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12 凡是都有兩面性,房價絕不是越高越好,炒房者:我咋那麼不信呢

近年來,由於房價上漲過快,導致了房地產市場暴利橫行,因此社會資本大量轉向房地產領域,老百姓普遍得出的共識就是房價只漲不跌,於是全民炒房、貸款炒房、借錢炒房盛行,但瘋狂的背後大家似乎都忘記了凡是都是有兩面的,不能只看見高房價的好,卻對高房價的風險置若罔聞。也許對於已經有房的人來說會有些驚訝,房價高了還有不好?讓我們來一起看一下。

凡是都有兩面性,房價絕不是越高越好,炒房者:我咋那麼不信呢

首先要的就是高房價與工資的漲幅。之前的文章也提到過,高房價之所以被稱之為高,是因為工資水平達不到買房的標準。然而,在經歷了連續幾年年的快速上漲之後,絕大多數城市房價都漲了一倍以上,多的則在兩到三倍以上,如此大的漲幅,顯然與居民收入不相協調,顯然也脫離了居民的實際購買能力,別看有的人購買能力很強,其實多數都是在漲價的壓力下被迫購買,以犧牲其他方面的需求來滿足購房需求。

其次再來看看老百姓承受的壓力,這一層面說的是心理上的影響,為什麼又扯到心理上了呢?因為房價漲到今天這個份上,普通人買是買不起了,但心理的壓力還是有的,父母揹著子女買房的壓力,男生揹負著丈母孃敦促的壓力,女生揹負這“別人都買房了”的壓力,焦慮啊!房價上漲的越快,老百姓的心理就會越恐慌。

凡是都有兩面性,房價絕不是越高越好,炒房者:我咋那麼不信呢

最後再從宏觀上聊聊高房價對經濟發展的影響,一直以來,大家都把高房價對等於拉動產業發展,實際上這是不合邏輯的。房價穩定發展會對經濟發展,尤其是地方產業發展起到很好的促進作用,但房價過高過熱,則會對經濟發展起到反作用。一方面,高房價加劇了企業投資和運營成本,也提高了人力成本;另一方面,由於產業資本向房地產領域轉移的現象也十分嚴重,導致實體經濟的發展就得不到資源的支持,發展就會遇到困難。

綜上,過與不及的小故事我們每個人都聽過,但在利益面前卻輕易的把一切警示拋諸腦後。從“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就可以看出,這實際上是給了房子一個合理的定位,也讓調控政策更加的有的放矢,變得越來越精準,越來越符合市場實際。在限購、限售等一列“控”的政策出臺之後。未來房地產的“調”也會變得更加清晰,不再是單一的商品房市場,租購併舉、租售同權,通過58同城按選房以及品牌長租公租出租的房源,最大限度的滿足更多人的住房需求。當住房形式變得更加多樣,能夠滿足不同人不同階段的購房需求,商品房不在是品質生活的唯一選擇,那時人們才會發現原來房子真的是用來住的。

凡是都有兩面性,房價絕不是越高越好,炒房者:我咋那麼不信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