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20 婴儿辅食常见的5大误区

做了这个行业这么久,把自己学到的和网上一些最新的育儿知识介绍给我即将要做或者已经做爸爸妈妈的朋友们,希望对你们有用。

1.母乳喂养的宝宝无需定时喂水,

其实这是很多妈妈的一个误区,或者说很多做妈妈的都容易忽略的一件事情,其实一般在宝宝喂完奶之后最多半个小时,用奶瓶给宝宝喂一些温开水是最好的,可以促进消化,减小宝宝便秘及上火的几率!

婴儿辅食常见的5大误区

2.婴儿开始添加辅食 适宜时间是满6个月

世界卫生组织建议,6个月以内纯母乳喂养。也就是说,婴儿开始添加辅食适宜时间是满6个月。过去国内建议4个月开始添加辅食是误区,应该纠正。有少数宝宝添加辅食时间略有提前也是允许的,但是有些家庭从3个月开始就给宝宝吃果汁、米汤等,更有甚者,在宝宝出生后不久喂黄连水、黄芩水等,这都非常错误。果汁、米汤、水等营养价值远不及母乳,过早添加会降低宝宝的营养摄入;黄连、黄芩等药物还可能有副作用。

婴儿辅食常见的5大误区

3米粥不能代替婴儿米粉

家庭自制米粥是一种不错的食品,但不应作为最初的辅食,也不能代替婴儿米粉。添加辅食的早期,应选用婴儿米粉,不用米粥;后期也应以婴儿米粉为主,仅辅以少量米粥。

婴儿米粉是一种营养非常丰富的配方食品,专门为婴儿设计,在大米的基础上,根据婴儿需要添加了铁、锌、钙、维生素A、维生素D、维生素C、维生素B族、DHA等多种营养素,故营养价值更高,与自家熬制的米粥完全不是一回事!

购买婴儿米粉时要注意选择强化铁的米粉,大部分米粉都是强化铁的,但偶尔也有例外。

婴儿辅食常见的5大误区

4婴儿辅食不能一味追求软、烂、糊、汁状

早期添加辅食时,必须是汁状或糊状,以适应宝宝的胃肠道。但随着月龄的增长,应该逐渐过渡到较软的固体(如煮蔬菜)、硬固体食物(如水果、饼干等),这样有助于锻炼宝宝咀嚼能力、胃肠消化能力等。倘若一味坚持软、烂、糊、汁,孩子吃起来固然省力,但却会使宝宝咀嚼、消化能力发育落后,迟迟不能接受固体食物,并进而影响营养素摄龋我在咨询中遇到不少这样的情况,宝宝都2岁了,还只能吃米粥、果泥,而不能吃米饭、苹果块等纯固体食物。

婴儿辅食常见的5大误区

5婴儿进食不要全部由大人代劳

添加辅食不但要能补充营养,还应有助于婴儿神经心理发育,所以在添加过程中应注意食物质地和培养儿童进食技能,如用勺、杯进食可促进口腔动作协调,学习吞咽;从泥糊状食物过渡到碎末状食物可帮助学习咀嚼,并可增加食物的能量密度;用手抓食物,既可增加婴儿进食兴趣,又有利于促进手眼协调和培养儿童独立进食能力。因此,10个月-12个月婴儿可以培养自己用勺进食(这种情况在中国很少,一般是西方国家比较常见)。

为了促进婴儿神经心理发育,辅食还应注重让宝宝尝各种味道,闻各种气味,看各种颜色,听不同声音,手眼协调使用工具,精细动作训练本体感觉等。进食带来的喜怒哀乐、满足感、反抗等对宝宝都是难得的体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