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3 孩子“聽話”還是“逆反”?你要求孩子懂你,可是你懂你的孩子嗎?

嬸er問一下大家:讀這篇文章時,距離你上一次訓斥孩子,過去多久了?

有研究說,在孩子2-10歲之間,每隔6-9分鐘,他們就會被父母因行為不當而訓斥。美國的發展心理學家Martin Hoffman就曾說,這個頻率“相當於孩子每天要學50項紀律,每年下來,就有15000種”。

孩子“聽話”還是“逆反”?你要求孩子懂你,可是你懂你的孩子嗎?

看著孩子從嬰兒時期的小天使,變成了幼兒期的小惡魔,和兒童期、青少年期的小怪獸,每位家長都一定曾在心中仰天長嘯:為什麼這小祖宗總和我對著幹?!

什麼trouble two,什麼horrible three,原以為這個特殊時期過去,小惡魔就能自動恢復成小天使,現在想想,還是我們圖樣圖森破:原來trouble two的意思,其實是“trouble從兩歲開始,永無停歇”。

不過,即便我們為孩子的逆反抓狂,也不得不承認,在越來越強調個性化的社會,誰也不希望孩子像我們小時候一樣,在“父為子綱”的強大壓力下,努力做一個“聽話”的好孩子:明明想吃糖,還要假裝很懂事地說“我不想要”;明明不認同父母價值觀,還要很孝順地對他們的“教導”照單全收。

如果“聽話”就是好,為什麼那麼多聽話的孩子,最終只成為了和父母一樣平庸的人?

所以,困擾幾乎所有父母的世紀難題來了:

如何才能高明地治理孩子的逆反,又不至於讓孩子變成畏手畏腳,過於聽話、毫無稜角的人?

答案來了:

  • 停止對“叛逆”的偏見;

  • 少定規則、多做解釋;

  • 強調道德價值觀,弱化具體行為規則。

01、叛逆一定是壞?你的舊觀念該改改了

在形容一個不良少年時,有一個詞從不缺席:叛逆。

  • 在很多父母眼裡,叛逆代表不聽話,代表反抗權威,代表自我為中心,所以就等同於“壞”。

  • 但我想告訴你,叛逆還是不懼風險、打破常規,是拒絕保守、質疑傳統,是拒絕接受默認選項。

而這,就是創新,你仰慕的眾多超級企業家身上,都有這些特質。

創新,始於創造力,又不僅僅止於創造力。創新者會想出一個新穎又實用的概念,又能主動採取行動,使想法成為現實。

一個接受默認常規,服從權威安排,努力聽話的“好孩子”,和一個個人意識強烈,習慣於質疑權威,挑戰現狀的“刺兒頭”,誰更容易成為改變世界的創新者? 毫無疑問,後者。

孩子“聽話”還是“逆反”?你要求孩子懂你,可是你懂你的孩子嗎?

有研究表明,大多數神童,雖然都成為了各自領域的專家,和各自組織中的領導者,但只有小部分成為革命性的創造者。

最重要的原因,並非他們缺乏創造力,也不是他們缺乏社交、情商、自理和實踐技能(受社會和情感問題困擾的天才兒童,不到四分之一,絕大多數都能很好地適應社會),而是他們並沒嘗試離經叛道。

他們對知識熟能生巧,卻很少創造新知識;他們將莫扎特、貝多芬的交響曲演奏得爐火純青,卻很少寫出旗鼓相當的原創音樂;他們遵守遊戲既定規則,卻很少跳出條框,自己發明遊戲規則。

為了保險,他們選擇了傳統的成功路徑:努力贏得老師和父母的讚許,做一個聽話、不對抗的好孩子;以平庸的方式,發揮非凡的才能,做好本職工作。

他們讓世界平穩運行,卻沒有讓世界向前探索。

心理學家Todd Lubart和Robert Sternberg的研究就發現,“一旦人們為了成就,而甘願屈居於中間水平,那麼人們的創造力,就會有所降低”。

將叛逆心看作洪水猛獸,努力適應成年人制定的規則,會讓你成為一個不錯的規則適應者,卻不是規則改變者和制定者。

孩子“聽話”還是“逆反”?你要求孩子懂你,可是你懂你的孩子嗎?

研究表明,最有創造力的孩子,最不可能成為老師的寵兒,和家長口中“別人家的孩子”。

在一項調查中,小學老師列出最喜歡和最不喜歡的學生,然後根據一系列特徵,對這兩組學生給予評價——最不喜歡的學生,是那些不墨守成規者,他們質疑校園規定,時不時做出一些“出格”的事,在老師眼中,他們是十足的“麻煩”。

孩子“聽話”還是“逆反”?你要求孩子懂你,可是你懂你的孩子嗎?

成功不止一條路,維護現有秩序、遵守傳統規則是一條,做傳統權威眼中的叛逆者,挑戰現狀、打破規則、制定規則也是一條。

沒有孰好孰壞,但也已經足夠證明,叛逆不是壞,孩子喜歡說“不”,不願意聽父母的話,不喜歡按照父母的安排行事,更無需被當作一定要修正的洪水猛獸。

父母都保證不了自己時時處處正確,又如何要求孩子大事小事都聽話呢?

當然,無傷大雅的事情,家長可以允許孩子有小小的叛逆,但涉及安全、道德、品格的問題,我們肯定需要嚴格要求孩子。至於如何巧妙說服孩子聽從自己,普通家長和高明家長之間,就此出現了差距。

孩子“聽話”還是“逆反”?你要求孩子懂你,可是你懂你的孩子嗎?

02、少定規則,多給解釋,孩子什麼都懂

如何在道德、品格、安全方面,順利地讓孩子聽自己的話,有一個研究,能夠提供最為堅實的理論依據。

二戰時期,猶太人遭到了慘絕人寰的大規模屠殺。不過,縱使成千上萬非猶太人,對猶太人舉起屠刀,仍有一些心存良知的非猶太人,選擇了拯救無辜。

在身邊人都被完美洗腦、殺人殺紅眼的境地下,能夠聽從良心,做出如此選擇,誠然需要非同一般的勇氣和道德信念。

那麼,究竟是什麼樣的家庭教育,造就了這些拯救猶太人的英雄人物呢?

社會學家Samuel和教育研究者Pearl Oliner,就對這個問題進行了詳盡的研究。

他們將這些救援者,和與之生活在同一城鎮,但沒有幫助猶太人的鄰居(旁觀者)做了比較,發現兩者有眾多共同之處,相似的教育背景、職業、家庭構成、宗教信仰,兩者在兒童時代也同樣叛逆,因為不服從、偷竊、撒謊、欺騙等不良行為,而遭到過父母的懲罰。

但是,救援者的父母,與其他旁觀者的父母最大的不同在於,當孩子出現關乎道德、品格、安全方面的行為問題時,他們先不責罵,而是把孩子當作大人,通過論證、解釋、建議的方式,規勸孩子糾正行為。

救援者父母用這種方式教育孩子的比重,為21%,而相比之下,只有6%的旁觀者的父母,會用此種方式勸服孩子。

孩子“聽話”還是“逆反”?你要求孩子懂你,可是你懂你的孩子嗎?

一位救援者就在訪談中說:“當我做錯事時,媽媽總會指出來,從來不會懲罰或訓斥我——她試圖使我真的理解,自己做錯了什麼”。

對此,研究者也解釋:“論證傳達出一種尊重,這意味著他們相信,如果孩子們對某事有更好的理解,或知道得更多,就不會做出不適當的行為。這是一種對聽眾的尊重,表明他們相信聽眾有能力理解、改善,並取得進步”。

不少家長,儘管都明白,孩子犯錯時應該語重心長地勸導、解釋,讓孩子指導ta做錯了什麼、為什麼錯了、如何改正,然而難就難在,用堅定又溫和的態度和孩子講道理,需要費不少口舌、時間和精力,孩子還不一定立即聽從,而“再這樣我就不要你了”、“再這樣下去,你就被警察叔叔抓走了”等威脅恐嚇,效果往往立竿見影。

高明父母與普通父母的最大區別,就在於誰能持之以恆做那件不容易做到的事。

無獨有偶,研究表明,眾多取得重大成就的創新者,其父母也會使用這種理性的教育方式。

一項哈佛大學的研究發現,普通孩子的父母,平均給孩子制定了6項規則,包括做功課和睡覺的具體時間表,而極富創意的孩子,其父母制定的規則,平均還不到一個,他們往往“強調道德價值觀,而非具體行為規則”。

價值觀是基底,在不確定環境中,在規則不清楚時,讓孩子做出符合價值觀的正確之事;而過於強調行為細節,忽略內在價值觀,孩子一遇到價值模糊的情境,就完全不知道該怎麼做了。

孩子“聽話”還是“逆反”?你要求孩子懂你,可是你懂你的孩子嗎?

不過,如果你認為一定要制定規則,也至少需要強調規則存在的原因。

研究證實,如果父母通過大吼大叫、威脅懲罰,來強制孩子執行規則,孩子就會抗拒;而倘若父母制定規則的同時,清晰理性地說明為何應該這樣做,孩子就不太去違反,因為他們內心已經接受這些規則。

發展心理學家Martin Hoffman認為,在解釋某種行為對他人的影響時,應該根據孩子的年齡,來採取不同的話術:

在一項針對醫院的研究中,為了鼓勵醫生和護士勤洗手,研究者Adam Grant在洗手池處貼了兩張海報,一張是“勤洗手可以防止你感染疾病”,另一張“勤洗手可以防止你的病人感染疾病”。結果證明,第二張海報,僅僅是提到了醫生的病人,就使醫護人員洗手的頻率增加了10%,肥皂和洗手液的用量也增加了45%。

當關注自身行為對他人的影響、傷害時,我們的同情心、同理心瞬間得到激發,繼而感到內疚,改變不當行為。

同情心和內疚感,雙重道德情感的疊加,像一劑強大動力,催人付出、激人奮進。對孩子內疚的父母,會通過各種付出來緩解內心不適;對父母內疚的孩子,會努力學習、爭取成才,換得父母的歡心。

嬸er說:吼叫和威脅,不但觸發不了孩子的內疚,反而激起對父母的無邊恨意,何必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