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20 有支付宝、微信支付支持,二维码扫码支付横空出世(企业观察)

条形码、二维码技术本身并无太高的门槛,在支付中导入二维码本来算不上技术革新,但是当一个国家每天有数亿消费者使用二维码进行支付,二维码支付占支付的主导;如果在中国新开业的餐厅、零售店已经没有收款机,店铺里只放上一台比手机厚一点、小许多的二维码支付终端的话,这种变化就是对整个商业系统、对金融行业的一场革新。

‍中国的创新经济具有何种特点,在哪些条件下能够得以实现?我们想通过二维码扫码技术的普及过程,做出一些分析。

有支付宝、微信支付支持,二维码扫码支付横空出世(企业观察)

王越:到日本初识二维码

王越,1976年生,1999年黑龙江大学毕业。

上个世纪90年代,去日本工作一段时间,就能挣到那时大部分人一生才能挣到的工资。王越以软件工程师身份来到日本,不久便成为公司正社员。开始时主要工作是在仓库搬箱子,但不到一年,他开始负责公司的专利开发。王越绕开美国4种发明原理,研发出世界全新的光学式触摸屏专利,后来在开发医院看护人员管理系统的工作中,接触到了二维码,他很快就想到如果二维码与手机相结合,将会解决人与物的信息流的效率,是移动信息化的未来,他想把这些做出来。

王越在日本做开发工作时,遇到自己不能解决的问题,他就从中国国内的熟人圈里找,朋友圈里人不够的话,就通过朋友的朋友找相关的专家来解决。做出专利后,日本对于技术的尊重,让他很受鼓舞,觉得一定要为社会做更了不起的事。2001年底他回国了,没有回自己的东北故乡,直接来了北京。

2002年7月,王越创立北京意锐新创科技有限公司。技术不自主就意味着产品不自主,产品不自主,就是商业模式不自主。回国后,王越做的二维码算法的领先,让他在日本市场得到第一桶金。没有几年的时间,王越在2006年发明了中国国家标准“汉信码”,同年还作出了中国移动的二维码应用规范,作出国税发票二维码的规范。2007年日本Docomo,美国迪斯尼、IBM、麦格劳希尔都非常看好他的技术,并投资了意锐。这让王越觉得有几年时间,电子票卡卷这个研发能够成功,而且在中国应该有很大的市场。

其实,移动支付到了2014年才开始加速发展,从2008年金融危机到2014年的六年时间,王越闷头开发实体卡虚拟化(无现金化)技术,生产二维码支付终端,但这期间除了让他经常为发不出工资而苦恼外,能够感觉喜悦的时候不多。

二维码支付需要应对的强敌不少。首先是现金支付,几百年来大家都很习惯,有了现金心里就是踏实。其次,信用卡开始在中国逐步兴起,有些钱的人已经开始接受信用卡。更多的人用上了银联卡。特别是银联卡需要先存钱后消费,这避免了透支,银行及消费者都欢迎银联。在中国使用银联卡后,每笔消费都会立即得到一条确认的短信,大额消费更会在支出前得到提醒,消费者从现金进入到了银联卡阶段,已经进步很快,安全保障并无特别需要注意的地方。

但是王越从自己在移动二维码应用标准的工作实践中知道,要想更快地处理一件工作(一次支付),二维码绝对更快,更安全。

有支付宝、微信支付支持,二维码扫码支付横空出世(企业观察)

手机支付产生刚需

2000年以后,在有线电话还没有普及的中国,手机开始慢慢流行。和手机相关的服务,比如短信、微信、手机银行以迭代的方式先后涌现了出来。2014春节时,用微信发红包取代了过去的现金压岁。再以后,人们用手机扫描商家二维码的方式向店铺付款。王越的最大机会终于到来了。

向腾讯推荐二维码被扫支付方式的时候,王越并不是腾讯的供应商,而且那里也没有二维码支付的相关业务,能够找到的是条形码支付方式。王越赶紧去生产条扫描枪,勉强成为腾讯的条形码服务供应商后,实际上向腾讯提供二维码支付终端服务,让腾讯有了使用二维码收取或者支付的手段。银联、支付宝,此时也开始需要有新有效的支付工具,王越(意锐)脱颖而出。

“意锐几乎不打自己的品牌,我们认为移动支付需要大家一起推动起来,一心为支付宝、为微信支付、银联提供二维码支付技术设施服务。”王越拿出自己公司制造的支付终端,指着盒子中间大大的一个“支”(支付宝)说。所有的支付宝、微信支付都可以通过这个盒子完成支付,盒子由意锐制造,每次使用每个人都能节省几秒钟的时间,王越对此十分满足。

去深圳随便找一家电子产品制造作坊,也能制造出和王越的意锐一模一样的产品,王越面对的是有巨大模仿能力、数不清的中国企业。“我的产品稳定,技术服务实力、售后服务更周全,其他企业并不知道我们有哪些商业秘密。”王越说。2017年,意锐的二维码支付终端已经卖出百万台以上,这让普通企业几乎无法与其竞争。为商家安装这些设备,意锐只需要几分钟便能安装调试好,十几年来在系统开发上的积累,让该公司做到了这点,其他新创企业想追赶则有很大困难。

“马上就要进入到刷脸时代了,你不怕吗?”笔者问王越。

“不怕。我们是移动支付的推动者,如果在职工食堂等人数不多、重复率大的地方,企业可以买一套价格不菲的刷脸系统,把员工的信息录入进去。但普通支付,还是我的二维码支付终端成本最低。”一个二维码支付终端,在中国价格只有POS机的1/3左右,与一台现成的电脑联机,只要有网有电,收付款的工作就可以进行了。但换上POS机、信用卡刷卡机、未来的刷脸机等等,则需要支付数倍、数十倍的费用。2018年中国移动支付用户规模为6.5亿人,其中大部分支付使用的是二维码方式。

中国银联在2018年5月22日发布了《中国银行卡产业发展报告(2018)》。据该报告,2017年银联网络转接交易金额为93.9万亿元,在全球银行卡清算市场份额中保持了第一,且银联卡全球受理网络已延伸到168个国家和地区。银联卡的相关业务,今后很大一部分会被二维码支付取代,不仅微博微信的发展带来了二维码支付的增加,银联也在走同一个途径。

“二维码支付能在国外普及吗?”笔者追问了一句。“一定会!”王越坚定地回答说。二维码支付服务方式,如今已经走出中国,在日本、新加坡、马来西亚、美国、加拿大等地开始普及。王越深信这样的服务能在更多的国家发展下去。

中国的微博微信需要和连我、脸书竞争,二维码支付似乎和微博微信不同,在十多亿人口中国迅即发展验证后,迈出国门时并无尚无对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