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為什麼有人認為黑龍江、吉林和遼寧經濟落後?

星期八那天


東三省經濟不能一概而論,其中遼寧經濟要遠好於吉林和黑龍江

作為共和國的長子,中國的老工業基地,東三省在建國之初曾是中國經濟最發的的地區。

不過在改革開放後,因為思想和行政體制僵化,東北經濟開始落後於其他東部沿海省份。不過,即便如此,目前遼寧的經濟還是位居全國前列的,黑龍江和吉林排名稍微靠後一些,但也說不上很落後。

(2017年,遼寧GDP總量排名內地第14名,黑龍江則排在21位,吉林23位)

除了GDP,東三省的人均收入排名順序則是遼寧、吉林、黑龍江。

2017年,遼寧的居民人均收入是27835元,排名全國第8。吉林市21368元,排名全國第18,黑龍江是21205元,排名全國第19。(內地統計數據)

從人均收入上來看,遼寧省還是全國比較富裕的地區。吉林和黑龍江也位於全國中游水平,絕對算不上窮。

(2017年,中國內地各省、直轄市、自治區人均收入榜單)

不過,實事求是的講,最近十年東北經濟增長確實大幅落後於其他東部省份了。僵化的思維和高汙染、低效率的傳統工業嚴重製約了東北的經濟發展。

2017年遼寧的經濟增長率僅為4.2%,吉林5.3%,黑龍江6.4%,排名倒數4、5、6位,增速都在全國平均水平之下。

(大慶油田,東北經濟的一個縮影。隨著石油資源的日益枯竭,這裡已經沒有了巔峰時期的繁榮,曾經這裡子承父業的工作也已經不再受到追捧了)

萎靡的經濟也導致東三省人口大量外流,以吉林為例:2016年吉林人口就比2015年少了20萬人,而2017年又比2016年又少了15萬人。在減少的人口中,大部分是去外省工作和生活的年輕人。

年輕人的流失又進一步降低了當地的經濟活力,造成了惡性循環。

目前,東三省正在積極調整經濟策略,加速經濟轉型,鼓勵二胎生育。希望在不久之後,東北經濟能夠鳳凰涅槃,重現當年的輝煌。


千佛山車神


東北好著呢,我們這的國企工人,招的都是專科以上學歷的,企業內部都是機械化作業,跟不上技術要求的員工都下崗了,不像你們南方都是小作坊,招的都是農民工。我家小區收廢品的就是山東人,我問她南方經濟好,你為什麼還來東北,她說南方工廠是挺多,能掙五六千但是太累,都工作到晚上十一點,家裡親屬過世請假得填表格,等批件,而且出殯那天還得發視頻,要不就開除,在東北掙得少點,但是很清閒。我問她南方都是什麼工作,那人說是傢俱廠,皮革廠和服裝廠。你們南方都是私營企業,小作坊沒有先進的生產設備,都靠人工,而且都招農民工,看似解決了很多就業,短期內經濟偏高,實際上都是靠剝削來的,什麼時候國家提升品質,產業升級你們那得黃很多小作坊。我們東北種的都是梧桐樹,你們南方都是歪脖樹,沒什麼了不起的。我們這能就業的人都很幸福。


gary274776771


應該說,在上世紀九十年代以前,東北三省尤其是遼寧省的經濟實力在全國是名列前茅的。

這之後,東北三省的經濟發展就持續下緩,排名越來越靠後。在這裡,我們通過看下面3張圖表就是可以知道東北三省經濟發展的走勢情況:

一、請看下面第1張圖表


從上圖表中可以看出,1973年,遼寧省的GDP達到172億元,僅次於上海市,名列全國第2位;黑龍江省的GDP為123.5億元,名列全國第6位;吉林省的GDP為63.3億元,名列全國第17位。這就是說,東北三省當時除了吉林省的經濟排名全國的中游水平外,遼寧和黑龍江的經濟都排在全國的前列。

二、再來看看第2張圖表


從上圖表中可以看出,到了2000年,遼寧省的GDP達到了4669億元,名列全國的第7位;黑龍江省的GDP是3253億元,名列全國的第13位;吉林省的GDP為1821億元,名列全國的第19位。這就意味著,從1973年到2000年的27年間,遼寧省的經濟總量排名倒退了5個位次,黑龍江省的經濟總量排名倒退了7個位次,吉林省的經濟總量排名倒退了2個位次。這也充分說明,東北三省的經濟是一直在走下坡路。

三、再請看看下面第3張圖表


從上圖表中可以看出,到了2017年,遼寧省的GDP為23942億元,名列全國的第14位;黑龍江省的GDP是16199億元,名列全國的第22位;吉林省的GDP是15288億元,名列全國的第23位。這就是說,從2000年到2017年的17年間,遼寧省的經濟總量在全國又倒退了7個位次,黑龍江的經濟總量在全國也倒退了9個位次,吉林省的經濟總量在全國則倒退了4個位次。

所以,人們說也好,網友說也好,東北人自己說也罷,東北三省的經濟從全國的角度來看,一直在走下坡路是一個不爭的事實。


潤友


我就是東北人,現在生活在浙江。我認為東北最大的、最根本的問題是體制僵化,營商環境不好,民營企業少,國企又難進,公務員事業單位更難進,就業難特別是大學生就業難。現在國家對退休職工的基本保障還可以,很多家庭就業不充分,收入不穩定,很多年輕人在啃老。

就業不充分也造成了人口外流,年輕人到沿海經濟發達地區找活路,造成經濟進一步下滑。我老家的小區,白浪滾滾,基本看不到30歲以下的年輕人,孩子更少,閒人很多,老人很多。

市場化改革如果對於中國經濟是一劑良藥,那麼東北經濟的問題就是這劑良藥的副作用,就是產業轉型,市場經濟轉型的犧牲品,這是沒辦法的,有些問題是慢慢顯露出來的,經濟社會發展不可能遍地開花,也會有此消彼長的現象和問題,不用搶救,放開人口流動,讓國民自己去找生計就行了,迴歸地廣人稀,搞搞綠色現代農業和旅遊業,也許是東北的下一個引擎,但養活不了這麼多人口。打針吃藥沒用,只能等著浴火重生。

很多東北人不戀家,因為他們的祖輩大多是闖關東過來的,故土情懷沒有那麼嚴重,只要敢於走出來,都不會餓死,與其困守愁城,不去出來看看。


N30度


好我覺得,東北的問題,主要還是國家政策的問題。具體說的話,東北其實是國家的原材料基地了,比如糧食、石油、木材等。說老實話,既然是糧食基地,那麼為國家維持糧食穩定,那是重中之重了。而原材料這種東西,是不可以價高的,比如糧食(比如東北的大苞米)若是漲價,那會引起一連串惡性反應,各種肉類、奶類無不漲價,那很快就會通貨膨脹了。而要想富,那得搞工業呀,農業不會富的,農業是保穩呀。但是呢,要真搞起丨來工業且人們富裕了,誰還會搞農業?因此,東北所承擔的任務,就決定了東北不能發展那麼快且也不能像廣東那樣去發展。另外,以前東北工業“厲害”,但那也是國家政策決定的,因為當時與蘇聯是老鐵呀,所以很多大工廠就建在了東北。實際上,就地緣政治講,發達的工業不適於放在東北,因為與俄羅斯的關係,實際不那麼穩定的,兩個大國相鄰之地區,不太適於發展經濟呀。一句話:當年東北很牛,不是東北人有多能幹,政策而已;現在廣東很牛,也不是廣東就一定有那麼強的能力,也是政策而已。而政策,則取決於國家的方略了。l


zm139682913


我並不覺得東三省是經濟落後,這個落後只能是相對而言,在南方也有很多省市經濟水平不高,不能用簡單的標準來衡量。黑龍江哈爾濱,在新中國成立初期時,作為共和國的長子,承擔了重工業的發展大任,為我國的工業發展起到了良好的帶頭作用,示範作用。如今,黑龍江作為國家的大糧倉,又為國家提供了糧食,在國家是具有舉足輕重的意義。經濟的發展不僅僅是要靠人,還有很多其他因素,事情的成功要天時地利人和,首先人們的思想要進步,其次還要有資源優勢,地理優勢,季節氣候的優勢等等。東三省遼寧還要好一些,黑龍江和吉林省,在冬天的溫度實在太低,糧食作物不能生產,很多房地產開發也無法動工,等等。所以不能說有多落後,但是相對於那些有優勢的城市還是有些不足。但是我認為這樣的瓶頸也是暫時的,東三省後勁十足,國家也要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我相信城市的發展會越來越好,城市競爭力會越來越強。


東北網


我是遼寧人,遼寧最窮的地方就是遼寧朝陽了,十年九旱,外出務工人口流動比較大,就拿朝陽凌源來說,過年是人口最多的時候,過年後就都是老幼婦孺了,年輕的除了公務員和國企員工剩下的青壯年都去務工了,坐出租車時司機說掙錢全靠過節這幾天。一個地區是否落後與地區人口有很大的關係,人口多的地方一般經濟就比較發達,相反人口少的地方經濟就落後。

對於說東三省經濟落後的說法是不正確的,只能說東北三省經濟衰退,新中國成立時東北可是國家的經濟支柱。後來國家重心主要發展東南沿海地區經濟,而東北地區大量國企倒閉,企業倒閉就會出現人口流失,隨之而來的就是經濟衰退。

其實想一下,東北是多好的底子啊,從人口流入大省,變成人口流出大省,改革開放時國家政策給力點,東北經濟也不會衰退的這麼厲害。

有多少北京、江浙沿海等地帶出來務工的,人口紅利啊。


遼西那嘎噠


東北其實還是不錯的,無論是全民受教育程度,還是城市化、城市基礎建設,生活水平等都高於全國平均水平。在改革開放初期,東北人為我國的經濟改革開放不計報酬,資源掠奪式開採做出了巨大犧牲。東北三省作為老工業基地也是無可厚非的,建國初期在國有經濟的推動下東北三省無論工業發展還是人民的精神面貌都是遙遙領先的,特別是吃不上飯的山東人都去東北討飯吃。但是國企發展至今天卻成了東北三省經濟發展摯肘,不得不讓人反思(說到這裡不得不讓我想起東北人口問題,這也是深受國有企業影響)。綜上所述,東北三省經濟雖然在全國排名靠後,但也不是很差,瘦死的駱駝比馬大,東北的國有企業特別是國有林區、國有林場和農墾都到了改革關鍵期,我想東北一定會在不久的將來在各個領域再站排頭。讓我們翹首企盼吧!


添一6


寫的比較多,如果你有耐心看完這些在我上學吋,利用寒署假搞的社會調查時所瞭解的一些情況,以及以後步入社會所瞭解的,肯定不全面,歡迎你提出自己的看法。

目前東北經濟落後,是多種原因的,主要是在客觀上。就拿黑龍省來說,1986年左右才算是改革開始。以前黑龍江省所產糧食,木材,礦產,機械設備等等物質均不可自行銷售,由國家統一價格調撥全國。

那個時代省內出現兩種價格,一種是調撥價,一種是議價也就是市場價,議價遠遠高於調撥價,省內所產物質基本是調撥價,購買省外物質基本是議價,議價遠遠高於調撥價的奇異現象。

那個時代全國取消糧票了,開放糧食市場了,唯有黑龍江的糧食市場不放開,還是向國家交公糧。沒有糧票,在省內任何地方吃不到飯的。

以上種種情況,是改革開放的初期,國家為保證物質供應,對黑龍江省的政策。

黑龍江省為此付出具大犧牲,以徹底傾家蕩產的態度支持改革開放,以為待改革開放勝利之時,會受到反哺政策,結局則是悲傷的現在的經濟狀況。

某地級市,不是省會城市,80年代前位列全國所有城市第17位。具有50年代蘇聯援助156個大項目中的11個,這些大企業是國家工業體系不可缺少的支柱企業,每家企業都有數萬職工。

90年代以前,這些企業為中央直屬企業。均按照國家計劃按排生產,不得自行更改生產計劃,所有產品也是國家定價格,僅有不多利潤也被中央全部拿走,因為那是大型央企。

90年中後期以後,由於在南方投資興建了很多同類大型企業,某市的這些大企業被逐步放給了地方,變成了地方企業。但這時這些企業,突然從計劃經濟到市場經濟一時無法適應。雪上加霜的是,不僅嚴重缺乏資金,更為嚴重的是不是完全市場化,很多計劃經濟的繩索牢牢套在脖子上。

例如幾大軍工企業,國家給的生產指標,可以忽略不計了,但是設備必須要保證絕對完好,是關乎著國家安全。國家僅提供設備直接維修費用的70%,其餘的自己想辦法解決,這些企業困境由此可知。

這些軍工企業引進的日本摩托和彩電,由於當時怕衝擊軍工生產和資金問題而不能實施,介紹給由這此大企業援建的三線軍工企業的,這才有了中國的雅馬哈摩托,長虹彩電。

那幾家被譽為國寶,中國的明珠,亞洲最大,中國工業的搖藍等幾家大型企業的處境與幾大軍工企業類似,由於涉及國家工業發展,至今也是慘談苟活著。

做為大型工業基礎的工業基地的某市百姓,為了改革開放付出太多太多了,但是還是要繼續付出,不知何時了。在他們最火熱的青春年代,為了大局看著他人摘取改革開放帶來的利益時,自己確為了大局,為了改革開放的順利進行而默默地無私奉獻,雖然這不是他們自發的,但是聽黨的話已根植在他的的骨子裡,他們無怨言。但是不理解這些享受到改革開放利益的人們,對他們現狀的無情嘲諷。如果在70年代未期與全國一起進行改革,相信他們的發展絕對是一流的,因為技術基礎,企業實力在全國說笫二無人敢稱笫一的。


冰雪139109689


黑龍江也好,吉林也罷,遼寧也行,就是東北三省,為什麼這些年經濟發展不好,主要是事在人為。

事實上,從想當年的闖關東就知道了,東北三省並非資源匱乏,而是肥沃的黑土地,擁有豐富的森林和礦產資源。

為什麼那時候就能夠大發展,而現在偏偏就落後了?

毫無疑問,肯定是東北三省在以人為本方面做得不好,導致這些年人口流失非常嚴重。

事在人為,沒有人,事情就沒法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