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如何评价拼多多的快速崛起?

用户68736147


打个形象的比喻,拼多多算是风口上最硬的鸟。



36氪采访过程中,一位老阿里直说,“别看阿里这么大规模了,但其实一直很警惕,一旦对它有威胁的都要灭掉,尤其是涉及到核心电商业务的。”这次拼多多的出现,“淘宝现在应该是非常焦虑的”。

导致焦虑的很大一部分原因是,事态发展得实在太快了,出乎所有人的意料。


2017年初拼多多的月GMV才20亿,到年底月均100亿了大家就直接傻眼了。后面每一个大活动又上一个台阶,最近我听到的数据是快月400亿了。而事实上年GMV 100亿就已经是一个“坎”了,毕竟京东电商业务做了6年才年GMV过100亿,但这个坎拼多多早已大步迈过。


通过总结,拼多多快速蹿升的原因是——“爆款+低价+免佣金+社群”。


免费上首页、免佣金是对商家最大的诱惑。到拼多多成立的时候,卖家运营淘宝、天猫店的各类费用已经占到了商品价格的3成左右,成本占比已经相当高。行业流传的一个说法是,只有20%的卖家是可以赚钱的,另外80%都是“陪跑”。所以这个时候出现一个新平台,卖家肯定是愿意尝试的。


拼多多也改变了社交电商的定义。在此之前,电商行业的有识之士们一直对微信的社交流量抱有期望,希望这种低成本的大流量平台上能长出点什么,但在拼多多之前,微信上卖货量最大的,都是诸如面膜这种暴利产品的传销式案例。


拼多多的厉害之处,在于用拼团这种模式来撬动了大家在微信上分享凑单的欲望,而撬动的基础,则是“爆款低价”。


首先,拼多多的价格一定要比淘宝低,甚至比阿里巴巴低,还包邮,这是原则。“每个商家上来,先亏上3-5万的货值,比如成本9块的,拼多多要求卖6块,来帮助平台拉流量”,这是免广告费、免佣金的代价。


在淘宝的教育下,“小亏是亏,大亏稳赚”早已是行业透明的走量铁律,而一旦悟出这个道理,在什么平台做都是通的。 擅长“玩流量”的商家对这样的套路十分熟悉,他们非常清楚怎么做到更大的交易量来获取利益。


第二,最好是对标淘宝、天猫的爆款,因为对于消费者来说,淘宝爆款的吸引力和信任度比较高。最典型的是,淘宝卖19.9的商品,拼多多上腰斩到9.9。即便是现在,中国市场上低成本、甚至零成本的货品还是大量存在的,比如赠品、尾货、库存,而这些货品的市场同样广大。


“爆款的概念是什么?比如2017年拼多多上的卫衣,只要能上,一款就卖几十万件”,一位拼多多卖家,也是老阿里人告诉36氪,去年年中的一段时间,广州沙河和十三行的卫衣都被拼多多卖家拿空了,即便如此,当时还有很多卖家后来因为缺货、没法准时发货被拼多多重罚。“可见拼多多的量起来的多快”。


在低价爆款的基础上,拼多多的爆发,更关键的原因是赶上了微信支付的红利爆发。2014年底,微信支付通过春节发红包逆袭了支付宝。大量尚未被淘宝和支付宝圈住的人,通过微信零钱包和拼多多第一次接触了网购。


“微信真实用户有8亿多,不识字的和抱在手里的小孩子除外,基本上算是全民覆盖了,而支付宝用户是4.7亿,中间差的5亿就是拼多多的用户。”李潇说。此时,拼团这种并不算新颖的做法就为拼多多带来了可怕的用户裂变。


一家投资行业机构对于拼多多的用户调研显示,拼多多上有三类典型的人,第一是原来没有在线上购买过东西的;第二是过去知道淘宝也花过钱,但是没有形成习惯;第三其实就是淘宝用户。淘宝正处于一个迭代的过程,里面会有一些人溢出到拼多多。


“当然,拼多多在产品运营上也做得非常到位,比如iPhone 7刚出来的时候,一元抽奖拉用户,我记得当时是破百万的数据;还有色彩夸张的、适合4、5线城市用户的设计和玩法……”陆成的感受是,到了2017年,拼多多已经是一个对卖家举足轻重的平台了,在规则制定上越来越强硬,“换句话说,它不缺商家了”。接下来拼多多开始在各大热门综艺打广告,希望树立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


从0到月GMV 400亿,拼多多显然已经走过了大多数公司都没法跨越的一步。但时至今日行业对它的评价仍是毁誉参半。


“很可能就只是一时热度”,一位阿里离职高管认为,一开始拼多多为了在夹缝中寻找一丝机遇,很明显要走先发展、再治理的路线,所以当初淘宝趟过的坑,都会一一与拼多多相遇,比如治理假货、平台规则如何平衡利益、物流与服务,以及最终如何提升客单价。“这个过程会很痛苦,淘宝那个时候电商还不成熟,所以后面做客户分层还比较顺当,现在拼多多要再做,代价会很大”。


“要做成一个电商平台,太不容易了。它(拼多多)现在就是一个早期公司,很多坎还没经过,未来就要看它的造化了,如果能做到中国电商TOP3,那我觉得就足够lucky了”。张震对36氪说。


“我觉得拼多多是能做大的,我讲一个细节,我们之前也做一个拼团,多小的竞争对手,他们都有人在研究,做价格对抗。另外,黄峥这个人,他在公司月GMV几十亿上百亿的时候还是很有危机感,还是创业者的心态,那说明他心中的盘子是万亿”。李潇说。“但最终能起来还是借势,他就是这股势头里翅膀最硬的鸟”。



以上回答内容均来自36氪作者王卜的文章《去微信淘金:千亿拼多多、百亿云集和搬家的蚂蚁雄兵 | 深氪》,有兴趣的读者可以直接阅读原文,链接放在这里啦~http://36kr.com/p/5122121.html


再次感谢,以上。


36氪


回答题主的这个问题,可以从我下载拼多多APP来说起。

我妈让我下拼多多

过年期间,我妈发给我一个链接,点开帮她抢红包。

我点开后发现,是一个拼多多的红包,我需要通过这个链接下载拼多多,我妈就能多一个助力她开红包的人。

当有6个人通过这个链接下载了拼多多之后,我妈妈就能获得一个红包。

最后,通过我爹,我姨,我姐大家一起努力,我妈终于拿到了这个得之不易的红包——6.2元。

6块多钱,拿到了6个用户,不得不说,拼多多这个模式很厉害啊。

而且,这一波传播的时间还是在过年期间,七大姑八大姨都在你面前,你也总不能当做没看到。

真是下载一个APP嘛~又没有多大影响,所以,很多人就此变成了拼多多的用户。

我用了两次拼多多

下载之后还没完

我妈告诉我,拼多多特别便宜,而且几块钱的东西也能够包邮。

比淘宝更适合买家居小物件。

不过,我妈也非常理智的表示,如果是买衣服、吃的她还是只会选择天猫。

抱着好奇的想法,我也打开了拼多多,正好看到“小白鞋清洗剂”,才6.8还包邮!

想着反正几块钱买不了吃亏买不了上当就下单了。

怎么说呢,这个肯定没有淘宝78一瓶的“小白鞋神器”好用。

不过,至少也让我的小白鞋焕然一新了。(不过那个增白液非常不推荐!就和涂改液一样,擦在鞋上非常尴尬。)

最后,我还是卸载了拼多多

春节过后,我回到北京,又投入到朝九晚五的工作,住在20平的合租房后,我再也没有打开过拼多多。

为什么呢?

大概是因为房子太小,这一类看似便宜,但其实也没啥太大作用的东西也不会再下单。

需要什么,还是习惯性的打开了淘宝、京东。

用户习惯,真的是一个非常强大的东西。

不过,拼多多的营销方式以及初步的布局,不得不承认很厉害,不然也不会增长这么快。

快到让淘宝都赶紧推出了“淘宝特价”APP狙击拼多多。

欢迎关注byte生活,和你分享更多互联网资讯!

Tech生活


反正我是很厌烦拼多多。

刚开始见到最多的时候是那个极限挑战的节目里冠名,反复唱那个,拼多多拼多多买的多省的多,听着听着都快被洗脑了。

不停的在各大平台播放广告,还有一绝招就是微信朋友圈不停转发砍价。


其实一开始我也是感兴趣的就是下载了试了试,除了便宜点也没啥优势,后来还爆出各种丑闻,反正我是一个东西都没有在上面买。也特别烦朋友圈发,其实就是诱惑你下载那个APP,结果什么优惠都没有。


灿火娱乐


拼多多的发展相当惊人,它的模式正好契合了老百姓拼单团购这种省钱的消费心理,所以可以说一拼走红,一团飞天吧!它定位的受众以中下层民众为主,走低价血拼甚至亏本之路,迅速吸引了大量的消费者。在半年前我也很猎奇地接触了它,并尝试着在上面购买了一些东西。但经过一段时间观察,我开始有了自己的一些看法,与朋友们一起分享下。

第一,可以放心地购买一些技术含量要求并不高的商品。比如,学生用的作业本、文件夹,卫生间用的地垫,拖布等等。但是食物、奶粉、母婴用品等,最好还是挑选着买,甚至最好不买。

第二,走低廉血拼之路,谁来监管货物来源的渠道是否正规?质量是否过硬?为抢客源?那会不会出现以次充好,以假充真呢?

上面是拼多多的爱他美奶粉的价格,大家可以看到是119元,900克一罐。


而上面这幅图呢,是在新西兰的超市里边爱他美奶粉价格的实物价格图。我们还可以看到有A2奶粉、能恩奶粉这些很受中国人认可的主流品牌。他们分别是从21纽币或者34纽币的不等的价格,另外还有外国价签上标明还有税,以汇率4.6到4.8来换算。当地新西兰人民买爱他美3段一罐28纽币,正好旁边写着是特价才24纽币,少4纽币就少花人民币近20元。这样换算下来应该是100元人民币到160元人民币了。朋友们,卖到中国来,还有10%左右的关税、再加上昂贵的运费。如果是漫长的海运相对便宜点,如果是正规的空运直邮每公斤及以内,30元左右的运费。如果超过1公斤,以乘法计算运费。这样下来,拼多多上的119元便宜得让人怀疑人生了!



上面这幅图又说明了好多大网站的海淘里,由于监管不力,出现了假物流、假海淘。

第三,广告有误导之嫌疑。


上幅图广告是单买价9688元的手机,拼单成功则可0元购买,这实在是吸引眼球吧,还能诱惑你,让你迅速在微信群、QQ群转发好多次,让朋友们10人左右与你迅速拼团成功。本想朋友们10人拼团成功后,你误认为10个人中任意一人摇中奖,能0元买,也对得起朋友哈。大多数人认为就是这样,但事实上是根本没有认真研究其规则。它是在所有拼团成功的许许多多的人员中,抽中一人得奖。虽然结果不尽人意,可是无数想拼团的人,前仆后继地在社交圈中宣传,这种宣传的传播力极其强大。玩过一次后,虽没什么损失,但也感觉受到了一定的欺骗,不会再玩第二次了!


万金油正研究新西兰


拼多多的拼团或拼购模式,与早年的团购非常相仿,本身模式并无问题。

因此,如果拼多多平台上的商品品质确实足够优质的话,那么,这种模式还是值得肯定的。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拼多多已经上市了,但是拼多多平台上的涉嫌假冒侵权的产品似乎还时有出现。

比如,在拼多多APP有一款叫“OPO r11s”的手机,从图文介绍来看,似乎就是OPPO手机。

因此,从消费者角度来看,你无法确认这是因为卖家或商家的“笔误”,还是涉嫌假冒侵权商品。

类似的,还有一款叫OPSSON的手机,其很多介绍内容也与OPPO很像。

但是,该商品对应的商标,即OPSSON最初由一家叫“深圳市欧博信科技有限公司”的于2009年3月9日提交商标注册申请,并于2010年11月25日获得核准注册。

2017年2月26日,作为手机品牌的OPSSON,该商标被转让给深圳市博越智信科技有限公司,后者是一家成立于2016年3月3日经营范围包括手机“组装生产与售后维修”的公司。

那么,对于类似OPSSON这种手机,到底应该是判定为假冒侵权产品?还是山寨产品?这确实存在一些问题。

简单说,如果拼多多不解决好正品与品质的问题,那么,接下来它可能因为上市,会更加受到监管部门的关注。



李俊慧


拼多多最近的数据非常惊人,用了两年多的时间,订单量超越了京东,还成功引起了阿里的关注。作为同业重点竞争的对象,这是一个非常有代表的商业现象。有消息称,拼多多已经完成了新一轮30亿美元融资,腾讯领投,估值接近150亿美元。这对于一家成立不到三年的公司来说,创业故事确实吸引人。

现在所有人都知道消费升级是趋势,但拼多多却好像是消费降级,这似乎不符合时代的发展。其实何止拼多多,可以看下当下最流行的音乐,当下最火的各种短视频软件,这些以前都不是主流的东西,如今却占据人们的时间越来越多。简单来说,无论你用的iPhone x还是小米,我们在拍小视频这件事本身上没有区别。而且大多数普通人的审美和爱好,肯定不是交响乐和文艺片,当这部分基数很大的人开始发声,你就会发现,一下子海草舞、c哩c哩火遍大街小巷。

拼多多为什么会火?一是产品满足了被忽略大多数,也就是最近著名的“五环外”人群的需求;二是拼多多对新客户的友好程度高于淘宝,更高于京东。

它本身基于社群,凭借爆款+低价+免佣金,背靠三、四线市场,迅速崛起,放在更大的维度看,秘诀就是:社交流量、消费降级(价格的平民化)、渠道下沉。拼多多的飞速发展,其实是中国大多数人群蕴含的消费力释放的结果。这家公司的发展史让我们深刻的看到了一点:所有傲慢的、所有不符合这个时代大部分人群需求的观点和行为通通都会被这个时代打脸,或许现在没有被打,但只是或早或晚的问题。

补充说一句,对于淘宝、京东来说,拼多多目前冲击其实并不大,毕竟拼多多的客户和淘宝、京东的重点客户有一定区别的。但任何客户都是会成长的、也需要进一步消费升级,如果下一步拼多多能够跟上自身客户成长的脚步,那么拼多多对淘宝、京东造成的冲击就变成了巨大的冲击。


天方燕谈


现而今的事情,真的就如人们所说的那样,没有做不到,只有想不到。

拼多多的异军突起,虽然借助了腾讯的平台,但不得不说,拼多多真的拼得“多多”了,几乎一夜之间红遍大江南北,有越来越多的人们在普遍应用、推荐应用、反复应用,曾经最火热的朋友圈、家庭圈再燃烽火,体检和体验接二连三,连篇累牍。

古语说:应时而生,顺势而为。亦称:英雄顺时势,时势造英雄。个人看来,拼多多就是那崛起于阡陌之中的所谓“英雄”。

曾经一度风靡全国的“共享单车”,很是火爆了一阵子,接下来的事儿,就是拼多多接掌了杠把子,成为夺目的新星,傲然升起。

现在的每个上星卫视,几乎都有拼多多的广告代言,多得铺天盖地,多的举目皆是,前些天还在嚷嚷说是两亿人,转过天不到一个月时间,就迅疾的变成了三亿人,真的不知道拼多多何以网罗天下,将爱购族一网打尽。

对于任何新生事物,我本人是手忙脚乱的状态,笨得可以,没有特殊情况,是不会去尝试的。但亲身经历又不得不承认其便捷、通利。

儿子带女朋友从国外回来,一家人兴冲冲去游乐园滑冰,门票处售票员直接问是组团来的吗,有过团购吗等等,问得我哑口无言,到底是年轻人,儿子和女朋友张手展示了拼多多团购,售票员欣然放行,票价减了一半儿,玩得不亦乐乎。

回来后,老婆大人就喜欢上了拼多多,一发而不可收,无论白天还是黑夜,只要有时间,都会上网溜达一圈儿,也经常从顺丰、润达等快递处取来邮寄件儿,并且一脸激昂兴奋,言说这次购物又省了多少多少钱,自豪感喜上眉梢。

在下虽然木讷,也知道了这个几亿人都在用的APP确实火爆,存在就有它的道理,存在就有它的价值,但愿这个利民神器能够越走越远,越飞越高。


龙吟148119260


大家好,我是 @了不得的树先生 ,欢迎大家关注我的头条号。


看到这么多大拿讨论拼多多,那我也来分析下拼多多的商业模式,一点拙见。

目标细分市场:19.9元以下的低价商品市场。

人群画像:主要是20岁以下的或35岁以上的三四线及以下城市中价格敏感的低收入人群,其次是穷人心态的中等收入人群。

拼多多目前发展情况:用户量已经做到3亿+用户数量,目前月GMV超过400亿元。

主要直接竞争对手:淘宝。淘宝靠19.9元以下的低价低质产品+爆款策略起家,最熟悉这个细分市场的运营也是最有经验。

潜在的主要竞争对手:京东。2014年,腾讯开始开放流量给京东,但是京东收效甚微;拼多多却依靠腾讯流量顺利做到成为全国电商老三。

拼多多成功的环境因素:

1.这几年的6亿的电商增量人群集中在微信上,拼多多榜上了大腿。

2.淘宝为了升级用户群提高自身盈利能力和攻击京东,决心舍弃19.9元以下市场,腾出了市场空间。

3.投出了小米的高榕风投和财团的支持,有烧不完的创业资金。

4.赶上了社交电商潮流。

拼多多的2把杀手锏:

1.省。拼多多的均价做到了9.9元,全网最低,极致的省钱。

2.快。店铺只要有10%的订单在24小时内没有发出或没有物流信息,拼多多就会罚当天全部订单,并且冻结保证金。

拼多多的其他卖点:

1.入驻门槛极低。

2.流量大,背靠微信生态链和自身策略,全网中流量总量仅次于淘宝/天猫和京东。

3.对商户的要求极为严苛,用户体验较佳。

平台的盈利模式:

1.来源于入住商家与个人卖家的入驻费用的利息收入和保证金的利息收入,以及支付服务费的扣点。(除了水果生鲜和虚拟商品类目是10000以外,剩下的都是1000,2000,参加活动交50000保证金)与交易额的支付服务费扣点(千分之六)。

2.商家原因造成的退货/商品伪劣的处罚收入。

3.广告收入(商品首页置顶费用,APP置顶推广费用+站内广告费用)。

3.商家报各种活动的费用(行话叫坑位费,去年是2W-5W)。

商户的合作模式:入住门槛低,分个人卖家和企业卖家。企业商户入住入住分专卖店、专营店、旗舰店三个层次。专卖店只需要三证+法人身份证+商标证书+三级以内授权证书。专营店

需要二级以内授权证书,旗舰店需要一级以内授权证书。

商户的推广模式:

1.参加各种活动。主要是团购/秒杀/新产品推荐。

2.站内广告直通车/钻展。

3.对接官方行业运营,参加大牌计划等。

4.通过买家熟人关系链进行引流。

商户的核心竞争力:

1.拼多多平台管理严苛,造成平台管理费用较高。

如果对拼多多游戏规则的非常熟悉,有能力规避主要的被罚款类型运营失误,降低运营综合成本。

2.有小型工厂做支撑,成本控制能力强,客单价要做到极致。

3.卖家的流量增长策略运营水平。

拼多多潜在风险:

1.客户流失风险:

卸载拼多多的用户,87%流回淘宝。

2.假货危机:

尽管拼多多全力控制,但是极致低价容易诱使商户铤而走险。

3.腾讯态度:

淘宝和京东的流量是自己,拼多多的流量主要来自腾讯。

4.创始人团队风险:

创始人和团队没有大企业运营经验

5. 虚假宣传过多,涉及违反广告法


自古都是以成败论英雄,拼多多能够借势做到目前这种体量,不得不说是一种奇迹。至于拼多多最终能走到何种地步,让我们拭目以待。





欢迎大家关注 @了不得的树先生 ,知名互联网资讯博主、电商人、三阶持续行动者。有兴趣的朋友可以一起来聊聊有趣的互联网和电商相关的话题。


科技圈状元


拼多多一向在中国电商鄙视链的末端,但让人所有人意料不到的是,这家拼购电商居然能够做到3亿用户,找到并打透了最大基数群体的大众消费群体是一切商业模式的前提,这也是当年淘宝聚划算没能实现的愿景,拼多多在这方面做了三件事。

1、反向设计成本和供应链。

便宜背后的消费心理是什么?COSTCO的答案是量贩式销售,西南航空认为是高密度航班,小米解释为性价比,拼多多的逻辑则是“够用就好”。

简而言之就是在刚需快消品里找爆款,比如纸巾,精打细算的人会觉得规格太大,既浪费也没必要,所以拼多多与厂家合作,把纸巾做到反常的180mmX122mm小规格,每包价格压缩到1.067元的极端水平,结果成就了932万订单的惊人销量。

另一个手段是流程优化,拼购讲究大流量拉动的短爆发,压力主要在生产和仓储环节,比如拼多多上的某款29.9元球鞋,传统手工作业需要粘胶、冷粘、烘烤、冷却和再包装几道工序,费时两天,人工和原料成本在30元左右,厂家改用成本更低、更省时的注塑工艺,仍可将毛利润保持在6%-8%左右。

这个玩法的要害在于控制流量向爆款SKU集中,缩短供应链简化竞争,剥离商品的非必要属性,同时给消费者“做聪明人”的心理暗示。

2、强调快递的速度。

对价格敏感的消费者对物流同样敏感,拼多多做单品爆款,又坚持48小时快递,实际上是诱导导工厂型商家适应自己的节奏,比如将生产线就近迁往在原材料产地,做纸品的植护和可心柔就把基地选在江西九江瑞昌,根据消费热力图自建物流车间,探索深仓模式,提前生产,就近发货,就把快递成本严控在4元左右。换句话说,拼多多做爆款依赖的是对非必要和不正常运营成本的剥离和优化。

3、性价比平衡性

淘宝在美国一再被列入“恶名市场”,说明低价不以品质为前提毫无意义,拼多多的策略是将品控与流量扶持挂钩,实现的手段包括驻厂审核,第三方巡检,杀手锏则是劣一赔三的赔付,执行到很严格,以致于很多人觉得这就是拼多多的商业模式。


虫二


过完年了,互联网公司们开始晒起春节假期成绩表了。微信支付宝刚晒完,风口上的快手抖音又相继角力。

接下来315就要到了,另一家吼了两年多的明星创企——拼多多,也该出来走两步了。

这家公司一边发展猛烈、疯狂到各大综艺节目上投放广告,一边被媒体吐槽为“消费降级”,一边却受到电商业内人士大力褒扬。另一边也有许多人对其恨之入骨,称其为“两亿人都在骗的购物软件”。

疯狂的数字背后藏暗伤

前两天36氪曝光了一个非官方数据,显示拼多多最新的月度GMV达到了400亿(人民币,下同),而去年12月拼多多公布的月度GMV还只有400亿。短短三个月翻了四倍!

而去年年初拼多多的月度GMV还只有20亿,去年一整年翻了五倍。2016年9月拼多多成立一周年的时候,月度GMV从0增长到了10亿,而后4个月时间翻到了2017年年初的20亿。

按这样的数据来看,拼多多两年多来一直都是踩着火箭指数型上涨!

如果你对这些增长翻番不感冒的话,我们再来看一个数字。

京东最近发布的2017年度财报显示,京东2017全年GMV接近1.3万亿。平均到每个月份,大概是1000亿。拼多多只用了两年的时间,就达到了京东近一半的GMV!

而京东2016年的GMV是6582亿,两年对比下来增长了一倍。按照京东的发展势头,2018年基本不可能像拼多多一样突然爆发,翻上四五倍。

按照这节奏,拼多多2018年就是脚踹京东追赶阿里了!

这样的数字捅出来真是不知道得吓死多少人。

不过奇怪的是,跟阿里京东唯品会等积极批露自家GMV数据不一样,拼多多目前披露的数据都是含糊不清的单一月份GMV,从未见过这家公司完整的年度GMV数据。

按说2018春节这么好看的数据,正是大吹大擂大报喜讯、面向公众宣传提高自己形象的时刻,拼多多官方却没有任何动静。小新听到的数据也只有小道消息。

搜集拼多多过往的媒体资料,你会发现2016年同期,拼多多也没有正面披露过自家的交易数据,甚至在315消费者保护日过后一个月的4月份,也只是向媒体发了一份第三方平台的用户量用户活跃度数据报告。这不像是电商平台的作风。

为什么会这样?其实用过拼多多用户,听了GMV这个数据的概念,就明白怎么回事了。

GMV(Gross Merchandise Volume成交总额),代表着一定时期内某个平台内所有交易总额。用一个更清楚的公式表示就是:

GMV=销售额+取消订单金额+拒收订单金额+退货订单金额。

一般电商的销售额都会远远大于“取消订单金额+拒收订单金额+退货订单金额”,但用过拼多多的用户,都知道这个电商平台特殊,他叫做——社交电商——用户拉人拼团的电商。

这个平台有一个特性,所有想参与拼团的用户,必须先把自己那份钱交上,然后再到各个社交软件中拉人头,拼够人数,才能真正下单。如果人数不够,就会直接流单,然后7个工作日之内把钱返还到你的账户里。

一般的两人拼单商品还好,很容易凑够人数,再不济让家人朋友注册一个账号,买两个就行。拼多多还会帮忙曝光,让其他人跟团,流单率还在控制范围内。

但刚刚过去的2月是什么日子?是2018年狗年春节。于是拼多多推出了大量超低价拼团活动,但是拼团人数从2人上升到了8人、88人。

一款清库存的老款手机,标上99元的拼团价,要求凑够88人才能拼团成功,并且你还弄不清楚是凑够88日抽中1人发货,还是所有人都发货。于是在拼多多拼单微信群里,你可以看到一群人的刷屏链接,而拼团的人数大部分止步在1人。

这么算下来,拼多多新的400亿GMV就显得十分可疑了。

当然,商家交易拼多多又不赚钱,拼多多赚的是用户付款到款项退回或者商家取走款项期间的利息。400亿GMV在账上躺的越久,拼多多赚的就越多!

更何况,一群又一群的用户在付完1元拼团的钱后,从此就再也找不回这1元钱了。

可这些对用户来说又有什么好处呢?

拼多多这样的平台为什么会火?不还是微信拉开了流量的口子嘛!

拼多多那种花样繁多的诱导分享,换一个公司你试试!

还有千疮百孔的商家生态

当然,从去年下半年开始,拼多多提高了运营门槛,对假货虚假发货欺诈问题进行了严格处理。也推出了商品商户的收藏体系评价系统,所有运营标准都开始朝着淘宝看齐。甚至比淘宝做得还要严厉。整个拼多多平台上,假货问题开始得到改善。

但到今天为止,拼多多还是没有解决残次品的问题。而且拼多多严厉的罚款机制,扣押商家货款的做法,也引起了商家们的反水。全网流传着拼多多商家到拼多多总部维权的照片;多个权威媒体爆料了拼多多运营催促商家刷单,然后以此为理由严罚商家;垂直电商媒体上还有人反映,拼多多运营威胁索贿的问题……

商家在各平台发表的负面反馈

行业内的人都在吐槽:拼多多是业界首创靠商家罚款作为盈利模式,靠用户参与拼团失败的1元钱投放广告。

拼多多也给出了自己的回应:这是售卖假冒伪劣产品商家对处罚不满,恶意在各大平台传谣。同时还宣布自己已经报案将几个违法索贿的运营人员移交给相关执法部门。

某垂直电商论坛内用户爆料

预计今年的315,拼多多的日子会过得很艰难。去年315因为各种变动,拼多多躲过一劫,甚至还能在一个月后四处发通稿做公关。今年,真的还会有幸运女神吗?

启信宝展示了大量拼多多争议裁判文书

经过两年半的野蛮生长,手握微信海量流量的拼多多,运营实力太弱根本无法控盘。2018年,拼多多是该停下自己疯狂的脚步,补足自己所缺的课程。

未来拼多多的产品能力、技术能力、运营能力全部跟上之后,是否会是社交电商新的春天?

熊亮给出了不看好的答复:“拼多多能上线完善的商家等级的话,我们倒可以试着养拼多多店铺,我有朋友在盯着。但如果拼多多运营比淘宝还麻烦的话,就完全没必要。”

拼多多是依附于微信的平台,整个平台运营又在全面“借鉴”淘宝,用户如果学会在拼多多上看好评、找皇冠店,用户难免会转移到体验更好的淘宝上。为了2、3元钱拼团折扣,专门去用拼多多的人,加起来会有多少?是不是优质用户?

做电商的人对这个问题不乐观。

商家展示的货款被超额扣罚后台

而目前看来,拼多多不会老老实实的把商家及用户留在微信生态里。

小新参加的另一个茶会,也可以看出拼多多的地位。这场茶会总共9个人,其中7个人是在电商公司从事电商工作。除了一个年纪较大的阿姨早早离开、未来得及详细询问外,其他依次是茶叶电商的采购、服饰类电商的发货员、电子类电商的发货员、外贸询盘专员、专营手机壳的客服以及电商美工。由于都是普通员工,所以都没有积极关注整个行业变化,提及拼多多都没有什么印象。

这证明了他们所供职的公司,并没有大幅开展拼多多业务。这么算下来,还有大量的专业电商商家没有入驻拼多多平台,拼多多现在的火爆,也只是表面上的繁荣,并没有落实到整个业界生态上。也没有形成牢固不可突破的竞争力。



文/水上焱本文为科技新知原创,微信ID:kejixinzhi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