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30 龍坪鎮羅化村:品牌蔬菜拉動產業扶貧

年初,羅甸“餘健”牌蔬菜正式註冊,品牌背後是規模種植基地、高效技術應用、量化產品供應、運營管理體制、定向銷售渠道和惠民增益效果。

龍坪鎮羅化村:品牌蔬菜拉動產業扶貧

龍坪鎮羅化村:品牌蔬菜拉動產業扶貧

“公司聯動村級合作社,在祥腳、納坪、羅化一帶,建成規模約3000畝的蔬菜基地,僅在龍坪鎮羅化村就有1000餘畝。”羅甸惠萬家農業科技公司負責人陸國華告訴記者。

“基地主要種植白棒、南瓜、糯玉米、黃瓜、絲瓜、苦瓜等十多個品種,通過省農科院及各級農技專家的考察和認可,結合具體作物生長環境,引進試驗推廣了‘輪播種植、作物套種、玉米定向栽培和苦瓜栽培籬架’等現代農業高效技術,按照試驗田、技術傳授和現場培訓的方式引導農戶跟進運用,在畝產提增、種植輻射、規模發展和產量穩定上成效顯著。”羅化村貴平合作社理事長餘健介紹說。

龍坪鎮羅化村:品牌蔬菜拉動產業扶貧

以定向栽培為例,常規種植模式下作物生長受到密度的影響,其光合作用、秸稈韌性和抗蟲抗病能力等會有明顯損傷,定向栽培不僅完全規避了此類問題,而且在畝產效果上增量明顯,比如常規種植的糯玉米畝產1000斤已經很可觀了,而定向栽培下畝產最高可突破2000斤。

“規模化、技術化的直接效果是產量穩定和產值保證,以羅化村千畝蔬菜基地為統計基準,一年四季都有不同品種的蔬菜供應,基本每天供貨5噸左右,每年供量總計在700到800萬斤,年產值在1000萬元浮動。”陸國華說。

“種植產業也有‘脆弱性’的一面,基地管護、技術延續、市場對接、風險控制等各個環節都不可忽視。”陸國華提到。

龍坪鎮羅化村:品牌蔬菜拉動產業扶貧

對此,惠萬家公司聯合貴平合作社,採取合作運營、統一管理、分工負責、返包農戶的管理制度。實行底薪加全勤獎加補助的方式,確保倉管、生產、人事、採購和銷售等負責人員保持積極性,具體事務有著落、不拖後;由公司出面,與政務部門對接技術服務,以聘請、僱傭和購買服務的方式設立技術、管理和銷售(電商)顧問;勞務管理上,由人事管理具體負責,採取臨時崗位當天結算、固定崗位按月結算,保證勞務工資足額按時發放;公司和合作社流轉部分土地直接打理,其餘由農戶自己經營,合作社提供種苗、技術、肥料等,並統一購銷。

龍坪鎮羅化村:品牌蔬菜拉動產業扶貧

“制度化管理模式有一個好處是可以提高抗風險能力,今年,公司為基地購買了保額14萬元的財產保險,政府扶持了10萬元,近期羅化村多次遭受冰雹等強對流天氣,蔬菜基地受損較重,人民財產保險第一時間理賠75萬元,極大地緩解了損失。”陸國華說。

“此外,羅化村蔬菜基地以惠萬家公司‘送惠到家’銷售平臺為窗口,聯結搭建了包含線上線下、省內省外的立體銷售體系。除直接供應縣內各大超市和農貿市場外,還與貴陽、湖南、廣東等地建立了供銷關係。”餘健說。

項目資金扶持、利益回饋農戶,是當前羅化村蔬菜基地發展的主要方向。

2017年開始,400萬元農業發展子基金和國投公司140萬元定點幫扶項目資金先後落地在羅化村蔬菜基地。主要用於冷庫、運輸工具、肥水一體化設施、大棚、自動育苗生產線等配套設施投建。

其中,國投公司幫扶資金投用明確了一個硬性標準:合作社每年拿出9萬元支付給村集體作為當地貧困戶的分紅,期限是10年。

勞務用工上,基地最低時用工25個,最多時40多個。當地蔬菜種植四季供應要求下保證了用工時間的長效性,平均每人每年每月保持在20天左右工作量,按每人每天100元左右浮動,每人每月工資2500元左右。

“從去年10月算起,我在這已經幹了8個多月了,工資累計有2萬多元。”今年50多歲的羅化村貧困戶吳永蘭告訴記者。

在基地建設時,貴平合作社利用土地流轉實際直接管理200畝左右,每畝流轉金1000元/年,涉及農戶110戶,有50多戶貧困戶從中受益。

“其餘種植區,涉及400多戶農戶,由他們自己經營管理,公司提供種苗、肥料、大棚和技術,以及相應配套設施,農戶只需要按時按量投入勞力和人力管護,產出的蔬菜由公司和合作社統一銷售,產生的收益按照7:3的比例由農戶享受大份。”陸國華說。

來 源 | 羅甸縣新聞辦

作 者 | 張 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