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2018年世界湿地日中国主场活动在海珠湿地圆满举行——缔造湿地与特大城市和谐共生的美丽新图景

2018年世界湿地日中国主场活动在海珠湿地圆满举行——缔造湿地与特大城市和谐共生的美丽新图景

2018年世界湿地日中国主场活动在海珠湿地圆满举行——缔造湿地与特大城市和谐共生的美丽新图景

海珠湿地作为全国最大的城央湿地,经过五年建设时间,从饱受侵蚀、濒临“消失”的万亩果园到“具有全国引领示范意义的”国家湿地公园,再到“打造全国最好、全球标杆性城央湿地”,展现了广州市、海珠区生态文明建设的新成果,完美诠释了湿地与特大城市和谐共生的美丽新图景。

因此,今天在广州海珠国家湿地公园举办了2018年世界湿地日中国主场宣传活动,以城央湿地典范诠释可持续发展城镇未来,彰显生态文明建设繁荣景象。

2018年世界湿地日中国主场活动在海珠湿地圆满举行——缔造湿地与特大城市和谐共生的美丽新图景

国家林业局李春良副局长、国际湿地公约秘书长乌瑞格女士、广东省人民政府顾幸伟副秘书长、广东省林业厅厅长陈俊光及广东省政府、广州市政府相关领导等出席大会。

国家林业局湿地保护管理中心王志高主任主持了此次活动。广东省人民政府顾幸伟副秘书长在活动上致辞。

2018年世界湿地日中国主场活动在海珠湿地圆满举行——缔造湿地与特大城市和谐共生的美丽新图景

出席活动的嘉宾还有:

外交部、国家发改委等中国履行湿地公约国家委员会成员单位的领导、湿地保护修复工作协调领导小组的领导,国家林业局有关司局、直属单位领导, UNDP(联合国开发计划署)、IUCN(世界自然保护联盟)、WWF(世界自然基金会)、WI(湿地国际)、国际植物园保护联盟等驻华机构代表,16个省(区、市)新指定的国际重要湿地代表和2017年验收通过的国家湿地公园代表,阿拉善see公益机构、红树林基金会、中国湿地保护协会等社团组织和相关企业代表。

2018年世界湿地日中国主场活动在海珠湿地圆满举行——缔造湿地与特大城市和谐共生的美丽新图景

国际湿地公约秘书长玛莎·罗杰斯·乌瑞格发言(左一)

乌瑞格秘书长讲到:

从全球来看,我们发现城市扩张和城镇人口增长是湿地保护和合理利用面临的一个主要挑战。当城市扩容压力增大,湿地是最容易被蚕食的。它们经常被当做荒地来倾倒垃圾,或者改做其他用途。然而,如果我们能保护并可持续地合理利用,城市湿地可以为城市贡献许多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它们是宝地,不是荒地,因此,我们应该把它们整合到城市发展和管理规划中。

让我们继续承诺,采取行动保护、修复和合理利用所有湿地,让我们的城市更加宜居。

国家林业局李春良副局长表示:

国家林业局将按照党的十九大提出的“强化湿地保护与恢复”的要求,采取更有针对性、力度更大的措施,加强湿地保护管理。

精彩

公布2017国际重要湿地及通过验收的国家湿地公园名单

当天活动宣布2017年新认定的中国国际重要湿地名单和2017年通过验收的国家湿地公园名单,并为新晋国家湿地公园代表授牌。

2018年世界湿地日中国主场活动在海珠湿地圆满举行——缔造湿地与特大城市和谐共生的美丽新图景

2017年,共有8处湿地被列为国际重要湿地,84处试点国家湿地公园通过验收,意味着我国的湿地保护工作再迈一步新台阶,湿地保护建设工作走向国际化标准,湿地保护能力和水平得到全面提升,一大批湿地得到有效修复、保护和合理利用,为全国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良好的生态保障。

发布并宣读《强化湿地保护 建设美丽中国倡议书》

活动现场发布强化湿地保护美丽中国建设倡议,获得海珠湿地社会活动特别参与奖的中外青少年代表宣读倡议书。

2018年世界湿地日中国主场活动在海珠湿地圆满举行——缔造湿地与特大城市和谐共生的美丽新图景

海珠湿地作为全国湿地公园标杆,已初步形成国际影响力,吸引各国朋友远道而来,国际友人也对广州市的认同感愈发深厚,越来越多朋友选择定居在广州。各国青少年在海珠湿地对外宣传服务中的作用举足轻重,是湿地导赏、观鸟等系列活动的新生代主力军,同时青少年也是海珠湿地科普课程、生态理念最重要的接收者、受益者。

此次倡议借助广州国际化大都市平台,以青少年的视角,诠释湿地与人类相互依存的关系,传播中国湿地保护理念,携手世界各国湿地共促合作发展,呼吁全人类积极行动,保护湿地资源。倡议提出:让我们做湿地保护的传播者,走进湿地,学习、宣传湿地知识;做湿地保护的行动者,亲身实践、参与湿地保护行动;做湿地保护的探索者,思考、研究更有效率的技术和方法,更好地保护生态环境。

宣告成立全国首个绿色联盟基地

海珠湿地与阿拉善SEE基金会交换合作共建中国湿地绿色联盟意向书

2018年世界湿地日中国主场活动在海珠湿地圆满举行——缔造湿地与特大城市和谐共生的美丽新图景

海珠湿地与阿拉善SEE基金会交换合作共建全国首个绿色联盟基地意向书,携手基金会参与保护绿色湿地,融聚更多社会力量共建联盟基地,形成保护建设集群效应,让更多生命参与共创美好海珠湿地。

绿色联盟基地将充分利用海珠湿地生态资源、周边物业资源和社会组织、企业资源,开创国家湿地公园合理利用新典范,打造生态产业集聚群,实现产、学、研一条龙发展,丰富广州产业形态,促进海珠湿地品牌国际化,提升海珠湿地对广州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贡献。

召开中国履行《湿地公约》国家委员会第七次会议

中国履行湿地公约国家委员会第七次会议在世界湿地日下午召开,国家林业局、外交部、国家发改委、财政部等委员会成员单位代表出席会议。会议将通报近三年来我国湿地履约工作的进展,讨论湿地履约面临的形势和任务,按照十九大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要求,研究部署下一步履约工作,共商湿地发展大计。

“强化湿地保护,建设美丽中国”成就展

嘉宾一行听取海珠湿地建设成果的经验介绍

2018年世界湿地日中国主场活动在海珠湿地圆满举行——缔造湿地与特大城市和谐共生的美丽新图景

举办“强化湿地保护,建设美丽中国”成就展,展现近年来中国湿地保护取得的实效。经过长期的探索实践,我国初步走出了一条适合我国国情的湿地保护道路,向发展中国家展示了一条湿地保护与合理利用的成功之路,为推动全球湿地保护和合理利用事业积累了宝贵经验。

我国湿地保护取得的巨大成绩,彰显了我国负责任大国形象,赢得了国际社会的广泛赞誉,有力地提升了我国国际影响力。

自然艺术展、科技展等彰显湿地科普魅力

开展湿地自然艺术展、湿地科技展及自然课程等活动。参加海珠湿地自然学校课程的小朋友将利用木头、树枝、竹竿、砖瓦等各类废弃材料于园区各处搭建形态各异的生态塔,吸引青蛙等小型两栖动物及各类昆虫前来栖息,为市民朋友展示自然艺术行为。

小朋友们自己动手搭建昆虫旅馆

2018年世界湿地日中国主场活动在海珠湿地圆满举行——缔造湿地与特大城市和谐共生的美丽新图景

2018年世界湿地日中国主场活动在海珠湿地圆满举行——缔造湿地与特大城市和谐共生的美丽新图景

活动现场还将进行湿地水监测、水处理设备展示,其中不乏高科技技术,如无人船、无人机,并有工作人员进行现场解说,为大家带来科技盛宴。

活动当天还将开展观鸟等自然教育课程,让市民体验自然科普魅力。

演绎传统岭南剧目,传递广府人文情怀

在绿心湖演绎岭南文化代表节目《雨打芭蕉》是广东音乐的代表性曲目,极富南国情趣,力求渲染出广东名乐特色和岭南风情。

2018年世界湿地日中国主场活动在海珠湿地圆满举行——缔造湿地与特大城市和谐共生的美丽新图景

2018年世界湿地日中国主场活动在海珠湿地圆满举行——缔造湿地与特大城市和谐共生的美丽新图景

2018年世界湿地日中国主场活动在海珠湿地圆满举行——缔造湿地与特大城市和谐共生的美丽新图景

活动现场粤剧表演者随着音乐响起展现传统技艺,为来宾带来精彩的粤剧大戏,传递粤剧韵味,广府情怀。

知识链接

湿地,让城镇生活更美好湿地被誉为“地球之肾”,孕育了中国野生动植物资源,提供了丰富多产的物产,是“生命的摇篮”。湿地是城市文明的发源地,城市的形成、发展以及市民的饮食起居与蕴含水资源的湿地息息相关。城镇湿地发挥着洪水控制、水源供应、废物处理、绿色空间和生计来源等多种功能,是城市重要的自然和人文景观,承载着城市丰厚的人文积淀,为宜居城镇创造条件。

2018年世界湿地日中国主场活动在海珠湿地圆满举行——缔造湿地与特大城市和谐共生的美丽新图景

广州,可持续发展城镇的典范

2018年世界湿地日中国主场活动在海珠湿地圆满举行——缔造湿地与特大城市和谐共生的美丽新图景

良好的城市湿地生态系统可以提升城市居民生活与生产环境质量,同时促进城市经济发展,广州对湿地发展做出不懈努力。2018年1月份《广州市湿地保护规定》正式颁布,将于2018年7月1日施行,对进一步加强规范湿地保护管理作出明确规定。目前广州已拥有19家湿地公园,未来还将大力推进多类型、多层级、多功能的湿地公园建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