胥內微笑”吧,這樣你才能真正享受到住校的好處:

可以節省每天奔波在路上的時間,可以獲得兄弟姐妹般的友情,還可以開眼界,看到很多刷新你三觀的人和事,鍛鍊你對這個世界的包容能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