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27 賢豐控股董祕遺孀所說的“眼花繚亂”的資本運作是什麼?

自賢豐礦業接手賢豐控股後,就頻繁的併購重組轉型,轉型的業務皆為風口項目。不過號稱轉型以來,在最新的年報中,原主營業務營收依舊佔據了總營收90%以上,外界甚至給予其“蹭熱點專業戶”的稱號。

6月26日,賢豐控股發佈了一則公司董秘身亡的公告,就在外界還未從對這一公告的消息作出反應,其妻的一封信將這一看似平常自殺的事件變得不同尋常。與公告對已逝董秘張志剛先生任職期間的例行認可不同的是,其妻信中的措辭暴露了張志剛的自殺並非公告所呈現出來的那般平和。

賢豐控股董秘遺孀所說的“眼花繚亂”的資本運作是什麼?

向來在媒體面前低調的賢豐控股也因為這件事被捧上了風口浪尖。而在張志剛先生遺孀的那封信中“比如公司眼花繚亂的資本運作,比如一些提心吊膽的操作手法”等字眼,留給外界更多的遐想空間。那麼所謂的“眼花繚亂”的資本運作到底是什麼?

併購轉型多年無成果

賢豐控股於2007年上市,主營業務為微細漆包線,前身是蓉勝超微。年報顯示,2017年漆包線業務的營業收入佔公司總收入的99.89%。

對於上市至今依然佔據總營收超過90%的主營業務,公司的總經理盧敏曾這樣評價:漆包線的利潤貢獻對上市公司的利潤貢獻不是特別多。但同時,盧敏也承認這個方向是沒有問題的。或是基於對上市公司的業績的需求,認為“利潤微薄”的賢豐控股於2015年提出轉型,轉型的方向是金融控股。

為此,賢豐控股做了很多準備。2015年,在定增方案獲批之後,當時被稱為蓉勝超微的賢豐控股公告與香港尚乘、深圳創盛共同申請設立了一家合資券商——廣東粵港證券;隨後競拍獲得了易方達資產旗下的橫琴國際商品交易中心23%的股權,這一交易中心在2016年9月試運營。隨後又設立了與融資租賃、商業保理等公司,在2016年設立了豐盈基金,持有其51%的股份。

不過,根據投資者平臺的問答,直到2017年9月,粵港證券公司目前仍在等待證監會的審批中。同年9月證監會官網公佈的粵港證券正式完成“受理”環節的審核消息中的粵港證券,並非是賢豐控股的廣東粵澳證券。

賢豐控股董秘遺孀所說的“眼花繚亂”的資本運作是什麼?

而本想依靠轉型來提高公司的盈利的收購也並沒能給公司帶來實際的利潤。2016年年報顯示,收購64.5%股權的橫琴國際,從購買日到期末的淨利潤-965萬;2017年持續虧損,全年的虧損金額達到1476.23萬元。而在2016年設立的豐盈基金也出現了同樣的虧損情況,年報顯示,2017年廣州豐盈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淨利潤為-1221.91萬元。

賢豐控股董秘遺孀所說的“眼花繚亂”的資本運作是什麼?

賢豐控股董秘遺孀所說的“眼花繚亂”的資本運作是什麼?

而賢豐控股對廣州豐盈的處理可以說“恰到好處”,年報披露,豐盈基金被出售了2%的股權之後,上市公司持有豐盈基金的股份降低至49%,不再被納入合併報表範圍。值得一提的是,交易對手連上創展實業投資有限公司是控股股東賢豐控股集團的全資子公司。

賢豐控股董秘遺孀所說的“眼花繚亂”的資本運作是什麼?

賢豐控股將這種轉型的失敗歸結為國家對互聯網金融政策的緊縮。就在金融轉型失敗之後,上市公司就迫不及待的開始了第二次轉型。

2017年5月,賢豐控股停牌籌劃對外投資,出資5100萬元與大股東廣東賢豐控股有限公司、深圳市聚能永拓科技開發公司共同投資設立賢豐新能源公司。彼時,聚能永拓不過是一個成立2年的小公司,從事的是鋰產業。

隨後,又籌劃重大資產重組,分別收購關聯方連上創展實業投資有限公司及深圳市聚能永拓科技開發有限公司持有的標的公司,廣東聯拓鋰業樂際有限公司51%的股權,不過最後這一重組最後以失敗而告終。

進軍鋰業本來就備受質疑。市值風雲的研究員在接受央視的採訪的時候表示,對於聚能永拓聲稱買斷了俄羅斯提鋰技術表示質疑。

不管如何,在一片質疑中賢豐新能源公司交出了一份不太令人滿意的成績單。年報顯示,2017年賢豐新能源虧損125.15萬元。

賢豐控股董秘遺孀所說的“眼花繚亂”的資本運作是什麼?

花樣百出的資本手段

賢豐控股之所以如此折騰,就是因為上述的“利潤微薄”。賢豐控股在上市之後就出現了業績下滑的情況,淨利潤多年在盈利邊緣試探。在經營多年業績也不見提升之後,原實際控制人諸建中將股權轉讓了出去,2014年4月,東朱海科見、億濤國際分別與廣東賢豐礦業集團簽署了股權轉讓協議。股權轉讓完成之後,賢豐礦業以持股25%成為第一大股東,實控人就變成了賢豐礦業的實際控制人——謝松峰和謝海滔。

賢豐控股董秘遺孀所說的“眼花繚亂”的資本運作是什麼?

據悉,賢豐礦業本身的業績並不好,從可查詢的公開信息顯示,賢豐礦業2011至2013年的歸屬於母公司的淨利潤由盈利轉虧,2011年時為盈利1406.12萬元,到2012年虧損為1095.08萬元,2013年虧損額就擴大至3926.97萬元。同時賢豐礦業,這三年的資產負債率也不斷加大,從2011年的72.94%增至2013年的97.41%,已接近資不抵債。以賢豐礦業當時僅有的淨資產1845.55萬元,甚至不夠支付它購買蓉勝超微控股權的對價。

賢豐控股董秘遺孀所說的“眼花繚亂”的資本運作是什麼?

不過這不影響其深諳資本操作的手段,在此之前蓉勝超微的股價已經多年沒有太大的起伏。或許是急於從上市公司獲得成績,剛完成股權轉讓,蓉勝超微就向賢誠礦業、大成創新、博源凱德、南方資本、東莞鑫隆、睿渠投資共計6名特定投資者發佈了達10億元的定增預案。

當時有業內人士質疑這份定增預案的效果。然而定增預案還未通過,4年前定增案中內幕交易的舊賬卻被翻了出來。2010年,蓉勝超微擬定增7789萬股購楊行銅材100%股權,內幕知情人倪浩、姜勝芳利用內幕信息控制交易股票。這也直接導致了10億的定增預案被擱置,直到2015年11月才獲批准。

雖然定增延遲,但是畢竟也曾帶動了股價的上漲。2016年併購橫琴國際商品交易中心之後,7月7日,蓉勝超微又發佈了10轉25的預案。高送轉的公告帶來了股價的上漲。但事實說明,資本手段在沒有基本面支撐的情況下都是白搭,今年以來,賢豐控股的股價一路下跌,截至今天收盤,報4.14元,總市值已經不足50億。

就在今年5月底,賢豐控股曾受到深交所發來的11個問題的問詢函。在事發前五天的6月20日,賢豐控股集團分別將所持1200萬股、2300萬股股份質押給兩位自然人王順高、陳松姣,以做融資之用。而作為董秘的張志剛所承受的壓力也不言而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