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13 崇陽:踐行“兩山”理念 實施“四大”戰略

崇陽:踐行“兩山”理念 實施“四大”戰略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用綠水青山打造金山銀山。崇陽山青水秀,物華天寶、人傑地靈,文化燦爛。是享譽海內外的“民間藝術之鄉、百泉之鄉、小麻花之鄉、楠竹之鄉、釩產品之鄉、華中雷竹大縣”。

崇陽縣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引領,堅持貫徹新發展理念,堅持穩中求進總基調,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以實施“五大行動”為抓手,加快推進綠色崛起、決勝全面小康,為建設開放、生態、富裕、文明、幸福崇陽而努力奮鬥!

縣委、縣政府堅持大謀劃,大建設,大保護,大創新,科學規劃山水園林城市佈局,積極提高城市管理水平,全力推進城市環境建設,城市園林綠化取得長足發展,走出了一條自然生態型、文化保護型、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的創建新路,先後榮獲“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中國百泉地質之鄉”、“全國法治先進縣”、“全國國土資源節約集約模範縣”、“國家園林縣城”、“湖北省衛生城市”、“湖北省文明城”等稱號。

目前,崇陽狠抓招商引資、狠抓項目建設、狠抓創新創業,實施項目投資倍增行動,打造趕超跨越新引擎。該縣牢牢牽住“項目投資”這個牛鼻子,通過對外引進、對內激活、對上爭取,實現項目投資三年倍增,推進全縣經濟社會實現高水平、大跨度、超常規發展;大力發展新型工業、現代農業、全域旅遊,實施轉型升級攻堅行動,夯實產業發展新支撐。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圍繞全縣產業發展的特色和優勢,抓重點、補短板、強弱項,不斷擴大有效供給,促進產業轉型升級,推動縣域經濟優質高效發展;突出抓好精準扶貧、全面發展社會事業、持續保持社會穩定,實施民生幸福普惠行動,滿足人民群眾新期盼。該縣牢牢抓住人民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一件事情接著一件事情辦,一年接著一年幹,使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實,生活更有保障。

大謀劃 縣域統籌一張圖

崇阳:践行“两山”理念 实施“四大”战略

“不到崇陽來,不知道崇陽的美。”一位從北京遠道而來的遊客,賞了崇陽的美景,感覺找到了兒時的記憶,萌發了在崇陽養老的念頭。

綠色是崇陽最厚重的底色,生態是崇陽最寶貴的優勢,這既得益於崇陽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又與歷屆縣委、縣政府堅持綠色發展不動搖的理念是分不開的,在生態至上、健康至上的今天,崇陽縣委、縣政府更是像保護自己的眼睛一樣,保護著崇陽的山山水水。黨的十九大報告首次提出建設“美麗中國”,更堅定了該縣將美麗崇陽進行到底的決心和信心。

據悉,崇陽乘我市成為首批國家級旅遊業改革創新先行區之東風,依託縣域優勢資源,轉變旅遊發展思路,創新旅遊發展戰略,優化旅遊發展環境,激發旅遊發展動力,逐漸由單純的景點景觀旅遊向全域旅遊轉變。去年,全縣接待遊客405萬人次,同比增長18%;實現旅遊總收入22億元,同比增長16.5%。

近年來,崇陽實施城鄉統籌建設行動,塑造美麗崇陽新形象,持續開展城鄉系列創建活動,努力做美老城、做活新區、做優集鎮、做靚鄉村,構建宜居宜業宜遊的山水園林生態縣城。該縣在生態建設方面取得了顯著成效,成功創建國家級園林城、省級文明城,城鄉品位不斷提升,城鄉面貌越來越美。

全面提升城市建管水平。堅持高起點規劃,快節奏推進,精細化管理,不斷提升城市檔次和品位。推進老城區改造升級,投入資金20億元,用三年時間全面完成棚戶區改造,加快推進城市天然氣等項目建設,合理配置城區綠化、停車場、公廁等公共設施建設;加快新城區規劃建設,推進崗水塘濱湖公園、大集公園三期等項目建設,完成梅衝李家、白泉、龍背等安置區配套建設。加強社區管理,落實經費保障,加大城區“髒亂差堵”整治力度,強化城區主幹道、背街小巷清潔衛生整治,加強城區交通、衛生、市場秩序管理,鞏固“禁鞭禁麻”成效;加強規劃管控,保持高壓態勢,依法推進拆違控違,全力打造規範有序、文明整潔的城市環境。

大力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以實施“三鄉工程”為抓手,推進城鄉資源要素合理流動和優化配置。鼓勵支持能人大戶和廣大市民在園區、在山上、在田間創辦企業、新建基地,掀起新一輪“山上再造”和鄉村旅遊發展的熱潮。採取引進投資與政府配套的辦法,突出各鄉鎮、村組、自然村灣特色資源,每年力爭引進1—3個田園綜合體項目,不斷夯實鄉村振興的產業支撐。2018年,重點推進尚禾柃蜜小鎮、茅井美麗小鎮、桂花泉森林小鎮、東流民俗村等項目建設。加強農村基層基礎工作,依託鄉鎮行政服務中心和村級黨員群眾服務中心,加快推進鎮村公共服務基礎設施整體提升工程,逐步建成集黨建、服務、文化、娛樂、商業、醫療、養老等為一體的農村新社區,真正讓農民過上城裡人的生活,讓農村成為城裡人嚮往的地方。

著力改善綠色生態環境。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鞏固省級生態文明建設示範縣創建成果,實施“青山、綠水、藍天、寧靜”四大工程,對突出環境問題整治採取“回頭看”,重點抓好集中式飲用水水源保護、畜禽養殖汙染防治、農業面源汙染防治、城市環境基礎設施監管、清潔家園行動等工作。堅持把總量削減指標作為建設項目環評審批前置條件,對環境“負面清單”內的項目,一律不引;以犧牲環境為代價的項目,一律不上;對破壞生態的項目,一律關停。大力開展植樹造林和封山育林,積極實施精準滅荒行動,力爭三年內消滅20萬畝荒山,確保生態環境持續改善,讓崇陽的山更青、水更綠、天更藍、人更美。

崇陽實施“青山、綠水、藍天、寧靜”四大工程,對生態環境進行全方位保護;制定了精準滅荒三年計劃,力爭用三年時間消滅20萬畝荒山;制定了“九河九港”三年綜合整治計劃,用三年時間全面完成崇陽縣800裡河港的綜合整治任務。通過持之以恆抓生態環境保護,將崇陽打造成宜居宜業宜遊的山水園林生態縣城。

大創新 中國釩都在崛起

崇阳:践行“两山”理念 实施“四大”战略

崇陽是“中國釩業之鄉” ,境內釩業資源十分豐富,釩產品行銷全國,免檢出口日美等國。自2004年起,崇陽把釩產業作為縣域經濟的重要支柱產業,著力建設綠色釩業和高新釩業,全力打造重點產業集群。

近年來,崇陽始終高舉“綠色釩業”旗幟,不斷推出新產品,保持全國領先水平。從五氧化二釩到釩鐵、高純釩、釩氮合金,崇陽均可生產,汙染越來越少直至沒有,科技含量也越來越高。在國內,崇陽釩產業品種最齊全,產業鏈最完整。從偏釩酸銨提純精釩到片釩、50釩鐵、80釩鐵、釩氮合金、釩鋁合金、高純釩、釩電池電解液等高新產品一應俱全,成為國內最齊備的深加工基地,形成全產業鏈。

釩是一種重要戰略物資,氮化釩是鋼鐵冶金行業一種添加劑,廣泛應用於工業領域,有“鋼鐵味精”之稱。加一點就可改變鋼鐵性能,增加強度和韌性。目前,氮化釩為主要產品,13條生產線年產能過萬噸,還有釩鐵、高純釩等,崇陽釩產業已成長為湖北省重點支持產業集群。2005年釩產業開始轉型, 縣外購釩縣內深加工,正式走上“綠色釩業”、 “高新釩業”之路。崇陽現有17家釩業企業,去年縣內9家規模釩業企業繳納稅收4747萬元,佔全縣工業稅收16713萬元的28.4%,創歷史紀錄。

釩產品主要應用於“三大”市場:傳統鋼鐵行業、新興的電池行業和待開發的火電行業。三箭齊發,形成產能,既是活路,也是出路。隨著湖北成飛科技有限公司投資4000多萬元建成的氮化釩生產線正式投產,崇陽已擁有13條氮化釩生產線,產能過萬噸,成全國最大生產基地。

崇陽人舉起“綠色、高新”這兩面旗幟,推出“崇陽釩業2025”的發展規劃,用新技術、新工藝、新設備為產業持續發展注入新動能。釩產業已基本完成轉型升級,形成完整的產業鏈和完善的配套工程。該縣在石煤提釩和釩深加工領域已取得數十項專利,在立窯工藝、旋窯、鈣化焙燒、免焙燒等方面掌握了核心技術,處於國內前沿地位,在偏釩酸銨提純精釩生產中採用環保、節能、安全的全套工藝,達到國內先進水平。

發展至今,崇陽已成為國內規模最大的釩產品交易集散地和釩產品生產、加工基地。前不久,該縣還成立釩業集團,推動全縣釩企業抱團發展。目前全縣共有釩業從業人員1.5萬人、業主1000多人,年產值30億元。到2025年,將力爭達到100億元。

大建設 城鄉交通一張網

崇阳:践行“两山”理念 实施“四大”战略

產業隨路走,路通產業興。踏平坎坷成大道,縱橫交錯的高等級公路,潔淨平整的鄉村公路,一條條交匯在一起,那是激活的一方水土,富裕一方百姓的幸福路、康莊路……天藍路暢,美麗崇陽更迷人。

崇陽縣委、縣政府立足“大生態”背景,因地制宜、以人為本,將建設農村公路作為轉化“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重要途徑,堅持“大交通、大發展”的思路,積極做好“農村公路+”文章,與美麗鄉村建設、旅遊發展、精準扶貧相結合,努力實現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統一。

近年來,崇陽縣政府先後投入資金1億元對全縣15條跨省跨縣,聯鄉連村的斷頭路進行了高標準的規劃建設。這些斷頭路的建成,使村與村之間的斷頭路變成了“循環路”、“便捷路”,共完成農村公路路肩加寬730公里,建設錯車道890個。

崇陽縣著力創建“四好農村路”示範縣,打造城鄉一體化交通網,形成城區至鄉鎮30分鐘輻射圈、至大天城核心區15分鐘快捷圈,帶動全縣186個村共同發展。偏遠高梘鄉進城由2.5小時縮短到40分鐘,其他鄉鎮進城均在30分鐘之內。同時全方位逐步補齊農村基礎設施短板。

數據顯示,“十二五”以來,崇陽縣累計投入20億元專項用於“四好農村路”建設。共打造天路線等示範線路15條200公里,完成公路安全生命防護工程850公里,開通農村客運班線57條,設置農村物流網點108個,農村公路通暢率100%,列養率100%,有效提升了農村公路的通行能力和服務水平,經濟薄弱村全部實現脫貧,形成美麗經濟交通走廊。

迄今,已打造美麗鄉村建設精品示範路線15條,全縣186個行政村實現了村村通客車,全縣176輛農村客運車輛實行了統一的車輛顏色標識,在58條農村營運線路上建設了統一的候車亭、招呼站。同時,該縣金塘鎮、銅鐘鄉在全市率先建立了農村物流綜合服務中心。

美麗公路帶來美麗經濟,運營好農村公路,崇陽縣以致力鄉村振興為切入點,注重盤活公路沿線鄉村資源,提升“美麗公路+旅遊”的傳統服務。

大保護 食品加工創品牌

崇阳:践行“两山”理念 实施“四大”战略

崇陽位於湖北南部地區,水利交通便利,自然環境優美,是理想的綠色有機生態農業產品的種植區域,作為崇陽特產的小麻花就是在這種生態環境中生產而成。

崇陽麻花是一道古老的傳統小吃,是崇陽的地理標誌保護性產品。根據”崇陽麻花“地理標誌產品的規定,崇陽麻花除了小麥粉、植物油、芝麻、蜂蜜等原料要用產地範圍內的,還強調了製作崇陽麻花的水,一定要是來自青山水庫的水源。

其中以眾望麻花、三普麻花等品牌的小麻花由於配方獨特,選料講究,生產設備精良,質量控制、檢測手段完善,產品質量優異,產品連續多年供不應求,暢銷於國內外市場。

據初步統計,目前,在崇陽縣麻花生產的企業已達60多家,眾多企業品牌中獲得中國馳名商標1件、湖北名牌3個、湖北著名商標3件,崇陽麻花在全國年銷售量超過6萬噸, 年收入10多億元,納稅5000多萬元。崇陽麻花正以傳統的配方、獨特的工藝、濃郁的淵源,傳承著中華民族的特產美食文化,目前產品已經出口到美國、日本、韓國、加拿大、澳大利亞、東南亞市場,形成了中華傳統食品風靡海外,獲得了全世界消費者的喜愛,成為中華傳統食品的代表之一。

為支持小麻花這一傳統產業發展,崇陽縣委、縣政府多年來持續開闢綠色通道,落實各項扶持政策:食品檢測等經費投入納入縣財政預算,年均100多萬元;“十二五”期間累計頒發質量獎金200多萬元。

產業發展,需要 "龍頭”引領。崇陽縣在開發區劃出1000畝專門區域建立小麻花產業園,激勵生產企業創建名牌精品,打開國內外市場。崇陽麻花行業發生了空前的變化,湧現出眾望、三普、富得利等一批規模以上生產企業。企業爭創品牌,引領麻花產業走向開拓創新、唱響品牌之路。

崇陽小麻花產業蓬勃發展, “搓”發了一方百姓,成為名副其實的脫貧、致富產業。截止到去年,眾望公司年消耗麵粉8000餘噸,帶動3000餘戶小麥種植戶,使他們增加年收入1000萬元,另芝麻、香蔥等配料,使周邊農戶淨收入500萬元。

現在,崇陽麻花是當地人民熱情饋贈親友、休閒旅遊、下午茶點的必備佳品,也是外地來客購買的首選食品,崇陽特產的小麻花已經是咸寧市具有地方特色的城市名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