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20 一家雙英烈 不畏犧牲 甘於奉獻——新鄭瀋水泉的家風故事

一家雙英烈 不畏犧牲 甘於奉獻——新鄭瀋水泉的家風故事

英雄遠去,精神永存。烈士們把家庭與民族的前途命運融為一體,不畏犧牲,甘於奉獻,用信仰的力量凝聚崇德向善的正能量,為後輩譜寫一篇篇積極向上的家風故事。

6月19日晚,由中共河南省委宣傳部、河南省文明辦、河南廣播電視臺主辦,河南衛視承辦的大型季播正能量訪談節目《我家好家風》播出後,引發關注。節目裡,河南新鄭瀋水泉一家兩代人獻身國防成為英烈,一個普通家庭卻書寫了不畏艱險,甘於奉獻的感人家風故事,在當地傳為美談。

● 承於父母教育 奉獻書寫一生

一家雙英烈 不畏犧牲 甘於奉獻——新鄭瀋水泉的家風故事

瀋水泉,河南新鄭人,大哥瀋水召在部隊執行飛行任務時不幸遇難,兒子沈戰東是一名特警,在新疆執行維穩任務中犧牲。一個普通的家庭,兩代英烈,譜寫一曲感人的家風故事。

瀋水召上中學的時候,有關部門來招飛行員。當時那個年代連汽車都沒怎麼見過更別說是飛機了。後來經過了好多層篩選,整個新鄭地區幾十所中學就選中了兩個人,瀋水召當時是其中之一。

入伍後瀋水召表現突出,升任為飛行中隊長,到1977年,已經飛行20多年的他準備退出飛行一線。但有次值機飛行員突然生病,任務比較緊急,組織上就讓瀋水召執行最後一次飛行任務。瀋水召想都沒想就答應了,可沒想到這次飛行成了他最後一次執行任務。由於飛機遇到機械故障,本來可以迫降的瀋水召為了避開村莊,而選擇駕駛飛機撞上山谷,他也壯烈犧牲了。

一家雙英烈 不畏犧牲 甘於奉獻——新鄭瀋水泉的家風故事

瀋水召把飛機看的比自己的性命還要重要,想保護飛機緊急迫降又遇見下方正好是村莊而再次強行升空致使最終犧牲了自己的生命。也許從飛機發生故障到最後英勇犧牲只有短短几分鐘的時間,但瀋水召先生卻展示出了人性最耀眼的光芒。他的敢於奉獻、甘於奉獻的精神跟他的父母教育有很大關係。

一家雙英烈 不畏犧牲 甘於奉獻——新鄭瀋水泉的家風故事

沈國民是瀋水召的堂弟,沈國民的父親是弟弟,瀋水召的父親是哥哥,當時一個七歲,一個三歲,兄弟兩個人小時候都是孤兒,沒有家,主要靠乞討、流浪度過了他們的童年和青年時期。所以他們後來就教育子女們,沒有新社會就沒有現在的家,要誠實做人,講良心,懂得報恩,做什麼工作都要誠實去做,為國家、為社會多做貢獻。

● 崇拜伯父立志入伍 勞累過度獻身一線

沈戰東和沈節娟是瀋水泉的一雙兒女,在妹妹沈節娟眼裡,哥哥是一個很有正義感而且倔強的人。他們小的時候,又一次哥哥帶她出去玩,遇見幾個大一點的孩子在欺負人,哥哥二話不說就擋在那個被欺負的小朋友身前,後來好多人在打他,打的他滿臉是血,回家還不讓她告訴爸媽。

一家雙英烈 不畏犧牲 甘於奉獻——新鄭瀋水泉的家風故事

沈戰東從小就是聽著伯父瀋水召的故事長大的,對伯父心裡充滿著深深的崇拜,從小的志向就是向伯父一樣做一名飛行員。長大後,他也去參加過招飛,可是前幾關他的條件都很符合,就是最後發現頭上有一道疤,沒能如願。不能當飛行員,沈戰東就一心考警校,立志要當一名人民警察!最後在2005年成為了一名特警。

沈戰東後來在警隊裡表現一直非常優異,並且還主動請纓趕赴四川抗震救災、執行北京奧運安保等重大任務。2009年,他在生活上也找到了自己的另一半,就要結婚了,正好趕上去新疆烏魯木齊維穩,其實當時他並不是非去不可,但他堅持要去,為此還跟他女朋友大吵一架,最終還是去了。

當時家人都盼著他結婚生子,誰知道沈戰東在新疆一待就是4個月,女方的家人也是不願意,全家人真是快急死了。後來還是他們的領導知道了他這個情況,強行把他給調了回來,這才把婚給結了。

2009年12月6日,沈戰東在鄭州舉行了婚禮。2010年1月13日,他就再次主動請纓,回到了新疆和他的同事們繼續維穩。1月29日他就昏倒在了工作崗位上,經搶救無效犧牲了。最後醫生給的診斷證明是:勞累過度,猝死。

我家好家風 不畏艱險 甘於奉獻

一家雙英烈 不畏犧牲 甘於奉獻——新鄭瀋水泉的家風故事

父母言行塑家風耳濡目染衣缽承。瀋水泉說,“我想告訴我們沈家的後代,現在的好生活來之不易,不管你有沒有本事,都要儘自己的全力為我們的小家,為整個大家做出自己的貢獻。”

如果您也被他們的故事感動了,就請拿起手機,把這份感動分享給大家,把這份正能量傳播出去。更多精彩家風故事,歡迎您收看每週二河南衛視21:15播出的《我家好家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