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15 匯付天下破發:銀聯背書難敵業績隱憂 獨角獸為何成“毒角獸”

匯付天下破發:銀聯背書難敵業績隱憂 獨角獸為何成“毒角獸”

近期,在港“獨角獸”扎堆破發。

6月15日,首日登陸港交所的國內獨立第三方支付企業——匯付天下(1806.HK)也未能倖免。

當天早盤,匯付天下6.98港元的開盤價即成為了當天的最高價。開盤後,公司股票便快速下探。當天早盤十時左右,公司股票更是被打壓至全天最低點6.22港元,較發行價相比,盤中最大跌幅近二成。

此前,根據公司6月14日披露的公告,公司擬全球發售約2.25億股,其中香港發售佔比10%,國際發售佔比90%;發售價每股7.50港元,招股價範圍6.5-8.5港元。

其中,香港公開發售認購合共接獲1.83萬份有效申請,認購合共2.18億股,相當於香港公開發售項下初步可供認購香港發售股份總數的9.69倍。國際發售已獲適度超額認購。

互金咖注意到,近年來,金融科技的飛速發展使得中國一躍成為擁有“獨角獸”第二多的國家,特別是金融科技“獨角獸”更是佔據了國內“獨角獸”榜單的主流。

不過,在A股和港股上市的“獨角獸”命運卻是“冰火兩重天”。

A股這裡是風景獨好,號稱首隻“獨角獸”的藥明康德IPO後曾連續16個一字漲停,以每籤近11萬的獲利刷新A股年內最賺錢新股紀錄。

相比之下,二級市場上港股“獨角獸”卻紛紛淪為了“毒角獸”。

其實,匯付天下6月14日暗盤交易時早已有苗頭,其暗盤收市價格已破發,報6.89港元。截至6月15日收盤,公司股價報收6.62港元,較發行價破發超過一成,為12%。公司股票全天成交4.52億港元。

匯付天下破發:銀聯背書難敵業績隱憂 獨角獸為何成“毒角獸”

銀聯背書難敵業績隱憂

據互金咖瞭解,匯付天下此番在港上市爭取到了銀聯的間接背書。儘管如此,公司上市首日仍無阻於市場拋壓。

據公司公告披露,基石投資者名單裡出現了上海聯銀創業投資有限公司(聯銀創投)的名字,並已認購1303.64萬股,佔發售股份5.79%,及發售完成後已發行股份1.01%(假設超額配售權獲悉數行使)。

公開資料表明,聯銀創投於2004年在中國上海成立,為中國銀聯的全資附屬公司,主要從事投資、投資管理及投資諮詢業務。

不僅如此,2018年5月初,匯付天下與中國銀聯簽署合作框架協議,雙方將在業務合作、營銷推廣、科技創新等層面發揮各自優勢,共建基於銀聯卡和其他新興支付產品的產業生態圈。

此外,6月15日當天,在上市敲鐘儀式之後的問答環節中,匯付天下董事會主席、執行董事兼首席執行官周曄也一再強調,中國銀聯是目前國內唯一的卡組織,也是重要的清算機構,所以每一個在國內做支付的機構都跟銀聯有非常緊密的合作。

匯付率先和中國銀聯締結了戰略合作協議,將在很多方面與銀聯攜手,比如說解決方案的開發等,相信無論是國內市場還是國際市場,未來在支付領域會與銀聯有更多的配合。

不過,業內認為,公司一大業績隱憂在於,公司客戶備付金利息收入減少對公司業績帶來的衝擊效應不可忽視。

據公司招股書披露,匯付天下利息收入主要來自於客戶備付金產生的利息,以及比較少的在銀行和其他機構的現金存款的利息。2015年、2016年及2017年,公司自客戶備付金指定銀行賬戶產生的利息收入分別為2310萬元、3470萬元和6000萬元。

與此同時,2015年、2016年及2017年12月31日,匯付天下受限制現金中的客戶備付金分別為人民幣23.5億、33.45億及31.85億元。

根據央行規定,自2018年起,所有第三方支付服務提供商應增加其客戶備付金在由央行監督和監控的集中備付金賬戶的比例,且該等資金將不再計息。因此,公司在招股書中也預計,自2018年起,客戶備付金的利息收入將逐漸減少。

因此,匯付天下面臨的考驗是,強監管下,公司能否拓展新的增值業務併成為未來主要的盈利增長點,以實現“科技+牌照”的雙輪驅動,此舉將決定公司未來的去向。

匯付天下破發:銀聯背書難敵業績隱憂 獨角獸為何成“毒角獸”

獨角獸為何成“毒角獸”

若按當天收盤價6.62港元計算,匯付天下上市首日對應總市值為82.85億港元。

值得一提的是,與A股“烈火烹油”景象截然不同的是,港股一批新經濟“獨角獸”上市不久即紛紛破發,不少甚至市值腰斬。近期,儘管股價有所反彈,但絕大多數仍遠在發行價以下徘徊。

號稱“科技保險第一股”的眾安在線(6060.HK)去年9月IPO後市值最高達到1400億港元,但當天僅剩799.58億港元,縮水超過四成。

背靠騰訊的在線閱讀平臺閱文集團(0772.HK)去年11月登陸港股,市值最高接近千億港元,但目前僅剩711.54億港元,蒸發近三成。

國內最大的互聯網汽車交易平臺易鑫(2858.HK)和閱文幾乎同時上市,股價在上市首日衝高後便一路下探,最新收盤價3.73港元較7.7港元的發行價跌去了一半多,高達51.56%。

電競概念股雷蛇(1337.HK)去年11月上市當日市值一度突破500億港元,但隨後便被打回原形,目前股價較發行價跌去了42%,較最高價跌去了60%。

相比之下,平安好醫生(1833.HK)表現則相對強勢一些。今年5月,平安好醫生以中國互聯網醫療第一股身份登陸港交所,發行當日勉強打平,次日便破發,當天盤中一度大跌逾10%。不過,截至6月15日收盤,公司最新收盤價報55.40港元,已重回54.8港元的發行價之上。

對此,國泰基金一位分析人士指出,港股IPO是市場化定價機制,而A股的新股發行價存在政策人為扭曲。港股的新股發行價受二級市場供需影響,又沒有監管的人為限價,因此像閱文、平安好醫生等這種有效申購倍數高達600以上的大熱新股,基本在IPO定價時就反映了市場最高漲的需求,留給二級市場的水位是很有限的。

“更重要的是,港股是機構投資者主導的市場,再天花亂墜的商業模式、發展前景最終都要歸結於公司的盈利能力和現金流實力,估值泡沫很難持久。”該分析人士強調。“雖然今年年初港交所放寬了新股上市制度,允許尚未盈利的新經濟和生物醫藥公司掛牌上市,但在港股這樣一個機構投資者佔比超過70%、80%資金盯著20%股票的市場,要造一個大泡沫是很難的。”

該分析人士進一步表示,今年以來港股流動性在邊際趨緊,導致高估值的新經濟板塊整體承壓。“資金面重壓下,去年估值急速提升的新經濟板塊最先承壓,港股市場的‘捕獸’熱情也在迅速消褪。”對此,該分析人士如是說。

互金咖微信公眾號已入駐今日頭條、一點資訊、新浪財經頭條、搜狐號、大魚號平臺、百度百家、企鵝號、網易號、和訊名家、螞蟻財富社區、快傳號等平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