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06 这20个家喻户晓的成语,你知道它们的出处吗?附上解释,切勿用错

有些成语即便是在生活中,也经常被我们所提及,但是一提到它们的出处,很多人就说不出来了。下面找出20个家喻户晓的成语,举例说明。

这20个家喻户晓的成语,你知道它们的出处吗?附上解释,切勿用错

1、入不敷出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107回:“但是家计萧条,入不敷出。”

解释:收入不够开支。

2、一丝不苟

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四回:“上司访知,见世叔一丝不苟,升迁就在指日。”

解释:指做事认真细致,一点儿不马虎。

3、小心翼翼

《诗经·大雅·大明》:“维此文王,小心翼翼。昭事上帝,聿怀多福。”

解释:形容谨慎小心,丝毫不敢疏忽的样子。

4、郑重其事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四回:“所以郑重其事,必得三日后方进门。”

解释:形容说话做事时态度非常严肃认真。

5、自知之明

《老子》第三十三章:“知人者智也,自知者明也。”

解释:指了解自己的情况,对自己有正确的估计。

这20个家喻户晓的成语,你知道它们的出处吗?附上解释,切勿用错

6、沾沾自喜

《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魏其者,沾沾自喜耳。”

解释:自以为不错而得意的样子。

7、炙手可热

唐•杜甫《丽人行》:“炙手可热势绝伦,慎莫近前丞相嗔。”

解释:比喻权势大,气焰盛,使人不敢接近。

8、终身大事

明•凌蒙初《二刻拍案惊奇》卷二:“一时间凭着两局赌赛,偶尔亏输,便要认起真来,草草送了终身大事,岂不可羞。”

解释:关系一辈子的大事情,多指婚姻。

9、醉生梦死

宋·朱熹《小学》卷五引程灏曰:“虽高才明智,胶于见闻,醉生梦死,不自觉也。”

解释:就像喝醉酒和做梦那样,昏昏沉沉,糊里糊涂地过日子。

10、知书达礼

元·无名氏《冯玉兰》第一折:“只我这知书达礼当恭谨,怎肯着出乖露丑遭谈论。”

解释:有文化,懂礼貌。形容有教养。

这20个家喻户晓的成语,你知道它们的出处吗?附上解释,切勿用错


11、按部就班

晋·陆机《文赋》:“然后选义案部,考辞就班。”

解释:按照一定的步骤、顺序进行。也指按老规矩办事,缺乏创新精神。

12、 峰回路转

宋·欧阳修《欧阳文忠公集·三九·醉翁亭记》:“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让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解释:形容山水名胜路径曲折复杂。

13、根深蒂固

《老子》:“有国之母,可以长久,是谓深根固柢,长生久视之道。”

《韩非子·解老》:“柢固则生长,根深则视久。”

解释: 比喻基础深厚,不容易动摇。

14、扶老携幼

《战国策·齐策四》:“夫至百里,民扶老携幼,迎君道中。”

解释:搀着老人,领着小孩。

15、草菅人命

《汉书·贾谊传》:“其视杀人,若艾草菅然。”

把人命看作野草。比喻反动统治者随意谑杀人民。

这20个家喻户晓的成语,你知道它们的出处吗?附上解释,切勿用错

16、豁然开朗

晋·陶渊明《桃花园记》:“极初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比喻突然领悟了一个道理。

17、刻不容缓

宋·周密《齐东野语》:“帝王即位,即是好日,兼官历又吉,何疑?事不容缓。”

解释:指形势紧迫,一刻也不允许拖延。

18、毛骨悚然

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九十七回:“秦王闻之,不觉毛骨悚然。”

解释:形容十分恐惧。

19、嗟来之食

《礼记·檀弓下》:“予唯不食嗟来之食,以至于斯也!”

解释:带有侮辱性的施舍。

20、沉鱼落雁

《庄子·齐物论》:“毛嫱、丽姬,人之所美也;鱼见之深入,鸟见之高飞,麋鹿见之决骤,四者孰知天下之正色哉?”

解释:形容女子容貌美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