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19 「江海时评」名不符实的造节活动,休矣!

前不久,记者应邀参加了苏中地区某镇举办的梨花节。这个活动已连续举办了7年,并将当地久负盛名的农民体育运动员捆绑在一起,给节庆活动增添了不少乐趣。


「江海时评」名不符实的造节活动,休矣! 当地举办梨花节还是有一定基础的,全镇有梨园万亩,其中连片的有上千亩,远远看去,甚为壮观。当地由此形成了梨果储存、销售、深加工等产业化经营模式。加之,在梨花节期间,当地还举办了斗羊比赛、拔扁担比赛等富有乡土韵味的活动,吸引了四邻八乡的人们赶来看热闹。到了现场,才知道,这个节的影响还真不小,一些小商小贩早早就到了现场附近,占据有利地形,在路边摆摊叫卖,过往人流、车流川流不息,不知内情的人,还以为庙会呢。

文化搭台,经济唱戏。这是组织举办节庆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特别对招商引资工作来说,这不仅有利于提高当地知名度和影响力,还可达到密切联系客商、加深印象和寻求合作。当地一位朋友告诉记者,在这个县,每个镇都有一个节,如捕鱼节、采莲节、羊肉节、桃花节,等等。有的节确实搞得不错,如捕鱼节,除了捕鱼,还有鱼王擂台赛,既有观赏性,又有互动性,好看又好玩。但也有一些节掺杂水份多,完全为节而办节,名不符实,最终难免陷入自娱自乐、无人买账的尴尬。如有一镇看到周边乡镇纷纷围绕当地农业特色推出这节那节,热热闹闹的,每次县领导都前来讲话、助阵,看了热血直冲脑门,总也想搞出个节出来。后来鬼使神差地推出了一个美其名曰“桃花节”。然而,当人们到实地看后,彻底失望了,这个镇的桃树面积不过几十亩,而且品种单一,远未形成特色。到了第二年后,这个节就再也没人理会了,弄得组织者非常难堪。

再如,另一个位于该县东部的镇,搞了一个卜页节。刚开始,很多人没听懂,经过解释后,大家忍俊不禁,啼笑皆非。卜页,既不是这个镇的特色,且在生产方面也没有独到之处,完全是当地镇领导拍脑门的“杰作”。这样的节推出来后,除了当地领导自我欣赏、自我陶醉外,还会有何意义呢?

政府造节,无非就是搭建一个扬名造势、助推地方经济发展的平台,但节庆活动效果如何,却大有讲究。有的深入人心,形成了节庆品牌,带动了当地休闲和观光农业的发展。有的则热闹两小时,老百姓并没有从节庆活动中有获得感。相反,有的不仅不会给当地形象和口碑加分,还会带来诸如沽名钓誉、好大喜功、做表面文章、华而不实等负面评价和影响,与地方发展毫无益处。

「江海时评」名不符实的造节活动,休矣!

之所以出现“一镇一节”的跟风造节怪现象,说到底,和地方干部不良的政绩观和浮躁作风有关。特别在当前经济环境下,地方发展经济的压力大,地方干部急于寻找发展经济的抓手,这种急切心情是可以理解的,但一切必须尊重客观实际,实事求是,从实际出发,任何脱离实际,违背客观规律,为造势而造节,不仅浪费了大量人力、财力和精力,还会带坏一方的社会风气,特别是干部作风,容易形成作风浮躁、工作喜欢走捷径、好大喜功等毛病,这是党员干部必须力戒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