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13 大清靠什么力量为入关奠定的基础?肯定不是吴三桂,是一个教派

上次咱们说到大清在入关之前,就已经继承了元朝的正统,入关之后又继承了明朝的正统,就把两个正统给整合在了一块。

清朝继承明朝的正统性这个好理解,但是大清入关之前就继承了元朝的正统,这个就得解释一下了。

西藏和蒙古的联动关系

大清入关依靠的力量是啥呀?可不是靠吴三桂把它引进来的,大清入关首先是得自身有力量。否则入了关还会被关上门打死。

大清自身的力量来自什么呢?不仅仅是来自满洲八旗,而是来自满蒙联盟,就是满洲人和蒙古人结成的一个紧密联盟。

而之所以蒙古人肯买满洲人的账,首先是因为皇太极继承了元朝的正统。

说到这,你就明白这个事情对中国历史的重要性了。

那么,叱咤风云的蒙古人,为啥会接受满洲人作为他们的大汗呢?这个还要从西藏说起。

西藏和蒙古在历史上也有好几次互相支持、互相联合的过程。

正是这种蒙藏联合,让雪域高原上发生了巨大变化,藏传佛教也因此变成今天这个样子,也才有了达赖喇嘛这种制度的出现;反过来,这个过程也让蒙古草原上的精神世界陷入分裂,随后开始了长时间的内斗。

于是,大清趁机抓住机会崛起,形成了新的军事联盟,也就是满蒙联盟。这才有了后来入关征服中原的可能性。

蒙古高原的继承逻辑

咱们先来看看在明朝的时候,蒙古高原上都发生了些什么事情。

元朝末代皇帝元顺帝,看到朱元璋的大军北伐,觉得打不过,于是自己主动逃离北京回到草原上。

但是他并不认为元朝已经灭亡了,而只是认为元朝统治的地盘变小了,中原丢了而已。

元顺帝及其继承人在草原上以元朝的名号继续统治,史称北元。

但是这些蒙古大汗已经没能力控制草原上的众多蒙古部落了,部落彼此之间经常各种混战。

不过,蒙古人有了统治中原的一百多年历史,继承逻辑跟原来在草原上的兄终弟及的顺序早就不一样了。

虽然草原上一片混战,对于谁有资格当最高的大汗,各个部落却是有共识的,那就是,只有黄金家族的人,才可以当大汗。

什么叫黄金家族呢,就是成吉思汗的直系后代。后来,这个概念又进一步窄化,只有成吉思汗的幼子拖雷这一脉的后代,才算黄金家族。

黄金家族中,又是长子这一支有优先继承权,其他人只有在该脉找不到合法继承人的情况下才有继承资格。

历史上,中间偶尔也有会其他不符规则的人夺取蒙古汗位,但没多久,汗位还是会回到正统继承人手中。

只要各个部落对于法统的唯一性有共识,蒙古人的精神世界就仍然有一种底层的统一性。

在北元后期开始,正统大汗固定在了察哈尔部,只有这个部落的首领才能成为大汗。

蒙古世界的法统分裂

但是,在16世纪中期,也就是明朝统治的中后期,出现了变化。黄金家族的小支当中崛起了一位英雄,叫做俺答汗。

俺答汗非常能打,带领着自己所属的土默特部,几乎统一了整个漠南地区的蒙古诸部落。

赶上这个时候正统大汗的武力不大灵光,就被俺答汗给排挤到了东蒙古地区。

俺答汗几乎成为蒙古诸部的共主,但是因为血统的问题却不能当大汗,这个让他感觉很不爽,于是开始动了别的心思。

俺答汗在继续征战的过程中,一路打到青海,在这里发现了新的机会。什么机会呢?就是藏传佛教。

藏传佛教实际上有很多派别,而让俺答汗发现机会的,是其中一个派别格鲁派,也叫黄教。

雪域高原上教派众多,有红教、白教、花教,等等。黄教格鲁派是在15世纪初期建立的,但跟其他教派竞争的时候一直很痛苦,所以他们也一直在寻找外援。

于是,1578年,在一个精心安排的场景中,俺答汗和格鲁派领袖索南嘉措在青海湖边进行了一次会面,这次会面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

俩人一见如故,索南嘉措说他一眼就认出,俺答汗是元朝开国君主忽必烈转世,而俺答汗则一眼认出,索南嘉措就是曾经大元帝国的国师--八思巴转世。

八思巴是一位很有名的藏传佛教高僧,在三百多年前,忽必烈和八思巴曾经曾结成过师徒关系,那是蒙古草原和雪域高原发生的第一次相互塑造的历史。

俺答汗和索南嘉措,认为他们的这次会面,就是当年那对师徒的转世重逢。

于是两个人互赠尊号,索南嘉措把忽必烈的汗号赠给了俺答汗,俺答汗则封索南嘉措为达赖喇嘛,意思是拥有如大海一般广阔智慧的高僧上师。

今天咱们所知道的达赖喇嘛制度就此建立了起来。

格鲁派有了强力外援的支持,很快就压过了雪域其他的教派。俺答汗这回痛快了,他是忽必烈转世,这可比什么正统大汗都要更加正统,他就可以名正言顺地成为全体蒙古人的大汗了。

不过,为了让人们都接受这一点,必须要让大家都接受藏传佛教才行。所以,俺答汗开始极力推动藏传佛教在草原上的传播。

这一次,藏传佛教终于成为蒙古普通百姓的信仰了。

然而,一个衍生性的效果就出现了,等到大家都信了藏传佛教之后,活佛可以向草原首领授予可汗尊号这件事情,也就被普遍接受了。

问题是黄教里面不只有一个活佛,高原上也不止黄教这一个教派,于是一发而不可收,草原上有若干个黄金家族小支的部落首领,甚至还有并非黄金家族的部落首领,都通过成为某个活佛的檀越,就是施主,而获得了可汗的尊号。

蒙古世界的统治正当性,也就是法统就此分裂了,那种精神世界的底层统一性也就破掉了。

蒙古内斗促成的满蒙联盟

蒙古世界的法统分裂,严重削弱了蒙古对于东亚世界的影响力,这就给了大清崛起的机会了。

也就是开头说的那个问题,皇太极获得了机会夺得元朝的正统。

这个还是跟蒙古的内斗有关,这个内斗又是跟藏传佛教的一系列影响有关。

蒙古内斗的核心人物是林丹汗,他是在17世纪初期登上察哈尔部的大汗地位的。

注意啦,他是察哈尔部的大汗,这可是黄金家族的正牌大汗。

林丹汗也是个雄才大略的人,而俺答汗的后代则不那么强大了,林丹汗便决心要重新恢复正统大汗的地位。

但是他也得面对黄教已经是蒙古人普遍信仰这样一个事实。

林丹汗也信仰黄教的,为了能够吸引到足够多的支持者,他组织人把大量的藏文佛经译成了蒙文,这样就可以在某种意义上掌握蒙古地区的黄教解释权,从而统合其他蒙古部落。

光是掌握精神解释权还不够,还要在军事上把不服的挑战者压制住,所以林丹汗又进行了一系列战争。

但是,那些不服的部落根本就不理林丹汗,一旦打不过,就投奔女真人去了。这下把林丹汗气坏了,我帮你们建立更完整的精神世界,却没人买我的账。

既然黄教不能给我带来帮助,我干嘛还要信黄教。

林丹汗正在郁闷中,另一个蒙古部落喀尔喀部有一位好兄弟却图汗来找他,跟我一块改宗得了,别信黄教了,改信白教的红帽派吧。

林丹汗一气之下跟着却图汗改了宗,这下别的蒙古部落更排斥他了。

皇太极趁机联合这些蒙古部落,在1634年一举打败林丹汗,成为满蒙两大族群的霸主。

但这会儿皇太极还没能继承元朝的正统,必须得拿到元朝留下的玉玺才行,但玉玺还在林丹汗手里。

这会儿被打败的林丹汗去哪了呢?要说林丹汗真是个英雄,他在这会形成了一个极为大胆的战略。

林丹汗带着仍然忠诚于他的部众逃往青海,计划在这里和他的好兄弟却图汗会师。俩人加一块手上就有将近十万人,这支力量可以横扫雪域高原了。

林丹汗计划凭这支大军攻入西藏,以千钧之力灭掉黄教,扶植红帽派,一举掌握住雪域高原的精神秩序。

然后,再逆袭回蒙古,扫平已经丧失了黄教精神世界的蒙古诸部,一举成为横跨草原与高原的霸主,同时掌控政治秩序与精神秩序,雄踞整个内亚世界。

这个大胆的战略如果能够成功,会结合起高原与草原两种力量,将会对东亚其他力量形成巨大的军事压力。

从汉武帝开始,中原帝国的战略目标之一,就是要防止草原与高原联合起来,以免受到一种战略包围。

汉武帝为了防止草原上的匈奴和高原上的西羌形成联盟,不得不攻占河西走廊,把它们隔开,而为了保住河西走廊,又不得不通西域。

大清靠什么力量为入关奠定的基础?肯定不是吴三桂,是一个教派

河西走廊地图

林丹汗的战略极有想象力,但是人算不如天算,他到了青海没多久就染上天花病死了,伟大的战略无疾而终。

林丹汗死后,他的家人无处可去,只好又回到老家投降了皇太极,并交出了大元传国玉玺。

皇太极于是登基称帝,成为满洲人和蒙古人共同的大汗,满蒙联盟的军事基础就此成立。

总结一下,今天讲的主要内容就是,雪域从草原方向获得政治秩序的输入,使得雪域内部的教派秩序发生深刻变迁。

草原则从雪域获得精神秩序的输入,这个输入却在蒙古世界产生深刻的影响,反过来给了满洲人以崛起的机会,满蒙联盟成为大清得以夺取天下的重要基础。

但不要以为大清的天下就是靠满蒙联盟的战争能力维系的,实际上,大清帝国经过多年征战,把汉满蒙回藏全都纳入了中华帝国的统治之下,这背后有一系列极为高超的治理技术。

这种政治智慧,之前我已经讲过了,大家可以点击下面的链接回顾。


没有这种智慧,大清根本就维系不了如此庞大的帝国,今天的中国也无法继承一个庞大的领土。


回望历史,撩拨文化,一起传承中国魂。欢迎关注磊哥撩文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