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安徽屬於北方嗎?

老百姓199144800


安徽,簡稱“皖”,位於中國大陸中東部,地理位置上屬於華東地區。

題主的問題是,安徽是否屬於北方,其實安徽來說,安徽的部分地區屬於北方,部分地區屬於南方。我們都知道,我國有一條著名的分界線叫做秦嶺-淮河線,是中國(特別是東部)南方和北方的地理分界線,此線的南面和北面,無論是自然條件、農業生產方式,還是地理風貌或是人民的生活習俗,都有明顯的不同。而安徽就符合這樣一個典型的特徵,淮河流經安徽,南北兩面的人民被一條淮河隔開,形成了截然不同的生活方式和風俗習慣。故,安徽是一個南北差異表現巨大的省份。

安徽北部地區,即我們俗稱的皖北,包括宿州、淮北、蚌埠、阜陽、淮南、亳州6個省轄市,地理位置大部分位於淮河以北,具有典型的北方人民生活特徵。也有一說淮南屬於皖中地區,而淮南本身,市境以淮河為界形成兩種不同的地貌類型,淮河以南為丘陵,屬於江淮丘陵的一部分;淮河以北為則為地勢平坦的淮北平原,所以一般來說把淮南也歸類到皖北地區。皖北代表的文化是楚漢文化、淮河文化、老莊文化,主要糧食作物是小麥,因此皖北地區主要以麵食為主,由於皖北大多是平原地區,方言上也比較接近。

而安徽南部地區,則就是我們常說的皖南地區,特指指安徽省長江以南地區,包括黃山、蕪湖、馬鞍山、銅陵、宣城、池州、安慶7市。到這裡你會發現與皖北地區大相徑庭,幾乎完全不同的生活方式,“十里不同音”的方言,形成了皖南地區特有的精神面貌。皖南代表的文化是徽州文化,是中國三大地域文化之一,是極具地方特色的區域文化。皖南的東南、南、西三面分別與浙江省西部和江西省北部的低山丘陵連成一片,由皖南山區和皖南沿江平原組成。皖南有三條西南至東北走向的山系,即池州九華山山系、黃山山系和皖浙邊界的天目山山系,整個皖南地區可謂是有山有水,美不勝收。


安徽網


安徽部分市縣是屬於北方的。

南北方最大的差異應該就是飲食習慣了,南方主要以米飯等為主食,北方主要以麵食為主,因此我們可以根據當地的主要作物產出來區分。

安徽主要被淮河以及長江劃分為皖北、皖中和皖南。

皖北

皖北是指淮河以北的縣市及跨淮河的縣市,包括淮北、亳州、宿州、蚌埠、阜陽、淮南六個市。

其中阜陽、亳州、淮北、宿州都是屬於北方的,主要以麵食為主,比如饅頭,麵條,餅之類的都是常見美食。阜陽是我的家鄉,我熱愛她,喜歡那裡的山、水、人、物,特別是那邊的美食,讓我身在外力也牽掛不已。

蚌埠、淮南是屬於南方,以米飯為主,不過也能很容易找到一些麵食,然後淮南的牛肉湯也受南北方人的一致喜愛。

皖中

皖中是指位於淮河以南與長江以北的江淮地區,包括省會合肥、安慶、滁州、六安四市全境及蕪湖、馬鞍山兩市江北轄地。皖中是安徽省的政治中心、經濟中心、文化中心和旅遊中心,歷史悠久。

這些城市都是屬於北方,都是以米飯為主。

我記得當時剛去蕪湖上學時就特別不習慣。那邊人早上吃炒飯,混沌,麵條偏多,我就感覺很不適應,因為在家早上都是吃包子饅頭稀飯為主。關鍵在那邊想買包子饅頭還比較難,很少有賣這個的店。幸好學校食堂兼容性還算比較強,賣啥的都有。

不過在大學適應了四年,還是沒能習慣吃米飯,我覺得主要是因為那邊的米飯不太好吃,在家裡雖然吃米飯少,但是吃的都是那種煮起來很香,吃起來更香的米飯。

皖南

皖南是指安徽長江以南地區,包括蕪湖(不含無為縣)、馬鞍山(不含和縣、含山縣)、銅陵、宣城、池州、徽州(黃山市)六市。皖南是安徽省重要的經濟和旅遊中心,歷史悠久。

這些城市也都是屬於南方,以米飯為主。


總之,安徽城市中,阜陽、亳州、淮北、宿州是屬於北方的,其他城市都屬於南方城市。


你可以叫我KK


這個問題,之前我的大學同學好多人也問過我這個問題,我是安徽人,他問我安徽屬於北方還是南方,我們都知道我國的南北分界線是按照秦嶺淮河線分的,所以看看安徽的地圖就可以知道,安徽的北部就是淮河以北是屬於北方的,淮河以南是屬於南方的,其實這只是外地人對我們的看法。

真正在本省的官方分類應該是把安徽分為三個地理位置,淮河以北是屬於皖北的,主要是蚌埠市,宿州市,亳州市,阜陽市,淮北市,他們的飲食,文化都是北方化的,愛吃麵食,其次就是長江以北淮河以南的地區,一般叫做江淮地區,一個著名的汽車品牌就叫做江淮車,這個地區一般包括淮南,合肥,六安,馬鞍山,滁州,蕪湖等市。另一個就是皖南地區了,皖南一般是指黃山,宣城,池州,銅陵等市。

三個地方各有特色,各地文化有較大的不同,但是總體來說,先相對於其他省份,安徽和江蘇應該是省內文化差異比較大的兩個地方了,所以有些時文化的認同性比較低,不利於省內團結。

作者:牛博士,今日頭條簽約作家,“田管家”農技問答專家


鮮農場


安徽地跨淮河和長江,北部為華北平原(皖北平原),中部為江淮丘陵,南部為江南丘陵。

從全國的角度來說,安徽,江蘇,湖北等省都是明顯的南北過度地帶,南方人稱他們為北方人,北方人稱他們為南方人。



地理學上,中國南北方的分界線為秦嶺--淮河一線。氣候上北方為溫帶季風與溫帶大陸性氣候,南方為亞熱帶季風和熱帶季風氣候。農業上北方以旱田為主,南方則以水田為主。


所以安徽地處南北方的交界與過度地帶,使得安徽省無論是氣候還是農業,或是文化都明顯具有南北過度的特點。

所以在安徽上過大學的人就明顯感覺到,安徽的大學裡,學生既有操北方方言的,也有明顯帶有江南地區方言的。既有喜歡吃米飯的,也有喜歡吃麵條饅頭的,具有明顯的過度性。


徽南城意


我是安徽人,最有發言權。因為我在合肥出生、淮南是姥姥家、淮北是工作生活的地方,每個城市我都有很多年的體驗!

合肥地處江淮分水嶺,大米是主糧,典型的南方。

距離合肥北面150公里的淮南,地處中國南北分界線,秦嶺-淮河冰凍線上,水稻和小麥並存,屬於不南不北的城市。

淮北,地處蘇魯豫皖交界處,主產小麥、大豆和玉米,典型的北方!

整個安徽,處於中國版圖來說,基本屬於南方。皖北與中原接壤,淮北平原,方言屬於中原官話。皖中江淮丘陵,魚米之鄉,屬於南北過度地帶,方言屬於廬州官話。皖南地處江南山區,方言屬於徽州官話,全省最難懂。


行者顧勇詩書原創


說點有趣的。

按中國地形來說,安徽是東方。因為中國地形圖總體上稱雄雞形,曾有一句話,‘雄雞一唱天下白"。因而安徽整體是屬雞膆形,是屬消化系統,所以每次的運動,改革,開放都是從安徹作試點開始,然後推開的。安徽應該屬於東方。我亂說了,請原諒!


一不平2018


我是安徽人,安徽屬華東地區腹地,按地理分析應屬東方,不是屬於北方。而安徽分為三個區域,淮北,江淮之間,沿江江南,從這三個區域劃分,安徽省又可分為東南西北方。宿州,淮北,亳州就屬北方,而六安叫皖西,安慶叫皖西南,黃山,宣城稱皖南,池州,銅陵又稱沿江江南。安徽是安慶和徽州首字而得名。這樣的回答不知你是否滿意?






安徽農村廣播聽評員


我是這樣劃分的,大米區為南方,小麥區為北方,產小麥區的性格和產水稻區的性格和思維方式是不一樣的,產小麥的屬中原,跟河南蘇北魯西南同一文化圈子,就跟大家都知道的徽商好像跟皖北八字沒一撇。


大宋72061683


北方是什麼地理概念?黃河以北才叫北方,所以安徽不屬於北方。

安徽地理的劃分以淮河、長江的地理概念來分。淮南是中原門戶,合肥又是淮南門戶(江南地區)。淮北,皖城(安慶那帶),大別山都是淮南。徽州地區及沿江江南(宣城包括蕪湖、馬鞍山)。

淮南地區接近中原文化應歸於中原地區。

徽州地區與江西、浙江交界,應歸於浙江那帶。(私營性質比較強)

沿江地區,近代安徽精華所在。東邊似江蘇,西邊似湖北。

這種地域是歷史遺留的結果。

春秋時,吳國是江蘇那片。(包括大部宣城地區)

越國是浙江山區。(大概徽州更接近那裡)

淮南更早時是東夷,經商周兩代同化,齊楚爭奪,最後被楚國攻取。那裡與齊、晉交流頻繁,是各種文化的交融,但受中原文化影響更深。

安慶與大別山和沿江的宣城以西受楚國文化影響較深。

個人把安徽分為:中原地區(淮河以北)

近中原地區(淮河以南,長江以北)

大別山、天柱山地區(六安、安慶)

徽州地區(黃山)

宣州地區(宣、蕪、馬)

沿江以西地區(銅陵、池州)

不知這樣分怎麼樣?


歲月有無


歷史上各朝各代並沒有標準的南北方分界線,只是在不同的歷史時期不同的居住群體,按照一定的參照物,約定俗成,比如河流,山川,山東省,山西省以太行山為界,湖南省,湖北省以洞庭湖為界,南北方的分界線,有以長江為界,以黃河為界,還有秦嶺山脈為分界,農業南方種水稻為主,北方種小麥為主,南方為一年多季種植,北方為一年單季種植,但那時的北方是以山海關為界,山海關以北為關外,清朝時人煙稀少,歷史上的兩次人口遷徙,才有今天的人丁興旺,現在的南北方分界已經是個模糊概念了,北方的水稻種植面積比南方還要大,且米質口感更好,人口的流動交融,文化的滲透互動,科技發展的日新月異,南北方已是其樂融融的大家庭。安徽是屬於南方還是北方?那要看以那裡為界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