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21 微服务架构设计之物理架构

理架构规定了组成软件系统的物理元素、这些物理元素之间的关系、以及它们部署到硬件上的策略。

物理架构可以反映出软件系统动态运行时的组织情况。此时,上述物理架构定义中所提及到的“物理元素”就是进程、线程、以及作为类运行时实例对象等,而进程调度、线程同步、进程或线程通信等则进一步反映物理架构的动态行为。

微服务架构是一项在云中部署应用和服务的新技术。大部分围绕微服务的争论都集中在容器或其他技术是否能很好的实施微服务,而红帽说API应该是重点。

微服务架构设计之物理架构

微服务可以在"自己的程序"中运行,并通过"轻量级设备与HTTP型API进行沟通"。关键在于该服务可以在自己的程序中运行。通过这一点我们就可以将服务公开与微服务架构(在现有系统中分布一个API)区分开来。在服务公开中,许多服务都可以被内部独立进程所限制。如果其中任何一个服务需要增加某种功能,那么就必须缩小进程范围。在微服务架构中,只需要在特定的某种服务中增加所需功能,而不影响整体进程。

另外,物理架构还要考虑软件系统和硬件在内的整体IT系统之间是如何相互影响的。由于一部分运行时质量属性需要硬件或网络的支持,所以物理架构必须关注如何配置硬件和网络来配合软件系统的可靠性、可伸缩性、高可用性、性能、安全性等方面的要求。

微服务架构设计之物理架构

微服务的基本思想在于考虑围绕着业务领域组件来创建应用,这些就应用可独立地进行开发、管理和加速。在分散的组件中使用微服务云架构和平台使部署、管理和服务功能交付变得更加简单。

微服务是利用组织的服务投资组合,然后基于业务领域功能分解它们,在看到服务投资组合之前,它还是一个业务领域。

软件架构就是实用而且优雅的设计,它不在于分多少层,或者应用了多少种设计模式/架构模式等。它应该是以满足实现用户需求为前提,以开发人员普遍可接受为根本的,而且要符合系统特性和业务发展需要的,从软件设计的角度,能够达到层次清晰、可维护、可重用、可扩展...就非常优秀了,无需刻意去纠结分了多少层,是否使用了什么模式,有多么抽象等。以面向对象设计为例,基本目标是“高内聚、低耦合”,为此我们可能会遵循一些常见的设计原则(例如经典的SOLID设计原则)。最后纠正一点,通常我们所说的模式,其实又分为很多种,并不是仅仅指的是“设计模式”(设计模式也有千千万,并不是只有常见的GOF 23种设计模式)。通常包括:企业架构模式、设计模式、SOA模式、企业集成模式等等。

微服务架构设计之物理架构

尚学堂12大精英团队+各类实战项目,真正实现1+1>10的目标效果。帮助学员迅速成长,持久腾飞,成就学员“高富帅”人生;帮助企业技术和团队成长,成就百年中华名企;助力中国持续成为世界强国而贡献力量。尚学堂12大精英团队,覆盖IT行业十大领域,实战团队240人,服务学员累计超过10万人,就业合作企业数量500+。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