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美欧建立零关税自贸区,美加日韩奥洲也正在建立自贸区,WTO正在被排出,怎么应对?

新知宜


这是特朗普发动全球范围内贸易战的终极目标,他早就对世界贸易组织(WTO)现有秩序与规则表达了不满。与欧盟达成协议,这只是第一步,零关税和零贸易壁垒以及零补贴的“三零”贸易新政是特朗普政府与传统盟友构建的新贸易框架。



特靠谱政府之所以单方面挑起全球贸易战,提出来的理由是美国多年来的贸易逆差,更有以威胁美国国家安全为由向加拿大等传统盟友的钢铝征收高额关税。以及后来威胁要对从欧盟进口汽车征收高额关税,这一系列贸易争端的目的其实是迫使所有盟友及“敌人”同意改革现有世界贸易组织的规则。而欧盟面对美国汽车征收高额关税的威胁已经是如临深渊,尤其是德国根本受不了了。


现如今,欧盟率先与美国达成协议。共同宣布就当前一触即发的贸易战达成和解协议。双方共同表达了取消关税和降低贸易壁垒的必要性措施。比如说,欧盟加大进口美国的大豆与天然气。而美国则是取消对欧盟汽车征收高额关税。接下来还就具体非汽车关税的问题进行谈判。但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互惠互利,促进各自的经济繁荣。

另外,最核心的目标,就是要拿世界贸易组织下手,即改革现有秩序及贸易规则。朝着零关税和贸易壁垒的方向前进。这对于依靠补贴的某些国家的产业来说,是根本无法承受的。特朗普与欧盟达成协议,这仅仅是第一步,接下来肯定要解决北美自贸区,以及日本、韩国和澳大利亚等泛太平洋地区的自由贸易问题。就在他与欧盟委员会主席容克达成协议的当天,他说,今天是“自由和公平贸易的大日子”。而在此前他可是一直都强调美国在国际贸易中遇到的“不公平”。



因此,待进一步统一西方发达国家(资本主义世界盟友)的自由贸易后,必定彻底改革世界贸易组织现有规则,说白了就是“立规矩”。有了欧盟这些传统盟友助力,特朗普的后院也就稳定了,而且形成了一股推动改革世界贸易组织的新势力。打个比方,新的规则下,要继续参与就得按照他的秩序办,否则就别玩了。因为以美国为首的自由贸易阵线已经形成。


东震木


特朗普7月15日和欧盟容克达成共识,世贸组织开始被瓦解。目的是遏制新兴市场以及技术发展,增加美国产品出口,一剑双雕。

欧盟和日本此前达成零关税贸易协定,加上美国和欧盟,欧盟28个国家。如果北美再让统一,世界主要发达国家基本结盟。世贸组织彻底瓦解。

特朗普对世贸组织分歧

因为美国超大经济体量,2017年美国GDP总量接近19万多亿美元,俄罗斯才一万多亿。过万亿一共才16个国家。所以和美国贸易国家和美国基本都有贸易逆差,,中国2017年出口美国5000亿,进口3000多亿,特朗普就觉得贸易不平衡,美国吃亏。

世贸组织本来就是发达国家为了控制世界贸易建立组织,但是随着更多国家加入,规则变得公平,不利于发达国家,特别是美国。

特别是对新兴市场保护期,让美国不爽,在保护期内,为了保护本国弱势产业,可以增加关税,也可以政府补贴,这样就不利于发达国家产品冲击市场。特朗普认为对美国不公平,要求改变规则。

美国掌控世界贸易局势

因为美国超大经济体量,在世贸组织内,许多规则保护弱势市场,大量产品进入美国,有世贸规则,美国对贸易逆差,无可奈何。过去是美国产品进入其他国家,美国利用世贸规则打官司,现在相反,是其他国家产品大量进入美国 ,和美国打官司。


美国有超大经济体量却没有掌控贸易,特朗普要求改变,世贸组织。

现在美国,日本,欧盟再加北美上加拿大,都实行零关税,等于瓦解了世贸组织,美国在新世界贸易中,又重新掌握了局面。

比如,我买你汽车100万,你要同样买我100万东西,我有大豆,价格高,或者你不需要但是你必须买够100万,否则贸易不平衡。强买强卖。

贸易新局势影响

按照特朗普贸易原则

首先影响新兴市场以及技术兴起。

贸易零关税,美国高技术产品,就会物美价廉冲击发展中国家产业,比如汽车,如果没有关税,奔驰20万,吉利20万,吉利肯定卖不出去,吉利就发展不起来。如果有关税,奔驰就要卖到50万,那吉利20万就可以。因为美国科技水平全球领先,基本各个行业领先,这样规则便已美国高技术产品垄断市场。遏制新兴市场以及技术发展。对新兴市场新兴产业形成冲击,比如银行,通讯,石油,失去政府保护产业会迅速让冲击。

没有贸易协定,你产品进入不了美国以及盟友国家市场,新兴国家产品也发展不起来。

其次贸易对等增加美国收益

为了消除贸易逆差,其他国家可能高价,或者大量进口美国过剩产能,比如美国大豆,可能贵一些,但是为了消除贸易逆差,就要废除其他国家大豆贸易,专门进口美国大豆。增加美国收益。

按照特朗普思路,新兴市场和技术会被遏制,美国产品出口增加。

特朗普不是个省油的灯!


石轩木屋7


日本每日新闻当地时间9月26日报道,来自美国、欧盟和日本的贸易部长25日在纽约会面讨论,就WTO改革联合提案达成一致。

虽然三方的联合声明,全程没有点名“中国”。但是,只要浏览一下全文,就可以发现,其中内容指向性十分明显,大部分文件都是针对中国而来。

这对中国来说无疑不是一个好消息。鉴于WTO对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现在美日欧三强联合组队,欲强行修改游戏规则,如果任由其图谋得逞,必对中国未来经济发展形成绞杀之势。

那么,面对的美日欧气势汹汹,中国又该如何应对呢?

首先,不客气的说,如果美日欧下定决心,不惜一切代价,硬推WTO改革,现下的中国,是很难完全阻挡的。虽说中国已非吴下阿蒙,但毕竟胳膊扭不过大腿,双拳更是难敌四手,面对美日欧三家之合力,中国的力量还是显得单薄了些。

但这并不意味着中国只能低头认怂。实际上,在操作层面,中国还是存在相当的博弈空间。

为什么这么说?因为这次的美日欧联合逼宫,存在着一个巨大的破绽——即其是在三家内部矛盾重重的基础上推开的。

所谓美日欧WTO改革,说白了就是要以维持全球化秩序为条件,逼中国妥协。

这一套玩法,看上去似乎对西方来说是很不错的选择。毕竟特朗普大搞美国优先,欲全世界割肉——就连盟友也不放过。这种情况下,欧日与美国之间围绕贸易发生了激烈冲突。

美国要割肉,欧日又不愿意就范,这就形成了个死结。

对特朗普来说,肉是一定要割的——毕竟美国优先不是说着玩的。但来自欧日的反抗,他也不能完全不考虑——毕竟真闹翻,美国也没好处;就算退一步,欧日妥协了,这种割肉,也会严重削弱盟友之间的关系。

那怎么办?很简单——堤内损失堤外补!美国依然要割肉,但割的同时,也可以带着大家一起去割别人,通过这样的方法,让自己更爽的同时,也让欧日能捞回一些本儿来。而这个所谓的别人——自然非中国莫属。

对欧日来说,这完全是可以接受的。不管欧日和美国之间是战是和,但对中国下手,无论是出于割肉弥补损失,还是遏制其发展趋势以防威胁自身,这都是符合他们利益的。现在美国愿意带这个头,在WTO这个层面去闹,大家没道理不跟随。

用一起打击中国,来对冲美日欧互博的负面影响,特朗普这招围魏救赵,看上去还确实是步好棋。

但这并不是没有破绽的。其最大的破绽,就在于,这种联盟,缺乏足够的利益基础。

如果中国在三家重压下被迫妥协,那当然好说,三家一起重新制定规则,一起分享胜利果实,可谓皆大欢喜。

可如果中国不妥协,那问题就来了——接下来该怎么办?

按照正常逻辑,如果中国不妥协,那大家接下来就只有彻底抛开WTO,全方位开打贸易战,直到打到中国服软认输,再由胜利者重新制定规则——而以美日欧的整体实力,只要他们愿意往死了打,中国早晚扛不住!

但麻烦就在于,三家未必都愿意往死了打!毕竟打贸易战是伤敌一千自损八百——就是优势一方,也会因此严重失血。

美国可能还好说点。毕竟它本来就家大业大,经得起折腾,何况特朗普现在都已经跟中国打上了。

可日欧就不一样了。毕竟日欧本来家底就没美国雄厚——也就没那么能扛;再者,日欧和搞贸易保护的特朗普不同——它们是支持全球化的。真这么一片乱打,全球化也就陷入瘫痪——这对它们来说打击尤其深重。最后,也是最搞笑的一点是,大家在追随美国打中国的同时,自己还在被美国追着打——特朗普只是鼓动大家一起修改WTO规则坑中国,可没承诺放弃对盟友割肉——不仅没承诺,反而还不断的在施加压力。

这就很难让日欧下定决心了。这么玩下去,就算最后把中国打趴下,这个过程中日欧自己也说不定就把血流的七七八八了。到头来从中国那捞的那些好处,够不够弥补自己被美国割肉的损失都不好说,更别说弥补贸易战的损失甚至获利了!

这是美日欧这次联合逼宫的最大破绽。如果是换做奥巴马搞TPP时那那套玩法,通过让渡一些美国利益,笼络盟友一起联合围堵中国,那情况还好点——虽然跟中国开撕依然免不了损失,但至少可以从美国那里先拿回点利益——有这么些好处兜底,大家追随美国打击中国时,无论是决心还是底气都会更强。但现在,好处只是镜花水月,面对中美时的同时失血却是不可避免,这种情况下,这种所谓联盟的基础,自然就会被严重削弱。

正是欧日的这种尴尬和挣扎,给了中国相当的操作空间。

那么,具体来说,中国该如何应对呢?

首先,客观的说,让步还是不可避免的。就外部压力而言,不管日欧的决心和意志存在多少折扣,但美日欧三者的整体实力,依然不是中国所能抗衡的。如果一点让步都没有,那美日欧作为强势方,肯定不会善罢甘休,真逼的他们彻底翻脸,抛开WTO强行开撕,对中国来说没有什么好处。

而且从内部而言,中国其实也存在让步的战略空间。说白了,现在已经不是当年刚加入WTO那会儿了。经过近二十年的飞速发展,中国经济不仅规模做了上去,在成色方面也有了相当提高。许多昔日所必须维护的优惠政策乃至于既定规则,随着经济的发展,现在对中国来说其实已经不再像当年那么重要。

当然,没有以前重要,不代表中国就要主动放弃——说得不好听点,有便宜不占白不占!但是,真在面对重大威胁时,在这些相对次要的方面,即便做一些让步,也不会有什么太大的伤害。也正因为如此,商务部在回应美日欧WTO改革消息时,开门见山就表达了支持WTO改革的态度——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在应对这方面问题时,中国还是存在转圜余地和妥协空间的。

虽然这种改革,肯定是要中国放弃一些有利条件,但为了维护WTO,为了维护全球化秩序这个最大利益,中国该放弃的一些,还是必须得放弃。通过这种适当妥协,之于美国,部分安抚其内部情绪,削弱特朗普强势立场的生存空间;之于日韩,瓦解其与中国死磕的斗志——毕竟它们本来那么强的意志,受的掣肘更多,所图也自然相对较小,更容易满足。

这就是所谓的用空间换时间,这也是在中国现有实力不足的情况下,为了长远发展而做出的必要让步。

当然,虽然愿意让步,但也不是说什么条件都能答应的。在商务部发言人的回应当中,明确指出了三个原则——一是不能改变世贸组织的基本原则,也就是最惠国待遇、国民待遇、关税约束、透明度、特殊与差别待遇等等,以及贸易自由化的总体方向,不能另起炉灶,推倒重来;二是应该以发展为核心,照顾发展中成员的合理诉求;三是应该在相互尊重、平等互利的基础上,循序渐进,优先解决危及世贸组织生存的问题。

这三个原则,各个都有深意。

第一条,实际上是阐述了中国的底线——也就是中国愿意妥协的前提。如果超过这条底线,那WTO之于中国本身也就失去了价值,中国也犯不着为了它而让美日欧占便宜,还不如索性开打——就算我自己最后免不了倒霉,但你们也同样讨不了好!

第二条,既是对自身利益的阐明,更是在为所有发展中国家、新兴市场的利益代言。就这次改革而言,美日欧虽然主要矛头是指向中国,但实际上,整个发展中国家都会受其影响。

而对中国来说,这同样是不能接受的。

这倒不是说中国打肿脸充胖子——自己都一屁股麻烦,还想着帮别人开脱,而是在于,新兴市场国家的生存和发展,对中国的未来有着十分重要的利益。

现在中国已经发展到了这个地步,西方遏制中国的战略决心其实已经很难短时间内扭转了。就算这次中国成功的在WTO这个层面摆平美日欧,接下来,西方依然不断的在各个领域滋事,欲将中国摁倒而后快。

这种局面,中国又该如何应对?内部的奋发图强就不用说了。而就外部而言,办法无非有二——一方面,利用西方列强内部的矛盾,瓦解、至少是削弱他们的反华联盟,防止其形成合力;另一方面,也必须培育新市场和新力量

而这个新市场和新力量,自然就是发展中国家。在面对美日欧这些既得利益者方面,发展中国家是中国的天然后院和战略同盟军。发展中国家经济变好,市场做大,中国在国际贸易方面才能更多的摆脱美日欧钳制;发展中国家本身实力强大了,它们在国际舞台才能有更多话语权,才能给中国更多实质性支持。

如果现在中国仅为保全自身,而罔顾其他发展中国家死活,任凭其被美日欧用新规则收割,那在未来的博弈中,中国将势单力孤,最终被越来越肥的美日欧给摁倒。

发展中国家要如何做大?WTO和全球化是一个重要的工具。既然中国的未来离不开发展中国家,那么,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中唯一拥有强大力量,能与西方分庭抗礼的经济体,它就有责任,也有义务,在WTO改革上为发展中国家争取合理生存空间。

最后一条,则是一种基于现实的技术性考量。对美日欧来说,它们力推WTO改革,不仅是要割中国的肉;还希望通过这种修改,断绝中国经济的向上空间。所以,仅仅是一些中国不再看重的规则和条件,是不会让他们满足的。可想而知,他们势必还会在事涉中国产业升级的一些关键规则方面施加压力,逼迫中国妥协——这也算的上是他们的核心诉求。

但这对中国来说,是绝不可能答应的。但如果强行拒绝,这又无法让美日欧罢手——其后果就是大家闹崩,抛开WTO开打贸易战——这就会让局势往双输方向走,同样不符合中国利益。

既然如此,不如做一个折中。按照“循序渐进”的原则,为部分争议点的改革设定一个双方都能接受的“缓冲期”,按照步骤,一步一步来。在这个缓冲期内,如果中国经济转型能突破瓶颈,成功占据了产业链的中上游,这样一来,修改的新规则,自然也就对中国失去了效力;而如果中国自己不争气,达不到这个要求,那等缓冲期一到,中国自然也就会被新规则束缚,再想向上攀升就多了一层规则层面的阻碍。

这种原则,实际上就是把双方的博弈“温和化”。虽然围绕所谓“中国威胁”,中国与西方现在无法达成妥协,但也没必要立马兵戎相见——这对中国来说自然不好,但对西方,同样也很糟糕。既然如此,那索性设定一个缓冲期,由未来发展的结果见真章。如此,既给双方都保留了击败对手的期望(这样双方都能接受),但同时又避免了贸易战双输的格局(这也符合双方的共同利益),而WTO也可以因此得以保全。

综上所述,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中国与美日欧等传统既得利益群体之间矛盾,已不可避免的计划。这种情况下,西方遏制中国自然会不断加码,而强推WTO改革,正是这一思路的体现。只不过,虽然中国在整体实力方面屈居下风,但西方的内部矛盾,又在相当程度上,留给了中国转圜空间。

从中国这次在回应“美日欧改革WTO”时提出的三原则来看,它既坚持了中国的根本利益,也尊重了客观现实,具备现实可操作性。这样的应对套路,虽然不足以让中国立马扭转局面,但至少可以避免被西方的战略围网束缚,并保留了在未来获胜的希望。这也是在当前形势下,中国所能拿出的最佳应对措施。

那么,关于中国的这种原则,美日欧会如何回应?接下来的WTO改革谈判,双方又如何具体过招?一向不按常理出牌的特朗普,还会不会使出什么其他手段?关注微信公众号:云石,云石君在公号里的1870章继续解读。

本文为云石海外系列1869章。解读大国博弈内幕,剖析政治深度逻辑,请用微信搜索公众号:云石,收看全部云石君国际时事分析系列文章


云石君


欧盟委员会主席容克与美国总统特朗普

1.加强“金砖国家”框架内合作。“金砖五国”分别是儒国、印度、巴西、俄罗斯与南非,都是发展中国家,GDP总量分别为12.24万亿美元、2.43万亿美元、2.08万亿美元、1.46万亿美元、3440亿美元,占世界GDP总量的25%。美国与欧盟达成“零关税”的协议,从本质上讲,是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一种战略遏制,试图实现让发展中国家,特别是“金砖国家”这样迅速崛起的新兴经济体永远成为西方世界廉价商品和劳动力供应地,以及商品倾销市场。因此,“金砖国家”有着共同利益,应加强五国之间的经贸合作,来应对美国的贸易霸凌主义。

2.继续保持与俄罗斯之间的政治、军事合作。美国总统特朗普之所以肆无忌惮的挥舞关税大棒,还能够让欧盟妥协,无非是美国是世界上第一大军事、经济强国。想要对抗美国的霸权主义,打破美国联合西方各国试图建立新国际秩序的企图,需要作为世界第二经济大国的儒国与作为世界军事第二大国的俄罗斯强强联合。儒国与俄罗斯联合,必能对打破美国霸权主义起到十分积极地作用。

3.继续保持与欧盟之间的合作。7月25日,美国总统特朗普与欧盟委员会主席容克发表联合声明,宣布了美欧之间准备实现“零关税”的重磅消息。不过,欧盟有27个成员国,想要内部达成一致,需要很长的时间。7月26日,法国总统马克龙在西班牙首都新德里表示,欧洲与华盛顿就广泛贸易协议进行谈判。可见,欧盟内部并非铁板一块,也没有就与美国之间的经贸关系达成广泛一致。2017年,中国与欧盟27个成员国之间的贸易总额高达5730亿欧元,是欧盟的第二大贸易伙伴。欧盟未必会因为美国的关系,最终帮助美国打压儒国。所以,保持与欧盟之间的经贸合作,对于应对美国贸易霸凌主义非常重要。

马克龙

4.以战止战、以战促和。尽管美国与儒国之间存在着巨大的贸易逆差,但美国也有七寸,特别是对于美国总统特朗普。特朗普目前最关心的无疑是在11月份举行的美国国会中期选举。例如,打击特朗普的票仓,美国中西部地区的农业州。要让特朗普认识到,贸易战可能会让共和党在中期选举中失败,甚至无法让其实现2020年连任的目标。只有这样,狂妄的特朗普才会放弃贸易霸凌主义。

5.强化自身,促进内需、发展科技是重中之重。2017年,儒国与美国的贸易总额是6359.7亿美元,美国对儒国出口1303.7亿美元,美国自儒国进口5056.0亿美元,贸易逆差3752.3亿美元。可以说,儒国的经济发展很大程度上依靠对美国的贸易逆差。除此以外,美国掌握很多核心技术,仅仅凭借一枚小小的芯片就能让一个大型跨国企业差一点跨掉。因此,应对美国的贸易霸凌主义,促进内需发展经济、掌握核心技术,是关键中的关键!

欢迎大家讨论,还有没有其他应对方式?


美国观察室


一旦美欧的零关税自贸区建立,G7国家的自贸区成立,对于发展中国家的影响是巨大的,尤其是发展中的大国,比如说中国和印度。这就好比一个未成年人和一个壮汉打架,后果可想而知。

美国发起的贸易战,催生了日本和欧盟的自贸协议,协议自2019年正式生效,欧盟将取消99%从日本进口商品的税率,日本将取消94%从欧盟进口商品的税率,未来几年也涵盖99%的进口商品。华盛顿时间7月25日,美欧就签署一项与日欧自由贸易协定相似的零关税、零贸易壁垒、零政府补贴的自由贸易协定达成共识,双方发表联合声明并计划签署正式的协议予以确认。



未来会催生类似更多的自贸协议,旧版的WTO协议名存实亡,以发达国家为首的新版WTO正在一步一步的走来,发展中国家面临着巨大的挑战,那么我们应该如何面对?

第一,加强和金砖国家的合作,继续大力发展一带一路,保持和欧盟的经济合作。

第二,降低高技术行业对美国产业链的依赖度,中兴事件要牢记,核心技术的自力更生刻不容缓!

第三,军事强国是一个国家政治和外交的强大保证,要继续加强和俄罗斯的军事合作。

第四,促进国家内需和产业调整,资本应更多的流向制造业,加大高新科技的研发,重视人才教育,留住核心人才!

我是椰子熟了,也是是我的回答!


椰子熟了


天要下雨,娘要嫁人,不必危言耸听

美国和欧盟另起炉灶,玩起零关税贸易,可以看出美国的战略收缩,也可以看出美国的担忧.慢慢也看出美国要把WTO提上死亡的议程.

WTO的前身是关税与贸易总协定,是二战后建立贸易体系.在苏联解体后,正式演变为WTO,可以说是以美国为主导的贸易体系.那么如果美国真的和欧盟成立零关税贸易,那无疑是要抛弃WTO的一个前兆.

但是能不能真正的达成协议,我们不得而知,因为特朗普确实有些不靠谱,是一个说变脸就变脸的人,一个出尔反尔的外交情况,况且美国和欧盟其实是有间隙的,合作能不能和睦相处都值得怀疑.真情相拥都是问题.

其次,这事也看出美国的全球格局改变了,种种表现有失主导地位的表现.亚太区完全不用担心美国和欧盟怎么搞,怎么弄我们都能应对.中国的"亚投行"和"一带一路"政策,已经在发挥主导作用,有着明显的效果,我们完全不用担心,不要只看到别人的长处看不到自己吃长处,不用看别人的脸色行事,我们也是有优势的,也是全球经济大国之一,主导亚太发展和复兴完全是没有问题的.

而且我们还有APEC(亚太经济合作组织),也符合亚太地区的多边贸易体制,符合亚太地区人民的共同利益.


老鳄鱼观天下


WTO看似被排挤的原因

世界在进步,WTO老的规范也需要改进,但是世界发展是不均衡的,这种不均衡使得新一轮的多边谈判很难共识,再避免被老规矩拖后腿的情况下,各国不得不选择这种被WTO认可的区域贸易安排来扩大市场;同时形成区域性合作关系的国家发展不会差距太大,成员国间会形成互惠互利、互补长短的有利局面,可以有效的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

区域性自由贸易情形加剧,我们如何应对?

区域性自由贸易的形成,对内部成员国间是互惠利好的局面,拉动增加内部的贸易交流,相应的必然会对非组织成员国造成干扰乃至创伤。为了避免受到这种非主动性的伤害,我们要在下面几点做准备:

1、参与到建立区域性自由贸易区的浪潮中

建立区域自由贸易是往后一段时间内世界贸易的主要形式,在这种浪潮中一定不能被抛下,一旦被抛下就会被排挤,也就把自己放在了不平等的贸易环境中被打压,作为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建立无障碍贸易不可能实现,但作为经济高速发展的国家,我们也有着我们自己的优势,我们完全能凭借主导亚投行的优势,在南亚国家寻找可以互惠的国家建立起自己的无壁垒贸易区;同时也可以争取和俄罗斯进行合作。


2、加强现有WTO框架下成员国交流

再好的贸易自由区也是一种区域贸易一体化的表现,是不可能取代全球多边贸易的,并不表示一国加入了什么自由贸易区,就不能和它国贸易了乃至不能和别国在签订另外的自由贸易协定了。继续推进多变贸易,也是在不平等的贸易环境中追求利益最大化。

3、打铁还需自身硬

欧盟为何妥协于美国建立零关税贸易,日本为何主动与欧盟签订零关税协定,为什么呈现出美国吃欧盟,欧盟吃日本的局面,这一切还不都是三个经济体间实力所决定的。所以无论在任何情况下,努力发展自身实力才是王道,努力提高科研能力,掌握高精端技术(不要像我们生产苹果手机似的,只是做拼装),争取做到行内顶尖技术水平,那时就不会是发达国家对我们技术专利保护了。

总结:7月26日商务部发言人已经表示,我方认同美欧要改变世贸组织的举措。这表明我方也感受到了现有WTO规范的限制情况,自身也在寻求突破


旁观者专区


曾鲁莽提过,中国要考虑加入TPP这样的组织,但是后来反复思量,现阶段我们加入可能性不大,那么我们希望未来还是要努力的趋同于这种模式,世界范围内跨国企业的主导力正在增强,小老百姓虽然痛恨,但是基本上没有人能够逃脱跨国企业的业务触角,既然没有办法回避,那么还不如在这个大潮来临的时候,先靠近这个潮流努力观察。我们别的不谈,光说如今国际商贸谈判领域,我们国家就非常缺乏有经验的人才,因为我们的跨国企业不太重视商贸谈判,在处理问题上经常习惯于利用社会关系,而西方社会更加贴近于契约型社会。在契约型社会里面,我们需要的是谈判来确定利益边界。

所以,WTO作为政府主导的模式最终会被跨国企业主导的其他模式所取代,当然这两者对于小老百姓并不是什么进步,这只是一种历史车轮的惯性,毕竟在全球化开始的时候,进入第三世界国家殖民和掠夺的都是以早期的公司形态,比如英国的东印度公司和荷兰的东印度公司。我们虽然讨厌孟山都,你可以拒绝转基因,你能够拒绝除草剂吗?(孟山都的草甘膦除草剂)你也许讨厌谷歌,但是你能够拒绝他的安卓系统吗?跨国公司如今的能量正在强大,在过去殖民年代,他们依赖的武器是枪炮,如今他们造就的武器就是专利墙,又或者是专利壁垒。

打破壁垒的方式,先要进入壁垒内部,这方面没有什么捷径。如果各国都在建设一套有利于跨国公司的体系,诸如企业行政诉讼,诸如免除关税,诸如降低干预。那么我们只能接受这套体系,除非你能够组织更多的小伙伴来一套新的体系。而如果美日欧都出现了这种倾向性,那么我们只能继续让我们的行为进一步趋同于国际化和全球化。

美日欧零关税的实现,也说明了,也许我们也可以考虑和美国以这种方式解决贸易争端和摩擦。虽然如今做不到,但是应该将零关税作为一个选项。


凯恩斯


我真是有点服气,美欧什么时间建立了零关税自贸区。真有点看不惯这种不负责的解读,美国和欧洲都连个协议都还没有,就发表了一份声明,就被某些人解读为零关税就生效了,一份声明有这么大的效力,那双方签个协议不是作用更大。如果是这样,特朗普的权力就真的太大了,特朗普总统上台后,最喜欢做的就是撕毁协议,这种事做的还少吗?现在美欧之间的关系充其量只能说是缓和,没有任何实质的进展。先别探讨WTO被排挤这么长远的事,还是先考虑一下,美欧之间的关系会如何衍化才是正道。

美欧之间距离零关税不说有十万八千里吧,也差不了多少,联合声明发表的只是一种意向,一种想法,到实际执行还远着那。日欧自贸协议从2013年开始谈,要不是美国助攻的话,现在也够呛能谈妥;中日韩自贸区从2012年就开始谈,也是直到今年,美国大搞单边主义后才有了实质性的进展。美欧贸易额达几千亿美元,涉及到几千种商品,这中间的利害关系那里短时间内就能衡量的清楚的。

在美欧谈判前,特朗普发推说:希望美欧同时取消所有关税、留易壁垒以及补贴。这样才是真正的自由市场和公平贸易,希望他们能做到。我们已经做好了准备,但他们不会这样做。意思很明显,零关税是美国所希望的,但不是欧洲希望看到的。一份《联合声明》能说明什么,前两个月中美之间还有份《联合声明》那,最后的结果大家都看到了,一点用没有。由于特朗普出尔反尔的次数有点太多,在别人眼里这种声明就变得有点鸡肋了,欧央行行长都没有相信这份声明,可为什么我们国内有这么多的舆论,把这份声明解读成美欧零关税自贸区都成立了那?

欧美贸易关系结局推演

1.美国让步,取消钢铝关税,以换取欧洲加大对美国农产品和能源的采购力度,这是我能想到的最好的结果,那特朗普对其它国家加征关税就成了对欧洲的神助攻,等于把美国市场给清理出来然后给了欧洲,由原来的多家竞争变成了一家独大,这肯定不是特朗普想看到的结果,如果限制进口额度,欧盟答应的可能又不大,最后在这个进口数量上会成为争夺的关键,但也不是一天半天能谈妥的事。

2.美国在钢铝关税上不让步,欧盟展开报复,互相消耗。现在欧盟和日本签订了零关税协议,预计双方都能提高GDP1%左右,所以,现在欧盟不是很着急;而美国是在对全世界开战,和我国还有大干一场的趋势,欧盟有了耗下去的资本。最后,双方妥协,回到原位。

3.欧盟和美国贸易战升级,WTO对美国再没有任何的制约,那很可能形成全世界群战美国的姿态,有可能是事件的推动下,形成一个除美国之外的新的世界贸易组织。

4.美欧大部分或全部零关税,这是美国希望的,也一直在努力;但不是欧盟希望的,也是一直在避免发生这种事。部分零关税可能不大,欧盟是一个经济组织,但不是一个国家,德国是以工业出口为主,汽车占了很重的比重;法国是以奢侈品、农业、军工为主,其它国家也有自己的主要出口商品。每个国家的主要出口商品不同,谈判时牺牲谁的利益太多都不会谈妥,全面开放等于是全面被美国占领,更不可能。

从上面分析看,美欧有可能实现联合吗,联合在一起就会注定有一家利益受到巨大的损失,美国会吗?欧盟会吗?再说,现在我国是一个巨大的市场,谁会因为贸易摩擦而失去这个巨大的市场那。美国能撕毁中美声明,难道美欧声明就不会撕毁吗?所以,现在不用去操心美欧日建立零关税自贸区后如何应对,先想想他们能不能建起零关税自贸区再说吧。

我是禅风,点个赞加关注,还有更多精彩内容与你分享。


淡淡禅风


特朗普的目的很明显。他想做的,就是打破现有的WTO贸易体系,重建一个有利美国的双边贸易。

WTO确实已经名存实亡,但中国凭借手上巨大的市场,吸引来自各国的经济合作,完全可以应对现有的贸易冲击。

美国的目的:让WTO名存实亡

美国虽然没有退出WTO世贸组织,但从美国违反世贸规则,四处征收关税起,WTO在美国就名存实亡了,当然,这还不是美国的最终目的。

美国想要的是,让WTO彻底不起作用,与部分国家建立双边贸易体系,取代原有的WTO。

这一目标已经开始实现,美国和欧盟之间互免关税若能落实,两大经济体之间将建立一个双边贸易体系,将其他国家排除在外。

此外,美国也在逼迫墨西哥放弃北美自贸协定,与美国成立一个单独的双边协议,但墨西哥还没有答应。

欧盟、日本等国各有自己的小算盘

目前来看,特朗普似乎得逞了,他成功打破了原有的WTO多边贸易体系,逼迫其他经济体和美国签订全新协议。

但欧盟等国也有自己的小算盘,一方面,欧盟希望维持自己的出口利益,尤其是汽车产业,为欧盟创造了大量的利润,另一方面,欧盟也不想因为汽车关税问题,被美国威胁,在其他问题上让步。

因此这份欧盟和美国签署的协议,目前还很模糊,双方谁也不想说清楚。

而日本,在美国的施压下,不得不放下和中国的纠葛,转而开始经济合作,同时也要和欧盟互抱大腿,在汽车领域上开启合作。

总而言之,各国的小算盘也很明显,在特朗普搞事不停的背景下,尽可能多的和其他国家展开局域合作,维护自己最大利益。

中国应对方案:开放市场,联合亚太国家

中国有着广袤的人口和潜在市场,这对任何国家而言,都是拒绝不了的。所以中国应对美国的方式也很简单,开放市场,积极和其他国家合作。

中国前不久刚刚和欧盟签署一系列汽车化工领域合作,也在加强对印度大豆等农产品的进口,日本也主动加入了中国的“一带一路”经济发展政策。

此外,未来中国可以联手亚太国家,中国日本韩国印度等国,成立局域性的自贸组织,以应对美国给亚洲经济带来的冲击。


总之,美国确实想打破现有的WTO贸易体系,并且正在实现这一目的,但中国也完全无需担忧,凭借积极开放市场,联合周边国家,共同发展经济,足以应对特朗普发起的贸易冲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