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超過槍的射程以後,子彈的打擊威力會怎樣減少?

中路暴躁佩奇


首先,我應該明確“射程”的定義,槍械的射程有以下幾種:

有效射程,指槍械的有效瞄準射程,這裡需要指出,有效射程是模糊的,我們平日裡熟知的95式-400米這樣的數據是大致數據,同一種槍械在使用不同配件時,有效射程也會上下浮動,例如普通M27AIR步槍使用機械瞄具與M855槍彈時,有效射程約為400米,而配用高倍瞄鏡與M262重彈時,有效射程則能延伸至600到800米。在此射程內,不可抗力因素對子彈的運動並不巨大,射擊參數較為接近理想,射擊有意義。

(通過改變配件,M27步槍的射程能在400到800米浮動)

傷害射程,指的是子彈仍具有殺傷力的射程,一般指彈頭能量在76焦耳以上的射程,在此射程內,子彈對人體仍有殺傷力,但彈道頂點較高的情況下,子彈在彈道前半段積累足夠的勢能,全射程都具有殺傷力,而彈道較低的情況下,子彈尚未消耗完能量就墜地,所以大多數情況下子彈全射程都處於傷害射程,但超出有效射程後,由於不可抗力影響加大,射擊的效果與意義不斷降低,但對於面壓制射擊,該射程仍具有意義。

(一戰時流行的機槍曲射戰術,能夠對3000米外的敵人進行打擊,子彈落地時速度僅有150米/秒)

最大射程,這是子彈以理想拋物角發射,能量耗盡所到達的距離,同樣這也是模糊距離,同一把槍以同樣的角度發射同一批次彈藥,每一顆子彈的最大射程都不盡相同。一般9毫米巴拉貝魯姆手槍彈最遠能飛行約1800米,而.50馬格南手槍彈能飛行近2500米。步槍的最大射程則更誇張,許多步槍的子彈可以飛行4000甚至5000米。最大射程射擊基本沒有意義,但存在許多巧合——例如2009年,一名美國警察進行鳴槍示警,結果子彈飛行了約1英里,命中了一名婦女。

(2016年澳洲夫婦進行4008米狙擊命中的靶板,.375子彈飛行4008米後依舊貫穿了靶板。)

實際上,子彈出膛後的威力並不是勻速衰減的,我們都知道子彈的彈道是一條拋物線,子彈在拋物線前半段時上升克服重力與空氣阻力,衰減速度較快,而經過拋物線頂點後,子彈克服空氣阻力的同時,上半段積攢的重力勢能轉化為動能,子彈能量衰減較慢,但這一體現明顯度較低。若將射程理解為有效射程,那麼子彈以理想最大射程拋物線發射,超出有效射程後威力會大致均勻降低。


區域拒止


其實子彈的威力的減少與子彈的彈速關係較大。由於速度的變化是由於空氣阻力做工造成的,而空氣阻力的大小與速度的平方成正比,子彈速度越大阻力越大,自然的子彈的威力減小的過程也是一個比較均勻變化的過程。

如果說是手槍彈,由於本身的殺傷方式就是依靠子彈得穿透,以及空尖彈的前段展開,所以它的殺傷方式並不會隨著子彈的速度變化而產生巨大變化,所以可能在遠距離依然可以射入人體,對器官造成創傷,但是由於子彈的速度並不太大,所以威力也會小很多,尤其是當速度和阻力小到無法破壞子彈結構而無法造成破碎與開花之後,只是彈頭穿透,那樣的話,基本就是一個穿透的小洞了。

而步槍子彈相對來說射程就比較遠了。像中口徑子彈比如說308的子彈在雖說在1000碼速度和下墜都掉的厲害可是依然遠遠超過了30cal子彈可以對人制傷的300fps。這樣的話子彈雖然不能像原來一樣產生強大的空腔造成多器官的損傷,但是依然可以擊穿肺部,胸腔。而導致氣胸,使傷者窒息而死。

但是像小口徑在末端就比較慘了。由於小口徑的動能完全來自於高速,所以當在末端由於空氣阻力的緣故,動能直線下降,而由於彈頭質量不夠所以在撞擊時所產生的動量,遠遠小於同速度的大質量彈頭,所以從穿透力到殺傷力都急劇下降。以至於在遠距離,就算是子彈可以飛到,但是也沒有足夠的能力穿透或者翻轉產生空腔。自然的小口徑完全沒有辦法勝任遠距離狙擊,這也是為什麼美軍依然沒有放棄7.62*51的原因。

以上是我的回答,歡迎大家留言討論。我是輕兵器愛好者,熱愛輕武器與戰術文化,期待與你一起走進狂野的輕武器世界!


輕兵器愛好者


眾所周知,槍械的是有射程的,那麼我相信不少人也會有這樣的一個問題,當槍械發射的子彈超出自己的射程時,會發生什麼呢?

我們先從子彈的構成說起,一顆普通的子彈是由彈頭、發射藥、彈殼以及底火構成,而子彈在被推入槍膛以後,在扣動扳機之後,撞針撞擊子彈底火,點燃子彈內的發射藥,發射藥在充分燃燒之後,將彈頭推入槍膛內,隨後在膛線的作用下,彈頭開始旋轉加速,脫離槍膛,而彈殼則會被拋出,所以,一發子彈被髮射出去的只有彈頭,但是無論如何,也不會出現消失不見的情況。

其次,子彈是以發射藥作為推進動力的,發射藥的好壞會直接決定子彈的射程,並且射程是可以分為有效射程和極限射程兩種的,我們通常說的射程指的是槍械的有效射程,那麼,什麼是有效射程呢?眾所周知由於地球重力的作用,彈頭的飛行軌跡不 是直線,而是曲線,而彈頭在發射藥推動下,能夠對敵方目標構成有效殺傷的,就是有效射程,而極限射程是指子彈靠自身能量飛行的最遠距離。

由於子彈的動能會隨著距離的增加而衰減,因此飛行距離越長,動能就越小,穿透力、殺傷力也隨即降低,當前子彈的殺傷方式大抵可以分為兩大類:破片和翻滾。前者依靠射入目標以後碎裂成諸多彈片藉此殺傷目標,而翻滾則是彈頭整體在射入後滾轉,造成較大的空腔,殺傷目標。但是前提是,二者都需要一定的動能,而如果射程過長,動能減小,那麼構成的殺傷力自然也會降低。


雙馬尾班長


通俗的說一下有效射程和最大射程。有效射程就是——指哪打哪!最大射程就是子彈從出膛到落地的距離!射程之遠近與槍和子彈都有關係。子彈在有效射程外的打擊威力是逐漸減少減弱的,但子彈只要具備80焦耳的動能或者76米/秒的速度就有殺傷力。對於平射的步槍來說,子彈飛行的全程中都是致命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