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在燕郊居住到北京工作的人都怎麼堅持下去的?

那個懵懂的歲月


作為一個在燕郊工作了13年的老燕漂,我感覺主要還是由於北京的居住成本和戶籍門檻迫使他們不得不進行這樣痛苦的兩地長時間、長距離通勤!

我們且不說北京的房價比燕郊房價高多少倍。就拿北京國貿、中關村等熱門區域一個90平米兩居室房租動輒8000-9000月一個月甚至上萬一個月,燕郊2000元就會有很多的選擇來說。還不要說,如果有了孩子,還得老人來居住,3居室才能滿足需求的話,房租更是會水漲船高。因此,對於很多北漂來說,雖然通勤總時間甚至會達到4個小時以上,但是畢竟居住成本相對還是太低了。相當於用每天的4個小時通勤時間去換取6000元至8000元一個月的收入,相對來說也是划算的!


其次就是北京雖然在教育等方面有著燕郊和北漂老家無與倫比的優勢,但是這些都與北京戶口掛鉤。而大多數北漂沒有戶口,因此即使孩子在北京生活也難以解決入學問題,尤其是高考問題。但是,燕郊在前些年,不僅房價較低,而且可以通過買房落戶口,從而解決孩子教育問題。

房價、房租及戶籍等方面的低成本,使燕郊成為令北漂更加親切的一個後院。雖然在很多方面燕郊都與北京不可同日而語,但是已經是北漂的最優化選擇。而其成本就是每天痛苦的通勤歷程。也許這就是一大部分北漂必須要承受的成本!


地震博士


2010年在燕郊買了房子,那時候才5000多,不過燕郊比較亂是真的,如果趕上北京開會,檢查站還得排隊。後來搬到房山,因為上班在朝陽大悅城,所以住房山反而遠,每天來回要一百公里。不過房山長陽這邊是新城,各種規劃比較完善。出小區就是大商場,滑冰電影院遊樂場各種餐廳一應俱全。雖然每天六點鐘起床,但並不覺得辛苦,早點睡就是了。週一和週五騎摩托上班避免堵車,五十分鐘就到公司。其他時間汽車加電動滑板車,不花停車費也避免最後三公里。不過馬上要搬回西城住,因為孩子要上幼兒園。雖然房山那邊也有紅黃藍,北京小學和皇城根分校,不過教學質量和生源還是比城裡差很遠。可搬回西城想想都頭疼,每天上班雖然路程縮短,但各種堵車導致只能騎電動車,汽車還沒有地方放。周圍也沒有什麼新的大商場。所以說住郊區挺好,反正我是這麼認為的。


尹老師說


現在正好在814車上,我住五期,金臺夕照上班,每天正常六點二十起,七點的814,有事人多會等7點十分的,五期814有兩個站點,公交費3快八單程,我固定的每十分鐘一趟,另外一個站點車更多著,當然人也更多,每天8點十分到8點四十到國貿,時間不固定,一般八點半左右,下車做公交或者小黃車到公司樓下了,吃個早餐去樓上上班,如果時間比較晚就先上去打卡再下來吃飯,我們九點十五上班,除非事故,開會,從來沒遲到過。白廟收費站沒那麼誇張,上高速基本十分鐘左右就過去了。


kobiwang123


靠信念堅持,對未來更美好的信念,對作為北京人的信念。

北京工作機會多,視野廣,教育醫療好,跟非北京的朋友聊天時,他們就會這麼安慰。自己就不吭聲,算是一種默認吧。

其實都是欺騙。

每天五六點起床去坐車,因為要加班沒辦法趕上拼車又苦惱不知道怎麼回時,就知道是欺騙,自己對自己的欺騙。

1、燕郊人的身份認同出現大問題,只能期望著哪天北京把它們合併了。

2、燕郊人雖都自己是房主,有了自己的房子,但經歷最苦的上下班模式,堵車,車內擁擠。

3、自我安慰會自我催眠,又不能像一無所有的北漂,在哪工作,找近的住處,或乾脆住在公司。在奮鬥上,精力和精神被耗費大半。

4、周圍有部分朋友扛不住這樣的折騰,還是搬到大北京住了,定居燕郊的初設想還是放棄了。

或者孩子老人在燕郊,自己一週回去一次,不得不向生活現實低頭呀。

雖然剛買上房時,有一陣的興奮,但那比雲還飄得快。

燕郊人群的生活,需要更多人關注。


財經作家邱恆明


為了生活必須堅持。

現實生活就是如此艱辛,城裡高昂的房價不是普通人能企及的。中低收入的工薪群體,還有那些剛剛參加工作的年輕人只能選擇在遠郊區置業安家。買遠郊區就是得起早貪黑路上奔波幾小時。現在即便是北京遠郊區,房價也不是所有人都能接受。

住在燕郊的人如此,住在房山,昌平,順義的也是如此。還有很多住密雲懷柔的人也得天天趕往市裡上班。大城市低收入老百姓的生活就是如此辛苦。

很多事情做起來可能並沒有想象的那麼艱苦。下班後一家人其樂融融一吃吃飯休息會讓,孩子繞著自己撒嬌,聽父母老婆嘮叨。再多的疲憊也就不叫事了!


雲過敬亭山


我也在燕郊睡覺,然後在北京討飯,本來搭930公車,現在終於買上了一臺小汽車,剛上了牌,覺得很奇怪,大家都說要辦進京證,每天進去就要辦一次,你們上班前怎麼會有空排隊辦呢?進京證到底要怎麼樣可以辦得比較輕鬆啊用手機辦用什麼辦呢可以告訴我嗎?我真的完全不知道,也不知道問誰,因為我沒什麼活的朋友,聽人家說廊坊的車可以用手機辦,到底是進五環要辦?還是進三環要辦?還是如果不進五環,根本就不用辦呢?

我真的不喜歡也不想下來排隊辦😫️😫️😫️,冬天好冷哦


劉樂妍


我一同事,住燕郊感覺挺好,房子之前買的,不到7000,戶口落在燕郊,倆娃上學不愁,父母也接到身邊照顧,老婆在燕郊工作。就辛苦他一個,可是男人不辛苦誰辛苦。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命運。又不是每個人的爸爸都叫王健林。山區,西部的農村孩子,有燕郊這麼個棲身之處多好啊。

還有,我表哥在北京當廚師,4000多在燕郊買的房。沒問過他好不好,反正現在一家人在一起,你說好不好?


黑熊162844223


剛開始我也很排斥,跨省啊,畢竟,慢慢就接受了,其實還可以啦,我每天下午班,坐公交去,一路有座,下午五點下班坐班車或者好多私家車回來,還認識了一些私家車朋友,每天很開心。上班坐著幾十萬的公交車,下班也坐著幾十萬的私家車,歡聲笑語,每天去溜達一圈,有啥不好,感謝公司,我們不打卡,別太過分就行,我覺得還好


土豆很好吃的


本來16年想著去燕郊買房的,可是這房價跟北京差不多,還不能用公積金貸款。想著再攢攢,燕郊後來限購了,有點慶幸幸虧沒在燕郊買,現在大興買了個老兩居,算是北京安家了吧,上班也要一個半小時,也是夠遠的。


浪浪的小飛哥


我就是在燕郊住 在大望路上上班 早上堵車從家開始算到公司一個半小時 晚上從公司到家1個小時。還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