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中國的殲31處在一個怎樣的水平?

weibov5976


This Is China Copy F-22.

換句話說就是中國山寨的F-22

有點類似於OPPO的R15之於Apple的Iphone X的感覺吧


F-22的氣動外形是有著很強的借鑑意義的,但在F-22的氣動外形上還需要結合F-22的F110發動機和二元矢量噴口才可以達到F-22的飛行性能。但是FC-31的發動機也就呵呵了。W君一直沒有正視過FC-31的一個原因就是這貨的出現真的比殲-20的出現讓人覺得丟臉。殲-20是我們自己自有技術的一個產物,雖然說還需要有太多的修改才能成為一架出色的戰鬥機;但FC-31就整個去山寨別人,想想就真的覺得丟人顯眼的感覺。戰鬥機是一項綜合技術的體現,但很多時候不應該走捷徑。

當然了W君這樣說或許會招來太多的不同意見,但是要注意的一點是在武器這個領域內如果山寨別人能夠取得成績的案例還真的沒有出現過。

山寨的最多的武器恐怕就是AK-47了,在山寨AK-47的國家中沒有一個國家能真正的將AK-47的設計吃透並拿出基於AK-47的完美武器。而最終拿出AK-74的還是蘇聯,對比其他生產AK-47的國家來說智能算是AK-47的簡單加工廠罷了。


那麼回頭說FC-31的出現,如果沈飛僅僅是做了一個技術嘗試和技術驗證那麼情有可原。但是如果真正的要拿FC-31作為一個產品推向市場那麼就有點……嘖嘖。


軍武數據庫


【殲-31是隱形戰機中的吊車尾?成熟後,戰力超乎你的想象!】

目前,能獨立研發、製造隱形戰鬥機國家只有美國、俄羅斯和中國這三家。目前,研發出兩種隱形戰機的國家,只有美國和中國!美國已經研發並量產了F-117隱形攻擊機(已退役)、F-22隱形戰機和F-35系列隱形戰機(A/B/C)。殲-20已經裝備中國空軍,而殲-31仍是企業自籌資金的研發項目。有人認為,在設計成熟的隱形戰機中,殲-31的性能最差,已經成為吊車尾!

不可否認,目前的殲-31,性能和作戰能力,確實遠遠弱於F-22、蘇-57和殲-20。雖然殲-31也採用雙發設計,但受限於發動機推力,無論是航程、載彈量,還是機動性能都弱太多。其實,殲-31雖然採用了雙發設計,但其定位是一種中型多功能戰鬥機。

殲-31在角色定位上與F-35類似,強調多功能性,價格又不能太貴!但是,殲-31目前只能使用俄羅斯的RD-93發動機,這是米格-29的動力系統,性能非常一般。F-35雖然採用單發設計,但其裝備的F-135是世界上最先機年的航空發動機,推力達到18噸左右。目前,美國已經研發出F-135的第二階段改進型號,推力提升到22噸。所以,在動力系統方面,殲-31落後F-35太多。這也是,殲-31採用雙發設計的原因之一。

未來,國產大推力發動機徹底成熟後,殲-31解決了心臟病問題,其戰鬥力和性能有望與F-35相當。2016年,殲-31第二架首飛,新配了IRST光電傳感器、隱形垂尾和改進型雷達,這意味著沈飛並沒有放棄這個項目,而是打算繼續發展和完善。

近日,又傳來巴基斯坦確定和中國合作研發隱形戰鬥機的好消息。外界普遍認為,殲-31很可能採取出口轉內銷的模式,利用海外客戶的資金支持完善設計,然後推出更成熟的型號,再爭取中國空軍和中國海軍的訂單!從殲-31的定位來看,它確實適合被髮展成隱形艦載機!


軍事觀察員東旭


FC-31是瀋陽飛機設計研究所自行研發的新一代隱身戰鬥機。瀋陽飛機設計研究所對外部宣稱其擁有第4代戰鬥機的作戰能力。按照北約的斷代法,FC-31和殲20,F22,蘇57同屬於第4代戰鬥機。由於俄羅斯方面把變後掠翼戰鬥機單獨劃為一代,所以俄式斷代法則把FC-31稱為第5代機。不過,由於筆者最早接觸的是北約斷代法,因此文章一貫以4代機來稱呼FC-31。



在解放軍新一代戰鬥機的競標過程中,瀋陽方面意外落選,FC-31也就失去了成為中國未來空中主力的機會。生產FC-31的瀋陽飛機設計研究所過去長期從事於蘇27系列的仿製工作,為我國的殲11,殲15,殲16的誕生貢獻了巨大的力量。不過,由於瀋陽方面缺乏獨立創新的思想,長期以仿製為主,導致自身逐漸落伍於成飛。沈飛自身也意識到了不足,即便得不到國家的財政支持,也要自掏腰包進行4代機的研發工作。FC-31就是沈飛310計劃的實驗產物,也就是沈飛由3代機制造水平向4代機制造水平過渡的探路石。


FC-31沒有采用類似於殲20這樣的鴨翼佈局,而是採用了常規佈局,據說是因為FC-31追求低速機動。究其原因,筆者認為是發動機達不到標準的緣故。由於缺乏國家資金支持,FC-31採用了俄羅斯米格29戰鬥機(三代)的rd33渦扇發動機(國內仿製版稱為渦扇13)。rd33相對廉價,推重比非常地低,可靠性不高。另外,裝備了兩臺rd33的米格29戰鬥機在實戰中也表現很差勁。

這兩臺rd33發動機不但不能夠支持FC-31進行超音速巡航,其推力甚至還不如F35的一臺F135發動機。在可靠性,推重比,維護保養上,RD33均不如渦扇10B。同時,FC-31的尾部在設計之初就以容納體積較小的RD33中型發動機為標準,即便後期資金充足購買了渦扇10,也裝不進去機殼。而如果重新設計FC-31戰鬥機,沈飛對於其巨大的花費將難以承受。兩臺RD33發動機佔用了飛機大量的內部空間,導致本身尺寸就小的FC-31預留的內置彈艙空間狹小。美國的F35雖然只有一臺發動機,但在內置彈艙、發動機推力上等方面完勝FC-31。


在外部方面,FC-31採用了新型隱身塗料以追求4代機標準的隱身性。不過,由於自身內部空間狹不足,戰時可能會使用武器外掛。對於第4代隱身戰鬥機而言,武器外掛將會導致機體隱身性大打折扣。綜合以上各項來看,目前的FC-31並不嚴格符合4代機的標準,因此被網友戲稱為“隱身版米格29”。

FC-31的尷尬之處就在於技術層面達不到4代機的“4s”硬性標準:兩臺推重比低的rd33發動機(國內仿製的rd33名為“渦扇13”)不能支持其進行超音速巡航;珠海航展中,FC-31展示的高空高速機動也不出色;由於內部容積狹小,採用武器外掛可能會影響隱身性;受制於資金有限,FC-31選擇航電設備的餘地不如國家財政全力支持的殲20餘地大,這無疑會導致其超視距空戰能力受損。




主打低端4代機市場的FC-31在技術層上沒有太多優越性,在市場需求上又沒有優質客戶,恐怕未來難免會陷入像梟龍一樣的銷售瓶頸。FC-31的價格要高於普通3代機,低於多數4代機,但是銷量前景卻不容樂觀。真正具備資金的國家只會選擇高端4代機,沒有足夠資金的國家不太會選擇4代機,這就讓主打低端4代機市場的FC-31陷入了高不成低不就的局面。擁有足夠的資金的沙特等國,他們樂意於選擇颱風、F15等知名3代機,而資金匱乏的巴基斯坦、伊朗等國又無力承擔FC-31作為4代機的價格。


最後補充一點:如果沈飛資金比較充足,可以為FC-31考慮一款其他的優質中型發動機。目前世界上最好的3代機是英、德、西、意合資的颱風戰鬥機,其裝備的EJ200是世界上最優秀的中型發動機,颱風也是所有3代機中唯一能夠不開加力燃燒室可以實現1.2馬赫超音速巡航的戰鬥機。但是,由於西方對中國實行武器禁運,EJ200也不會出口到中國來,所以沈飛還需要在FC-31的自用發動機上下一番功夫。


世界人文通史


從2011年到2012年,不到一年時間裡,我國先後完後了兩架隱形戰機的首飛。第一款首飛的是殲20隱形戰機,第二款是殲31隱形戰機。這兩款隱形戰機的成功首飛,使得中國成為繼美國之後,同時研製兩款隱形戰機的國家。

目前,有很多的軍事大國,都講究高低搭配,比如美國的F15和F16,俄羅斯的蘇27和米格29,中國的殲10和殲11。中國的殲20和殲31也同樣講究。殲20戰機是一款重型雙發隱形戰機,扮演的是“高配版”,而殲-31戰機是中型雙發戰機,扮演的是“低配版”。

雖然同時研製了兩款隱形戰機,但殲20研製的進度比較快,而殲31研製的進度卻比較慢一些。它在2014年珠海航展亮相後就消失了。再看到它時,已經是殲31戰機2.0版本。2.0版增重3噸、增長0.5米,新配了IRST光電傳感器、隱形垂尾、無煙充分燃燒發動機和改進型雷達,還裝備了航電設備和數據鏈路。在外觀上也有所變化,機翼和尾翼都做了削尖處理,座艙成為一體化座艙,機頭下方增加了電子光學跟蹤系統。經過改進的殲31戰機隱身性能更好,電子系統也更加完善。機身結構的改進也提高了有效載荷,改進後的殲31戰機作戰半徑為1250公里,起飛重量為28噸,可以攜帶8噸艙內武器。

殲31戰機是一款中型隱形戰機,與重型隱形戰機的殲20、F22還存在一些差距。但它卻憑藉其電子系統的隱形性、優良性獲得了很多國家的青睞。對於殲31戰機來說,它可以算得上是五代戰機,比第四代戰機高出一代。且價格比F35更低,如果作為外貿機,將會受到很多中小國家的追捧。一旦實現量產,形成的戰鬥力並不小於中國殲-20。


迷彩虎軍事


在隱身性能上,FC-31實際上是優於F-35的。F-35的隱身性能並不會比Su-57高多少。

為什麼這麼說呢?我們不妨看看F-35的機腹。

這是驗證機X-35,一開始機腹修型還是相當平整的。

這是F-35B的

這是F-35A的

這是FC-31的。

由於FC-31沒有F-35那種過分的通用性要求,所以整體修型上FC-31的確做的更好。

所以實際上,FC-31的隱身性能是接近J-20的。而F-35則不會比Su-57好多少。

但是,隱身性能是FC-31相比F-35的唯一優勢。除此之外,FC-31幾乎是處處不如F-35。和飛機本身沒有多大關係,主要是因為發動機。

FC-31採用兩臺RD-93中等推力發動機,佔用的空間和發動機自重都比F-35的單臺F-135發動機更大,結果就是機內載油空間更小,作戰半徑小,滯空時間短,幾乎就是個機場保衛者。然而推力還不如後者。就更不要提超音速巡航能力了。F-35擁有有限超音速巡航能力,而FC-31在超巡上是一點也沒有。

如果只是說FC-31動力不足,你可能沒什麼感覺,那我不妨列出幾個數據。

FC-31的軍用推力是9.8噸,加力推力是16.6噸。而F-35是軍用推力13噸,加力推力20.4噸。(有人可能說這裡誇大了F-135發動機的推力,這是因為近段時間洛馬剛剛宣佈F-135發動機完成了增推和減少耗油量的工作)

在翼載荷上,FC-31略高於F-35,而推重比卻不及F-35。兩機均採用常規佈局和DSI進氣道,氣動外形技術上高度相似,結果就是FC-31的機動性能幾乎必然弱於F-35。至於航電。還是F-35更先進。如今F-35是全世界唯一一種用頭盔顯示器取代平視顯示器的戰鬥機。並且飛行員可以通過頭盔和綜合分佈式光電孔徑系統看穿機身,這些都是FC-31不具備的。

平視顯示器就是途中這個座艙裡這個透明的玻璃板。

總的來說基本FC-31就是五代機墊底,四代機的爸爸。FC-31性能總體落後的原因基本都在發動機上,和沈飛是真的沒啥關係(畢竟發動機又不是沈飛造)


利刃號


FC-31,又稱,殲31,由企業自籌資金自行研發,屬於新一代戰機與殲20,F22,F35,蘇57同屬於五代戰機。在許多說法當中,該機的出現都都說沈飛在國產五代機項目中落敗後,不得不搞這個項目,但是,這種說法缺少依據,其實為考慮多方面因素後,做出了一個重要的決定,主要針對於國內外對輕型五代機的需求。

中國空軍要成為大國空軍,不可能只裝備一款重型五代機,對輕型五代機的需求也不小,同時,中國還要進軍國際五代機市場,參與國際競爭,那麼研發一款輕型五代機非常的必要。

目前在許多說法之中,有關成飛也要研發一款新型五代機,但是在時間進度,將明顯落後於它,畢竟已經完成的原型機首飛,目前正在測試當中,如果順利的話,也許只需要3到5年就可以向用戶交付。

目前的國際市場相當的微妙,俄羅斯的蘇57剛剛量產,至少5年內無法參與國際競爭,實際在未來將只有兩款五代機在市場上處於待售狀而,一個是美國的f35,另一個就是我們這款。

如果我們目前重新開發一款新的輕型戰機,在時間進度上會非常的落後,因為現在還沒有原型機,交付時間將可能會在十年之後,那麼就意味著我們的放棄了市場,美國人將擁有對市場約十年左右的獨佔。另外一點,在成本上也不划算,我們已經有了一款,為什麼非要放棄呢?

無論它的性能如何,在國際市場上,也是待售的兩款五代機之一,對於那些無法引進美製戰機的國家,他是唯一的選擇,除非他們不要五代機,或者,願意10年以後再考慮引進。


麥田軍事觀察


首先,沒有殲31這個型號,目前這款飛機仍然是航空工業沈飛方面自籌資金搞的項目,廠商項目代號“鶻鷹”,以此為基礎發展的外貿機編號為:FC-31。以下將這款飛機簡稱為31.

首先,關於31這款飛機需要澄清幾個流傳甚廣的錯誤。31並不是沈飛與成飛競爭空軍四代機的項目方案,沈飛參與競標的是一個類似於蘇30SM的三翼面方案,代號“雪鵠”是一款比殲20尺寸還大的重型機。

沈飛四代機競標方案模型風洞測試照片,就這個模型獲得了2001年國防科工委科技進步一等獎,沈飛的“功力”之深可見一斑。

31目前也不是一款艦載機,至少目前的兩架原型機不是。目前在網上中國第四代艦載戰鬥機的消息傳的沸沸揚揚,有人言之鑿鑿說31已經取得上艦資格。世紀上目前的31還是個工程驗證機,嚴格意義上連個原型機都不是,至於上艦需要的阻攔鉤、特殊的襟副翼設計等等,還沒影呢。

鶻鷹就是沈飛在丟失空軍四代機之後,為了保持自己擁有四代機的研製能力而自己上馬的一個技術驗證項目。實事求是地說,我們應該為沈飛這種自我加壓、自我提高、不甘沉淪的勁頭點贊。沈飛也通過鶻鷹項目獲得了比如3D打印型材應用、先進設計手段、雷達隱形技術等等一些列的成果,為研製四代機奠定了一定的技術基礎。

沈飛:你們老說我只會抄蘇27,事實證明老子還會抄F35!

在遲遲拿不到軍隊訂單的情況下,沈飛決定將鶻鷹打造成一款外貿四代機,畢竟目前國際軍貿市場上就F-35一種四代機,而美國的F-35不是想買就買的到的,比如那誰和那誰,有多少錢也買不到。如果能將鶻鷹打造成為一款擁有與F-35相似戰鬥性能的隱身戰鬥機,還有有一定市場空間的。而且我國在殲20不能出口的情況下,確實也需要一款四代機來打入國際軍機市場。因此FC-31就誕生了。31的第二架原型機估計就是外貿機的樣品。

為了推銷這款飛機,31頻頻在各大航展露面,而中航工業也給出了31的官方性能參數:

從中航工業對31的宣傳口徑來看,31還是一款挺不錯的飛機,如果這些指標屬實的話。筆者對這個宣傳口徑沒什麼看法,大家自己琢磨一下。

對於31轉正這件事,筆者也沒有傾向性。如果31真的被沈飛磨礪成一款擁有優秀性能同時在價格上能與殲20實現高低搭配的話,對於擁有數百架二代機換裝壓力的中國空軍來說,當然是好事。凡是能有效提高我軍戰鬥力的裝備都值得我們支持。而對於31上艦這件事,筆者還是覺得擁有優秀航程載荷能力、突出截擊性能的重型機才是王道,目前來看,31不具備壓倒F-35的能力。如果31成為一款外貿機也不錯,巴基斯坦方面不是傳出要和中國合租研製四代機的消息嗎?

對於31的未來,更重要的是取決於沈飛的工作。需要說明的是,31目前離一款成功的隱身戰鬥機還遠著呢,目前只有一架驗證機和一架原型機,殲20試飛可是投入了2架驗證機和6架原型機。31離成功還差5年踏踏實實的研製和100億美元的研製費用。


從此蕭郎是路人甲


中國瀋陽飛機公司研製的殲31戰鬥機,一直在進行試飛,各種準備工作緊鑼密鼓的進行。

它仍有第五代戰鬥機的技術特點,其水平在世界上仍有相當的地位。

從殲-31 全機採用複合材料、無鴨翼、彈倉內置 及若干綜合航空電子信息系統的外置天線配置和工作口蓋設置等技術細節來看,其目標鎖定了第 四代飛機普遍追求的隱身攻防、體系作戰等基本特性。

它是一種單座、雙發、雙垂尾的常規氣動佈局飛機。從修長機身、大邊 條、梯形上單翼、前後襟翼、大角度雙外傾垂尾、全動尾翼等氣動外形和結構佈局來看,其設計注重了中低空機動和短距離起降等性能。

殲-31 是信息時代精益研發的成果,是創新精神和智慧的體現。它的研製依靠的是大力推動信 息化與工業化的融合 , 構建支撐各業務領域發展 管理的信息系統優化整合企業信息資源,採用雲計算、物聯網等先進技術,建立起完善的信息化技術支撐體系。

該機機載武器有可能是以中距主動攔截 和反輻射攻擊武器為主。若配備以空中格鬥彈藥和對地(對海)精確打擊彈藥,執行空中格鬥、 空中截擊、空中偵察、空中掩護和對地(對海)打擊等綜合性任務。

殲-31在信息化方面,突出在高度信息化條件下完成多樣化軍事任務,不但要求發揮出武器裝備的個體技術、戰術,更要求它能夠通用化、系列化,而且要能融入整個作戰體系中,以求得研製生產 和作戰使用的均衡效益。

殲-31研發平臺需求是基於知識 、質量全程監控 、面向流程 、可視化 、 數字化飛機綜合設計與試驗研發平臺,並將形成總體和氣動等五個仿真子平臺。

從另一個角度看,有可能還存在殲31通過成本優勢,制衡F-35“閃電II”戰鬥機,只是殲31還要經過許多試驗來驗證是否具有這樣的能力。

殲31可能對F-35“閃電II”實現全面競爭。為此中方還需要掌握更多飛機發動機生產、機載電子與雷達、火控系統等各種殲31需要的技術。

殲31原型機安裝了俄羅斯RD-93型發動機,這種發動機也被中國對外出口的FC-1戰鬥機採用。 中國殲31戰鬥機所使用的動力裝置,並1983年開始進入蘇聯空軍的最優秀第四代戰鬥機——蘇-27的AL-31F發動機。但是RD93更適合殲31的尺寸。

此外,中國參照RD-93型發動機研製WS-13泰山型發動機的工作已經進行了很多年,但這項工作還遠未徹底成功。

目前殲-31戰鬥機發展希望,寄託於對發動機等關鍵環節的全面突破,這才是可以長期發展的成功戰略。取得這一突破後將令該機研製工作更為順利。


轉管炮


那麼殲31的任務定位在哪呢?筆者認為有三個任務環境,針對所有除頂級F22和殲20以外的作戰對象,發展成陸基出口型和自用型以及航載型。

一. 強調性價比的出口型。

殲31的面對的客戶定位應該是美國盟友以外的發展中國家,根據這種客戶的國情和經濟狀況,研製一款既在性能上全面碾壓所有三代機,造價上又遠低於F35的高費效比的四代戰機。即使在四代機的性能指標方面,至少有作戰半徑和隱身性能上有絕對把把握超越F35,而在機載雷達探測距離至少與F35伯仲之間,其餘超機動和超巡性能方面,這就是我國峨眉和太行兩家工廠努力的任務了。而在外銷定位中,則要看客戶的需求了。



二. 自用陸基型,由於我國戰機隱身技術已經不遜於任何他人,雷達技術也達世界一流,基於全體系的支撐,反而對發動機的要求卻可以略寬泛一點,太行10B或者末來升級型即可夠用,當然峨眉WS一15則更好,這就看需求了。但無論在兩者中選擇那種,守勢定位下的陸基型殲31都可充份勝任。


三. 艦載型。艦載型位的殲31,由於它將脫離陸基體系下的其它探測掩護手段,反而需要性能更加卓越的峨眉15發動機,並且作戰半徑必須接近1θ00公里而且需要有強大的電子戰能力,必會裝備被動雷達接收系統,釆用大間隔立體編隊接敵,在對方雷達剛剛到達即可判斷出對方準確位置,做到先敵發現,先敵狙殺。同時也會具備外掛對地對海攻擊的重型彈藥能力,以便必要時個別戰機犧牲隱身性能,掛載大功率電子戰吊艙,在對方火力範圍之外,迫使對方電子系統失能,掩護己方戰從容搜索探測發起功擊。

四. 另外結合我國Al無人機集群技術,殲31必然會具備操控無人機集群發動對敵航母打擊的性能,這是的它後發優勢,這一點,恐怕F35只能乾瞪眼看著了。



還有一點需要澄清,有人認為識殲31與殲20的高低搭配,是要執行同一任務所進行的編隊搭配,那是鬧著玩呢。殲20的作戰半徑2000公里,殲31不會超過1000公里,怎麼搭配?實際上是指作戰任務的定位搭配。殲20是攻勢作戰的破網神針,對點狀節點目標進行點穴式打擊任務。而陸基殲31的作戰定位則是守勢戰場的面狀規模式作戰,或者是其戰半徑內的面性打擊任務定位,也就是說它們的作戰目標定位的高低端搭配。倒是殲16電子戰型可以和這兩種戰機都形成完美搭配。


鐵嶺鋒


首先說一句,至少在目前為止,沒有殲-31這個型號,所謂的殲-31其實應該被稱為FC-31,“中國戰鬥機-31”的意思。

FC-31或者說J31項目在開端之初就是北所的一個自籌項目。21世紀初搞的四代機全要素競標,北所的三翼面方案敗於成所的方案(成所的方案就是現在的殲-20)之後很快面臨著技術換代乏力的問題。按照21世紀初中國空軍的建軍規劃,也是跟蹤當時美國空軍的成果,21世紀10年代出現的第四代重型戰鬥機將成為空軍未來攻防力量的中堅與節點,而北所在失去了四代重型戰鬥機項目後只剩下了三代重型戰鬥機製造與改進項目。如果不及時通過一個四代機項目完善自己的設計能力,鍛鍊自己的設計隊伍,那麼從長遠來看北所的設計、製造能力必將被成都遠遠地拋在後面,俗話說一步差而步步差,第四代戰鬥機研發製造的缺位,到了第五代戰鬥機的時代,北所還能不能愉快地跟其它的小夥伴們玩耍了?從這個意義上來說,哪怕是為了給自己的隊伍練練手,北所也必須搞一個第四代戰鬥機項目,哪怕是隻出一架驗證機,也得把飛機給我搞出來。

此外,隨著F-35的即將擴散與各國空軍普遍開始進入四代機時代,連印度、土耳其這樣的國家都摩拳擦掌地準備購入美製或俄製四代機了,相比之下,成所的殲-20是不可能在四代機市場上出售的,因此儘快搞出我們自己的一型“聯合攻擊戰鬥機”,也是比較現實的需求。內外兩因素相互結合,FC31就出來了。

我們目前看到的FC-31戰鬥機,還帶有很濃厚的急就章與驗證機的味道。通俗稱為1.0版本的驗證機根據筆者的小夥伴近距離接觸的體會,“很粗糙,非常粗糙”,而且“很多航空電子系統都是直接用的現成的大路貨”,“基本上就是個殼子”,它的水平與意義大概就是“昭告天下我們北所也能搞出四代機殼子了”,至少證明了北所在四代機氣動外形上還是有些積澱的;而2.0版本的驗證機/原型機的完成度提高了一層,至少在明面上與宣傳材料上已經具備了一些典型的四代機特徵,諸如精心處理的隱身細節、可以打開的機身彈艙與預留的全向態勢感知系統接口。在技術水平上差不多完成了從驗證機向半驗證機半原型機的飛躍,也算是可喜可賀。

隨著空軍對於未來作戰體系的進一步規劃與調整,FC31有望迎來新的機遇——以重四帶三代半的體系大概率是行不通的,作為中四的代表,FC31有望在空軍中迎來自己的位置。當然,這意味著FC31可能迎來新一輪改進,最後改成什麼水平,我們繼續觀察。

以上,歡迎評論區大神指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