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27 东西方篮球文化差异大,男篮热身赛冲突并非偶然,成长需付出代价

近日,中国男篮蓝队和加拿大男篮进行了两场热身赛。两场比赛都以大比分告负,场均输给对手35.5分。

东西方篮球文化差异大,男篮热身赛冲突并非偶然,成长需付出代价

中国队主要队员有吴前、胡金秋、任骏飞、高尚、胡明轩、李敬宇、陶汉林、于德豪等。

东西方篮球文化差异大,男篮热身赛冲突并非偶然,成长需付出代价

加拿大这边有明年的NBA状元热门人选巴雷特,还有狄龙布鲁克斯、鲍威尔、本内特、尼克尔森、贝斯特等,很多是NBA球员。

东西方篮球文化差异大,男篮热身赛冲突并非偶然,成长需付出代价

从阵容来看,双方的实力差距还是很悬殊的。中国这边完全是以学习锻炼为主,所有球员都是来自本土CBA联赛,最多也就是中国男篮四队的水准。加拿大这边虽说不是全部主力,维金斯、汤普森等大牌明星均为出席。但也有很多NBA球员,他们也是在磨合阵容为明年的中国男篮世界杯做准备。无论是身体对抗还是技术加拿大队都高出中国四队一大块。

东西方篮球文化差异大,男篮热身赛冲突并非偶然,成长需付出代价

本次热身赛也是东西方篮球文化的一次交流,双方差异很明显。在这两场实力相差悬殊的较量中并没有显得畏惧,比赛中积极主动,拼的很凶。可惜蓝队阵容中稳定的得分点太少,除吴前外,其他人几乎没有命中三分。内线实力也没法与加拿大抗衡,中国队只好加快比赛节奏,多打快攻反击,但成功率并不高。整场比赛出手次数比加拿大还要多,但命中率太低,助攻也很少,全场不到十次。

东西方篮球文化差异大,男篮热身赛冲突并非偶然,成长需付出代价

从这两场比赛看,加拿大有些轻敌,没把中国男篮当盘菜。越是这样,越能激发中国小伙子们的斗志,年轻气盛的中国小伙儿自然不会服输。面对加拿大的轻视,就算打不过,中国男篮也会拼尽全力,至少气场不能输。比赛中激烈的身体对抗是不可避免的。加拿大对内很多人常年在美国打球,多少都会学到一些垃圾话。输了球又被对方羞辱,中国男篮当然不会咽下这口气,冲突在所难免。

东西方篮球文化差异大,男篮热身赛冲突并非偶然,成长需付出代价

前骑士队最差状元本内特成了双方冲突的导火索。再一次防守中,本内特将上来作掩护的陆文博推到,双方发生口角直接引发冲突。令人没有想到的是主教练杜峰也参与了进来,杜峰这位“打架高手”是哪有热闹往哪凑,最后被撵出球场。

东西方篮球文化差异大,男篮热身赛冲突并非偶然,成长需付出代价

中国男篮这么远来到加拿大肯定不是为了打架来的,不能辜负姚主席的一片苦心。来了这么多年轻队员,目的就是要和比自己强的球队学习,无论今后如何这段经历都是宝贵的。目前中国男篮名单红队、蓝队加一起有50多人,只有12人能入选最后的世界杯大名单。队员当然不会放弃每一次表现的机会,为了大名单中能有自己的位置肯定会拼尽全力。

东西方篮球文化差异大,男篮热身赛冲突并非偶然,成长需付出代价

以前的中国队常有人抱怨热身赛的对手太次,锻炼不出水平。这次找来强队,又要掉链子。CBA联赛的身体对抗和比赛强度与国际比赛是没法比的,很多队员第一次打高对抗的比赛肯定会不适应,情绪易激动,这些都是成长必须经历的过程。

东西方篮球文化差异大,男篮热身赛冲突并非偶然,成长需付出代价

成长需要付出代价。想成为一名优秀的运动员必须学会忍耐,场上发生的各种情况能够聪明应对,虚心学习刻苦训练,保持良好的心态。

东西方篮球文化差异大,男篮热身赛冲突并非偶然,成长需付出代价

中国男篮要想真正走向巅峰,跻身世界强队行列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篮球理念和文化与其他高水平国家还有很大差距,改变也需要一定的过程。要想提高中国篮球整体水平还要从联赛做起,把CBA打造成高水准的联赛,注重本土球员的培养,优化球员选拔机制。

无论怎样,中国男篮的成长离不开全国球迷的支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