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伊朗与美国争锋日益激烈,伊朗最高领导人会换掉温和派的总统鲁哈尼,转而用强硬派吗?

天下会会天下


特朗普制裁高压之下的伊朗,所谓的“温和派”可以休矣。

鲁哈尼不会被“休掉”,因为他根本就是伊朗体制内的人物。哈梅内伊不会希望鲁哈尼政权垮台,反而向强硬派统治集团警告,不要动念头试图削弱鲁哈尼政府。

哈梅内伊说,那些叫嚷鲁哈尼政府下台的人们,其实是敌人阴谋的一部分。

这位宗教领袖可是见过大风大浪的,看问题极为通透。他明白,那些试图推翻鲁哈尼的人,最终目标就是推翻最高领袖本人,和沿袭了将近40年的管治系统!

在伊朗内部,向来有温和派(或称改良派)和强硬派的分野。历届总统,也在两派之间呈现钟摆效应。

比如温和的鲁哈尼之前的是“鹰派”艾哈迈迪内贾德,再往前又是温和的默罕默德·哈塔米。

但事实是,伊朗的温和派和强硬派,其实没有特别明确的界限,本质上和美国共和党与民主党之间泾渭分明有很大区别。

在外界压力相对弱时,温和派要求改良的声音会相对上升。大兵压境时,温和派彻底偃旗息鼓。

但哈梅内伊对鲁哈尼的这次敲打不可小觑。

他在演讲中抨击,近来的金融危机是鲁哈尼领导的政府“管理重大失误”的后果。

这话两层意思:

一,鲁哈尼管治能力有待改进。

二,伊朗出现的困境,问题出在自己,跟你美国无关,拒绝承认是特朗普制裁使然,不让特朗普得分。

众所周知,伊朗核协议,是鲁哈尼在担任上一届总统时的功绩。

当时,究竟是哈梅内伊本人力主达成协议,还是另有原因?

哈梅内伊这次公开讲话把这个问题讲透了:是在鲁哈尼及其团队的坚持之下,领袖才准许他们谈判伊朗核协议,并于2015年,与英、法、德、中、俄、美等国,达成名为《联合全面行动计划》(JCPOA)的协议。

哈梅内伊指出,伊朗谈判团队为此放弃太多条件,早已“越过原先设定的红线”。如果不是领袖指示,“伊朗可能会放弃更多”。

言下之意,哈梅内伊已经在怪自己认可了核谈判!这不是在把眼下的危机都往鲁哈尼身上推吗?所有问题都转嫁到鲁哈尼身上了。

可以预判,在接下来与外界,特别是与美国是否谈判的大是大非问题上,总统的裁量权会更加边缘化,领袖会越来越频繁“直接下指导棋”。

相对于美国的制裁大棒,哈梅内伊更担心的无疑是内乱。

维稳起见,领袖目前还不会换掉鲁哈尼,一来需要显示统治阶层的团结,同时,需要留着鲁哈尼这颗棋子,以便在伊朗出现比现在更大危机时让他去顶包!(完)


蒋晓峰Terry


伊朗最高领导人会换掉温和派的总统鲁哈尼,转而用强硬派吗?这是不合理的,伊朗为何不断的惨遭美国和中东其他周边国家的排挤?很重要的一点是伊朗在伊斯兰革命后率先确立了一种强有力的国家体制——政教合一。在其他国家看来,特别是美国的眼中,这简直就是在挑衅美国在中东的权威。

伊朗国家最高领袖是哈梅内伊,总统由其任免,现在总统是鲁哈尼,也并非软弱派。伊朗现在国内就不存在软弱派这样的说法,美国威胁要亡国,这种危急关头,伊朗国内需要的是团结一致对外,而不是撤出现任总统。

哈梅内伊和鲁哈尼在外交方式上保持高度一致,都表示伊朗将不给华盛顿回到谈判桌前的机会,并且已经禁止一切与美国谈判的可能性发生。这样做的目的是向全世界传达两个问题:一是伊朗有足够应对美国的实力,不怕特朗普的制裁;二是将伊朗从被动中变为主动,从主动中寻找更多全球机会。

美国在伊朗问题上除了自身利益之外,最大的利益其实集中在以色列身上,以色列也是美伊关系的重要“推动者”,以色列将伊朗视为最大的敌人,随时可能与伊朗来一场战争,以色列担心伊朗导弹和核武器威胁以色列的安全,深层次上更加担心夺走以色列在中东的话语权。

迷彩先生特约军事评论员符义鹏指出,以色列和美国、伊朗和俄罗斯,似乎已经组成了两个不同的利益团体,伊朗不会在这个关键节点上犯错误,保持国家的稳定是应对危机的关键。所以换下鲁哈尼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迷彩先生-军事科普和时评,用专业易懂的语言解读最新军事资讯,期待能够在评论区和大家积极讨论,欢迎大家关注和订阅。


迷彩先生



越是虚伪的人越会装,越是专制的国家越要把民主往脸上贴。伊朗虽然是个政教合一的国家,尽管哈梅内伊才是伊朗的"太上皇",但他们却煞有介事的选举出个总统。既然他们拼命粉饰了民主,哈梅内伊就不会轻易的换掉通过选举就任总统的鲁哈尼。但是,这类国家有的是办法。他可以逼迫鲁哈尼辞职,也可以让鲁哈尼挂个名,换个人在内部掌握实权,还可以让鲁哈尼"生病"。这一切都取决于维护统治的需要。总之,在伊朗,神毕竟是领导一切的力量。


在神的国度里,有一个现象颇耐人寻味。那就是它们并不会彻底的打压左还是右,而且总会让激进派和保守派,强硬派和温和派保持相对的平衡。他们就是通过这种方式体现它们的存在。只有这两派的互斗才能彰显它们的权威。这也是它们的统治高招。其实,这是一种控制性的平衡。比如纪晓岚和和坤的同时存在,就是乾隆的高招。其实乾隆明知和坤是个大贪官,但它却装作不知道,为什么?他就是要用和坤来牵制纪晓岚,政局需要纪晓岚时,他就会打压一下和坤;政局需要和坤时,他就会打压一下纪晓岚。在乾隆的心里,贪腐不重要,老百姓的死活也不重要,只有维护他的统治才最重要。哈梅内伊的统治理论也近乎乾隆。在哈梅内伊成为精神领袖后,他一直使伊朗的强硬派和温和派保持相对平衡。比如鲁哈尼之前的内贾德,以及之前的拉夫桑贾尼,哈梅内伊总是在轮流使用强硬派和温和派,有时也叫改革派和保守派。根据国内外局势的变化,需要收敛时,他就会力挺温和派上台,比如需要和美国及欧盟等国过缓解关系时,他就会力挺温和派。比如他力挺了较为温和的鲁哈尼上台签署了«伊朗核协议»。现在,伊朗核协议被特朗普废除了,局势变了,所以它要另谋对策,同时还需要准备个垫背的。


目前的伊朗局势还不太明朗,所以哈梅内伊仍然在观察国内外的风向。他现在也并未确定是启用强硬派还是继续使用温和派。所以他将现阶段的伊朗定了调子,那就是"既不与美国开战,也不与美国谈判\

人生触底反弹



美国退出伊核协议并单方面恢复对伊朗的大规模制裁,给伊朗的金融、经济与社会稳定带来巨大的重创,最难受的当属以温和改革派鲁哈尼总统为首的伊朗政府,夹在霸凌的美国与伊朗强硬保守派之间,就像一块夹心饼干,被这两方强力挤压,无力反弹、反抗,只有任人宰割的命运。在伊朗最高领袖哈梅内伊最新的对美表态中,虽然承认美国的制裁对伊朗的经济与社会稳定造成了影响,但他认为内部因素才是危机的根源,指责鲁哈尼政府疏忽与经济管理不善,对普通伊朗人施加的压力比制裁更大。很显然,哈梅内伊把伊朗当前的危机与困境归咎于鲁哈尼政府的无能与玩忽职守,使鲁哈尼总统为首的温和改革派成了罪魁祸首与背锅侠,为他解散鲁哈尼政府埋下了伏笔。目前,哈梅内伊还不会拿掉鲁哈尼政府,换上强硬保守派政府,临界点在于11月5日零时起美国对伊朗的石油出口实施禁令后的效果,效果的大小决定着伊朗的危机大小,以及伊朗强硬保守派与温和改革派之间矛盾的大小、冲突的强弱,以此来决定鲁哈尼政府会不会被像眼中钉那样被拔掉。

8月7日,美国单方面恢复对伊朗的第一轮制裁,主要针对非能源领域的汽车、黄金和其他金属的交易等,最厉害的杀招是美国禁令伊朗购买美元,等于美国将伊朗排除在美元主导的国际贸易体系,对伊朗的经济是一大重创。

美国对伊朗的第二轮制裁从11月5日零时起,剑指伊朗的经济命脉——石油出口,美国国务卿多次放言要将伊朗的石油出口收入降至为零,激化伊朗国内的矛盾,激起民变,从而达到促使伊朗政权更迭的目的。

当然的伊朗看似风平浪静,实则矛盾尖锐化,危机重重,已经爆发了零星的反政府反神权统治集团的民众示威抗议,给伊朗的社会稳定,以及神权统治带来了巨大的挑战,水面之下,暗流涌动。

伊朗最高领袖哈梅内伊似乎也感觉到了水面之下的种种暗流的凶险,13日,他在首都德黑兰对民众发表演讲,稳定局势,出人意料的是,他并没有把伊朗当前的危机归咎于美国的制裁,而是把责任扣在鲁哈尼政府头上,他指责鲁哈尼政府玩忽职守,经济管理不善。哈梅内伊直白地说:“并不是说制裁没有发挥作用,而是主要原因在于国内所采取的措施。(鲁哈尼政府)经济管理不善对普通伊朗人施加的压力比制裁更大。”

鲁哈尼听到顶头上司的这番指责肯定会吓得直抖索,甚至汗流浃背,傻子都能看得出来,伊朗的强硬保守派已经写好了“罪状”,鲁哈尼已经成为伊朗危机的罪魁祸首与背锅侠,随后都会以承担责任的名义被拉出去“祭旗”,丧失政权,更换为强硬保守派当政,伊朗人自己实现政权更迭,做到了美国人想做又做不到的事情,当然,这样的政权更迭并不是特朗普政府想要的,会对伊朗更加厌恶,更加敌视,对伊朗的制裁与打压会更凶。因为,在美国还没决定对伊朗动武之前,鲁哈尼为首的温和改革派执政好过强硬保守派当政。

从目前来看,以哈梅内伊为首的伊朗强硬保守派还没动解散鲁哈尼政府的意思,鲁哈尼政府暂时还是稳的,还没有垮台的迹象,只是先把责任钉在鲁哈尼身上。

哈梅内伊是否拿鲁哈尼当替罪羊,更换执政团队,取决于11月5日起美国对伊朗石油出口禁令的效果。如果禁令生效后,伊朗的石油出口收入暴跌至制裁前的五成以下,甚至降至为零,等于美国掐断了伊朗的经济命脉,把伊朗打残了,无论伊朗敢不敢找美国拼命,都会首先拿鲁哈尼政府问罪,执政的温和改革派被迫成为美伊对抗的牺牲品。

如果禁令生效后,对伊朗的石油出口收入的影响不是很大,还保持在制裁前的五成以上,或许,鲁哈尼政府还能保住位子与有限的权力,因为伊朗最高领袖并没有与美国负隅顽抗到底的决心,这就需要有一个伊朗与美国的缓冲地带,鲁哈尼就是最好的缓冲地区。

伊朗与美国的摊牌临界点是11月5日的石油出口禁令,而美伊的决战是否会发生,是否转移为伊朗强硬保守派与温和改革派的“决战”,是未来的几个重大变数。


飞狼


伊朗最高领袖不会换掉温和派的总统鲁哈尼,因为现在伊朗的困局并不是伊朗自身造成的,而是由于美国的制裁。在经济、金融高度发达的美国面前,世界上少有国家可以抵制美国的经济战争。例如与伊朗同病相怜的土耳其,曾经的中东第一经济强国,在美国的经济战争下毫无还手之力!

从伊朗不退出伊核协议就可以看出,伊朗并不想与美国彻底对立,或者伊朗希望维持自己重要石油出口国的地位,来维护岌岌可危的石油经济。用出口石油换外汇,用外汇购买伊朗民生用品,满足伊朗民众最基本的生存需求,来维持国家的稳定。

这就让伊朗不可能对美国采取过于强硬的政策及态度,反而会通过与美国的博弈来增加与美国达成协议的可能,或者让美国放宽对伊朗的制裁。

就伊朗现在的国内经济形势,就算强硬派上台,也不会有明显的好转,而极有可能会让局势朝着不可控的方向发展。

伊朗的强硬派比较极端,虽然现在的保守派已经着手推动恢复核浓缩活动,但是只是前期准备,并没有涉及实质性的核研究。而从伊朗强硬派的表态中可以看出,其推动伊朗核计划的决心,毕竟伊朗的核计划就是由强硬派推动的。这极有可能造成中东国家及美国军事干预伊朗,这对伊朗的国家安全构成威胁。

而且伊朗强硬派上台后基本可以断定会推动伊朗退出伊核协议或者加速推进伊朗的核计划,势必会让已经在美国面前有“妥协”迹象的欧盟加速“抛弃”伊朗。欧盟撤离伊朗会推动俄罗斯态度的变化,或者会减小对伊朗的支持。这会让伊朗陷入空前的孤立。

因此,在内部经济及外部盟友关系的挤压下,鲁哈尼的总统宝座暂时稳固。但是其内阁成员已经有好几名被议会弹劾,可见哈梅内伊对鲁哈尼的国内政策有些不满。


昨思今明未武


到不一定能换,不过哈梅内伊面临目前伊朗所处状况必须站出来指责政府,才能安抚由于经济恶化引起的民众恐慌。也就是说由于鲁哈尼执政不力,才导致伊朗物价上涨和失业率大增,甚至指责鲁哈尼的对外政策不当,才遭至美国的制裁和伊朗现在所处的恶劣环境。



实际上鲁哈尼表面是温和派,其实内心里一直想使伊朗成为中东最有影响力的大国。鲁哈尼2013年就任总统,虽然在2015年签订了伊朗核协议,使伊朗的经济得到较快发展,但是鲁哈尼却在支持巴沙尔政府、也门胡塞武装和黎巴嫩真主党进行了大量援助,仅叙利亚政府每年就达数十亿美元。而伊朗的经济结构和民生却没有得到改观。以伊朗为首的什叶派和以沙特为首的逊尼派2016年开始对抗,导致沙特带领海湾国家对伊朗进行了经济封锁,这更使伊朗经济的外部环境恶化。由于伊朗在中东的军事输出,以色列感觉到国家安全受到了严重威胁。特朗普为了中期选举,赢得犹太人的支持,才退出核协议对伊朗进行制裁。这些都是由于鲁哈尼执政不力所致。

哈梅内伊严格禁
止伊朗和美国谈判,就是因为美国退出核协议后,实在是太咄咄逼人,在美国的逼迫下进行谈判,有辱伊朗的国格。正如鲁哈尼说“一边拿着刺刀,一边进行谈判,毫无意义。”不过哈梅内伊又排除了德黑兰与华盛顿发生冲突的可能性,这一表态意味着伊朗不会退出核协议重启核计划和封锁霍尔木兹海峡。也间接地批评了鲁哈尼早前和伊朗革命卫队将领扬言准备战争的言论。
伊朗最高领袖哈梅内伊13日虽然是对外公开表示,但似乎是对伊朗内部讲话,不过对美国的态度却不是那么强硬,除了表明伊朗不会与美国谈判外,并没有什么过激的言论,而重点是指责伊朗政府对经济管理不善。这就说明伊朗的现状与鲁哈尼是温和派或强硬派无关。哈梅内伊要求提高管理水平来应对美国的新制裁措施,这是对鲁哈尼的严重考验。目前俄罗斯和土耳其亦遭制裁,欧盟虽说仍然保持与伊朗的业务往来,但欧洲企业却纷纷撤离伊朗,韩国、印度的妥协等等,伊朗所处的国际环境确实不容乐观。鲁哈尼如何应对呢?如果第二轮制裁真的使伊朗经济遭受巨大损失,那么哈梅内伊一定会把鲁哈尼换掉,否则的话伊朗内部将会大乱。不过俄罗斯绝不会让伊朗垮掉。


适情雅趣


鲁哈尼代表的是伊朗派系里面的改革派和温和保守派,因此在他的任期可以和美国签署伊核协定,并且促进伊朗的经济发展。

然而现在已经变天了,美国重新展开了对伊朗的制裁,伊朗最高领袖已经发出了“抵抗,并且不接触”“说发国难财,谁就应该被处以极刑”的口号。哈梅内伊说这些话的目的不是别的,就是防止伊朗国内资本恐慌,给伊朗国内加油打气。

过惯了三年的好日子,突然一夜回到解放前,伊朗上下正在处于一种恐慌之中。哈梅内伊的确更希望换一个强硬派,类似于内贾德一样的总统,但是仅仅凭这一句话还是不够的。



根据伊朗法律,哈梅内伊在总统有渎职行为或议会认为总统政治上无能的条件下可以罢免总统。但是哈梅内伊的认为面临美国制裁时政府对经济管理不善,并不是一定要罢免鲁哈尼的信号。伊朗政府一直都是为最高领袖做事和背黑锅的作用,一旦经济发展不善,最高领袖就会把责任推到政府的头上,所以说这只是在推黑锅。面对美国的制裁,即使让哈梅内伊自己上,也不一定好使,更何况鲁哈尼做的事都需要向哈梅内伊请示,他也脱不了这个责任。

阵前换将不一定好使,但是却可以转移百姓的注意力,缓解国内压力。如果哈梅内伊真的要去搞掉鲁哈尼,那么未来肯定还会有关于这方面更明确的信号,让我们拭目以待。


虎贲军huben


七师弟的结论是暂时不可能。这是从客观分析了哈梅内伊的表态以及当前的各方情况之后的结论,七师弟就把大概思路理一下。


鲁哈尼管理下的伊朗 经济有目共睹 但并不出色 比前任差


2013年上台后的鲁哈尼,上台之后经济光景好了两年,但是之后就GDP火速跳水,外界甚至伊朗政坛自己可能也将2015年之前伊朗的经济颓废归咎于世界各国尤其繁重的制裁措施,在2015年伊核协议生效之后,伊朗的国内GDP总值有了逐步稳步的增长,从2015年至今,每年都保持在了基本200亿美元的GDP增量。可以说鲁哈尼的成绩单是可以的,但是伊朗的经济增速远远比不上05年上台的强硬派领导人内贾德。


在内贾德执政期间的伊朗,尤其是06至08年,10至11财年,伊朗的GDP增长都是五百亿美元以上水平,甚至接近千亿水平。也就是说,鲁哈尼辛苦了一届任期的成绩,当年内贾德一年就搞定了。

但是有人将其归咎于伊朗的经济体量已经达到4000亿瓶颈,但是七师弟不以为然,因为毕竟伊朗的人口和资源分布总量,和这样的GDP总量是不相符的。在15年后,伊朗逐步解禁扩大原油出口之后,GDP的上升仍然不理想。


一般贸易总量做得风生水起但是GDP增长不理想的,只有两种情况,一种是极尽奢华的王室垄断财富,诸如沙特等国,另一种就是穷兵黩武的军队政体。不过,鲁哈尼是温和派人物,七师弟不认为他将钱都扔向了军工和军队。


近期伊朗最高领导人哈梅内伊的态度转向

作为伊朗一号人物,哈梅内伊近期的表态有诸多转向,这也引起了诸多国际舆论的注意。

1、哈梅内伊表示,伊朗不会和美国打,也不会和美国谈。相比此前伊朗的强硬态度,这一方针目前很是收敛,七师弟在另一则答案判断过,不打,可能来自于盟友的劝阻,因为当前俄罗斯和欧盟以及伊朗的朋友们都在想办法侧面支持伊朗,盟友们不希望伊朗因为一时冲动而毁掉自己。


2、就是如题主所言,哈梅内伊将经济危机归咎为管理不善。七师弟这里讲点逻辑,如果鲁哈尼确实没有治理好经济的能力,他不可能在今年继续当选总统,即使当选了也不可能得到哈梅内伊的支持,所以从伊朗政治的实然状态判断,哈梅内伊对鲁哈尼虽然可能有些不满,但是不至于撤换。


毕竟,鲁哈尼当年也是霍梅尼的左膀右臂,要论宗教内部,其实与哈梅内伊是师兄师弟的关系,不像内贾德与哈梅内伊之间,是师伯与师侄的关系。


同时,七师弟判断,哈梅内伊认为危机的原因不在美国,其实也是避免民族情绪继续高涨从而引发更加激进不可控的问题,还是可能源于诸多支持伊朗的盟友的劝阻。举个通俗的例子,有一个小马仔马上就要挨打了,大家都在帮他求情或者想辙,这个时候大家肯定不希望这个小马仔再惹事惹人,不然功夫都白费了。


七师弟


在美伊关系不断紧张升级之际,伊朗最高领袖哈梅内伊13日表示,伊朗既不会和美国进行谈判也不会和美国爆发战争,同时哈梅内伊还强调,伊朗面临的经济问题主要是由伊朗政府的管理不善造成。为什么哈梅内伊会突然在这个时候指责鲁哈尼政府经济管理不善,他有没有可能替换掉温和派的鲁哈尼转而启用强硬派的政治人物来对抗美国的经济制裁呢?
(伊朗精神领袖哈梅内伊)

哈梅内伊在指责鲁哈尼政府经济管理不善之前说了一句话:伊朗既不会和美国爆发战争,也不会和美国坐下来谈判。这一句话其实可以给我们透露很多的信息,首先,伊朗经济目前确实面临很大的压力,美国的制裁会让伊朗经济暴露出很多的问题;其次,伊朗并不会轻易向美国妥协,哈梅内伊还会继续硬扛美国的经济制裁;最后一点,伊朗并不想和美国爆发战争。

既然哈梅内伊不打算轻易向美国妥协,他还要继续对抗美国的经济制裁,那么他就必须淡化美国经济制裁对于伊朗经济的影响,这样可以减轻伊朗民众对于美国经济制裁的恐慌情绪。但同时我们也可以看到,目前的伊朗经济确实面临很大的问题,民众的生活显然已经因为美国的经济制裁而受到很大影响,于是没有太多选择余地的哈梅内伊只能把锅甩给伊朗总统,并让鲁哈尼来承担伊朗经济状况不佳的责任。
(哈梅内伊和鲁哈尼)

当然,哈梅内伊让鲁哈尼背锅,这并不代表他打算用强硬派的人物替换掉鲁哈尼,毕竟哈梅内伊自己就属于强硬派的政治人物。鲁哈尼在伊朗国内确实属于温和派的政治人物,《伊朗核问题协议》就是在他上台之后签署的,并且鲁哈尼担任总统之后,伊朗和西方国家之间的关系也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改善。不过我们应该要知道,伊朗的实际最高掌权者是哈梅内伊,所以鲁哈尼的温和政策必须得到哈梅内伊的认可,而哈梅内伊对西方国家的立场是偏强硬的,在这样的情况下再换上一个强硬派的总统对哈梅内伊而言并不是什么好事。

当前的伊朗政府对美国的态度依然十分强硬,但这是不是代表鲁哈尼的立场呢?实际上我看倒是未必,鲁哈尼可能是希望和美国进行谈判的,但是哈梅内伊不愿意他也没有太多的办法。此时哈梅内伊让鲁哈尼背伊朗经济问题的锅这完全在我们的预想之中,但实际上谁都知道伊朗经济的问题并不在鲁哈尼,换上新的强硬派政治人物之后,伊朗经济可能会更糟糕,到时候哈梅内伊再要找人背锅就不容易了,所以为了自己的安全哈梅内伊也没有理由替换掉鲁哈尼。


(伊朗总统鲁哈尼)


再者,哈梅内伊自己对于美国的立场已经足够强硬,如果再替换掉温和派的鲁哈尼,这将很可能导致美伊紧张的局势演变成双方之间的军事冲突,而美国一旦对伊朗采取军事打击行动,那么最后遭殃的还是精神领袖哈梅内伊,因为美国的目的是要推翻伊朗的神权体制。另外鲁哈尼作为温和派的领导人,他和欧盟等西方国家领导人有着比较多的接触,他也更了解西方国家,

所以实际上鲁哈尼的存在完全符合哈梅内伊的利益。
(马克龙和鲁哈尼)

最后必须强调一点,虽然伊朗大选并不属于纯粹的民主选举,但是鲁哈尼毕竟是伊朗人民“选上来”的总统,而且他的任职也获得了哈梅内伊的认可。哈梅内伊有权替换掉鲁哈尼,但是为了维护很多形象上的东西,不到忍无可忍的地步他不会轻易动用自己替换总统的权力。况且既然鲁哈尼的存在不仅能够为哈梅内伊背锅,他还能缓和伊朗和西方国家之间的关系,使得美伊紧张局势始终处于可控的范围,这些都有利于伊朗的神权统治阶级,所以哈梅内伊不会轻易替换掉温和派的鲁哈尼。


李姓先生


完全有可能,周一,伊朗最高领袖哈梅内伊指责伊朗总统鲁哈尼在经济方面管理不善,导致伊朗经济危机。哈梅内伊在谈到伊朗货币里亚尔面临奔溃时说道:“如果我们的表现更好,更谨慎,更及时和有效,美国对伊朗的制裁就不会产生那么大的影响,可以抵制。”从话语中可以看到,哈梅内伊将伊朗的经济危机归罪于鲁哈尼,表示作为总统的鲁哈尼并没有处理的谨慎、及时和有效。

除此之外,前强硬派伊朗总统艾哈迈迪内贾德要求鲁哈尼辞去总统职位,内贾德在发表的一段视频中表示伊朗人不信任鲁哈尼,他说:“鲁哈尼的存在是以牺牲国家为代价的。”上周三,伊朗立法者投票决定解雇了由鲁哈尼兼任的劳工部长职位,这是在伊朗与美国争锋日益激烈的背景下,伊朗强硬派的胜利。

在哈梅内伊看来,伊朗内部的问题显然大于美国对伊朗的制裁,哈梅内伊也开始亲自着手处理伊朗内部问题,上周日,伊朗以涉嫌腐败逮捕了67人,已有100多伊朗官员被禁止离开伊朗。在本月早些时候,伊朗中央银行行长被解职,他的外汇负责人被捕。

在美国退出伊朗核协议之前,伊朗就存在严重的腐败情况,美国重新对伊朗实施制裁后,有些人试图利用这个机会囤积基本商品,并通过囤积和走私来获取财富,在哈梅内伊和伊朗强硬派看来,这都是作为温和派总统鲁哈尼的不作为。

在伊朗面临存亡之际,伊朗将尽所有的努力去对抗日益严重的经济危机和美国对伊朗实施制裁的压力,换掉温和派的总统鲁哈尼是完全有可能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