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12 北京回龍觀天通苑將“更新” 3年預投兩百億完善周邊服務設施

80萬人口的“睡城”,就業崗位數量不匹配、幼兒園學費與質量良莠不齊、高峰期附近10公里的路要駕車1個多小時……說到自己居住的回龍觀天通苑社區,許多居民腦海裡會浮現出這些日復一日的場景。今天,一個激動人心的消息傳來:回龍觀社區誕生20週年之際,針對居民反映的這些居住痛點,北京市政府進行了大量的實地調研,立足百姓需求,完成了一份涉及4個領域、共計17項具體任務的行動計劃——《優化提升回龍觀天通苑地區公共服務和基礎設施三年行動計劃(2018-2020年)》。

北京回龍觀天通苑將“更新” 3年預投兩百億完善周邊服務設施

地鐵回龍觀站 王軻 攝

嶄新的社區到底是什麼樣的?昨天,市委常委會討論並通過了這份行動計劃,表示將通過3年的行動實施、近200億元的項目總投入,讓回龍觀、天通苑地區成為城市修補更新的示範,努力使其成為與國際一流和諧宜居之都相匹配、充滿活力的美好幸福新家園。

教育

推動名校辦分校 補萬餘學位缺口

1998年,市政府明確將回龍觀社區規劃建設為經濟適用住房。當年10月,以回龍觀、天通苑、建東苑為代表的19個首批經適房項目在北京房地產交易中心集中展示,拉開了本市經濟適用房大規模開發的序幕。

如今,回龍觀、天通苑居住的人口已經超過80萬人。作為城市化過程中形成的大型居住區,近年來,教育質量待完善、交通擁堵、公共服務配套不足等問題日趨嚴重,“迴天社區”的大城市病十分突出。

“我從2012年開始在回龍觀居住,各種配套設施也在逐步完善。自從有了孩子以後,我最關心的就是孩子入學問題。”說起教育,宋女士向本報記者打開了話匣子:“回龍觀幼兒園大部分私立居多,費用一個月從3000多元到6000多元不等,這對於普通家庭來說,負擔顯得重了些。普通私立幼兒園倒是便宜點,一個月在1500元左右,但是我考察了一圈,存在各種不正規的問題……”

宋女士說的現象將得到改善,《行動計劃》中明確:本市將在回龍觀重點實施26個教育項目,預計將提供1.3萬個學位。

對於學齡前兒童面臨的“入托難”“入學難”等問題,《行動計劃》指出,回龍觀天通苑地區將規範提升現有社會辦園,擴大普惠園覆蓋範圍。通過名校辦分校、集團化辦學、教師培訓交流等多種方式,著力改善教學條件,大力提高地區教學質量,推進優質教育資源均衡化。目前,本市已經計劃在東小口鎮和北七家鎮等區域的控制性詳細規劃中,適當增加教育設施用地。

交通

疏通堵點和斷點 打通地區大動脈

小馬是一位居住在回龍觀的金融行業人士。他每天要趕在6點半前起床,7點前出發,這樣從家到單位6公里的路才不至於走上1個小時。說到這兒,他打了個比方:“我們這裡的人都愛用一句話開玩笑,那就是回龍觀的交通情況就像它的名字一樣,像個‘觀’,肚子大,口小。”他還告訴記者,要想路上不堵,必須有交警在路邊“守護”,“因為路太窄了,而且路邊亂停車的現象往往把四車道變成了兩車道。”

“在‘觀’裡面生活還是很方便的,就是別出去了……”宋女士表示,“每逢上下班高峰以及週末要出回龍觀時,在‘觀’裡堵車就得30分鐘到1個小時。我上班在上地互聯網企業,距離公司10公里,早晚高峰開車時間在1個小時到1個半小時之間。”

這些民意也得到了高度重視,改善措施逐條寫入了《行動計劃》中。文件明確,交通治理領域立下5項任務:加快完善交通路網,全面疏通嚴重擁堵節點。對於居民反映的亂停車現象,這一區域將加大停車設施建設管理力度,大力提升公交運輸能力,加快構建區域慢行系統。

相關負責人具體介紹:要想打通迴天地區交通大動脈,重點是實施安立路、北清路“一縱一橫”主幹路快速化改造以及北苑東路、定泗路、回南北路等“五通五暢”主幹路交通貫通工程。同時,林萃路五星啤酒廠等主要堵點、斷點也將被疏通,回龍觀至上地自行車專用路將開通。

此外,本市還計劃在這一區域設置潮汐式公交專用道,優化軌道交通客流組織,提升通行效率、承載力和安全性。對區域內符合條件的道路特別是新建主次幹道,將施劃公交專用道;對於新建道路,規劃配建公交港灣和公交中途站臺,加強公共交通運輸能力保障。

《行動計劃》還表示,加快實施地鐵17號線建設,研究推進連接三大科學城的軌道交通項目以及19號線北段北延工程。13號線龍澤站、回龍觀站等擁堵嚴重的地鐵站點將進行改造,增加進出站口。

養老

養老驛站加快建設 小區電網配套升級

5個醫療衛生項目也將在回龍觀重點實施。回龍觀、天通苑地區將健全分層級的衛生服務網絡,實施體育生活化社區提升工程,完善以居家為基礎、社區為依託、機構為補充的養老服務體系,統籌區域內外資源,加快推進配套養老設施和社區養老驛站建設。同時,6個文化體育項目和8個養老項目將得到同步實施,滿足公共服務需求。

產業太少、配套不齊……此前,原住建部副部長仇保興曾在一次公開發言中表示“新城是失敗的”,點名批評回龍觀地區的職住不平衡。《行動計劃》提到,要推進區域功能有機更新,推進功能完善、產城融合,有效緩解職住矛盾;推動社區化創業就業,適當增加辦公寫字樓、新型商業綜合體的供給,引導就近就業;加強社會服務管理,加強基層黨組織陣地建設,有序推進社區規範化建設,並加快實施街道綜合執法平臺建設。

在市政基礎設施方面,迴天地區將實施64處自備井置換,建設4個110千伏輸變電工程,區域內所有小區全部接入自來水供水管網,區域供電保障能力顯著提升。建設TBD再生水廠,分步驟分批次開展消隱提升工程,有序推進雨汙分流改造,提升蓄洪排洪能力,為地區可持續發展提供有力保障。

在大型社區治理方面,根據《行動計劃》,回龍觀、天通苑地區還將打造大型居住區治理示範。加大區域疏解整治力度,統籌利用疏解騰退土地,優先用於公共服務、基礎設施和“留白增綠”。

同時,著力打造便民服務網絡,利用現代電商和物流配送,推進社區綜合服務網絡體系建設,大幅提高一刻鐘社區服務圈覆蓋率。政策還將支持實體書店、劇場、電影院等文化休閒設施建設,積極引入高品質商業綜合體、文化體驗型圖書館等高品質業態,因地制宜佈局多種形式的高品質商業綜合設施,滿足居民消費升級需求。

此外,回龍觀、天通苑地區還將不斷拓展綠色空間,推進一道綠隔、二道綠隔建設,加快建成北中軸綠楔,推動生態綠楔與區域生態格局有機銜接,大幅提高公園服務半徑覆蓋率。對此,回龍觀居民小馬錶示:“這個政策真是做到我們心坎兒裡了,我們的公園相對總人口來說,不太匹配,晚上想找個休閒納涼的地方,選擇太少了。政策實施後,社區‘顏值’肯定會提高不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