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23 各区入学政策:就近入学依然需要捆绑房产证!租售并举路还很长

各区入学政策:就近入学依然需要捆绑房产证!租售并举路还很长

入学季的烦恼

集体户该咋入学?

孩子即将读小学的济南市民刘先生最近很烦恼:我的孩子到底能在哪儿读书?

刘先生在一家事业单位上班,户口多年前已经迁到济南,孩子、老婆的户口也在济南,他自认为自己已经是一个济南人。

只是,他在济南还没有买房子。别问他为什么这么多年还没有买房子,说多了都是泪!

在去年年底的时候,他一度很是兴奋。因为媒体报道,租房不仅可以落户了,子女还能就近入学!

租房的子女也能就近入学?

亲们还记得这个新闻吗?在去年年底,这个消息一度刷屏。当时,山东发布了《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住房租赁市场的实施意见》,很多媒体作出解读:具有本地户籍、在城区无住房的租赁者子女,可就近享受中小学义务教育。

现如今,2018招生季已经来临,济南各区的招生政策已经陆续出台,真的能实现租房就近入学吗?刘先生目前已经得到明确答案,那是不可能滴!

从已经公布政策的济南各区看,今年的入学政策并没有太大变化。本地户籍适龄儿童就近入学依然需要三个条件:户口、房产证、居住地。这与往年并无差别。

比如,市中区本地户籍的家庭入读小学的条件是这样的:

一是,孩子要年满六周岁(2012年8月31日前出生),身体健康,具备学习和自理能力;二是,要以家庭为单位在学区范围内实际居住,监护人持有实住房屋房产证或不动产权证书;三是,户籍应与实住房产一致。

槐荫区的招生条件是:

年满6周岁适龄儿童(出生日期不晚于2012年8月31日),监护人具有辖区学校学区内

房产,户籍登记信息与房产信息一致,在学区内长期实际居住。

历下区的招生条件说得比较模糊:

年满6周岁(2012年8月31日〔含〕前出生)的历下区户籍适龄儿童。

刘先生就在历下区,他咨询了历下区教育部门。得得的回复是:需要三个条件,户口、房产证、实际居住,三者所在地址要一致。

这让刘先生很失望!他的户口在历下,工作居住也在历下,但他没有房子,所以根本不具备三个条件,而遑论三个地址的一致。

那么,刘先生孩子将来到底在哪儿读书?目前他得到的答复是,要看未来各学区学位情况协调入学。也就是说,因为没有房子,他的孩子只能等别人选完好的学校之后,去入读那些招生名额有剩余的学校了……

刘先生觉得自己很委屈,但站在“社会进化论”的视角,他又觉得自己好没用,“谁让我自己没本事买房子呢”,他嘟囔道。他后悔曾经有一些买房的机会摆在他眼前, 但是他却没有好好珍惜,每次想起来他都把大腿拍得生疼!如果时光可以倒流,他一定也会像别人一样,买买买……

租售并举

缺的也许不是房子,而是权利

目前,全国各地都在掀起“租售并举”的高潮,很多地方还推出了租赁房建设计划。但在我们看来,我国住房租赁市场一直没有发展起来的原因,也许不是没有可供租赁的房子,而是如何保障租房者的权益。

我们真的缺少可供租赁的房子吗?当然不缺!因为大家都知道,我们的房屋空置率很高!

中财办原副主任杨伟民6月14日在第十届陆家嘴论坛发表演讲时表示:

“我在中央财办的时候,请有关单位对住宅空置的情况做了调查,我国无论是城市还是乡村住宅的空置率非常高,比日本还高,这很不正常,说明用来炒的房子还真不少。”

中国建设银行董事长田国立也在当天论坛上表示:

“本来我也准备了一个数,后来杨伟民主任说他不说数,他不说我就更不敢说了,你想空置率实在太可怕了!房价要真控下来,银行也害怕,房地产商也害怕,买房者也害怕,相关部门也害怕,但你真继续涨大家也害怕,这个僵持局面必须得有一个办法解决,商业银行在这个时候必须有一些操作办法。”

而再往前的,原来同为中财办副主任的陈锡文也说过:

“中财办请国家电网公司做一个统计,从每户电表数据来看,一年一户用电量不超过20度认为是‘空置’。算下来,2017年,大中城市房屋空置率是11.9%,小城市房屋空置率13.9%,农村房屋空置率14%。农村房屋的空置率比小城市房屋空置率,仅仅多0.1个百分点。”

大家看到了,总体而言,中国的房地产市场不缺可供租赁的房子。也许像北京那样的一线城市,是缺少租赁用房的,要不然就不会有那么多人拥挤在北京的地下室了。但对于很多三四线、甚至是二线城市来说,可供租赁的房子并不缺少。

这也反映在我们的出租收益比上:目前济南一套200万的房子,一年租金能有多少?3万块钱?那样只有1.5%的收益率!即使4万、5万、出租收益比也低得可怜。

价格是最敏感的风向标。这样的出租收益比显示,市场上不缺可供租赁的房子;或者说,大家都不愿去租房子!

因此,发展租赁市场最该解决的首要问题是,让大家愿意去租赁那些可供出租的房子!而要达到这样的目的,只有保障租房人的权利。其中,教育权利是首要的。

没有更均衡的教育

好的学区永远上学难

租房就能就近入学,那好的学区不得被挤破头?

还有人会说,我花几百万给孩子买了一套学区房,你一毛钱都没花,只是在这里租房,凭什么来跟我的孩子挣学区?你没有花钱,或者你没有能力,入读差的学校是应该的!

站在“社会进化论”的角度,这是有道理的。

不过,人类不是动物,“进化论”并不能完全复制到人类社会。那样的社会,没有温度,甚至连最起码的“虚伪”都没有,它会把人逼疯,还会把整个社会逼乱。

我们有很多美丽的愿景。比如,“不能让贫穷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贫穷的孩子也该拥有平等的教育权利”……这样的愿景,对整个社会是有好处的,它可以最大地发掘每一个人的潜能;当然,回到房地产市场,这样的愿景对发展租赁住房也是有好处的,甚至是非常必要的。

如果教育资源不均衡,同一个城市、甚至同一个辖区,各个学校有着巨大的差距,那么好的学区必受追捧,而学校在招生时也必定会有一个筛选顺序,租房者就很容易成为受伤者。

其实,山东此前发布的《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住房租赁市场的实施意见》对租房人就近入学的提法是比较稳健的:

对具有当地户籍、在城区无住房、能提供经登记备案长期租赁证明的家庭,县(市、区)教育主管部门可在统筹考虑当地城镇化进程教育资源承载力、学校布局等情况的基础上,积极扩增教育资源供给,

按照“积极稳妥、量力而行、分步实施”的原则,探索实行义务教育适龄子女就近入学。

说白了,租房人能不能就近入学,还得看学校承载能力。

我们知道,对教育资源的平衡、对学校承载能力的提升,并不是一时一日就可办到的。而对于济南的意向买房人来说,尤其是对于那些有子女教育需求的人来说,等待租赁市场来拯救自己,恐怕还是太过超前了。

——全文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