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分时四驱、适时四驱、全时四驱各有什么特点?

v测评


四驱车则是能够将发动机的动力分配到四个车轮上,让四个轮子一起驱动。四驱系统现在大多应用在SUV车型上,所以才会出现开头我们提到的情况。四驱车主要分为以下三类。

1、全时四驱

简称AWD--All WheelDrive,即汽车在行驶的任何时间,所有轮子均拥有动力进行独立运动。不管天气刮风下雨,路面泥泞崎岖坑坑洼洼,四个轮子都保持良好的抓地力,驾驶员能更好地控制轨迹。遇到转弯,还可以更好地避免前驱车的转向不足和后驱车的转向过度问题。可见,稳定性、可控性、安全性是全时四驱最大的优点,最有话语权喊“主动安全、主动驾驶”这个口号的。当然缺点也是明显的,结构相对复杂,油耗偏大。

如今很多汽车厂商拥抱这项技术,例如奥迪Quattro、大众4MOTION、奔驰4MATIC等,代表车型有奥迪Q7、宝马X5、奔驰GL等。最著名的还是奥迪Quattro,大家一定对那只又酷又神秘的壁虎标志印象深刻。凭借这项技术,奥迪曾无数次横扫世界各大赛车奖。

2、分时四驱

即PART-TIME 4WD,驾驶员可以自行手动切换两驱和四驱模式,是越野车或硬派SUV常见的驱动模式。它的优点是稳定性高,坚固耐用,在正常路面行驶时使用两驱,节省油耗,在越野路面行驶时切换四驱,提高通过性。

缺点是车主得手动操作切换,可能还需要停车切换,有些是通过分动箱挡杆,有些是通过电子按钮或者旋钮,比较麻烦。遇到恶劣路况无法及时反应,没经验的车主也时常掐不准脱困时机进行切换。而且,分时四驱没有中央差速器,不能在硬地面(铺装路面)上使用四驱系统,特别是在弯道上不能顺利转弯。常见代表车型有JEEP牧马人。

3、适时四驱

即Real-Time,是指汽车在电脑芯片控制下,自动识别路况信息,动态切换两驱和四驱模式,可以说是“自动的分时四驱”。在颠簸、多坡多弯等附着力低的路面,车辆自动设定为四轮驱动模式,以获得更强劲的通行能力,而在城市路面等较平坦的路况上,车辆会自行切换为两轮驱动,以减少油耗。适时四驱还有“LOCK”键,按下可以完全切换为全时四驱模式。

适时四驱的结构简单得多,成本和整车重量降下来,油耗也降下来了,而且它通常应用在前驱平台为主的车型上。它避免了全时四驱油耗大、分时四驱手动操作的缺点。这些优点集中在一起,就非常适合小型或者紧凑SUV了。所以现在大部分城市SUV车型都采用适时四驱,例如哈弗H6、CRV、昂科威、途胜等。

但适时四驱在前后轴传递动力时,会受制于结构本身的缺陷,无法将超过50%以上的动力传递给后轴,这使它在主动安全控制方面,没有全时四驱的调整范围那么大。


车域无疆


汽车上的四驱系统分为分时四驱、适时四驱和全时四驱,有人评价这个好那个不好比较片面,其实它们各有优点和缺点,弹哥今天在这里给大家普及一下。


适时四驱

适时四驱只在适当的时候转换为四驱,系统会根据车辆的行驶路况自动切换为两驱或四驱模式,这个不需要人为操作。适时四驱结构简单,可以有效降低成本,且利于降低整车重量,适合前横置发动机前驱平台的车型配备。


缺点是绝大多数适时四驱在前后轴传递动力时会受制于结构本身的缺陷,将动力传递给后轴过程中能量流失严重。

分时四驱

分时四驱技术成熟,结构比较简单,可靠性高,成本比全时四驱低得多,灵活性高。分时四驱可以由驾驶者根据路面情况,通过接通或断开分动器来切换,从而实现两驱和四驱自由转换的驱动方式。


分时四驱的缺点是对驾驶技术要求较高,公路上、沙地及冰面上过弯不能采用四驱模式。

全时四驱

全时四驱就是四轮在任何时间都能独立驱动的装置。优点是可以实现车辆高速过弯时每个车轮分配到最佳的驱动力。


缺点是结构复杂,成本高,占用空间较大,而且能量传递效率低。

这三种汽车四驱系统的优缺点如果有描述不全面的地方,欢迎补充哦~


弹个车


总得来说,四驱系统根据设计目的不同有不同的形式!

分时四驱:

  • 设计目的:主要是为了脱困。由于差速器的存在,一只车轮打滑,另一只即使抓地力良好,也不能脱困,这也就导致两驱车的脱困能力很差,为了增加汽车的脱困能力,研发设计了分时四驱,分时四驱采用牙嵌差速锁刚性连接前后桥,连接以后动力均匀分配给前轮和后轮,这样当某一个轮打滑时,其它车轮可以驱动汽车脱困。

  • 优点:结构简单、成本低、可靠性好,可以按需连接或断开,对于油耗没有影响
  • 缺点:适用路况有限,由于四驱连接以后,前后轮没有转数差,会产生转向干涉,在日常抓地力良好的铺装道路驾驶时不能挂入,否则会导致差速器损坏或者翻车。



适时四驱:

  • 设计目的:优先考虑汽车的脱困能力,其次才考虑汽车在高速或湿滑路面行驶的稳定性。适时四驱一般都是发动机前置、横置布局,在前后桥之间增加了一个限滑差速器(多为电控多片离合器),日常为了节省油耗以前驱为主,当检测到前轮打滑以后,迅速压紧多片离合器使动力传递到后轮,帮助汽车脱困,由适时四驱的结构原理可知,适时四驱从检测到打滑到分配动力会有一定的时间,因此,对于高速行驶的汽车循迹性没有帮助。随着四驱技术的发展,现代的适时四驱多带有程序控制,比如在起步、转弯时会主动利用程序控制四驱的结合与分离,增加了适时四驱的使用范围,另外,还可以接入EPC系统,在汽车因打滑而失控时,增加EPC的处理极限和处理措施,减低风险。
  • 优点:对油耗影响较小,成本较低,道路适应性好。
  • 缺点:由于适时四驱在动力分配上属于被动分配,要经过检测打滑->分配动力的过程,因此动力分配时间长、效率低。


全时四驱:

  • 设计目的:全时四驱的设计目的是优先保持汽车高速行驶、湿滑路面行驶时的稳定性和寻迹性,其次才考虑到脱困的问题,世界上很多轿车都有全时四驱版本,斯巴鲁的力狮、奥迪a6l的quattro、奔驰E320、宝马五系这些轿车都有全时四驱版。

  • 全时四驱的变速箱和中央差速器往往是集成在一起的,发动机动力从变速箱输出以后直接输出到中央差速器,再由中央差速器动态分配给前轴和后轴。理论上来说,全时四驱是最适合驾驶的四驱方式。全时四驱的车在高速行驶时可以保持较高的稳定性和循迹性,主要是因为全时四驱在行驶时四个轮子始终同时输出动力,即使有一只轮胎失去抓地力,打滑,其他三只轮胎仍然能够。稳定的驱动汽车前行确保汽车的循迹性不被破坏。因此全时四驱的车高速行驶起来表现非常稳定。
  • 全时四驱的车脱困能力也非常不错,前提是要带有中央差速器的锁定功能,当中央差速器锁止以后,前后桥相当于刚性连接,很好的帮助汽车脱困。
  • 优点:高速行驶稳定、很好的保持汽车的稳定性和循迹性,
  • 缺点:对油耗有影响,制造成本较高。


我是众口说车,这是我的第1975个问答,如果觉得有道理,请点赞顶一下,如果有疑问,可以留言或私信给我,我们一对一交流!


众口说车


我就简单的说,直白的讲,自己理解的。

全时四驱,就是不管什么时间,什么地点,只要车在动,就是4个轮子有动力,4个轮子推着车跑,人为操控不了,这种4驱一般适合铺装路面,优点,操控好,安全性高,缺点,耗油,成本高,比如,奥迪的四驱。

分时四驱,就是你可以控制,这个车用4驱,或者2驱,适合越野,铺装路面用,2驱,越野用4驱,可以手动控制,这种一般都是越野神器,优点,适合越野,可玩性高,缺点,需要人为去控制,有的需要停车才可以操作

适时四驱,这种说白了,就是电脑控制,这个车现在的状态是2驱,还是4驱,人为控制不了,一切电脑做主,电脑分辨你现在需要用2驱,还是4驱,优点,省油,成本低,安全性比一般的2驱高,缺点,对于分时来说,没什么可玩性。因为电子控制,故障率高一些。

以上只是个人理解,若有错误,请指正。

全时四驱,4驱代表,奥迪四驱

分时四驱,牧马人,三菱,大G

适时四驱,H6,途胜,





马力即正义


四轮驱动又称全轮驱动,是现在越野汽车普遍采用的驱动形式,可按行驶路面状态不同而将发动机输出扭矩按不同比例分布在前后所有的轮子上,四轮驱动的优点是动力强劲、越野性好,并且稳定性好,但油耗也大。四轮驱动一般分为:分时四驱,全时四驱和适时四轮驱动几种形式,下面我们就介绍一下这几种形式的基本特点。

适时四驱

适时四驱顾名思义就是说汽车驱动在需要四驱的时候采用四轮驱动,在正常的路面,车辆一般会采用后轮驱动的方式。只有驱动轮轮发生打滑等情况时,从动轮才会由动力开始驱动。适时四驱动的还有一个好处就是不太耗油,其最大优势是操作简单,但同时因为采用了电脑调控,车辆反应会慢一些。

分时四驱

分时四驱就是说汽车具备四驱和二驱两套驱动系统,这也是越野车或四驱SUV最常见的驱动模式。由驾驶员根据路面情况,通过接通或断开分动器来变化两轮驱动或四轮驱动模式,而不需要人为的判断。因此相比较分时四驱,适时四驱的汽车驾驶体验要更好些。

全时四驱

全时驱动是前后车轮永远维持4轮驱动模式,汽车的四个车轮不管汽车直线行驶还是汽车转弯都存在着牵引力,尤其是碰到极限路况或是激烈驾驶时。全时全轮驱动车辆会比两驱车型(2WD)拥有更优异与安全驾驶基础,行驶的稳定安全性更好。缺点是比较废油,经济性不好。


小拉车


我们的汽车按照驱动方式的不同,分为三种形式,分别是前驱、后驱、四驱。

前驱车目前来说,是最普遍的,造价便宜,结构也比较简单。是家用车的主流配置。

后驱车造价就贵多了,结构也复杂,这类车子价位相对来说要贵一些。

比如奔驰除了B系全是后驱或四驱的。目前宝马轿车中全系后驱。其他后驱轿车国产最便宜的是丰田锐志吧。

四驱车,如图就是四轮同时驱动,一般在一些越野车和中高端配置车型才有的配置。

前驱车:过来,我拉着你走!

前驱车更形象描述,就是上面最简单的一个字“拉”。

前驱车发动机和驱动轮都在前头,这样一来,后半部分就有更多的空间可以利用。

相对于后驱车来说,不需要传动轴,如果不考虑设计之类的,就能做到后排脚底下全平面,中间座位的人员就舒服多了。

那为什么现在前驱车,都好多有上面的凸起呢?

1.原来最早的轿车还是前置发动机后轮驱动的,中间凸起是走传动轴的,类似于货车或者拖拉机底部那个很粗的一直转动的轴。

2.后来的轿车为了缩减生产成本,大多设计成了前置前驱。但是中间的凸起被保留下来,一是节省费用,不如让后驱底盘和前驱底盘通用;二是去掉了传动轴之后空下的凸起还可以走排气管,刹车管之类的管线.

后驱车:快走,我推你一把!

后驱车就是“推”了。

后驱车结构复杂很多,部件也多,车身也较重,这也是后驱车价格高的原因。

一般没有开过后驱车的朋友,刚开车,会有些不适应。

后驱车如果开的较快,过弯时,由于重心的便宜,容易发生甩尾,也就是转向过度的情况。

从另外一个角度而言,喜欢飙车,飘移的,后驱更刺激些。

四驱车:给我趴下,手脚都给我用上!

四驱车咱们上面也说了,就是越野车配备的多一些,给咱们的形象, 也是那种“硬汉”的感觉,动力轰轰的。

去买车的时候,销售介绍可能说,这是分时四驱,这是适时四驱,这是全时四驱。

又蒙圈了。

这里老杨给大家简单说说,以后详细再说。

  1. 全时四驱:四个轮子一直都是驱动轮,最典型的就是大油耗,玩车、探险发烧友才买的,比如丰田Celica GT4、悍马、 丰田的陆巡系列等等。

  2. 分时四驱:可以在两驱和四驱之间进行切换,可靠性和稳定性一般都比较好。比如啥事、雨雪、冰面上都要不能用四驱模式,不然会有非常严重的后果,车翻人亡。(留个小作业,思考下为什么?答案去公众号回复关键词:四驱)

  3. 适时四驱:适时四驱分时四驱最大的不同,就是可以根据路况自动进行判别,切换。


66号车坊


其实分时四驱的工作原理并不复杂,它是由驾驶者根据路况需求,自行通过连通或者断开分动箱来选择两驱或者四驱模式。而分时四驱的动力传递依次按发动机输出动力 - 变速器 - 分动箱 - 前后传动轴 - 主减速器和差速器 - 驱动轴 - 车轮的顺序进行传输。

其中分动箱的作用就是实现两驱,高速四驱和低速四驱间的切换。不过一般分时四驱系统在分动箱中并没有中央差速器,所以在连通四驱后前后轴为刚性连接,并且以固定的比值进行动力分配。这就导致了车辆在铺装路面转弯的时候前轮转弯半径明显要大于后轮,并且前后轴的转速也不同,从而影响车辆转向。所以采用分时四驱的车型在铺装路面上只能使用两驱模式。

目前大部分适时四驱结构都采用了多片离合器式中央差速器,其原理是靠电子系统压紧和分开离合器片来实现动力在前后轴之间的分配。采用适时四驱的车型在正常行驶时通常为前轮驱动,而当系统监测到前轮发生打滑现象时会压紧离合器片从而将部分动力输送的后轴,从而帮助车辆更加平稳的行驶或者摆脱困境。

在三种四驱结构中采用适时四驱的车型是最为常见的,这主要是由于适时四驱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并且相比分时四驱更加符合日常驾驶需求。不过由于适时四驱先天结构问题,当遇到一些较为复杂的越野路段时很可能发生中央多片离合器过热的现象,所以采用适时四驱的车型无法应对高强度的越野路段。此外,适时四驱在反应速度上也要比全时四驱慢。

所谓全时四驱就是四个车轮在任何时间都有驱动力,也就是说车辆在整个行驶过程中一直保持四轮驱动的状态。

通常全时四驱是通过一个中央差速器将动力分配到前后轴,在通过位于前后轴的独立差速器把动力分配到四个车轮。而这个中央差速器可以是多片离合器结构,也可以是像托森中央差速器这样的蜗轮和蜗杆结构。不过相对于多片离合器式中央差速器,托森中央差速器得益于先天结构优势所以可靠性更好。

相比之前介绍的分时和适时四驱,全时四驱系统反应更快,并且具有更为优秀的脱困能力,所以在很多专业赛车和军用车上都采用这种四驱结构。

当然全时四驱也存在问题,它相对复杂的结构造成了制造成本比较高,而且由于四个车轮始终有动力输出,所以全时四驱的车型在油耗方面会比采用适时四驱的车型高。


车神入化


我们都知道,汽车有两驱和四驱两类驱动形式,而仅四驱也有分时四驱、适时四驱、全时四驱三种,而这三种四驱模式都离不开一种功能部件,那就是分动器,分动器的功用就是将变速器输出的动力分配到各驱动桥,并且进一步增大扭矩,是4x4越野车汽车传动系中不可缺少的传动部件,它的前部与汽车变速箱联接,将其输出的动力经适当变速后同时传给汽车的前桥和后桥,此时汽车全轮驱动,可在冰雪、泥沙和无路的地区地面行驶。

分时四驱是在越野车中常见使用的四驱形式,通过分动箱把发动机的动力传递给前桥和后桥,一般有2H(高速两驱)、4H(高速四驱)和4L(低速四驱)三个档位,驾驶者需要针对不同的路况自行选择对应的驱动档位,而分动箱并没有差速的功能,只能保持1:1的比例给前后桥传输动力。早期的分时四驱需要停车挂N档才能切换成四驱,现在大多数电控分时四驱的车型增加了同步器,支持不停车切换四驱档位。主要优点是:结构相对简单,可靠性高,制造成本低;在4H和4L档位下前后桥始终保持以1:1的比例进行动力分配,前后桥始终可以得到动力。 缺点也显而易见,包括:前后桥动力始终以1:1的比例分配,不能按需分配;分动箱不能允许转速差,所以分时四驱的四驱模式不能在铺装路面使用,尤其是拐弯时;对驾驶员的需求较高,针对不同路况需要知道何时挂四驱档,何时摘四驱档。

适时驱动采用适时驱动系统的车辆可以通过电脑来控制选择适合当下情况的驱动模式。在正常的路面,车辆一般会采用后轮驱动的方式。而一旦遇到路面不良或驱动轮打滑的情况,电脑会自动检测并立即将发动机输出扭矩分配给前排的两个车轮,自然切换到 四轮驱动状态,免除了驾驶人的判断和手动操作,应用更加简单。不过,电脑与人脑相比,反应毕竟较慢,而且这样一来,也缺少了那种一切尽在掌握的征服感和驾驶乐趣。

全时四驱系统不需要驾驶人选择操作,前后车轮永远维持四轮驱动模式,行驶时将发动机输出扭矩按50:50设定在前后轮上,使前后排车轮保持等量的扭矩。全时驱动系统具有良好的驾驶操控性和行驶循迹性,有了全时四驱系统,就可以在铺覆路面上顺利驾驶。但其缺点也很明显,那就是比较废油,经济性不够好。


汽车观察家


经常玩越野的车友肯定对四驱这个词比较熟悉,很多的纯越野车型都采用的是四驱系统。四驱指的是车辆在行驶过程中一直保持着四轮驱动形式,前后的四个车轮都有动力,是按照发动机输出扭矩以固定比例分配的。这种驱动形式可以给汽车提供非常强的越野能力和操控性。

四驱又分为分时四驱、适时四驱以及全时四驱,这些四驱有着什么样的特点呢?

分时四驱:又叫选择性四驱,是指驾驶者可以根据实际路况,通过操控分动器的连通或断开来决定两轮驱动或者四轮驱动模式。分时四驱在平时是两轮驱动来行驶,在遇困时候可以切换成四驱来行驶,这是越野车和四驱SUV比较常见的驱动模式。

分时四驱是靠操作分动箱来控制两驱和四驱的转换,因为分时四驱在分动器中没有中央差速器,无法调整前后轴的转速。汽车转向时,前轮转弯半径比同侧的后轮要大的多,因此前轮的转速要比后轮快,以至四个车轮走的路线完全不一样,所以分时四驱只可以在车轮打滑时才挂上四驱,一回到摩擦力大的铺装路面应马上改回两驱,不然很有可能在转弯时发生事故。

适时四驱:是指只有在适当的时候才会转换为四轮驱动,而在其它情况下是两轮驱动的驱动系统。系统会根据车辆的行驶路况自动切换为两驱或四驱模式,不需要人为操作。适时四驱有别于需要手动切换两驱和四驱的分时四驱,以及所有工况下都是四轮驱动的全时四驱。有利于拓展车内空间,传动效率更高,传动系统的噪音更小。

适时四驱在前后轴传递动力时,会受到自身结构的限制,无法将百分之五十以上动力传递给后轴,也就是说适时四驱的主动安全性不是很高。适时四驱系统的前后轴基本上都采用开放式差速器,如在一些复杂路段,出现单侧两个车轮打滑时,也是无法脱困的。所以这种四驱系统无法应对强度大的越野路段

全时四驱:就是任何时间车辆都是四个轮子独立推动的驱动。全时四驱的汽车会装有中央差速器,这样前后轮就允许存在转速差。发动机输出的扭矩以固定的比例分配到前后轮,这种驱动形式可以提供超强的越野能力和脱困能力以及操控性能。不过油耗比较高。


高氏观市


四驱这个点一向是4S 店里销售人员狂侃的一个点,可是什么是四驱?四驱有哪几种?分时四驱、适时四驱、全时四驱都是什么概念?就我的需求而言到底哪一款是我的菜?别急别急,今天就来当一位销售人员给大家好好介绍介绍——四驱。

所谓四驱,其工作原理为:发动机输出动力,通过变速器、分动器、扭矩管理器、主减速器、电子差速器等扭矩管理系统后,将动力合理分配到四个车轮,使四个车轮分别具有动力,且相互之间没有影响,使汽车通过性和越野性显著增强,从而当汽车遇到困境工况时,快速脱离、越过。

汽车四驱系统按照驱动形式区分有四种:全时四驱、分时四驱、适时四驱和兼时/适时混合四驱。那么我们今天主要讨论前三种。

全时四驱:顾名思义,汽车一直处于四轮驱动状态,汽车在行驶任何时间所有轮子全部独立运动。

全时四驱车比两驱车有更优异的驾驶基础:更好的动力、牵引力、更好的驾驶体验、在剧烈驾驶情况下更安全、行驶更加稳定。而这一切的核心装置就是中央扭矩感应自锁式差速器,它可以根据行驶状态使动力输出在前后桥间以25:75~75:25连续变化,而且反应十分迅速,几乎不存在滞后,而且有电子稳定程序的支持,更进一步提高了动力分配的主动性。

但由于结构复杂,制造成本高,维修保养较为困难,所以一般高端SUV才会配备此系统。如奥迪Q7 宝马X5奔驰GL等。

分时四驱:分时四驱是一种驾驶者可以在两驱和四驱之间通过手动进行选择的四轮驱动系统。

可以随时根据路面状况,通过操纵杆或者按钮变换两轮驱动或者四轮驱动模式,这也是一般SUV最常见的传动方式。缺点是传递效率较分动器分离还要低,且需要车主根据路况手动操作,需要车主有一定的越野路况经验,操作起来没有那么智能。

适时四驱: 又称为实时四驱,驱动形式由电脑控制,就是可以根据路况自动选择驱动模式。目前适时四驱主要有两种:一种是以机械的粘性联轴节方式实现的(如本田CR-V)另一种是电控多片离合器方式实现的(如三菱欧蓝德)。

正常路面以两轮驱动,如果异常路面或者驱动轮打滑,电脑会自动测出并立即将发动机输出扭矩分配给其它两轮,变为四轮驱动状态,操纵简单。

缺点是电脑即时反应较慢,车辆越野性能较差,变换方式由电脑代劳,没有驾驶乐趣。

当然了,寥寥几句说不尽四驱更多更深的意义,但是相信各位对四驱种类简单的分类还是有了一定的了解,那么各位就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和状况去选择属于你的那一款 SUV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