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21 未來科技,不可阻擋!

說起未來可能會有的科技,大家想象中都是那都高度自動化,高度信息智能化的產品。汽車行業也不例外,現在世界各大汽車廠商都在尋求轉變,以適應人工智能的時代。電動汽車便是一條很好的路子,與之相伴的便是自動駕駛技術。

未來科技,不可阻擋!

BMW I8 帥氣逼人的電動跑車

說起電動汽車與自動駕駛不得不提起一個特斯拉公司,旗下的Model S與Model X都是富有時代意義的車輛未來科技,不可阻擋!

Model X未來科技,不可阻擋!

Model S

研究電動汽車也是一個當下的大趨勢。不少國家已經定下了時期開始禁售燃油車輛:

挪威2025

荷蘭2025

印度2030

德國2030

法國2040

英國2040

環境與資源是當下世界各國都十分注意的問題,原本的礦物燃料的應用實際上只能說明我們的能源利用處於非常低級的“腐生”階段,電力的發展也是我們進入更加文明社會程度的重要標識。我國工信部副部長辛國斌在2017中國汽車產業發展(泰達)國際論壇上表示,目前我國工信部也啟動了全面禁止銷售燃油車相關研究,制訂停止生產銷售傳統能源汽車的時間表。

這一切都表明,電動汽車乃是大勢所趨!

但是當前電動汽車技術尚未成熟,電動汽車所面臨的問題可不少:

一、首當其衝的當然是電池問題,或者說是能源問題。市面上電池技術最好的特斯拉公司所研發的電池也只能供給車輛行駛500公里,這還只是測試結果,我們不可能一直勻速平穩的行駛,所以這輛車一次性也不敢出個遠門。平時上下班,或者帶著家人四處玩玩還是不錯的選擇。引出來的問題就是國內的充電站並不普及,而且汽車加油與充電並不相同,加一次油隨便找個加油站進去也就是三兩分鐘的事兒,但是在充電站充一次電不奢求充滿,在快充技術下衝個大半也是要有一個小時以上的時間,不少汽車廠商的電池衝一半都需要二個小時,這顯然是不利於我們出行的。而且這樣的效率較低,充電站除非作為基礎設施建設,不然若是以盈利為目的的話可能沒人願意去吃這個虧,你一不能抬高電價,二充電效率又不高,場地與設施成本又不低,除非配套相應的娛樂設施供車主充電時的餐飲娛樂。這再次引發了一個問題,現在市面上存在的電動汽車所支持的充電功率並不相同,更多的是不同廠家根據自身電池技術的原因採用了不同的配置。北汽EV200和騰勢這兩款車型在充電速度上面是有差距的。在同一個充電樁上進行充電,北汽EV200電壓能達到357V,電流能達到30A,換為騰勢之後,充電電壓為495V,電流可以達到75A左右。電動汽車對快充樁也是有要求的,以騰勢為例,其在設計電源管理系統的時候,將“最低直流輸入電壓”定為475V,即快充樁的最高輸出電壓需超過475V才可以為騰勢正常充電。這樣做的好處是充電速度比一般車型快。(市面上絕大多數車型都將最低直流輸入電壓定為國際通用的320V)也正因如此,騰勢車主必須尋找高功率充電樁才可以為車輛正常充電。這就對充電站的普及又添了一重麻煩。今後的電動汽車應走向規範化,就必須將電池充電的插口,適配的充電樁等統一。這才有利於電動汽車的使用與普及。

二、自動駕駛的隱患,目前自動駕駛貌似是個“香餑餑”各大汽車廠商都想在這上面衝一把勁,爭取做到時代的領跑者。但是技術說來簡單,實現又何其困難。特斯拉公司的技術已經算是行業領跑者了也才到了L3級別,這代表著“有條件的自動駕駛”司機還是得隨時待命,處理各種情況。過去由於存在著自動駕駛致死的事故發生,目前公眾對於這一方面信任不夠,主要原因也在於技術的欠缺。車輛在路面上行駛時,要有足夠多的傳感器工作,探知車身周圍的情況,再講數據傳輸入車輛的中央處理器中,由中央處理器整合信息做出判斷,發出指令,傳遞到車身。這中間任何一個環節出了一點問題可能就是車毀人亡。傳感器現階段技術發展還不到位,讓人無法將生命交付於它。而且各地路面駕駛情況多變,只有再一步完善了道路設施建設,自動駕駛才會有可能實現。

電動汽車+自動駕駛,未來不可阻擋!已經有越來越多的國內得廠商注意到了這一塊大項目,願我們在下一次的技術革新時能夠領跑世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