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人性到底是本善還是本惡?

沫小兮丿


我是文化小能手。興趣:中哲(先秦,宋明),外哲(古希臘方向)。


這是一個難以定奪,至今仍舊爭論不休的難題

就人性的善惡而言,古代西方和我們中國人一樣,也存在人性善或人性惡的爭執。到了基督教統治西方的時候,聖奧古斯丁從理論上給出了原罪說,人性惡的觀點從此便成為西方的主流思想之一。文藝復興和啟蒙時期,人性惡的觀點遭到了嚴厲的批評,但這個傳統並未因此就在西方衰落下去。

我們中國古代的性善和性惡說,和現代人所謂的性善、性惡有所區別。所以有學者以為荀子的學說是“性樸論”而非“性惡論”(這個觀點其實很早就已經出現,網上比較容易找,可以去知網等地方看看),而孟子的“性善論”也不是我們現代人所說的“性善”,臺灣和大陸有些學者把鍋推給了宋明理學,認為理學才明確提出了性善論。

孟子的性善論和荀子的性惡論

孟子提出性善時,儒家主要有性有善有不善,性可善可不善,性無善無不善(告子觀點和郭店簡儒家類文獻極為近似,從孟子對他的稱呼來看,告子或為當時儒家一學派代表人物)三大主流人性論。孟子認為這些人性論觀點都是故智,即過去的一些老舊看法。性善,主要指人人成善之可能性,而非人人成善之必然性,因為後者本身是不存在的。這種作為四端的微弱力量,如果能夠得到好好保存以及照料,就能生根發芽,成為美好的牛山之木。反之,如果被人肆意砍伐,就只能成為放棄本心的惡行——這是孟子對於人何以作惡的解釋。總體而言,他的“性善論”體系在理論上完善了早期三大人性論的不足,尤其是春秋以前的天生人問題,如果人為惡,天也自當為惡,道生人,人為惡,道自為惡。

後世的楊雄、董仲舒都分別對人性和天道的關係作了種種猜測,因為天生萬物,人雖大,卻仍是物之種類。魏晉玄學為此也不得不討論有情與無情的問題,唐朝李翱則首次提出性善情惡說。直到宋明理學和心學,性情和善惡,慾望本能和人之價值,才基本上得到了系統的解釋和說明。朱子對魏晉的批評,主要集中於情雖惡,是慾望的體現,卻不能為人所滅絕(魏晉玄學兩大主流中,一方認為聖人無情,另一方相反),故而,人應接受情惡的事實,對於基本的慾望需求,如一夫一妻和粗茶淡飯,都應該支持,他反對的,是當時士大夫階層的山珍海味、朱門酒肉臭。後來,文化大批判時期,這個觀點被認為是封建糟粕。


荀子的性惡論主要指人的嗜慾,張岱年已經指出,性惡論本身不能駁倒孟子,因為二者討論的不是同一個對象。從邏輯學的角度看,如果一個論證違背了同一律,那麼這個論證本身就是無效的。荀子的性惡論主要集中於人的嗜好和慾望,因此,這就導致他的性論在重視形上(道)、形下(器)以及天理、人慾之別的宋人那裡只能淪為形下層面。當然,客觀來看這是不公允的。


性善還是性惡?現代人該如何自處?

這個答案需要我們自己去尋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