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请问赵孟府小楷和文征明小楷哪个艺术性更高?

定会书房


从艺术性上来比较实则大可不必。

从共性上来说:都是符合审美标准,雅俗共赏,能引起内心对美的共鸣;

从差异上讲:各有风格,赵孟頫小楷清腴舒展,纯熟俊美;文徵明则清雅隽秀,风流儒雅!

如从技法上分析:赵孟頫是以大字入小楷,点画精微,结体严谨,章法茂密,笔笔竭力送到,一笔三过,骨力洞达;



文徵明则以小楷入大字,注重体势,运笔挺秀,尖锋入纸,顺水推舟,圆势收笔,结体内密外疏,取横势,点画向背,色相俱足,内擫外拓并用,清秀温雅!


虽与赵孟頫相较,文却略显点画单薄。但比较容易上手,是小楷入门的佳帖。

个人品鉴,赵、文二人小楷,艺术性上没有可比性,仁智两见。技法上赵则胜文一筹,功力尤显。

六月五日


临池管窥


楷书是从汉隶逐渐演变而来,《辞海》解释“形体方正,笔画平直,可作楷模”,故名楷书。楷书的出现可分为两个时期,先是魏碑,后是唐楷。魏碑书法,上可窥汉秦旧范,下能察隋唐习风。因其带有汉隶的写法,故楷书性质还不成熟。到了唐朝楷书逐渐成熟,具代表性的书法家有颜真卿、柳公权、欧阳询、褚遂良等。到了唐代晚期,楷书则走向下坡。“唐书重法,宋书重意”。宋朝苏轼以文学家、诗人之情怀开创了风腴跌宕、天真烂漫的“苏体”。宋末元初的赵孟頫也开创了恬润妩媚、委婉舒畅的“赵体”。严格地说“苏”“赵”二体的楷书,并非像“颜”“柳”的楷书那样规矩。

赵孟頫是元代最负盛名的书法家,兼善篆籀、分隶、楷、行、草书。元代虞集说赵孟頫“楷法深得《洛神赋》而揽其标”。虞集所说《洛神赋》当为王献之书写,亦称为《洛神赋十三行》,康有为评其“提笔中含,顿笔外拓,中含者浑劲,外拓者雄强”。赵孟頫所书虽不雄强,但也浑劲。另外,赵孟頫小楷《禊帖源流》、《苏州玄妙观重修三门记》运笔稳重,结字严谨,韵致古雅,是追宗钟繇,王献之和智永《千字文》的典型之作。

赵孟頫《禊帖源流》

明代文征明的书法造诣深厚,篆、隶、楷、行、草各体兼工,小楷尤为精整,亦属“重意”型楷书。文征明小楷《上吴愈尺牍》笔法精谨,略带“欧体”。小楷《前后赤壁赋》、《真赏斋铭》均作于八、九十岁,笔法苍厚。文征明年九十后仍能作蝇头小楷,无一懈笔,这在我国书法家中诚属少见。

文征明《后赤壁赋》

就赵孟頫小楷与文征明小楷的艺术性而言,应该说各具其妙,各有千秋,难分高下,不分伯仲。


文物鉴定专家邢捷


两位均为小楷大家,都留下了惊世名作。赵孟頫《道德经》、《洛神赋》等,文征明《离骚经》、《太上老君说常清静经》、《老子列传》等,两者各具特色,各有千秋,不分仲伯,其造诣为后人所高山仰止,无需比较哪个更高。


簡心齋33536235


赵孟頫艺术性相对高,如果一个一个的欣赏还是不能看出大问题,但并帖一起看,就立马见高低,各位有兴趣可查看赵孟頫晚年所书《汉汲黯传》中有部分缺漏的字是文征明补写的,对比看看就知道了。


同乐175816823


本菜鸟瞎写君不懂楷书也没练过很抱歉



隐子书画


颜柳欧赵书法四大家是历经数百年公认的 ,是学习书法的楷模 。要想写好字必须从这四家其中之一入手 ,老老实实认认真真 、不能虚飘 、不能急功进利。曾国藩曾言 “日书百字,历数年后 ,必成大家 。千万别听写丑书那些小丑忽悠 ,楷书没写好基础不牢就写上草书。那样会误你一辈子 。那有隔着锅台就上炕之事 。

赵孟頫和文征明都是大家 ,书法风格不同 ,不能比 !这个问法有毛病 !


平顶山人3


元明以后的书法家,对赵孟頫的书法艺术都有很高的评价。松雪朝夕临摹古帖,能背临十三家书,其形神皆肖似,足见他临帖功力之深。但他并不泥古变成书奴,而是善于借鉴和吸取古人的优秀传统技法,融会贯通,善于创新,穷变态于毫端,合情调于纸上,形成了“圆韵”一致的风貌,造就了自己独有的书法特点。所以明代的何良俊说,自唐以前,集书法之大成者,王右军也;自唐以后,集书法之大成者,赵集贤也。书画绝伦,真、行、草、隶、篆、分、籀无不绝妙,自成一家,笔道圆润,结体秀美,遒媚劲健,名当时而法后世,所以民间广传“学书当学赵孟頫”之说。文征明的小楷也是功力深厚,劲健秀美,但我觉得就后人的书评来看,赵孟頫的小楷较文征明略高一畴。


王志敏60




都高,学好哪一个都是一辈子的荣幸!继续努力,好好写字


狼外公专写甲骨文


邀我回答我都不敢回答。這裡藏龍臥虎,我這實是獻醜。出於對悟空問答的尊重,硬著頭皮說兩句吧。

引用前兩天看一個書法愛好者對王羲之和趙孟頫的評價覺得形象生動,他說:王羲之的字像玉女甩袖,趙孟頫的字像小夥弄斧。我理解是一個飄逸、一個雄強。我就斗膽再加一個,文征明的字像秀才揮扇,秀俊。

要說藝術性高下,趙文小楷一個是元代第一,一個是明代朝第一,都是冠絕古今的大家,都有深厚的功力和深遠的影響。藝術審美本來就仁者見仁智者見智,這其實是個偽命題。

要說筆畫熟滑老道,或許日書萬字的子昂不是浪得虛名,但要說精緻,還是文人風骨的文征明更勝一籌。

獻醜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