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老照片:第二戰區的根據地,山西臨汾1944年


1937年“七·七”事變後,日本侵略者把戰火燒到了山西。10月底11月初,晉東要塞娘子關和晉北咽喉地忻口相繼失守。1937年11月8日,閻錫山的山西省政府撤往臨汾的東澗北村;中共中央北方局、八路軍駐晉辦事處也同時遷到臨汾的劉村鎮。八路軍總部和一一五師也曾在臨汾境內駐紮。

抗日戰爭時期,臨汾大部分地區都淪陷了,應在淪陷區之列。但是,這個淪陷區和別的淪陷區決然不同,抗日的烈火一直在燃燒。臨汾抗戰是中國抗戰的一個縮影,臨汾人民用青春、熱血和生命,為中國抗日戰爭的偉大勝利付出了巨大的犧牲,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1938年3月中旬,日軍佔領鄉寧、大寧後進犯吉縣。3月19日,日軍進入縣城,屠殺未能撤走的傷病員及百姓數百人。4月4日在晉綏軍的打擊下撤走,臨行前將城關全部建築付之一炬。當年12月,日軍二次進犯吉縣。31日,日軍佔領縣城,1939年2月5日在晉綏軍的打擊下撤走。從此,吉縣成為第二戰區的根據地。


大寧縣,隸屬於山西省臨汾市,位於山西省呂梁山南端,北與永和縣接壤,南同吉縣毗連,東與蒲縣、隰縣為鄰,西與陝西延長縣隔黃河相望。大寧縣地勢南北高,中間低,由東向西逐漸傾斜。南北群山環繞,中部丘陵、垣川交錯,有“三川十塬溝四千,周圍大山包一圈”之說。

吉縣隸屬於山西省臨汾市,位於山西西南邊隅,地處黃河中游東岸、呂梁山南端。東以石頭山、金崗嶺、姑射山為界,與蒲縣、堯都區、鄉寧縣接壤;西臨黃河,與陝西宜川縣相望;南以下張尖為界,與鄉寧縣昌寧鎮相接;北以處壑溝為界,與大寧縣相鄰。素有“秦晉通衡”之稱。

吉縣三面環山,一面濱水,東高西低,海拔從1820米的高天山至450米的黃河畔,高差大。境內有海拔1576米~1820米,長8~18公里的五座大山橫穿東部和中部,縣境內山巒起伏、溝壑縱橫、地形複雜,可分為基岩山區、黃土丘陵區、殘垣溝壑區等幾種地貌。


1938年4月4日,日軍第十一師團所屬第二十五旅團和第一0八師團約千餘人,分兩路進犯永和縣,一路由隰縣經羅鎮堡,上劉臺、索駝,當晚停宿於上劉臺村;一路出石家樓經趙家溝、岔口而來。兩路日軍於5日晨到達坡頭村混合為一路,經烏門村、官莊村佔領了永和縣城。6日晨敵由東南經桑壁向隰縣所屬午城鎮進犯。日軍在縣城只住了一夜,之後再未到過永和。

永和縣,隸屬於山西省臨汾市,地處呂梁山脈南端,黃河中游晉陝大峽谷東岸,臨汾市西北邊緣。縣境東西寬41公里、南北長46公里,總面積1219平方公里。永和東鄰隰縣,南連大寧縣,北與石樓縣接壤,西與陝西延川縣一河之隔。據《元和郡縣誌》,縣以縣西永和關為名。“永和”典出“永履和樂”語。

山西窯洞是山西省的傳統民居之一。窯洞一般修在朝南的山坡上,向陽,背靠山,面朝開闊地帶,少有樹木遮擋,十分適宜居住生活 。一院窯洞一般修3孔或5孔,中窯為正窯,有的分前後窯, 走到裡面可以發現它們有隧道式小門互通頂部呈半圓形,這樣窯洞就會空間增大。【山西臨汾,1944年。攝影:哈里森·福爾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