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拼多多被曝近期赴美上市,传闻估值300亿美元,你怎么看?

小紫鱼鱼


最近,拼多多的新闻不断,先是出巨资找寻刻意黑自己的幕后势力,然后是因产品涉黄而被有关部门“监管”,接着便是商家围城讨说法,现在,又突然传出来要去上市。与众不同的是,拼多多是要赴美,而不是选择最近火热的香港。

首先得说,拼多多是值钱的,也是很成功的。拼多多的用户量增长确实很快,已经达到了惊人的程度。第三方机构极光大数据发布的最新报告显示,拼多多应用端在渗透率上已经超越京东,成第二大综合电商平台。

不过,在达到3亿用户这个指标之后,拼多多的用户数已经基本到顶,这是因其产品的目标用户群体数量以及其依托的微信用户基础决定的。

腾讯系的产品有一个共同的特点,用户从0-1亿非常快,借助微信的朋友圈和推荐裂变,很容易爆款,但这种发展却不会有长期纵深,很快到顶停止增长是必然。事实上,依托微信生存的美团,用户数到达这个数字之后就再也没能上升,其他的腾讯系业务,比如摩拜、快手等等,都有类似的过程。

另外,拼多多的用户群体粘性很低,主要是为了低价而“拼团”,还有更多人是被忽悠而来,这样的人可能在一次上当之后就彻底离开,所以,拼多多的用户数量并不稳定,只要营销力度一下降就会有大量的用户流失。

从最近的各种媒体也可以看到,拼多多在广告投放上的力度还在加大,并展开了各种宣传攻势,可以推测是其用户增长遇到了严重的问题。

阿里巴巴CEO张勇在日前接受采访时也表示,“现在大量用户都流到淘宝来了。只要连续三次不满意,用户肯定到淘宝来。你就当成在帮我开拓农村市场,教育用户好了。这种说法,显然应该有数据支撑,不会是凭空杜撰。

有人分析,根据 QuestMobile 的数据,微信MAU(月活)9.8亿,手机淘宝MAU 5.3亿。中间大约有4.5亿的差额,而这一差额主要就是三四线城市及以下的人群。即使拼多多吃掉整个中间的剩余市场份额,其增速和增长空间都存在明显天花板,而且除去微信营销号以及非实名的单人多号,再考虑到购物的部分家庭属性,拼多多的

3亿用户已经没有增长空间。

没有产品质量的支撑,不能引导用户前向,只是一味的迎合客户的所谓的“低级趣味”,这样的公司都拥有爆发的能力,但不拥有长期前行的能量。

阿里巴巴CEO张勇曾表示,拼多多走到现在这个阶段,说明它过去切入的路径是有效的,但它本质上不是社交电商,社交只是浅层次的东西。京东CEO刘强东也认为,京东的用户群体、商品品质和平台信誉都跟拼多多不在同一层次。不管拼多多愿意不愿意接受这样的评论,事实都是如此。

拼多多也低调的急速要上市,最大的可能就是缺钱了。事实上,拼多多在最近一年市场推广烧钱的数字显然不少,虽然很低调。成立三年来,拼多多共获四轮融资。今年4月,有消息称,拼多多完成了新一轮近30亿美元的融资,市值直逼150亿美元,投资方包括腾讯、红杉。拼多多黄峥曾表示,目前拼多多是亏钱的,主要亏在几个方面,第一是拼多多获取流量的成本,第二是冠名广告费用等公司必要开支。目前,拼多多这两方面烧钱的速度在加快,但进一步的融资可能性已经很小,因为在贸易战背景下,包括腾讯在内的地主家也没有余粮了。

与此同时,社交电商这条路看起来也走到头了。黄峥公开表示,“社交电商这个词,我觉得是一个伪概念,电商就是电商,社交就是社交,没有人会边交朋友边买东西”。此前,黄峥还说,因为我死了腾讯不会死,腾讯有千千万万个儿子。种种迹象表明,拼多多现在的获客已经不再依靠微信,微信能给与的支持已经见顶,拼多多要离开自己曾经最依赖的社交电商领域。

对现在的拼多多而言,甩掉社交电商的包袱是必然,但必须跟上消费升级的脚步才能有发展,就必须对产品质量以及供应链进行全面提升,但是,对比淘宝与京东差不多20年的摸爬滚打,即便有可供借鉴的经验,拼多多这样一个暴发户也显然没有能力在数年之内补充短板,更不要说拼多多的信息流、资金流掌握在腾讯手里,物流掌握在阿里巴巴菜鸟手里,管理团队与经验更是不可能一蹴而就,要想更上层楼,谈何容易。

更为严峻的是,目前资本市场形势越来越差,资金面逐渐紧张,甚至已经有资深人士预计,下半年的市场资金可能缩水七八成,这几乎等于是又一次的互联网泡沫破裂。更有资深投行人士说,小米与美团的上市就是试金石,如果效果不佳,就标志着中国互联网爆发式增长的估值时代结束了。对于拼多多们来说,储备足够的粮草才能熬过冬天,留给大家自救的时间不长了。


马继华


我不是很在意不同的商业模式,我只在意顾客的体验 ——刘强东

拼多多背后的另一个男人—马化腾

拼多多如果离开微信生态,将会带来崩盘式的结果,腾讯的话语权不只是单纯股权所能体现的。这里做个假设:如果有一天,腾讯(微信)把拼多多给封了,拼多多又还能走多远?
关于社交电商第一股:拼多多
拼多多的招股说明书披露,拼多多董事长兼CEO黄峥所占股比为50.7%,对公司拥有绝对控制权。腾讯占股18.5%,高榕资本所占股比为10.1%,红杉资本所占股比7.4%。腾讯投资管理合伙人林海峰、高榕资本合伙人张震担任拼多多董事。

拼多多

拼多多创业三年来,搭上了腾讯的资本和微信的流量红利快车道,在电商领域发展可谓是神速,从用户数上看,2017年9月用户超过1亿;2017年12月用户突破3亿,活跃用户达到2.45亿;2018年3月31日,活跃用户达到2.95亿。从几个关键指标上看,拼多多虽然与淘宝还存在不小的差距,但是与排名第二的京东差距正在不断缩小,甚至在某些层面已经有赶超之势。
但是伴随着拼多多的高速发展,很多问题也逐渐暴露出来:低价低质、假货劣质、对商家的严罚导致商家上门维权、对微信流量过度依赖带来的发展隐患、相对滞后和待完善的反馈维权和应急机制,拼多多显然需要应对解决的问题还有很多!天价罚款、质量问题,不管是商家、还是用户,都形成了很大的积怨。
不过,拼多多花了三年走完上市路,速度惊人之外,似乎多少有点太过于着急流量变现了。拼多多的奇迹还是走多远、走多久,这事你又怎么看呢?

视界云科技


价值兄认为,拼多多仓促上市,其实主要是为了大量募集资金,抢占“社交电商第一股”这个概念。因为拼多多自身的模式不像天猫、淘宝、京东和唯品会,自己存在极大的问题。再加上拖欠商家资金,引发大量商家抵制,拼多多最近遭遇问题严峻。抢先上市或许可以一解燃眉之急。具体理由如下:

1.拼多多疯狂烧钱,市场变得冷静和理性,其无法获得更多融资。据价值兄了解,6月28日有消息称,拼多多即将赴美上市,估值或高达300亿美元,这距离拼多多被传再获30亿美元融资的消息不足三个月。尽管拼多多官方均未对上述事件进行肯定,但行业质疑已甚嚣尘上。分析指出,急于上市暗示着拼多多已处于长期亏损需通过上市筹措资金的状态。拼多多过去的发展尽管迅速,并号称用户量突破3亿,但依然属于持续亏损状态。此外,其新一轮融资将达到30亿美金,目前尚未确认。这对于一家初创电商公司来说,未免步子太大了,非常危险。另外,价值兄怀疑,拼多多赴美上市其实仅是一种无奈行为,因为其已经无法再获得更高融资,在市场上也不太被看好。

2.拼多多本身商业模式不具有健康性和长期性,着急上市成为了最后的救命稻草。据媒体报道,尽管拼多多一直有资本资助,但本身面临售假、销售违规商品已经克扣商家货款等负面行为,让拼多多面临监管、平台商和用户多方面的质疑。再加上拼多多零毛利和高运营成本的商业模式也不具有长线发展的可能性。因此,上市成为其最后的救命稻草了。

3.抢占“社交电商第一股”,拼多多三年时间估值300亿美金让业界质疑连连。无论是京东刘强东,还是淘宝天猫等电商行业人士,都认为拼多多的社交电商概念过于肤浅。成立三年时间的拼多多,尽管估值达300亿美金,但却受到大量的质疑。为了摆脱这种窘境,拼多多或许不惜流血上市。最近,拼多多CEO黄峥面对媒体就表示,“现在是拼多多面临成立三年来最大的舆论危机”,因此,拼多多不得不上市。


科技公司价值


如果问中国电子商务领域有什么公司用3年不到的时间,完成了阿里、京东十几年的努力的话,那么拼多多无疑就是这样的一个神话,最近拼多多赴美上市的消息引爆了整个网络,三年时间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市值突破240亿美元,这个堪称奇迹的造富神话背后,拼多多现象的出现到底该怎么理解?无敌造富的拼多多又做错了什么吗?

一、拼多多的造富神话

据外媒报道,中国知名购物平台拼多多将于7月26日在美国纳斯达克证券市场挂牌交易。目前,拼多多已经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提交了更新后的招股书,股票代码为PDD。此外,拼多多每股发行价为16到19美元,如果按照最高19美元的超额发行价计算,拼多多的市值将超过240亿美元。

拼多多计划以每股16美元至19美元的价格IPO发行8560万股美国存托股票(ADS),代表3.424亿股A类普通股,拟最高融资18.7亿美元。其中腾讯和红杉资本将在此轮IPO中拟各增持2.5亿美元。此前的招股书显示,拼多多计划通过IPO交易筹资最多10亿美元。拼多多将实施“同股不同权”的AB股结构,即A类股票投票权为1:1,B类股票投票权为1:10,B类股票卖出时自动转为A类股票。

预计本轮IPO后,创始人、董事长兼CEO黄峥将占股46.8%,拥有89.8%的投票权;腾讯所占股比为17.0%,投票权为3.3%;高榕所占股比为9.3%,投票权为1.8%;红杉资本所占股比为6.8%,投票权为1.3%。更新后的招股书披露,拼多多计划将40%的募资款用于增强和扩大公司现有业务,40%的会用于技术研发,剩余资金会用于日常公司运营和潜在投资项目。

根据网上的公开市场信息显示,拼多多成立于2015年9月,是上海规模最大、成长最快的电商平台之一,仅仅三年不到的时间,拼多多已经充斥着中国的大街小巷,广告铺天盖地,根据招股书显示,拼多多活跃买家数达3.44亿,活跃买家平均消费额从674元增至763元,拼多多GMV达2621亿元。当季,拼多多的平均月活用户达1.95亿,较第一季度增长17%。

看到这样的数据,相信所有人都会瞠目结舌,这也是估计为什么拼多多会被称为和快手齐名的中国互联网之怪现象,我们纵观拼多多的成功背后,中国企业巨头腾讯的那只企鹅身影总是若隐若现,在中国的互联网领域阿里和腾讯的争夺战几乎已经势同水火,然而在电商领域其实腾讯似乎没有什么抓手,之前的拍拍网、易迅网被实践证明几乎是完全失败的案例,而京东和腾讯其实又能说是一个序列,那么拼多多就成功地占据了这个空白,借助腾讯几乎无敌的流量优势,占据了腾讯系各大超过生态的重要入口,再加上直击用户G点的超低价格,让拼多多的神话就此诞生,然而这种神话的背后是亏损,2016年,公司净亏损为2.92亿元人民币;2017年中,公司净亏损为5.251亿元人民币(约合8370万美元),截至2018年3月31日的第一季度公司净亏损为2.01亿元人民币(约合3200万美元),相比之下上年同期的净亏损为2.077亿元人民币。

二、拼多多着急上市隐忧何在?

说实在与其他互联网电商巨头相比,拼多多崛起的速度实在是太快了,快的让人眼花缭乱,从2015年9月成立,到2018年7月上市,这不得不让人感觉速度太快根基不稳,虽然亚马逊、京东等等行业巨头都是存在亏损上市的现象,但是别人都是在业务发展模式已经较为成熟的时候选择了上市,而拼多多的业务模式到底是什么呢?相信很多人都会觉得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也许有人会说拼多多低价、特卖这样的模式不算商业模式吗?

的确,从现在的角度来看,拼多多的这个模式的确是成立的,之前百团大战的时候,美团依靠的不就是这个?那么先烧钱后收费,滴滴的成功不就是烧钱烧出来的行业第一吗?仿佛拼多多的商业模式在很多互联网独角兽的身上都有着相似的影子。

但是,我们要考虑此一时彼一时,美团的成功依靠的是流量极为便宜的市场氛围,让美团可以从中做大做强,滴滴的成功依靠的是疯狂的收购,从而取得了行业的垄断地位,而拼多多呢?拼多多的隐忧可以总结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后互联网时代的商业模式匮乏。如今是一个流量匮乏的时代,互联网企业的获客成本是与日俱增,即使拼多多有着QQ、微信这样的超级流量巨无霸也依然会碰到流量增长瓶颈,只不过早晚的事情,而拼多多的主要商业模式更像当年百团大战时候的那些团购网站,靠的是营销是补贴是烧钱来实现业务的增长,但是与当年自由竞争的市场不同,现在的中国电子商务,淘宝、天猫、京东、苏宁可谓是巨头环伺,拼多多再有钱能烧的过这几大巨头吗?我们再退一万步说,假使拼多多硬是烧钱烧出了一条血路,那么他不可能永远不盈利,如果要盈利的话,那么它是要当淘宝呢?还是当京东呢?或者当唯品会呢?好像每一条道路上都有一个难以逾越的超级大山在等着他。

二是到底是消费升级还是消费降级。我们不得不承认,拼多多成功地抓住了中国消费者爱贪小便宜的心理,并且当前的经济环境相对而言的确有些困难,这也导致了在宏观经济的影响下出现了一定程度消费降级的现象,所以很多人从勤俭持家的角度来说,是迫不得已消费降级的,然而,凡事都需要一个以本求利,任何商品都是有成本的,几元钱的衣服你如何保证其物美价廉,几块钱的东西你如何确保没有品质问题,的确现阶段由于中国商品产能过剩,拼多多的存在在某种意义上来说是在帮厂商去库存的,但是去库存不可能是无限制的去库存,即使拼多多再砍掉中间环节,也是需要必须支付的物流和仓储成本的,这并不是一种说没有中间环节就这么便宜能解决问题的事情,如今拼多多已经被称为假货横行,仿冒品遍地了,品牌口碑已经打了一定的折扣,如果未来消费升级趋势恢复的话,拼多多这种廉价品的销售就会像路边的两元店一样快速被消费者抛弃。

三是拼多多的盈利模式到底怎么办?拼多多上市就意味着它已经要全面进入资本市场,在风险投资的时代,可以和投资人讲情怀,讲烧钱,但是一旦进入资本市场,资本市场看的可不是情怀而是真金白银的盈利模式和每股利润,拼多多在短时间内借助腾讯的流量优势,整合了中国大量产能过剩的低端产业链,从而用低价方式迅速占领了市场,然而拼多多已经把自己孤立在了一个微笑曲线的低端产业链上,这个产业链的底端已经被无数企业证明过几乎没有利润,一个没有利润的产业链如何带来自身的升级,淘宝因为低端所以升级出了天猫,唯品会因为不赚钱所以转型做了新品销售,盈利这是所有商业模式的根本逻辑,拼多多却是一个似乎没有根本逻辑的企业。

拼多多的成功再度证明了中国一切皆有可能,但是他们成功的背后这些问题和隐忧到底该怎么解决?


瀚海观察


拼多多于2015年9月成立,它主要通过微信社交的能量,获取低成本流量。以此来聚合一定规模的拼团模式,形成规模效应,给用户更高性价比的商品。

备受多方投资机构的青睐

短短三年,拼多多共获得四轮融资,投资方包括腾讯,红杉中国,IDG以及高榕资本等机构。并且在今年四月的新轮融资中,拼多多被评论与机会拿到了30亿美元融资金额和150亿美元估值。



发展过快,拼多多成长迅速

根据资料显示,拼多多目前的用户数量已经达到3亿,商家超过100万,在两年时间里,拼多多就获得了全年GMV超过1000亿的成绩,同样的数据淘宝用了5年,京东用了10年。



自身的发展以及同行业的竞争

从最初的零元购,到拼团,拼多多的崛起靠的是低价杠价。当然,淘宝和京东的崛起,最初也是靠的低价。但是短短两年的时间,拼多多的成交额就突破了千亿元,低价的功劳占大半。

但是一味的追求低价,拼多多很难继续保证用户和商家的利益,这也是拼多多转型难,成长难的重要原因。

面对拼多多的崛起,巨头京东,阿里等电商平台也已经开始反击,比如阿里成立淘宝低价版,京东发布购物节,目的就是为了抗击拼多多产生的冲击。



没有产品质量的保证,就不能留住用户,引导用户向前,只是一味的迎合用户的“低需求”,虽然爆发力高,但是没有持续前行的能量。


首席发言者


上周末最劲爆的消息,是社交电商“拼多多”赴美上市的消息曝光。

按创始人黄铮的畅想,拼多多将成为“Costco”和“迪士尼”的结合体,在娱乐的同时,向消费者提供高性价比的商品。

有人戏谑说,这是Costco和迪士尼被黑的最惨的一次。

在淘宝和京东两强争霸的后电商时代,拼多多能在短短3年时间内异军突起,自有它的过人之处,但我今天更想讨论的是,如果拼多多上市成功,估值或高达300亿美元,你是否该买它家的股票?

01

和淘宝、京东相比,拼多多最诱人的地方,在于它的成长速度实在是太快、太快了,而众所周知,无论是A股还是美股,资本市场向来青睐业务急速膨胀的公司。

拼多多成立于2015年9月,招股书显示,公司2017年的GMV(网站成交金额)为1412亿元。这个成绩有多恐怖呢?平台GMV突破1000亿元大关,京东花了10年,淘宝花了5年,而拼多多只花了不到3年。

如果拼多多上市后还能维持如此高速的增长,想想看它的股价能涨到什么地步?能给股民带来多么丰厚的回报?

支撑拼多多高增长的直接原因,是金主腾讯的力挺。2016年7月,在B轮融资后,腾讯一举拿到了拼多多18.5%的股权,从此9亿微信用户变成了拼多多的金矿。

同样涉嫌“诱导分享”,其他电商App一律被微信无理由封杀,唯有拼多多能在微信一路畅通,足迹遍布各大微信群、朋友圈和一对一会话。



腾讯的算盘打得很精明:自己没有做电商的基因,但微信的庞大流量不变现又太可惜,与其让各路微商挖墙脚,倒不如扶植一个亲儿子自己干!何况还能让老对手淘宝如坐针毡,就算不能打垮淘宝,让它感到一阵阵恶心也是极好的!

在得到腾讯的扶持后,拼多多做得最对的事情,是它把“熟人砍价”这一招发挥到了极致,让每一个用户都有极强的动力向它的亲朋好友安利这款App——每增加一个新参与者,用户要支付的货款便会降低一丁点,没人会不喜欢占小便宜的。



“社交+电商+低价”,这是大家给拼多多打上的标签,也是拼多多最核心的商业逻辑,巧合的是,在真实的消费需求被高房价死死压制的当下,拼多多的出现,恰好迎合了大家没钱消费,只能“消费降级”的潮流。

看起来,房价还会继续领跑工资,所以拼多多的股价,未来也充满光明?

02

可惜的是,在急速壮大的同时,拼多多的经营问题也在逐渐凸显。

拼多多选择美股上市,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美股对公司是否实现盈利没有具体要求,换句话说,亏损的公司也能赴美上市。

中国的互联网公司在初创期大多是烧钱买用户,抢市场,拼多多也不例外。2016年和2017年,拼多多分别亏损了2.92亿元和5.25亿元,2018年第一季度,拼多多更是创纪录地亏损了2.01亿元。

比亏损更可怕的是,拼多多的盈利模式之前一直起伏不定,最早公司打算搞自营赚钱(京东),后来转为做平台赚钱(淘宝),收入来源主要是在线广告和交易佣金。



但问题是,拼多多之前快速吸引大量商家入驻的关键,恰恰是它肯免费把流量给到中小商家。现在拼多多转型做平台,用流量来换钱,短期来看,钱确实是赚到了,但长此以往,对商家来说,它不就是一个收费便宜了一些的淘宝么?等商家忍无可忍时,拼多多是否会经历大规模撤店呢?

除了盈利压力外,拼多多目前最直接的经营难题在于,它的“社交电商”概念,已经对微信的生态造成了严重的污染——最简单的一个例子,你问问身边的80后90后,他们对拼多多究竟印象如何?

事实上,微信也意识到了这个问题,加强了对拼多多“诱导分享”的管控,搞得拼多多连连叫苦说,自己“一年被腾讯封杀1000次”。

如果腾讯立即断奶,拼多多有能力让现有用户持续买单,并为其不断带来新用户么?这是要打一个问号的。

我甚至觉得,拼多多现在急于上市,也是为了提升自身品牌形象,力图在微信断奶后,吃掉城市这块硬骨头(有统计显示,拼多多6成用户在三线以下城市,7成为女性)。

但最最关键的是,支撑拼多多商业逻辑的根本趋势“消费降级”,在未来是否会被证明是一个伪命题?毕竟没人真心喜欢价低质次的商品。现在“房住非炒”的理念正在普及,00后的买房压力会骤减(因为家里都有好几套房子),大家都会更珍惜自己的社交圈,真没必要为了蝇头小利去做拼多多的“自来水”。

03

上面提到的问题,还只是单从商业模式上去分析,拼多多在其他方面同样存在着一大堆问题,需要去补欠帐。

比如拼多多创始人黄铮持股比例过高,客观上存在减持套现的冲动。在四轮融资后,黄铮依然持有拼多多50.7%的股权,对公司拥有绝对控制权,腾讯也只能做二股东。

又比如拼多多最被人诟病的假货问题,容易成为美股的砸盘导火索。电商老大阿里巴巴,当年都被假货风波搞得十分头大,一堆中高层被迫引咎辞职,后起之秀拼多多,又凭什么可以幸免?



还有拼多多客单价太低的问题。这个问题其实拼多多想解决,也就是想提高客单价,但因为最早打的是低价牌,拼多多的用户对价格极度敏感,提升客单价便意味着用户流失,这个坑当年美团也曾遭遇过,至今没找到太好的解决办法。

总的来看,我觉得拼多多如果成功上市,300亿美元的估值过高,公司的发展前景不清晰,它家的股票,暂时还是不要急于买入。



懒先生理财


对于拼多多大家都不陌生,廉价商品的聚集地,至于为什么这么说,因为在拼多多买商品确实比市场上或者某宝会便宜,但是在拼多多买回来的东西确实不敢恭维,大多数都是差评如潮,至于为什么这样?商家说了,一分钱一分货,要买好的上某宝去,客户也是吃黄连,没地方诉说,就吐槽下这个网站了。


此次传闻拼多多将赴美上市,在下周向美国SEC提交上市文件了,而且承销商还是高盛和中金,给更多的人感觉有点火急火燎去融资的意图。


因为拼多多成立于2015年9月份至今不到3年时间,是一家C2B拼团的第三方电商,功能在于用户可以和陌生人拼团购物,在成立未满一年的时间里成交额突破1000万,商家入驻超过万人,2017年用户就突破了2亿了,确实增长迅猛,面对这种增速的情况下,吸引了各方的融资,包括腾讯的进驻,因为在目前的电商市场,除了某东和某宝外,大部分消费者真没有可以看的上的电商网站了,半路杀出个黑马,必然腾讯要介入去和,某宝争个高低。

而这次的上市,传闻估值在300亿元,应该是既定的事实了,在下周会公布,但是对于拼多多而言,加速的发展必然会导致体制内的不健全,多位拼多多商家聚集上海总部门口维权恶意扣款和无良平台的舆论四起,加之消费者对于商品的售后服务过于不满意,导致了拼多多口碑并不好,若是不考虑内部的问题,而是持续以这种方式运营,其实过了新颖期,也会慢慢被消费者不屑。


金美圆的财经笔记


成立不到3年的拼多多,竟然估值达到300亿美元,要上市了。
这距离它刚刚融资30亿美元才过去2个多月。
按道理,不缺钱,但为何却急着上市?
其实,急着上市的,还有腾讯系的另一家重量级公司:美团。据说还有快手,也有上市传闻。
为什么都这么着急?
其实当初腾讯主控美团收购摩拜就已经预示着这个结果了,腾讯要把这几个烧钱的公司赶紧变成上市公司,这样就可以套现了,现阶段互联网公司的估值处在历史最高水准附近,这正是上市的极佳窗口。
差不多已经转变成投资公司的腾讯,自然不会放过这么好的机会。
而拼多多,虽然数据上,有的甚至称已经超过了京东,但是事实上大家都明白,根本和阿里,京东还没什么可比性。这种热潮到底能持续多久?
最近阿里CEO张勇接受采访时提到了拼多多,他说,一块钱包邮、两块钱包邮那些东西,不符合规律。只要连续三次不满意,用户肯定到淘宝来。你就当成在帮我开拓农村市场,教育用户好了。
张勇相信,消费升级是大趋势,淘宝不会再回到过去的路子上,也不会走拼多多的路子,淘宝特价版只是一个策略型产品,他相信用户最终还是会回到淘宝和天猫上的。
对拼多多,刘强东的态度如何?之前,刘强东曾经说过,“当一个商品价格便宜到一定程度时,对消费者没有好处,是浪费了钱而不是省钱,这也是迄今为止很多消费者没有明白过来的。市场还需要进行教育,还有无数消费者不断上当受骗。”
刘强东认为,拼多多假货泛滥是不争的事实,品质成为其一大硬伤。
两大电商巨头都不看好拼多多,你怎么看?
我反正,也不看好。
每天坚持原创,已经很多年了,其中辛苦,只有自己知道!希望内容对您有帮助,也希望各位能够给些鼓励,关注,点赞,留言都可以!感谢读者,感谢粉丝的长久陪伴!

赵冰峰财经


拼多多已经于6月30日正式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提交了招股书,证实了前些日子赴美上市的传闻。

拼多多的快速崛起在很大程度上是受益于长尾互联网用户的爆发,而拼多多看准的也正是三四线城市及以下的人群,这部分人群是微信9.8亿月活和手机淘宝5.3亿月活这个差额的主要组成部分。即使拼多多要吃掉整个4.5亿差额,其增长速度和增长空间也注定是有限的。

更何况,所谓的“社交电商”,看起来更像是个伪概念,黄峥自己都曾公开表示,“电商就是电商,社交就是社交,没有人会边买东西边交朋友”。而拼多多的主打模式便是“拼团砍价”,这种模式通过微信很容易迅速传开,这也是拼多多这么快就有了近3亿活跃用户的主要原因。可是通过拼团砍价聚集起来的用户又有多大的粘性呢?这能叫社交吗?拼多多的信息流都掌握在微信手里,依托于本就是社交平台的微信来做社交,即便形成了规模巨大的连接,怕也只能算是“社交假象”吧。

而在电商方面,拼多多也是问题多多,尤其是在产品质量和供应链方面,显然跟淘宝、京东是没法相比的。何况,目前拼多多的物流还掌握在菜鸟手里。“社交电商”似乎已经成了拼多多的包袱了。3亿活跃用户已经逼近4.5亿了,如何留住这部分用户并且把巨大的流量转化成实实在在的销售业绩,对体量已经很大的拼多多而言,或许比火急火燎地抢夺那1.5亿潜在用户更为紧急。

综合起来,拼多多的前景并不是一篇光明,300亿估值恐怕有些虚高。要解决这些堪称硬伤的问题,拼多多需要的是不仅仅是大把的钱,还有时间。拼多多急着上市,首先就是要解决资金问题,可是,市场会给它转型的时间吗?


盘和林数字经济观察


重磅消息!《中国企业家》6月28日透露,拼多多将于下周向SEC提交赴美上市文件,高盛和中金将担任本次拼多多上市的承销商。雷帝网称,这一消息已非常确切,下周就会有“实锤”。不过,拼多多官方回应,“不予置评”。

此前也发生多次当事公司表示“不予置评”,但结局却如爆料所言的情况发生。不知这一次,拼多多能否抢占“社交电商第一股”?

拼多多成立于2015年9月,不到三年,就做到了月流水400亿的恐怖规模。在其官网上,拼多多将自己定位为“新电商开创者”。致力于将娱乐社交的元素融入电商运营中,采用的是“社交+电商”的模式。

腾讯是拼多多的重要投资方,参与了其B轮、C轮融资。拼多多通过微信成交的销售额在总GMV中占了非常重要的比重。外界也有观点认为,腾讯对拼多多的扶持,是想在电商领域能多些筹码。在今年4月的C轮融资中,拼多多又获得了腾讯领投的,金额在30亿美金左右的投资,彼时拼多多估值接近150亿美金。这次赴美上市消息传出,也有自媒体称其目标估值达300亿美元。才短短2个多月过去,拼多多的估值真能翻一倍嘛?

(拼多多融资纪录)

风光背后,拼多多负面消息频发。从创立之初的拖欠供应商货款,到最近几个月先是被《法制晚报》曝光售卖涉嫌黄暴商品,包括开刃刀、伪基站设备、摩托车车牌及充气娃娃等。后又传出商家聚集拼多多总部维权。拼多多疯狂收割用户,但在快速扩张的同时也频频掉进“雷区”。在2017消费投诉榜上,拼多多成消费者投诉热点。不少消费者反馈遇到了产品质量问题、商家服务问题等。

这个节点选择赴美上市,也颇值得玩味。当下,大量互联网独角兽向美股/港股冲刺。其中的代表就有小米、美团。今年资本市场的表现,也充满了非常多的不确定性。也许如果现在赶不上车,融不到钱,后续可能面临的危机更多。

而如果现在上市的话,拼多多抢眼的数据能够向资本市场讲一个不错的故事。第三方机构极光大数据发布的最新报告显示,拼多多应用端在渗透率上已经超越京东,成第二大综合电商平台。毕竟,用三年时间走完京东十年的路,听起来就有点小激动呢。

黄峥在接受《中国企业家》采访时,将拼多多的模式解释为“电商版的Facebook”。他认为,“淘宝和京东等传统平台,都是搜索引擎式的电商,类似于电商版的Google,是人在找货,而拼多多希望做一个,让货找人,这是两个物种。”如果赴美上市,将电商与Facebook结合,美国投资者听着可能觉得更易理解,从而为拼多多买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