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21 绥芬河畅通陆海联运大通道,打通了龙江“出海口”

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特别报道“先行先试”①无中生有的创举:绥芬河畅通陆海联运大通道,打通了龙江“出海口”

绥芬河畅通陆海联运大通道,打通了龙江“出海口”

8月7日下午,首次从绥芬河进境的中欧班列,在完成换装后从绥芬河铁路南站场鸣笛发车。3天后,这批自俄罗斯哈巴罗夫斯克装车起运的41个集装箱、总计1600立方米板材,如期抵达目的地成都。

绥芬河畅通陆海联运大通道,打通了龙江“出海口”

“以前,从俄罗斯哈巴罗夫斯克发货到中国成都,需要近一个月时间。如今,通过中欧班列从绥芬河入境,只需要把集装箱直接换装到国内列车上就行了。这极大地缩短了运输时间,降低了换装成本。”集装箱板材货主、宏鹏强公司负责人陈明接受记者采访时这样说。

绥芬河畅通陆海联运大通道,打通了龙江“出海口”

除了首次从绥芬河入境的中欧班列,近年来,绥芬河常态化运营“哈绥俄亚”班列,还积极对接俄罗斯“滨海一号”国际交通运输走廊,一条以绥芬河为枢纽,连接“长三角”、“珠三角”,俄日韩甚至欧洲腹地的陆海联运大通道正在贯通。“东出西联、南下北上”的集疏运体不断完善。

绥芬河畅通陆海联运大通道,打通了龙江“出海口”

改革开放四十年来,绥芬河口岸从曾经偏居一隅的“神经末梢”,成了推进“一带一路”“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对接俄罗斯“滨海一号”交通运输走廊的重要节点,以无中生有的理念,达成了沿边近海口岸“通海达洋”的成果,打通了东北内陆省份黑龙江的出海口。

绥芬河畅通陆海联运大通道,打通了龙江“出海口”

穿越历史的云烟,时间回溯到1978年。当改革开放的大潮席卷而来的时候,绥芬河这个1975年建市、人口不足1万的边陲小城,也不甘人后,积极摆脱当时“一条马路一盏灯,一个喇叭全城听,吃饭靠天气,财政靠补贴”的现状,充分把握历史性机遇,借助区位优势和国家赋予的特殊政策,敢为人先、积极探索,把1000斤送到国门之外,以“西瓜外交”拉开了对俄沿边开放的大幕。

绥芬河畅通陆海联运大通道,打通了龙江“出海口”

回望改革开放之初,实实在在的数据对比,充分展示出绥芬河这座边陲重镇所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1978年,绥芬河市地区生产总值997万元,全口径财政收入54万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06万元,外贸进出口总额415万美元。2017年,绥芬河市地区生产总值148.66亿元,全口径财政收入8.55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9.82亿元,外贸进出口总额实现26.3亿美元(2013年曾达到83.3亿美元,历史最高),分别是1978年的1491倍、1582.8倍、492.1倍、663.7倍。

绥芬河畅通陆海联运大通道,打通了龙江“出海口”

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绥芬河陆海联运大通道建设取得的突破性进展,确立了绥芬河在黑龙江省乃至东北地区极其重要的枢纽地位。绥芬河人敢想敢干敢试,依托陆路口岸对俄通道优势,积极主动借港出海,并开通了俄东方港到中国太仓港的海上航线,最终实现了“哈绥俄亚”陆海联运货运班列的常态化运营,使沿边陆路口岸,通过俄罗斯远东港口,联通了韩日及国内东南沿海15个港口,迄今为止,已累计发运111个班列、12304个标准箱货物,辟建了中外中、中外外陆海联运战略通道,初步搭建起连接环日本海经济区及我国“长三角”、“珠三角”的国际物流体系。

绥芬河畅通陆海联运大通道,打通了龙江“出海口”

随着今年底哈牡客专通车、2020年前后机场建成,绥芬河将全面融入牡丹江1小时经济圈、哈尔滨2小时经济圈,以及辐射韩日等国家的2小时经济圈,对牡丹江区域打造全面对外开放新格局,将是强有力的战略支撑。

绥芬河畅通陆海联运大通道,打通了龙江“出海口”

2017年,绥芬河口岸过客107万人次,创8年来最高;口岸过货1137万吨,历史性地突破千万吨大关。其中,绥芬河铁路口岸进出口运量,从改革开放初期的9万吨,上升到2017年的1070万吨。

绥芬河畅通陆海联运大通道,打通了龙江“出海口”

通道兴则产业兴。通道的贯通,也吸引了诸多产业要素在绥芬河以及整个哈牡绥东产业带集聚,木材加工、国际物流、俄粮及海产品加工、电子商务、俄货集散等实体产业方兴未艾,有效带动了边境经济合作区、综合保税区、互市贸易区特殊功能区的发展,并通过哈牡绥东产业带向国内各地辐射。第六届中国(绥芬河)国际口岸贸易博览会期间,河南漯河市政府副秘书长王国建一行就慕名而来,希望开通绥芬河到漯河的专列,把俄罗斯的木材和粮食,通过这条通道,直接运到漯河,以缓解漯河木材产业和食品加工业优质原料短缺的难题。

绥芬河畅通陆海联运大通道,打通了龙江“出海口”

“连天浪静长鲸息,映日帆多宝舶来”。

下一步,绥芬河将围绕我省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打造一个窗口、建设四个区”的发展定位,立足全省和牡丹江开放全局,在发挥口岸通道、地缘优势之“长”上做足文章,建设口岸集疏运体系,构建集铁路、公路、海运、航空一体的现代化立体化物流网络格局,贯通“东出西联、南下北上”国际经贸大通道。计划今年内完成投资2.6亿元的公路口岸货检区改造,力争开工投资12亿元的国际集疏运平台项目,规划2平方公里临空经济区,提升“哈绥俄亚”陆海联运效率效益,打开开放空间、丰富贸易门类、拓展合作领域,全面增强对外开放、对内集散能力。

记者 吴惠娟


制作:巩建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