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06 那年的今天,她艱難的出生……卻成為美國第一夫人

1921年7月6日,也就是97年前的今天,美國前第一夫人南希·里根的出生。儘管她曾受到外界批評,但這並不意味著南希是一個不稱職的第一夫人。南希致力於公益慈善活動,她曾發起的幫助老人和殘疾兒童的項目受到廣泛好評。她倡導的“對毒品說不”的運動提高了民眾的反毒品意識,多家美國媒體評價,這是她擔任第一夫人期間最有影響力的政績。美國前總統奧巴馬及夫人在唁電中特別對南希在慈善事業上的貢獻表示讚賞。

那年的今天,她艱難的出生……卻成為美國第一夫人

南希·戴維斯·里根(Nancy Davis Reagan,1921年7月6日(距今96年)-2016年3月6日),是美國前總統羅納德·里根的妻子。里根於1981年至1989年擔任美國第40任總統。

那年的今天,她艱難的出生……卻成為美國第一夫人

那年的今天,她艱難的出生……卻成為美國第一夫人

也同樣是在今天,現任美國總統特朗普遭到多方抗議。倫敦市長薩迪克·汗批准民眾屆時在國會上空放飛一個6米高的“特朗普充氣寶寶” ,抗議特朗普訪英。

相同的日子意義卻不同。

南希·里根的父親曾是肯尼斯·羅賓斯一名汽車推銷員,母親伊迪斯·戴維斯是一位劇場演員。南希剛出生時,她的父親從未醫院看望過她們母女倆。伊迪斯臨產前,來到醫院時,甚至沒有一個醫生照料她。最後,一位正要去打高爾夫的醫生不情不願地接生了南希,為了早點完成工作,這位醫生用鉗子把嬰兒從母體內往外拉,南希帶著右臉頰上的傷疤和一隻發腫的眼睛來到人間。南希2歲時,她被送到居住在馬里蘭州貝塞斯達的姨媽家中,南希姨媽的住宅非常狹小,她只能住在小門廓中。1929年,伊迪斯改嫁神經外科醫生羅爾·戴維斯,一家人搬到芝加哥定居。南希與繼父相處融洽,繼父亦於1935年南希14歲時正式領養南希。童年的遭遇使得南希渴望一個和諧美滿的家,她人生的一大重要願望是——獲得成功而美滿的婚姻。

那年的今天,她艱難的出生……卻成為美國第一夫人

【甜蜜愛情】

1950年,身為美國米高梅公司女演員的南希通過導演默文·勒羅伊認識了當時已是電影演員協會主席的里根。但南希最初對里根並沒有什麼好感。不過,由於南希的名字被錯誤地印在一張羅列左翼藝人名字的廣告上,兩人開始有了初步接觸。為解決自己誤上廣告問題,南希與里根一起吃午飯,這是他們的第一次約會。此時,里根已經和第一任妻子簡·懷曼離異。南希和里根很快墜入愛河,感情不斷升溫。兩年後,他們牽手步入婚姻殿堂。這是南希的第一次婚姻。這段婚姻維持了52年,直至里根去世。

那年的今天,她艱難的出生……卻成為美國第一夫人

【總統管家】

“在整整8年時間裡,我都和總統睡在一起。如果不給我合適的機會,我都不知道該幹些什麼,”南希說。“所以,如果羅尼(南希對里根的暱稱)有什麼事情問我,我會給他最好的建議。有時候即使他不問我,我也會這麼做。”在里根從政生涯中,南希一直是他的幫手和顧問。里根入主白宮後,這種影響顯得更加明顯。1987年,自認為是被南希趕出白宮的里根前辦公廳主任裡甘寫了一本介紹白宮內幕的書,他在書中透露,里根的日程安排都要經過南希同意,而南希每次給里根安排重要活動都要秘密求教於她的私人星象師,選定一個黃道吉日或最佳時辰。此事曝光後全國大譁,引發了一場關於究竟誰在控制白宮的爭論。南希後來在自己的回憶錄中說,她那麼做是因為擔心裡根再次遭到暗殺。“今天早上我原計劃好好清理一下美國和蘇聯在中程導彈方面的分歧,但最後我決定去清理羅尼的襪子,”南希曾經開玩笑說。南希在1989年出版的回憶錄中說,她和里根之間沒有任何保留的東西,她從來沒有因為把自己的想法直截了當地告訴丈夫而道歉。

那年的今天,她艱難的出生……卻成為美國第一夫人

【慈善為懷】

儘管受到外界批評,但這並不意味著南希是一個不稱職的第一夫人。南希致力於公益慈善活動,她曾發起的幫助老人和殘疾兒童的項目受到廣泛好評。她倡導的“對毒品說不”的運動提高了民眾的反毒品意識,多家美國媒體評價,這是她擔任第一夫人期間最有影響力的政績。美國總統奧巴馬及夫人在唁電中特別對南希在慈善事業上的貢獻表示讚賞。

那年的今天,她艱難的出生……卻成為美國第一夫人

【中國緣分】

1984年4月29日,西安兵馬俑博物館,美國總統里根和夫人南希在一號俑坑參觀。里根在一匹陶馬面前停下來,很想摸一下。他伸出手去,又停在半空,輕輕地問:“我可以摸一下嗎?”在得到允許後,他輕輕將手放在馬背上,從前往後摸,一直摸到馬的屁股停下來。他拍了拍馬屁股,扭頭問:“它會踢我嗎?”並且下意識地把手縮了回來,周圍的人被他的幽默逗笑了。事後,香港的一家報紙將里根在俑坑內拍馬屁股的巨幅照片刊登在醒目位置,並附上一個別出心裁的題目:“里根總統拍中國的馬屁”。

那年的今天,她艱難的出生……卻成為美國第一夫人

【非著名演員】

有一次,伊迪絲把瑪麗·匹克福特的金色長卷發頭套帶回家給南希玩,她高興地戴著假髮套在家裡跑來跑去,還大聲說,“我將來會成為一名演員的。”南希的母親是一名演員,從小,南希就在母親的薰陶下對藝術產生了興趣,併成為米高梅公司的一名電影演員。任職演員期間,南希結識了伊裡莎白·泰勒、克拉克·蓋博等許多業界的精英,但結識名人的增加並未使她作為演員的知名度有所提升。南希·里根曾經出演過12部電影,1958年出演了自己在好萊塢最後一部電影《緊急著陸》以後,南希·里根開始跟著丈夫羅納德·里根走上仕途。而後,由於羅納德·里根患病,而且後來還患上了老年痴呆症,南希決定照顧丈夫而辭演了影片。

那年的今天,她艱難的出生……卻成為美國第一夫人

【纏綿情詩】

里根寫於1978年的信件令南希極為感動,當時兩人結婚已有26年,里根在信中闡釋婚姻的定義是:“結伴同行而一旦失去對方,我便永遠得不到滿足和開心”、“要世上最動人的女人在每一日都增添嫵媚”。里根為人浪漫,事實上他寫的書信確是精彩非常,1963年他寫給妻子的信說:“你知否當你熟睡時,你蜷曲的拳頭就放在頦下,很多個黎明破曉的清晨,我就躺在你身邊,看你,我怕弄醒你,但又不禁輕輕地撫摸你。”

那年的今天,她艱難的出生……卻成為美國第一夫人

【時尚女人】

南希的“衣櫃”也為她招來很多批評。當時南希接受了很多時裝設計師捐獻給她的服裝,很多人認為她的這種行為不合時宜,特別是在當時經濟不景氣、老百姓日子難過的情況下。南希同樣是一個追求時尚、崇尚美感的女人。她有著與傑奎琳同樣苗條的身材、相似的褐色大眼睛以及微微彎曲的淺棕色捲髮,但由於個性的差異,她並未如傑奎琳一樣為美國婦女普遍接受。女人們批評她的奢華與品位,男人則不滿她“協助”總統過多參政。但南希作為第一夫人也是稱職的,正是因為有了她,里根婚後52年的生活極為規律與安逸。圖片1985年7月22日至31日,國家主席李先念對美國進行國事訪問時,南希身著旗袍歡迎。

那年的今天,她艱難的出生……卻成為美國第一夫人

第一夫人,南希·里根一生的角色

沒有南希•里根,也就沒有總統里根。南希向我們展示了民主國家第一夫人參與政治事務的方式,以及這一角色可能經受的讚美和批評。南希不僅保存了里根的遺產,也使自己的遺產熠熠生輝。

2016年03月06日,美國前第一夫人南希•里根(Nancy Reagan)週日在加州洛杉磯的家中去世,享年94歲。如果你只注意到了南希•里根與丈夫羅納德•里根的偉大愛情故事,可能會錯過不少事情。美國人悼念的是演員南希、里根妻子南希,也是成就非凡、充滿爭議的第一夫人南希。

那年的今天,她艱難的出生……卻成為美國第一夫人

《紐約時報》訃告稱,南希•里根不僅將丈夫置於生活的重心,同時以自己的時尚和影響力成為了一位氣度不凡的政治人物。美國企業研究所援引2000年的一篇發言稿,稱讚南希•里根“作為第一夫人的魅力與奉獻是傑出的,不求回報的。”而總統奧巴馬更是悼念到,南希•里根“重新定義了第一夫人的角色”。

一開始南希•里根並不喜歡丈夫羅納德•里根踏入政治圈,但仍然熱情、忠誠地支持他。

“直到嫁給了羅尼,我的生活才算開始”,南希•里根曾經這樣描述她與羅納德•里根(Ronald Reagan)的關係,實際上,這也是南希•里根參與公共事務的開端。在1952年與南希•里根結婚之前,羅納德•里根已經十分熱衷於政治,他在美國演員工會(Screen Actors Guild)擔任了5屆任期的主席,並且是電影工業委員會(Motion Picture Industry Council)2屆主席。當時羅納德•里根還是民主黨人,他廣泛地參與到民主黨內政治事務中,民主黨還希望里根能競選眾議院議員。

那年的今天,她艱難的出生……卻成為美國第一夫人

不過,南希的出現和隨後擔任通用電氣演講大使&主持人的經歷(1954-1962年),使得羅納德•里根開始更多地從政治上思考問題,他的政治傾向也逐漸從民主黨轉向共和黨。正如南希•里根寫道,“他(羅納德•里根)花了8年時間,走出去和人們交談,傾聽人們的問題,也發展出瞭解決這些問題的屬於他自己的思路。”1962年,里根註冊為共和黨人,1964年為共和黨人巴里•戈德華特(Barry Goldwater)競選總統助陣,並在1966年競選加利福尼亞州州長。

雖然在一開始南希•里根並不喜歡丈夫踏入政治圈,但她依然忠誠地支持他。南希•里根活躍於丈夫的競選州長活動中,她前往丈夫沒法抽空拜訪的場所,解答人們對丈夫政治觀點的疑問,還向丈夫講述她的所見所聞。里根的競選顧問斯圖爾特•斯賓塞(Stuart Spencer)形容里根夫婦,“他們就是一個團隊”,斯賓塞還稱南希是一個“學習能手,總能(快速)吸收新知識”。

那年的今天,她艱難的出生……卻成為美國第一夫人

1960年代,美國人對公職人員妻子的期望就已經不止是家庭女主人這麼簡單。里根成功當選為加州州長後,南希作為州長夫人,和不計其數的慈善團體有過來往。她花費大量時間,拜訪州內的退伍老兵醫院,私下打電話與老兵家屬交談。南希通過代養祖父母項目(Foster Grandparents Program),對孤寡老年人和殘疾兒童進行配對交流,8年內這個項目擴展到加州所有的州立醫院。南希拜訪當時仍被關押在越南的“囚犯”家屬,當其中一些“囚犯”返回美國時,她親自歡迎他們回家。

南希•里根後來說,“沒有任何一個第一夫人,需要為保護她丈夫而道歉……第一夫人(first lady)的意思是,她首先得是個妻子(lady)。”

“沒有南希•里根,就沒有州長里根,也沒有總統里根”,里根夫婦的親密朋友、2007年去世的邁克爾•K•笛福(Michael K. Deaver)曾說過。這句讚美不僅指的是南希給里根帶來的精神上的慰藉,也是在說南希對里根政治事業上的幫助。1975年,里根卸任州長,而在尼克松總統陷入“水門”醜聞時,里根夫婦就已經開始計劃下一步的政治行動了。1976年,里根與傑拉爾德•福特(Gerald Ford)爭奪共和黨總統提名,以微弱差距敗北;1980年,里根最終擊敗吉米•卡特(Jimmy Carter),入主白宮——這兩場競選活動中,南希都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是南希將華盛頓律師約翰•希爾斯(John Sears)引入1976年的競選團隊管理競選,也是南希力主將約翰•希爾斯逐出1980年的競選團隊,南希起初欣賞希爾斯對“尼克松辭職”的預判,但也逐漸認為希爾斯是一個破壞因素;同樣在1980年的競選活動中,是南希參與了僱傭下一位競選經理威廉•凱西(William Casey)一事,也是南希在看到對付卡特總統出師不利時,力勸里根用斯圖爾特•斯賓塞(上文提到的里根競選州長時的競選顧問)替換凱西,最終贏下大選。

那年的今天,她艱難的出生……卻成為美國第一夫人

女權主義者和自由派常常批評南希在為丈夫獻身的道路上走得太遠,還有報道嘲笑南希在公共場合盯著里根看的愛慕眼神,這些並不妨礙南希對里根的態度。在南希看來,她在里根競選團隊中的角色、在里根總統任期內的角色,是保護里根不受工作過度、用人不當和不良行程規劃的困擾。這和前幾任第一夫人保持一致,前第一夫人伯德•約翰遜(Bird Johnson)接受採訪時表示,每一任第一夫人首要責任是為總統創造平靜、舒適的環境,以便總統能做好其本職工作。

第一夫人南希•里根是激烈的里根捍衛者,也是總統里根最忠實可靠的建議者。

里根夫婦入主白宮後,第一夫人南希幫助里根搞定最棘手的事情。1987年當里根秘密將武器賣給伊朗的醜聞被曝光後,白宮幕僚長唐納德•雷根(Donald Regan)遭到了南希的指責,隨後南希在解僱雷根一事上扮演了關鍵角色。武器銷售所得有一部分落入了反尼加拉瓜左翼政府的武裝力量手中,醜聞又被稱為“伊朗-反政府軍”事件(Iran-contra)。又是南希在幕後勸說頑固的丈夫於1987年3月4日為醜聞道歉,此舉極大地挽回了里根總統的公眾形象。

羅納德•里根的兩屆總統任期深刻改變了美國政治,而南希在這一演變過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南希在丈夫第一屆總統任期內,舉辦了34場國宴。南希還建議里根軟化對蘇聯這一“邪惡帝國”的一貫語氣和修辭,正如里根的高級顧問詹姆斯•羅斯布什(James Rosebush)所言,“她有著平和、溫暖的魅力,即使是對戈爾巴喬夫來說。她使得里根和戈爾巴喬夫的會議變得更加富有成效。”

那年的今天,她艱難的出生……卻成為美國第一夫人

1980年代,《紐約時報》稱南希“將第一夫人的角色擴展成了一種總統助理”。1987年3月,《紐約時報》記者威廉•薩菲爾(William Safire)批評南希未經過選舉,卻妄圖控制行政分支的活動和人事任免。第一夫人南希並不否認她對丈夫的影響力,她後來寫道,“我曾經給過羅尼建議嗎?我確實給了。我是唯一一個瞭解他最深的人,我也是白宮唯一一個完全沒有議程的人——我的議程就是幫助他。所以我不會對我告訴他我的想法這一件事感到抱歉。你和別人結婚了,不代表你就不能發表你的看法。八年來我都睡在總統身旁,如果這都沒有點(給建議)特權,那我真不知道什麼才有!”

有什麼樣的國家,就有什麼樣的第一夫人。南希•里根積極參與公共事務的做法,也是美國人對第一夫人角色的社會期望之一。

實際上,幫助丈夫做決定、代替丈夫出席活動、作為特使拜訪別國,美國曆史上許多第一夫人都是這樣做的,只是每一任的方式不盡相同。而且,儘管美國憲法沒有對美國總統配偶的角色做過任何具體規定,但從第一任總統夫人瑪莎•華盛頓(Martha Washington)開始,第一夫人這一角色總是反映出美國人對她們的社會期望。白宮是總統居住和辦公的地方,那第一夫人該做好白宮女主人,也得做好公共服務的準備。特別是到了20世紀,第一夫人絕不僅僅是花瓶、賢內助,每一任第一夫人都積極參與過公共事務,盧•胡佛(Lou Hoover)是第一位在白宮發表電臺講話的第一夫人,羅莎琳•卡特(Rosalynn Carter)則作為特使拜訪拉美國家。

那年的今天,她艱難的出生……卻成為美國第一夫人

南希隨丈夫入主白宮後,就開始扮演政治關係潤滑劑的作用,身為保守派人士,她與共和黨人交談,也與民主黨人交好。她成了當時眾議院議長妻子米莉•奧尼爾(Millie O’Neal)的好友,而眾議院議長托馬斯•奧尼爾(Thomas O’Neal)是里根政治上的對手。因此,當1985年裡根夫婦參加完日內瓦會議時,里根總統稱南希為“友善、傑出的大使”,也就不足為奇了。

南希•里根的第一夫人生涯最重要的公共事業是反對年輕人吸毒、酗酒。“堅決說不”(Just Say No)是這場運動的口號,它不是白宮聘請廣告公司憑空想出來的標語,而是來自南希親口所說。南希在加州奧克蘭遇到一個小女孩提問,“里根女士,如果有人遞給你毒品你怎麼辦呢?”南希回答,“你就說不”。還有人質疑這句口號太過簡單粗暴,南希回應“很顯然,我沒說這句標語就是(解決毒品問題的)整個答案,但是它確實能達成某種目的”。

那年的今天,她艱難的出生……卻成為美國第一夫人

南希不願意將自己參與的禁毒宣傳項目算在政府項目頭上,這個項目也沒有收到政府資金(也就是納稅人資金)的支持。里根基金會透露,里根兩屆總統任期內,南希在全美各地為禁毒演講,到了1988年,美國和全世界建立了超過12000個“堅決說不”社團,高中高年級生使用可卡因的人數下降了三分之一,80年代最低。後來禁毒戰爭趨於失敗暫且不提,至少在里根總統時期,第一夫人南希有嘗試過用她的影響力來解決社會問題。

第一夫人的生涯雖然不容易,但南希依然在80年代就贏得了大多數美國人的尊敬。蓋勒普在里根總統任期1981-1989年內每年都針對美國人進行“全球你最欽佩的女人”調查,南希每年都位列前10,其中在1981、1985和1987年登上榜首。里根夫婦的好友小威廉•巴克利(William F. Buckley Jr.)提醒讀者,不要將南希視為一個含情脈脈盯著丈夫看的、沉默的女性伴侶,“她對人對事都有自己的立場”。

時間回到南希剛剛住進白宮的時候。只看了一眼未來的居所,她就決定要對白宮重新翻修。她從私人捐贈者手中募集了82.2萬美元來完成她的翻修工程,結果引來了一些人對其奢華生活方式的批評。可是就像里根競選團隊成員、里根夫婦晚年的新聞發言人馬克•溫伯格(Mark Weinberg)說的那樣“她四處走動為白宮修修補補,卻有報道諷刺她為‘女王南希’(Queen Nancy),這讓她很苦惱”。不過再讓南希選一次的話,南希很可能還會這麼做,因為“她只是覺得白宮應該做出最好的表率”。

從里根和南希到特朗普,時間就好像和美國民眾開了一個天大的玩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