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名嘴段暄回应高晓松世界杯假球言论:对于足球队无知、偏见和不尊重,你怎么看?

‭‭ ‭ ‭ ‭


首先高晓松的视频比较久远,几乎每一届足球大赛都会被挖出来,笔者早前也看过,对于其中的观点,不敢苟同,但高晓松作为公众人物就有些不厚道了。在并不了解足球——赌球的前提下,发出了迎合大众心理的一些观点,在我看来,就是4个字——哗众取宠。

简单的概括下高晓松视频里的观点:足球都是由幕后的博彩公司操控的,知名俱乐部背后都由巨大的博彩公司支持,越优秀的球员/球队,越能帮助博彩公司赚钱。
如果从本次世界杯开始看球,或是赌球的小伙伴,看到这些是不是会立马点头称赞。在你看不懂的世界杯比赛和冷门频出结果背后,是不是真的像高晓松所说,一切都是剧本,早已安排好?这种说法显然是不负责任,和不够尊重这些运动和相关的从业者的。
我们不否认有假球的存在,但职业足球近百年的运营历史,世界第一运动的光环并不是只为了赌场存在,这显然是站不住脚的。


蓬橙侃球


在这个问题上,还是应该支持段暄。很多时候,N多人都在问:为什么中国足球搞不好?其实关键恐怕还是在于对足球这项运动的认知太过肤浅,对于足球这项运动的社会属性、自然属性就没有了解过,总觉得足球就是:“找11个人来,把比赛赢下来,这就是足球!”

所以,我们可以看到,现在热衷于对足球高谈阔论的,大多数是跟足球完全沾不上边的。什么娱乐明星、电影明星等等,搞所谓的“跨界”,然后胡乱发表一通意见,然后就成为了“专家”。至于这些娱乐明星本身在自己行业内做得如何?他们并不在乎,因为娱乐嘛,就是怎么想着出新、出奇,就是“娱乐”。包括N多演员,也是一样。

相反,那些常年专著与足球领域之人,以自己的亲身经历所言,反而不为人所重视。为什么?因为中国足球成绩不好,说什么都没有人信,反而还会遭到这样的反问:“你凭什么这么说?”换而言之,现在对于足球缺乏一个起码的尊重、缺乏起码的敬畏。

从“假球”一说来看,由于N多国人喜欢“赌”,还冠冕堂皇地冠之以所谓的“小赌怡情”,因为赌,于是便有了“利益”夹杂其中。一旦没有赌中、赌对,便觉得“肯定是假球”,因为只有这样,心理才能平衡,才能为自己下赌赌输了找到一个很好的理由。否则,就无法安慰自己所谓“受伤”的心灵,下注输钱了,当然心里不舒服,总需要找到一个发泄口。所以,平时越是喜欢大谈“假球”的,一定是那种因为“赌球”而输惨之人,否则,不会有如此刻骨铭心的“痛”。

于是,说这帮人“对足球无知、偏见与不尊重”,其实已经是算“轻”的了。如果相关部门去查一下,这帮人肯定各个都是“赌徒”,而且肯定一抓一个准!


德兴社


高晓松的说法有些主观和绝对,段暄是为了足球的荣誉,但足球也有阴暗面,这是毋庸置疑的!

首先看高晓松的意思,他的意思是世界杯很多比赛都是假球,“如果真放开了踢,其实巴西队能大部分得冠军,所以我觉得巴西队是最爱配合老板(菠菜公司)的。”然后,他又谈及了菠菜公司的一些套路,比如赢球输盘等。

随后,段暄反驳:“这个世界从来都不是十全十美的,但请不要动不动就把比赛戴上假球的帽子。高晓松老师的一番侃侃而谈我是非常反感的。内容充斥着对于足球的无知,偏见和不尊重。这不是世界杯的问题,这是世界观的问题。

对于他们两个人的争议,我个人的观点是,高晓松的观点可能有些主观和绝对,所以他的观点很容易引发足球圈人士的反驳。

不过,作为同行,我非常理解段暄对足球的维护,我也一直在努力维护足球的荣誉,澄清外界对足球的误解,但我认为段暄的反驳其实也不太合适,给人感觉是给高晓松带的帽子太大,当然,高晓松作为名人,发表过于武断和主观的观点其实不合适,但实际上,很多人都知道,高晓松本来就“危言耸听”,懂的不懂的,他都是要说几句的。

至于世界杯到底多少真球,多少假球,我们无法分辨,但我们相信,大部分比赛会是比较清白的,但同样有一些比赛是说不清道不白的,而且,任何一个联赛,任何一个洲际大赛,都注定存在默契球、假球的现象,这也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因为道理很简单: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目前世界杯最大的经济基础,其实就是合规的或者不合规的哪些赌资,所以,这才是真正的核心所在,有钱不是万能的,但钱确实可取驱动很多东西。

其实,包括段暄的很多同事,都世界杯的很多比赛法发表了质疑。

当然,作为足球从业者,其实我也反对对足球的肆意污蔑,尤其很多解读确实不符合事实,纯属臆测,这也是足球从业者最无奈的事情。


足球报陈永


段暄说:这不是世界杯的问题,这是世界观的问题。

这个答案我想借用一下。

高晓松的世界杯假球论,我们不好凭直觉就评论。因为,我们不知道高晓松当时是否是有所指,以及是否是指的哪一场球,还是指的是整个世界杯的比赛。

又或者说,高晓松是否有证据才这样说。

我们也无法断言,段暄的回应是否是基于正义,甚或是基于职业。

冷门不正常吗?要没有冷门,世界杯的魅力会大打折扣;

裁判会不会有时有倾向?我只能说,裁判也是人。他有时会被动犯错误,有时也会主动犯错误。

喜欢篮球的球迷就会知道一个典故:

在一场比赛中,裁判判了乔丹的一个队友犯规。乔丹不满,怒责之。裁判遂改判对方犯规。一会儿,爵士队有队员有同样的动作,裁判判其犯规。斯托克顿不满,找裁判理论,裁判挥挥手让他走开,并告诉他一视同仁。

你不能说裁判判的是假球吧。

大家经常看我的回答及回答下面的评论,就会有感受。

有的人留言:你的证是买来的吧?

我总不能告诉他,我是通过考试考来的,并告诉他是怎么考来的。否则他就去考律师证了。

为什么不说?因为有人就是吃完了饭骂厨子。

还有人看到我支持的行为,就说,你是在误导人们,让人们都去这样做,好被法律追究。

我实在无语。

有人提问,我说说我的看法,有何不可?

如果是对专业的问题,讨论一下,我求之不得。可是,这样喷人的,又有几个是懂这个专业的呢。

世界杯也一样,既有世界杯的问题,也有世界观的问题。


郭广吉律师


其实这并不是一个谁对谁错的问题,而是看世界角度的问题

就像庄子的理论:鱼眼中的世界和鸟眼中的世界是完全不一样的世界,但都是真实的世界,鱼不能因为生活在水而否认鸟的天空,就像夏虫不可语冰,因不知有冬天而否认冰的存在。


就像段暄所说,这个世界本来就不是十全十美的,那么既然知道不是十全十美的世界,段暄就没必要,如此激烈地反对高晓松对不全不美部分的批判与表达。

足球是现实世界的一项运动

足球的世界从来都不是身处世外桃源,既然是世俗世界里的一项运动,那么就会感染世俗世界里的所有疾病,他不会因为高晓松觉得黑暗而变得更加黑暗,也不会因为段暄觉得崇高而变得更加崇高。


利润的真实

记得马克思曾经说过:“当利润达到10%的时候,他们将蠢蠢欲动;当利润达到50%的时候,他们将铤而走险;当利润达到100%的时候,他们敢于践踏人间的一切法律;当利润达到300%的时候,他们敢于冒绞刑的危险”

在当下这个疯狂的世界杯周期,一场球的注码又何止百亿,所产生的利润远远高于最赚钱的军火贸易,有些人为了销售军火甚至可以发动战争,还会在乎做一场假球吗?

足球的世界不会因为高晓松的阴谋论而更加阴谋,也不会因为段暄的天真而更加天真,足球世界自有它自己的真实。

你的关注、我的动力👍


画风解球


原央视体育频道解说员段暄义正词严地批评高晓松世界杯假球言论,称其对于足球队无知、偏见和不尊重。我的看法是,段暄批评不无道理,但也许过于慷慨激昂了。高晓松的言论可能言过其实了,但我宁愿把它看做是对国际上呼风唤雨的有权有势者的敲打。

何出此言?在我看来,国际足联和欧足联、亚足联、非足联、中北美足联等世界足球主管机构由来已久的丑闻,使人难以相信其纯洁性,尽管经过前几年的一轮猛烈的反腐风暴,把国际足联和欧足联主席都给拉下马了,以致于连我这种几十年的老球迷都不认识国际足联现任主席因凡蒂诺先生,但是人们有理由不看好这些机构。

我以前曾经相信,前国际足联主席布拉特是瑞士人,前欧足联主席普拉蒂尼是法国人,瑞士和法国这两个老牌西欧国家,反腐败制度相当严格,媒体也在天天盯着这些权贵,但事实是依然腐败缠身。这说明什么?英国哲人阿克顿勋爵太有见地了:权力导致腐败,绝对的权力导致绝对的腐败。

有人会说,阿克顿勋爵指的是政府腐败。非也,谁有权力谁都可能腐败,无论是政界、商界还是慈善界,都是如此。养老院、托儿所照样可能有黑幕;美国好莱坞曾经根据新闻媒体的报道推出过卡车司机工会腐败的题材电影。更何况国际足联和各大洲足联这种集商业和某种政治权力为一体的跨国家组织。

此外,本届世界杯,也不能禁止非法赌球的猖獗。据说国内已经有人因输掉巨额赌资而自杀或报复社会的案例。地下赌球组织未必与假球必然有联系。但是这是一种不相信足球世界干干净净的心理所催生的产物。当然,有人说本届仍然有庄家在控盘,并且以昨夜4场比赛为例,我是很难相信的。

在国际国内各种历史的和现实因素(可能真假程度不一和存疑)的作用下,相当一部分人忧虑和抨击世界足坛一如既往有黑幕,那也比较正常。好在高晓松的言论不涉及中国籍的国际足联高层,也没有具体指控是谁腐败,所以不必担心有诽谤问题。我相信,国际上的这类言论多的是,尽管我也主张说话审慎为好。


展江


球道人觉得高晓松代表了一部分喜欢相信怀疑论和阴谋论的人的意见,因为说世界杯假球是很难证实的。

有了这样假球的解释,才能满足他们在彩票上输钱,支持的强队偏偏输球,得到了合理解释。

球道人很同意段暄所说的,这是世界观问题。


因为你把违反大家对强要胜弱的预期归结为赌球控制,假球,跟把这些比赛归咎为运气,命运和神的安排,是一样的。都是理解世界的方式。

也就是如何看待世界的世界观问题。

对于大部分的足球人来说,当然不可能接受足球都是假球的世界观,正如天气预报员绝对不会接受有人说“下雨是因为萧敬腾的作用”。
当然足球的不可预测程度和不可控因素太多,就是充满了偶然性,你无法证实世界杯是不是假球。

但是,世界观会决定你的快乐程度,阴谋论和怀疑论,会阻碍你了解足球的乐趣。正如你动不动就先怀疑了别人的升职,是因为有关系或潜规则了,你还能在这公司快乐地发展你的职业生涯吗?

何况足球不涉及你切身利益的话,你根本更加不需在意这些。如果你不能证实之前,我建议采取更积极的人生观,享受足球,而不是去做柯南,去寻找什么事情的真相。

毕竟足球的不确定,有各种奇怪的事,也是足球的魅力所在。一切按常规,那足球就少了很多意思。

当然世界观可以百花齐放,不要绝对的高低对错,只是相对更合适问题。高晓松觉得是赌球公司掌控,你也可以觉得是神的安排,或某人觉得是球衣颜色五行和球员命理玄学效果。像墨西哥那个大术士,他觉得赢德国是他作法请神作用。爱怎么理解就怎么理解。


球道人


这里不对高晓松的言论做过多评价,我们客观的来说一说世界杯到底是不是由博彩公司操控的骗局。



为什么会有那么多冷门?


世界杯是骗局,有这样的言论出现主要还是因为冷门多,反常规,比如今年世界杯小组赛第一轮就出现了阿根廷平冰岛,巴西平瑞士,德国输给墨西哥

这样“诡异”的赛果。


强队怎么可能赢不了弱队?老牌劲旅怎么可能输的如此干脆利落?这太反常识了,假球,肯定是假球,剧本一个月前就写好了吧,都是戏精,都是演员!


在他们眼里,强队就该场场三比零,势不可挡、势如破竹。可足球运动本身就有极大的不确定性。


《数字游戏:关于足球,你全弄错了……吗?》这本书里就做过统计:足球比赛中被看好的一方只有50%多的概率赢得比赛,是各项运动中最低的。而在篮球比赛中,这一数据接近70%,棒球也有超过60%的概率。

足球比赛受很多因素的影响。首先是队员的竞技状态,前苏联运动理论家马特维耶夫就曾把竞技状态理论还原为“获得”、“保持”、“消失”三个周期性变化的阶段。


这三个阶段,都需要不同的负荷量和工作强度进行搭配,来保持竞技状态的周期性发展。然而,

谁都没有办法保证球员能长期处在高效、最佳的竞技状态中。

▲德国训练备战 / 视觉中国


而世界杯,往往是在一个漫长的俱乐部赛季结束之后进行的。


从去年8月到世界杯开赛前的10个月里,梅西共参加各项赛事接近60场,C罗也超过了50场。他们的竞技状态在赛季中经历了“获得”、“保持”,甚至较大的波峰,要求他们在世界杯中继续超水平发挥其实很难。


都是人,谁还没有状态差的时候,这个道理相信你一定懂。


▲2018年6月21日,2018俄罗斯世界杯小组赛B组,葡萄牙1-0摩洛哥 / 视觉中国

况且,国家队的比赛相比俱乐部而言,配合时间短,备战周期短,球员们之间不容易产生良好的化学反应和默契加上球风相克、人工草坪、疲劳及场外因素的影响,比赛出现什么结果都是有可能的


再就是人们的刻板印象了。我们往往会依靠传统认知对比赛结果进行判断,殊不知足球格局在四年一次的周期中早就发生了重塑和颠覆

当然了,那些从来不看足球,只在每次世界杯买买彩票的人们当然不可能知道这些。不听不听,反正我赔钱了,一定是假球,是博彩公司在操控结果!!!



博彩公司真的不会控制比赛吗?


世界杯骗局的立论根基,就是顶级球员和球队可以配合博彩公司,控制比赛


围绕这个结论出现了大批的设想,比如1998年法国世界杯,巴西和法国就是两大戏精;比如小罗,甚至可以把射门精确到厘米,像是带着显微镜踢球。

但其实这很难,而且博彩公司本身还在极力避免操控比赛的发生



对于博彩公司来说,挣钱主要靠抽成比赛结果和他们赚多少钱没什么关系。


每场比赛,博彩公司都会开盘,比如一场足球比赛,博彩公司会根据他们的数据统计,开出一个他们认为最有可能的总进球数,2.5,一边是大于这个数,一边是小于这个数。

由于出现两种结果的可能性都比较大,所以两边的赔率都是1.78,也就是投100元,如果猜对会得到178元。假设两个人用100元投了不同的结果,但不管结果如何,博彩公司都会得到22元(100+100-178)

所以如果投注两个结果的人和金额基本平衡的话,不管比赛结果怎么样,那么博彩公司都会挣钱,而赔率就是调节的杠杆


道理很简单,举个栗子,假设西班牙和伊朗的比赛,早上给出的赔率是西班牙胜1.55、平4.5、西班牙负6.5。大家一分析,这比赛西班牙肯定赢,押100能挣55,太划算了,所以大多数人都选择投注西班牙。

这时候博彩公司就会对赔率进行调整,调低西班牙赢的赔率,调高伊朗胜的赔率,让更多的人去投注伊朗。


总之,博彩公司就是要保持一个动态的平衡,而目的很单纯,就是保证自己稳稳地赚钱。

当然,赔率本身也都是随时会变的,因为博彩公司有很多的眼线,比如球队的队医、工作人员等等,他们会得到很多一般人掌握不到的内部消息,比如队员的伤病、士气等等,博彩公司会根据这些消息相应的调整赔率

所以如果你了解了博彩公司的生财之道,就会了解假球是他们最不愿意看到的


因为如果有人操控比赛,输钱的很可能是博彩公司。


而且操控比赛很可能会丢掉自己辛苦挣来的博彩牌照,如果因为组织假球丢掉自己的牌子,那就得不偿失了。


▲2017/18赛季英超俱乐部赞助名单里,18支球队接受了博彩公司的赞助。


早在2010年南非世界杯,国际足联就开发了预先警示系统,并且和全球400余家博彩公司达成协议,一旦有超常的大额投注就会触发系统


所以,如果真的出现了难以预知的假球,博彩公司还要承担巨额的赔款,绝对是赔本买卖。

不过,要说世界杯一场假球、默契球也没有,那也太绝对了。德国《图片报》的专栏作家达勒斯克就表示,不排除世界杯没有假球,但如果有,数量也不多。

有些国家会为了小组出线或者挑选对手故意输球或踢平;而一些小国球队是有可能会配合各种势力踢假球的,毕竟他们本来也没机会出线,而且卖一场比赛挣来的钱可能是他们五六年都赚不来的。


▲2015年7月20日,国际足联在瑞士苏黎世举行召开新闻发布会,英国喜剧演员李·尼尔森冲进会场,并向布拉特挥洒钞票,讽刺国际足联的腐败行径。



人们为什么还愿意相信世界杯都是假球?


道理听了那么多,那为什么人们还是对假球言论深信不疑呢?

美国心理学家吉布森通过实验发现,每个人的心理活动过程中,都有一种合理化倾向。在传播一则新闻或事件的过程中,人们倾向于略去自认为不合理的材料,而补入那些合理以及可能的材料。

就像我们玩了博彩游戏,支持的球队输掉了比赛,自然而然就会觉得这不合理,不可能,如何说服自己这件事情是可能的呢?相比分析球队的状态和临场的战术,把矛头指向假球,恐怕是最简单的。


毕竟输钱了,彩票是自己买的,谁都赖不了,那肯定就是结果有问题。“不听不听,反正我赔钱了,一定是假球,即使不是博彩公司的锅,那就是世界杯本身有问题!!!”

看到这里你一定已经明白了,“世界杯就是骗局这种阴谋论”又有了市场主要是因为很多人都参与了竞猜和赌博

相信你身边很多不看足球的人都在世界杯期间买彩票。没办法,没有中国队参与,人们能做的就是把热情和期盼放在足彩事业中,至少在这样一段时间内,还能保有内心的期许和期待。



互联网时代,各种各样的博彩app、专家大V以及各种蹭热点的商家都在无时无刻不传递着足球赌博的思想,人们也不断产生参与竞猜的冲动和意愿。

特别是当群体性的活动爆发之后,为了让自己的社会角色不落伍,为了让自己在群体性活动中找到价值,更多的人也会投入到这样一项活动中。

就这样,在一个全民买球的时代,“世界杯就是一场骗局”的阴谋论再次在中华大地上疯狂地传递着。


参考资料:1.张卫强、叶国雄:《关于竞技状态基本问题的探讨》,《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孙鹏、王书栋:《足球博彩的社会问题研究》,《体育文化导刊》;3.彭彬:《浅析足球博彩论》;4.骆正林:《足球世界杯的舆论场域与文化传播》,《北京体育大学学报》;5.【德】克里斯安德森:《数字游戏:关于足球,你全弄错了……吗?》。

视知TV


俄罗斯世界杯激战正酣,从首轮小组赛卫冕冠军负于墨西哥开始,巴西、阿根廷、西班牙等强队频频爆冷。一时间,世界杯假球说甚嚣尘上,而不少吃瓜群众也翻出了高晓松此前在一档节目中关于足彩和赌球的言论,希望以此来佐证自己的看法。

实际上早在段暄之前,已经有多位足坛大咖对于高晓松及坚信其阴谋论一说的“信徒们”表示过不屑,只是这般直接点名道姓的公开呛声,段暄还是头一个。

无独有偶,在董路和李欣主持的一档足球节目中,两位名嘴也对此事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在前者看来,那些所谓的每天把假球挂在嘴边的“球迷”不但对于世界杯缺乏尊重,对于足球这项运动甚至都缺乏最基本的了解,说白了,就是一帮赌徒。在他们的世界中,买输了都是假球,买赢了才是真球。

作为世界第一大运动,足球比赛的胜负充满了偶然性和不可预知性。每一支参赛球队都在预选赛阶段付出了巨大的努力,而每一位球员、教练员乃至国家队的工作人员倾注的心血更是无法简单量化的。

因为一场比赛未能按照某些人预期的方向发展便以“假球”二字概括,着实是对足球这项运动的侮辱,也难怪视足球为至爱的段暄会怒不可遏。


OnTheBall


首先要说明一点的是,高晓松关于世界杯假球的言论是在6年前的2012欧洲杯期间说的,并不是专门针对此次俄罗斯世界杯,而是泛指过去的多届世界杯比赛。



6年前,我初次听到高晓松的这个言论时也是吃了一惊,心想这么多年我都看了假的世界杯吗?顿时世界观崩塌。

高晓松的部分论点有:

1.足球运动员的身价之所以高,有很大一部分是赌博公司在垫付。

2.过去几届世界杯,大部分比赛都是彻头彻尾的谎言 ,都是赌博公司在操控。

3.1998年世界杯决赛,巴西队和法国队踢的是默契球。因为法国承诺巴西不用还贷款了,巴西为了感谢,送给法国一次世界杯冠军。



4.如果历届世界杯全都真踢,巴西队将夺得绝大多数的冠军,但那样的话悬念小,赌博公司就赔光了。

5.以2010年世界杯为例,只有三支球队没有踢假球:南非队、美国队和朝鲜队。

总之,高晓松的论点就是:赌博公司控制了世界杯。

这种论点有点哗众取宠,在当时有博收视率的嫌疑。其实你仔细想一想就能知道这种说法太夸张了。

今年世界杯,因为很多场比赛疑似有猫腻,所以高晓松6年前的这个节目片段又被挖出来了。

这次段暄公开质疑高晓松,体现了体育媒体人的公德心。 希望某些自媒体不要再炒作高晓松6年前的论点,这是传播谣言,这是对足球、对世界杯的伤害。



我是绿茵如风,您的点赞和评论是我最大的动力,更多精彩欢迎关注我的头条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