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26 《中国好声音》终于回归,为一个节目名字,两家公司曾两败俱伤!

即将到来的这个暑期,你看的节目又更名叫回了《中国好声音》,为了节目名字这事儿,三大公司真是用尽了力气,曾一度行成鹬蚌相争的局面,这场持续了两年半的版权之争,从两败俱伤到如今的握手言和,让其他同类节目心情如坐过山车。上周刚开完发布会,周杰伦、庾澄庆、李健和谢霆锋组成的F4导师团刚刚齐整亮相,事实上,

昨天灿星、唐德、浙江广电三方才真正和解,这也意味着即将于下月开播的新一季《中国新歌声》有望用回《中国好声音》这一金字招牌。

《中国好声音》终于回归,为一个节目名字,两家公司曾两败俱伤!

时隔两年,灿星终于又拿回了版权。其中的波折还要从头说起。

  • 2012年,灿星制作从荷兰Talpa公司引进音乐选秀节目版权制作中文版《The Voice of China》,中文名为《中国好声音》,节目在浙江卫视播出后引发收视狂潮,成为当时国内最火的综艺之一,《中国好声音》系列节目的诞生可以说是开启了大众音乐的综艺时代,这档节目的导师不仅大咖云集,培养出的学员更是迅速蹿红,积累了大批粉丝、广告招商和话题效应,影响力不言而喻。
  • 到了2016年《中国好声音》第五季筹备之际,荷兰Talpa公司将节目版权转授予了唐德公司,并宣称唐德公司拥有"中国好声音"五字中文名称,灿星对此持异议,灿星方面称,公司已经获得2018年之前《The Voice Of…》节目模式的独家续约权,荷兰Talpa将节目模式转授给唐德影视是违约行为,此后,唐德影视与浙江卫视、灿星等互相起诉
  • 因唐德公司向北京知识产权法院提出诉前保全申请,为此从2016年至今,灿星制作与浙江卫视共同打造的节目不得不更名为《中国新歌声》继续播出。不仅如此,节目原来的栏目也更改不少,最直接的便是,导师由转身变为坐"战车"冲向要选择的学员。
《中国好声音》终于回归,为一个节目名字,两家公司曾两败俱伤!
  • 本以为唐德公司干掉灿星制作后,会火速制作出唐德版《中国好声音》,事实上,唐德也的确为节目砸了不少资金,光版权费就花费了近4亿人民币,还不说期间的节目制作运营成本。按原计划,唐德影视接手后的《中国好声音》应于2017年播出,但到17年底该节目却仍在"难产"中。
  • 此时,唐德影视不仅没有得到盟友的帮助,反而是收到了荷兰Talpa发来的一份函件,后者拟单方面终止与公司的合作协议。一旦Talpa与唐德影视单方面解约成功,这意味着,不仅《中国好声音》将彻底无法播出。说不定还会面临更多合作运营以及广告招商方面违约的风险。节目剩下未支付的版权费依然要付!消息一出,唐德影视的股价一度出现开盘就跌停状况,不得不说,唐德真是赔了夫人又折兵。
  • 而灿星制作也没落到多少好处,在经历了版权纠纷、临时改名、冠名商更换等事情,《中国新歌声》收视率和人气严重下滑
    ,昔日的《中国好声音》的已然荣光不再。

要说这场版权纷争有最终的赢家的话,那就是横竖左右都有钱收的Talpa传媒。昨天,唐德影视与灿星传媒等涉及到的公司,共同签署了《和解协议书》,各方就与"中国好声音"相关的知识产权纠纷达成和解,各方承诺在协议签署后及时递交撤销法律程序的申请。各方同意并承诺,全部争议撤诉后,各方均不得再就既往争议案件向协议其他各方追究任何责任或提出任何起诉、仲裁、控告以及索赔要求。

《中国好声音》终于回归,为一个节目名字,两家公司曾两败俱伤!

此次协议书的签订,可以说算的上是世纪大和解了,观众也很欣喜《中国好声音》节目的回归。回过头来说说损失最为惨重的唐德影视,即使买了版权,这也是一场打不赢的仗,他们一开始忽略品牌的力量。最开始将《中国好声音》品牌带入市场的就是灿星,即使唐德将买了版权后的《中国好声音》成功推出市场,那观众也不会认可,因为市场上不可能同时存在两个好声音。这就是品牌先入为主的力量,希望唐德的教训能给其他企业一点启示,不要忽略品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