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心率越快越容易导致高血压,如何控制心率?

YERO


心率的控制在高血压指南中也有明确的指导意见,一般情况下,建议高血压的患者的心率应控制在75次/分以下,所以,高血压患者的心率不是随心而欲,也是有“标准”的!


那么,正如提问者的问题一样,我们该如何控制心率呢?

一、去除病理性诱因

诱发心率增快的因素有很多,一般的疼痛、发热、胸闷、气短等,都会刺激心率的增快,其次,引起心率增快的疾病也有很多,常见的高血压合并心衰,合并甲亢、感染等等情况,都会引起心率增快,所以,去除诱因是控制心率的基础。


二、避免外界刺激

能够刺激交感神经引起心率增快的因素也有很多,常见的熬夜、生气、着急、吸烟、喝酒、饮茶等等,也都会因为交感神经张力升高从而引起心率增快,所以,避免这些不良刺激,也会使得心率下降。


三、控制体重

肥胖,也是一个心率增快的原因之一,非常简单的道理,心脏就是一个发动机,这个发动机承载的负荷越大——体重越重,其做功越多,心率也就越快,所以,控制体重等,也是减慢心率的有效方法。

四、β-受体阻滞剂

β-受体阻滞剂是控制心室率最为常用的药物之一,常见的代表药物有倍他乐克、比索洛尔、卡维地洛等等,其可以有效的控制心室率,并因为其独特的作用,不仅仅在高血压中使用,在冠心病、心衰、心律失常中也应用广泛。


五、钙离子拮抗剂

钙离子拮抗剂也有一定的负性频率和负性传导作用,从而可以减慢心室率,其非二氢吡啶类的代表药物地尔硫卓,对心脏的选择性较强,其使用范围和作用也更为显著。


六、窦房结功能抑制剂

窦房结功能抑制剂主要代表药物就是新药伊伐布雷定,其用于不能使用或者不能耐受β受体阻滞剂,或者使用β受体阻滞剂后心率仍然不能达标的窦性心律患者,因为上市不久,其使用尚未全面普及。

其实,高血压的心率控制,也明确的证实可以改善高血压患者的预后,所以,高血压的心率控制,也需要我们加以注意。


毕竟,控制心率,我们有这么多的手段!


心健康


心率是心脏跳动的速度,往往以一分钟作为记录的标准,一分钟心跳在60—100次之间称之为心率正常,超过100次为心率过快。心率增快会增加心血管时间的发生概率,使猝死的风险增加,因此一定要把心率控制在一个合适的范围内。引起心率快的原因有很多种,有生理性的,也有病理性的,那么心率增快了应该如何控制呢?

生理性心率增快的控制方法:

1、放松自己的身体,能卧倒的尽量躺下来,使身体的肌肉得到彻底的放松;如果周围的环境过于嘈杂时,应该尽量移动到安静的环境中。

2、学会转移注意力,如果老是把注意力集中在自己的心率上,你会感到心率越来越快,要学会在心率增快时尽量把精力集中在美好的事物上,缓慢的呼吸,心情愉悦了自然也能起到一定的降低心率的作用。

3、还可以按摩自己的颈动脉,这样可以刺激迷走神经,起到减慢心率的作用;另外还有一种简单的方法就是用冷水扑在脸上,通过减少新陈代谢也可以减慢心率。

病理性心率增快的控制方法:

如果某种疾病导致心率过快,休息或用上诉方法不能有效缓解的,可以根据引起心率增快的原因采用不同的药物进行治疗。如心源性原因引起的,可以口服酒石酸美托洛尔、心律平、养心定悸胶囊等药物治疗;甲亢引起的要治疗甲亢等,如果口服药物效果不明显的可以住院输液治疗。

希望通过上面的介绍可以对治疗心率过快起到一定的帮助,要知道控制了心率可以减少恶性事件发生。

本期答主:徐霞,医学硕士

欢迎关注生命召集令,获取更多有用的健康知识。


生命召集令


一般情况下,心率加快,血压可以升高,但是心率快时不一定都有血压升高。因此,心率快不是高血压的直接原因。高血压导致心脏病时,可以导致心率过快。因此,心率快和高血压有一定的关系。

正常人在劳动或体育运动时,情绪激动以及用各种兴奋性饮料,抽烟等心跳都会加快。还有心脏以外的疾病,如发热、严重贫血、休克、甲状腺功能亢进、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等都可以引起窦性心动过速。

心律失常,可由多种原因引起。所有心脏病病人都可以引起心率失常,但有些心律失常者不一定都有器质性心脏病。要预防心律失常必须平时多预防心脏病的发生,除了饮食方面调理,还要适当运动,增强体质,控制情绪。预防所有能使心率加快的疾病。平时合理安排作息时间,不要过分激动。适时进行静养,动静结合才是养生之道。


一个医生的杂谈


心率控制在60~80内更好

正常的心率范围是60~100次/分,但在安全范围内,慢心率比快心率更健康。

因为心率快,会造成心肌供氧减少,导致心脏供血不足、心肌缺血。同时,心率快还会增加心肌的耗氧。

如果本身有高血压,就更应该重视心率的控制。心率加快是引起高血压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有数据显示,心率加快10次/分,高血压发病率上升8%;高血压患者心率加快10次/分,心血管事件死亡率上升25%。心率快是反映高血压病人交感神经过度激活的窗口,当高血压病人自测心率超80次/分,说明心率必须开始干预。建议使用药物β受体阻滞剂减慢心率,把心率控制在60~80次/分,可以减少心绞痛、心肌缺血等不良事件发生。

调整生活方式控制心率

1.坚持做有氧运动

经常运动可以让心率变得“更听话”。这里的运动,特别强调“有氧运动”,包括慢跑、快步走、游泳、打羽毛球等,即使高血压病人也同样适合。

进行运动时,虽然心率加快,但是运动能很好地锻炼心肺功能。简单理解就是,可以增大心脏左心室的容积,让它每次收缩的排血量增加。在同等体循环速度下,心脏每分钟跳动的次数相应减少,也就是心率变得减慢了。

2.改变不良生活方式

主要是远离吸烟和酒精;少喝咖啡,少喝浓茶;减肥,控制体重;每天规律作息,尽量不熬夜;保持良好的心态,勿急勿躁;保持大便通畅等。

如果以上都做到了,还是无法控制好心率,建议找专业医生咨询,通过药物来有效控制心率。


大洋网


首先强调一点,心率通常指的静息心率,而静息心率测量方法,测量前应放松休息5分钟、避免运动,保持环境安静,测量时坐在舒适的座椅上,双腿不要交叉,然后测量心率得到的数值。

一项3万余人的队列研究表明,心率每增加10次/min,高血压发病率增加8%。另外,≥85次/min与心率70~74次/min组比较,前者发展为高血压的几率增加1.25倍。 心率对于高血压尤为重要,以下总结高血压心率如何管理:

一般首选药物为β 受体阻滞剂,其通过拮抗交感神经系统的过度激活、减慢心率、抑制过度的神经激素和RAAS 的激活而发挥降压作用,同时还通过降低交感神经张力、预防儿茶酚胺的心脏毒性作用,保护心血管系统。尤其适用于伴快速性心律失常、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主动脉夹层、交感神经活性增高以及高动力状态的高血压患者。

在高血压治疗中心率应作为一项重要的监测指标,常规监测并给予控制。建议无并发症高血压患者目标心率控制为75 次/ 分。使用常规剂量β 受体阻滞剂血压未达标,而心率仍≥ 75 次/ 分的单纯高血压患者可加大β受体阻滞剂使用剂量,有利于血压和心率双达标。

心力衰竭合并高血压患者,患者病情稳定后可以使用,目标心率为55 ~ 60 次/ 分。

对于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在控制血压的同时应减慢静息心率至55 ~ 60 次/ 分

β 受体阻滞剂尤其适用于有心率增快等交感活性增高表现的高血压患者。可单用或与其他降压药物联用以控制血压。优化的联合治疗方案是β 受体阻滞剂与长效二氢吡啶类CCB 联用。

高血压同时心率快的患者,降低心率也是同样重要,根据合并症不同达标值不同。


药事健康


又是一个伪命题,本不想写,但怕广大群众被误导,真不知道为什么没有一个心血管医生来纠正?

高血压病是一个与遗传相关多基因的疾病,在多种基因中唯独没有心率和血压的关系。

如果说心率快导致高血压只有特殊的个体、特定的环境、特定的疾病变化时会产生非持续性的血在升高,比如:

1.特别敏感、暗示性重、易紧张恐惧的人容易产生白大衣高血压,在医疗环境下测血压特别紧张、恐惧,血中儿茶酚胺水平突然升高激动心脏倍他1受体和动脉血管的阿尔法受体引起心率快、心脏收缩力增强和外周动脉收缩使血压升高。

2.类似上述性格的人遇到持续工作压力大、工作量过大、自己又过于追求完美,这时部分人会持续性处于交感神经兴奋状态,持续分泌过多的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久之会产生心率快的高血压,压力消除了,心率血压会下来,窦性心动过速的人引起血压升高的实在罕见。

3.急性左心衰时可引起反射性短暂的交感神经兴奋,同时出现心率快血压高,但只是短暂的,这是病理性的反射!

4.除此可以举出许多心率快的慢性疾病但与血压高都没关系:甲亢、贫血、心脏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引起的窦性心动过速、可以导致慢性心力衰竭的疾病如扩张性心肌病、辩膜钙化性心脏病、冠心病甚至于高血压心脏病也是只有出现心力衰竭时心跳才会加快,所以更不要用自己意想出来的原因来唬弄老百性。

2018.4.6


我想说点真话


心率快和高血压有一定的联系。

因为人的交感神经一兴奋,人体的心跳就会加速,血压就会升高。

我们在日常生活工作中,由于工作压力大、心理负担重、不良的生活方式均是导致交感神经过度激活的因素。

年轻人更是这种情况,所以年轻人高血压多合并心率快。

其实约1/3以上的高血压患者,休息时心率≥80次/分。心率快是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会使心血管死亡风险显著增加。

所以,我们治疗高血压,不能光盯着血压,还要看心率,因为心率和血压紧密相连。

如果高血压的朋友休息时心率心率>80,就需要降心率;如果这个评价不准确,我们建议带个动态心电图,平均心率>75,也需要降心率。

一般建议血压高心率快,首选倍他乐克,因为倍他乐克不但降血压还降心率!

当然必须建立在健康生活方式基础上,戒烟,戒酒,坚持有氧运动,规律作息,健康饮食,控制体重,开开心心。


心血管王医生


首先,心率管理主要适用于高血压、冠心病、心衰等具有特殊疾病的人群,对于正常人并不一定需要心率特殊管理。其次,心率快确实可导致血压升高,且增加高血压患者不良事件,高血压患者应该控制心率。

正常的心率范围是60次~100次/分,对于身体健康的正常人群,只要在这个范围之内都可以,目前没有证据表明刻意可以进行心率管理对身体有更多的获益。但对于患有高血压、冠心病、心衰等患者,确实需要进行心率管理,控制心率。

心率也确实和血压密切相关,心率加快时,舒张期缩短,大动脉流向外周的血量增多,心率加快会导致舒张压的血压,中青年高血压患者的血压大多都就是这种情况。另外心率与高血压患者的不良事件密切相关,高血压患者心率越快,发生心血管事件的风险就越高。《高血压患者心率管理中国专家共识》建议,我国高血压患者心率干预的切点定义为静息心率>80次/分,24小时动态心率>75次/分;对高血压合并冠心病及心力衰竭患者应按照相应指南将其心率控制到靶心率。

所以,如果合并有高血压,安静状态下如果心率>80次/分,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控制心率:

1、 先找下有无造成心率加快的诱因,如合并有甲亢、贫血、焦虑等,如果有,先病因对症处理。

2、 戒烟、限酒。烟酒可兴奋交感神经,使心率增快。

3、 不要喝咖啡、浓茶。

4、 积极锻炼身体,控制体重。久坐的高血压患者,常伴有超重及肥胖或代谢综合征,均有交感神经兴奋的生理病理基础。通过增加体育锻炼和有氧运动,可以降低交感活性,增加迷走张力。

5、控盐。摄入盐过多会导致交感神经兴奋,高血压患者每天盐的摄入量不宜超过6克。

6、 药物控制。如经非药物治疗效果不佳,可选择药物治疗,优先推荐心脏高选择性长效β1受体阻滞剂(比索洛尔、美托洛尔缓释片),对肥胖、血糖增高和血脂异常患者推荐使用β和α受体阻滞剂(阿罗洛尔、卡维地洛)。


医患家


心率增快不仅会导致血压的升高,而且会增加高血压患者的死亡率。研究发现,心率每增加5次/分,死亡风险增加17%。可能高血压患者看到这个数据后,已经在计算自己的死亡风险有多高了。



那心率多快算快呢?

正常人心跳每分钟为60-100次,超过100次/分为心率增快。但这个标准却不适用于高血压患者。原因如下;(1)高血压患者心率增快后不仅会导致血压升高,而且会使心脏长期高负荷运转,使心肌耗氧量增加,如果同时合并心衰或冠心病,则会加重心脏的损害;(2)加速动脉粥样硬化,使组织器官缺血风险增加,导致慢性疾病如冠心病,脑梗塞的发病率增加;(3)降低粥样硬化斑块的稳定性,使其破裂的风险升高,继发血栓形成后,常引发急性心脑血管急性并发症。所以,高血压患者的心率需要控制得更低一点,以减少对血管及心、脑、肾各靶器官的影响。建议将高血压患者的静息心率,也就是休息时的心率,控制在80次/分以下,或24小时平均心率控制在75次/分以下。



怎么控制心率呢?

(一)排除基础疾病

(1)甲亢。由于在甲状腺激素的作用下,机体代谢加快,故心率常增快,建议常规筛查甲功;(2)贫血。贫血的病人常因血红蛋白的不足,导致机体相对缺氧,代偿性地使心率加快,增加供给养分和氧气;(3)心血管疾病。如果病人同时存在心脏器质性疾病,如心梗、心衰、心肌炎等疾病,也会导致心率加快,这时心率的控制往往更严格。所以,心率增快往往需要排除是否存在这些基础疾病,如果存在,则需要针对疾病本身进行治疗。


(二)改善生活方式

如果无基础疾病,可先通过改变生活方式来控制心率。如长期紧张或情绪激动,容易焦虑的病人,长期饮酒,吸烟,喜饮咖啡或浓茶的病人等,这些不良生活习惯也会使心率加快。所以,建议改变这些生活习惯,心率慢慢会得到控制。此外,还应该适当运动,以有氧运动为主,如慢跑等,增加心脏的储备,使每搏心输出量增加,心率减慢。

如果改变生活方式后心率仍偏高,此时考虑药物治疗。可供选择的药物主要有三类:(1)若无禁忌症,首选β1受体阻滞剂(比索洛尔、美托洛尔),由于其不仅减慢心率、降低血压,还可降低死亡率,故常作为该类病人的首选药物;(2)如果对β1受体阻滞剂不耐受,可选用非二氢吡啶类CCB(地尔硫卓、维拉帕米);(3)此外,如果存在肥胖、高血脂、高血糖的病人,可选用同时阻断β和α受体阻的药物如阿罗洛儿、卡维地洛等。



需要注意的是,无论选用哪一种药物,都需要在医生指导下药物,不要私自加药或调药。注意监测心率,根据心率及血压调药。

谢谢阅读,祝您健康!


医学莘


这句话就是错误的。

高血压是指血液对血管壁的压力。

如果你血管壁弹性较好,心脏机能较好,那么对血液的运输和承载能力就强,出现高血压风险更低。

经常运动的人心脏接受良性刺激产生的生理性的肥大和增厚,这是身体好的表现。我建议你可以通过一些正确的方式去改善心血管系统的功能,提高你的心脏的承载能力,心脏会越来越健康有活力,也就远离了心血管类疾病。

防大于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