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16 29項國家專利攻克“攔路虎” 加速中老鐵路建設

29項國家專利攻克“攔路虎” 加速中老鐵路建設

中鐵隧道局集團研發的全液壓變截面襯砌臺車獲得國家實用新型專利。攝影:馮友平

人民網新平8月16日電 (徐前)“轟隆隆……”,幽暗的隧道里,機器轟鳴,一片繁忙景象。截至目前,中老國際通道玉磨鐵路新平隧道正洞開挖已掘進3750米,每天有1500多人,從15個作業面快速向前掘進。而中老國際通道玉磨鐵路各參建單位結合複雜地質,全力開展工藝工法創新和技術攻關,共有29項獲得國家實用新型專利和發明專利,這些“利器”正在加速中老鐵路建設。

據瞭解,玉磨鐵路新平隧道全長14.835公里,共穿越6條斷層破碎帶,所經之處巖體破碎、湧突頻發,屬於Ⅰ級高風險隧道。施工中突泥、湧水、溜坍經常發生。沿用常規的掘進方法行不通,隧道易變形,初支剝落掉塊,安全風險極高,種種安全風險成為了阻礙玉磨鐵路建設的“攔路虎”。

“採用相對安全的銑挖機非爆破開挖,‘螞蟻啃骨頭’式一次掘進一米,工程進度穩步推進。”中鐵隧道局集團玉磨鐵路項目部經理李平說,為了確保軟弱圍巖隧道安全快速進行施工,項目部根據圍巖實際,在一次次探索和實驗中,研發了“三臺階帶仰拱同步施工工法”,在保證安全的基礎上提高了掘進速度。

加快新工法工裝配套,也成為了最迫切的任務。項目部根據軟巖地質改進工裝設備,前後花費了三個月時間,成功研發出第一代整體配套移動棧橋,使得仰拱、仰拱填充、中心水溝、止水帶定位可一次關模、優質成型。目前已有15臺整體移動棧橋投入隧道施工,並獲得國家實用新型專利。

電氣化鐵路接觸網的線路按其技術要求,總是分成一段一段的,不可能隨著鐵路的長度一直拉到底,這樣,相對獨立的若干段放在一起,其過渡的地方就稱為“錨段”,為滿足後期安裝供電設備,在隧道開挖時就必須在錨段處增大斷面。傳統隧道二襯臺車無法對錨段一次性進行混凝土澆築,以往隧道施工方法是跳過錨段,後期採用人工支模,效率極低,但玉磨鐵路的地質極其軟弱,錨段不能及時襯砌,存在較大安全隱患,加之長大隧道內錨段多,這就必須對傳統二襯臺車進行研發改進,達到錨段與正常段一次整體澆築成型。

為了攻克這個影響隧道錨段施工的難題,項目部多次開會研討,組織人員開展設備調查,但市場上沒有解決這個問題的設備。情急之下,項目部組建研發團隊集中力量開展技術攻關。根據現場工況和設計圖紙,組織人員進行設計、加工、試驗,重點對二襯臺車一側的邊模板左右伸縮、上下頂升、邊模板平順和操控方便等進行製造攻關,用了2個半月時間,成功研發了錨段和正常段一次整體澆築的組合式模板臺車,這臺設備的運用,使用隧道錨段施工由原來的10天縮短至了3天,可節約成本數千萬元,並獲得國家發明專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