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中国现役的二代战机还有多少?

036335


装备数量统计问题,是笔者比较关注的领域,希望答案能让你满意。

中国的2代机分为歼-7系列和歼-8系列,当然,笔者会捎带的谈下强-5系列和飞豹系列。

以中国空军约1800架左右的战机规模,以前服役了上千架的歼-7系列,300来架的歼-8系列,几百架的强-5系列,以及一些外购的苏-27/30系列。2004年后,随着国产3代战机装备规模越来越大,2代机也迎来了退役高峰期。

歼-10A生产高峰期,一个批次数量高达40架左右(图为第6批编号40)

目前我军装备的3代战机规模已达1000架左右,歼轰-7/7A飞豹战机的规模为300多架,所以,很明显,2代机加强5系列的总规模目前约为500来架。其中300多架歼7系列,100多架歼8系列,以及不多的强5系列。

新机的大量服役,代表着2代机的大量退役。这些年,我国3代机年服役数量高达60-80架,那么是不是意味着,7年之后,我国就基本没有2代机了呢?当然不是。

出于历史原因,很多2代机生产比较晚,目前机龄还比较短。在歼7系列中,有200多架是1993-2000年生产的,有近百架是2004-2006年生产的。按照近30年的服役寿命,这些战机离退役还早,全部退役恐怕要到2035年左右了。而在歼-8系列中,歼-8F、歼侦-8最晚甚至生产到了2012年,所以,你懂的。

8爷永远不老,争取干到建-国百年。

可能会有人担心,这样会不会影响新型的3.5代,甚至是4代机的装备?这倒不至于。因为大量的苏27、歼11机体寿命不是很长(甚至低于或不高于歼-7/8的中后期型号),加上我国这些年训练量很大(由于训练任务的问题,3代机年训练时间比2代机长许多),也逐渐接近了退役期,甚至部分用的“狠”的型号,比如苏-27UBK已经退役了不少。所以,3代机也是有换装任务的。

整体来说,各型战机服役到啥时候,看具体需要了。想晚点退役就省着点用,或者延寿一下;想早点退役就多用用呗,或者直接退役,国外也是有不少例子的。


晨曦谈兵


我国空军2、3、4代机共存

我国空军现役战机种类包括了2、3、4代(第五代隐形战机)多种机型,是世界上唯一一支大量2代机与4代机共存的国家(俄罗斯二代机已基本全部退役,只保留了大概不到40架的米格25侦察型)。

虽然我国三代机数量突破1000架,仅次于美国,但是我国依旧有大量的2代机在服役中。

二代机数量巨大,总计千余架

目前中国还有多个二代机机型在服役,其中包括歼7系列,歼8系列,另外还有飞行员享受三代机待遇,实为二代机的JH-7(飞豹)系列,除了这些战斗机外,还有一定数量具备作战能力的教练9型战机。

▲歼7G

歼7系列自1965年首飞到2006年停产我国共生产了4000余架,包括自用和出口。还有近500架左右服役于空军和海军航空兵,这500架左右都是90年代后装备的J-7E、J-7G、J-7EB/GB等。其中J-7E/EB现役250-290架左右,J-7G/GB现役110左右,另外还有一定数量的数量双座歼7教练型。

▲歼8F

歼8系列已经于2012年停产,标志着我国二代战斗机生产已经完全结束。早期的歼8已经全部退役,包括机头进气的歼8I型、早期的歼8B型等。现役的歼8主要是可以挂在中距弹PL-12的型号,例如歼8DF(歼8D按照歼8F升级的),歼8F,歼8FR(侦察型)。据美国兰德公司报告,截止2017年我国歼8各型战机服役数量在120架左右。

▲歼8F

▲歼8FR

记得飞豹刚服役的时候让不少军迷眼前一亮,杂志上的图片飞豹体型修长,载弹量大,不少人认为其已达到国际普遍的三代机标准,虽然飞豹特别是JH-7A飞控已达到三代机水平,但是受限制与发动机依旧未达到三代机,只能算是2.75代。飞豹战斗机于2017年停产,现装备270架左右,装备于海军航空兵和空军。

▲歼轰7A

另外一款具备作战能力的二代机就是教练机山鹰(教练9)。据相关报道,截止2018年,现役山鹰包括普通型99架,综合改进型39架(空军型),海山鹰28架,共166架。到目前为止数量肯定还在增加,因为山鹰继续生产中。山鹰之所以能获得如此多的订单,主要是由于JL-10进度落后导致,不过随着2018年JL-10顺利开始批量生产,山鹰的需求将会越来越少,总数将会在200架左右。

▲山鹰空军型

▲海山鹰

通过以上可以看出,我国现役二代机包括500架左右的歼7,120架左右歼8,270架左右飞豹和166架山鹰,共计1100架左右,数量和现役三代机数量相当。二代机已经不适应现代战争,虽然我国二代机经过各种改进提升性能,摸索新战法,对三代机在特定的条件下有一战之力,但终究战场瞬息万变,二代机已经很难应对,淘汰是必然。


军备时刻


中国二代机数量多到让人脸红。

自去年底被军迷亲切的成为“小强”的强-5几乎在一夜之间退役后,中国的二代战机就剩下歼7和歼8两个型号。至于歼轰7“飞豹”,从技术水平上说应该划入二代机,但是飞豹的飞行员都是拿三代机津贴的。

我国是世界上罕见的同时装备了二、三、四代机的国家。我国既有歼20这样顶级四代机,也有大量的二代机。实事求是的说,歼7在现在和未来的空中作战中已经没有任何活路,目前维持歼7的机队规模就是为了维持编制。

歼8是个悲剧,本来被寄予厚望,但是在一系列天灾人祸后,作为一款二代机在2006年才达到预期规划时的能力,而此时苏27、歼11A、歼10A等一派三代机已经挑起了大梁。现在的歼8主要是依赖高空高速性能客串侦察机刷存在感。

飞豹老而弥坚,在刚刚结束不久的“航空飞镖-2018”国际军事竞赛中力压东道主的苏34夺得战斗轰炸机组的冠军。由于我军装备的飞豹几乎都是2000年之后生产,机体较新、剩余寿命较长,再加上对地打击能力的要求比制空战斗机更宽松一些,在歼16大量铺货前,飞豹仍是我军对地、对海金精确打击的主力机型。

那么上述这三种二代机数量还有多少呢?笔者通过查询维基百科得到了一些数据供读者参考。

图是笔者在维基百科英文版查询中国空军条目后截的图,维基百科将轰6、强5也计入战斗机。根据维基百科的数据,目前中国空军拥有70架歼轰7、388架歼7、96架歼8、236架歼10、276架歼11(将苏27算在内)、50架歼16、28架歼20、76架苏30、24架苏35。显而易见的是,苏35目前的数量是错误的,中国订购了24架苏35,目前到货19架。另外,笔者觉得歼20的数量也过于乐观。

这是维基百科中中国海军海空兵条目下的截图,根据维基百科的数据,目前海军海空兵拥有30架歼7、47架歼8、24架歼10、72架歼11、21架歼15、24架苏30、124架歼轰7。对于以上数据,笔者唯一有疑问的就是歼15的数量。维基百科给出的21架这个数字显然就是部署在辽宁舰上的那个舰载战斗机团的数量(满编24架,坠毁3架)。但是官方媒体已经曝光了第二个舰载战斗机团的存在,也就是即将部署在航母山东舰上的那个团。

这是央视在辽宁舰在西太平洋训练的报道,读者朋友们注意看左上角的数字,208号应该就是第2个舰载战斗机团的第9号机(因为从200开始),所以目前中国歼15的数量至少是30架。

将维基百科中中国空军和海军航空兵的资料简单加总,并把一些差错纠正,中国目前战斗机的数量应该如下:

歼7:418架

歼轰7:194架

歼8:143架

歼10:260架

歼11:348架(包括苏27)

歼15:30架

歼16:50架

歼20:28架

苏30:100架

苏35:19架

合计:1590架

总共接近1600架的庞大战斗机队伍仅次于美帝,位列世界第二。但是应该看到,歼7、歼轰7、歼8这三种二代战机的数量总计高达755架,也就是说我国战斗机数量虽然庞大,但是接近一半的飞机是基本上不适应未来战争的二代机。所以,在755架二代机面前,关于在歼20已经服役的今天、歼10、歼11这样的三代机要不要继续生产就不是一个值得讨论的话题了。

进入新世纪以来,我们空中力量的发展确实取得了不俗的成绩,但是把真实家底晾出来,就会发现我们需要走的路仍很长,没有任何得意自满的理由。战略空军,任重道远。


从此萧郎是路人甲


目前我国空军作战实力已经进入高速发展阶段,在新世纪不但列装服役了,第1款纯国产三代机歼10,到现在更是服役了世界强国主流的第4代隐身战机歼20。

而目前我国的三代机,如:歼10、歼11、歼16系列等三代机的服役数量早已超过1000架以上,就连歼20这样更加先进的第4代隐身战机,其在我国空军服役的数量很可能也已经逼近百架左右。

那么,我国空军目前的三代机与4代机服役数量,实际上已经并不少,为何还要保留数量庞大的第2代战机呢?

根据各大公开数据来看


,我国空军二代机中的歼6战机,在2010年就宣布陆续退出现役,很可能到目前已经完全退出空军作战行列。因为歼6战机的性能的确是太跟不上这个时代的空中作战,就算是执行与小国接壤的边境地区巡逻任务,很可能歼6战机也已经老得开不动了。
而我国性能较好的歼7战机,也是我国目前现役的二代机中数量最为庞大的,目前在我国的空军序列当中,至少还有四五百架的歼7战机还在服役。

而终极改进型号的歼7战机,其性能很可能也已经摸到了三代机的门槛,保留这一定量的改进型歼7战机战机,能够为我国与小国接壤的边境地区最后贡献出一点力量。

毕竟像歼20这样的高级货,肯定会首先部署在更加需要它的位置,对手也将会是世界型强国的空中作战力量。

强5战机在我国也早已在退役当中,听说在去年已经全部退役干净。

而歼轰7“飞豹”,目前在我国的空军与海军序列当中,至少还有190架的歼轰7“飞豹”战机还在服役。

个人感觉,因为我国的歼16战斗轰炸机服役的数量实在太少,所以在短时间内歼轰7“飞豹”战机还不会退出现役序列。再加上“飞豹”战机优秀的巡航性能,在很大一段时间内,飞豹战机对应的机型就是俄制苏24、与美式A10两款战机。


而我国的海、空军还在使用的歼8型战机,总共的数量大概是143架还在服役。而歼8型战机的性能也是没得说,早在我国三代机服役之前的我国领空,正是歼8“长须鲸”的天下。

根据小编去“度娘”的搜索来看,我国空军与海军航空兵全部的现役的战斗机,大概在1600架,其中包括750架左右的二代战机还在服役。

头条“军器战位”报道!

发布:牧小明

作者 : 感谢我们生在这个和平的年代,愿世界没有战争。

军器战位:关注每天为你讲解军事武器装备知识

如果喜欢我的文章可以关注我,“军器战位”每天讲解军事知识


军器战位


魂舞大漠认真仔细地查阅资料后,现在可以明白无误地告诉大家,歼-6已于2010年正式退役,完全退出空军作战序列,歼-7数量多点也就是500架的规模,用于训练和补充之用,不过随着三代机数量的增加,每年都要退一些,后生产的机型已进入准三代水准,用到2035没有问题;强-5还有一点,充其量也就是百把架,已有详细的退役计划,终改型号仍然要使用几年,作为前线战术打击利器,仍然有一定的施展空间;歼-8数量不多,也就是200架的水平吧,不过歼-8-1型早就退得干净,100多架歼-8-2用做侦察和截击,尚无明晰的退役计划。“飞豹”嘛,说退役,以为尚早,三年五载看不到退役计划,它生就一幅大长腿,是战斗轰炸机的主力,现在挑着大梁呢。一国空军是否现代化,是有标准的,70%都是三代以上,可以说我国基本上达到了这一水平,没有问题。能用堪用贵在实用,啥人啥打扮,过日子在于精打细算,我们奢侈不起,也从无要奢侈一把的感觉。看各国换装全都这样,不是有了新的,旧的全部视如敝履,全部扔了不要这叫什么?败家子。我们空军过苦日子惯了,非常珍惜自己心爱的战鹰。二代满外里,也就是800架的样子吧,已经不多了。

七爷的命。发展得晚,大器晚成,通过一再改进升级,成为系列,已是11个型号的大家族,自打1966年到现在,见证了中国空军成长,从性能不佳到成为准三代,当家主力,自然用心,可能有人想不到,曾经出口美国,打败过三代机,因称“小F-16”,2013年尚在出口,最后生产型每架1460万美元,可能又是一个想不到,出口至巴基斯坦,曾经威风无限,打得三代机遍地找牙,开启中国歼-7传奇。技术性能已被发挥到极致,因而出口和本国装备数量相当庞当,据悉生产了2400多架,不过当年正式关掉了生产线,大有卒章见志的靓丽。现在的歼-7搞个训练么的,挺好;如果改造成无人机,性能自不低,想也可以。有人说趁早送人,早送早了,早送早好,不是这样,歼-7远没有人们想像得那样没有用,战机换代是要有个过程的,歼-7发挥个余热,够实用也足以担负这样的使命,当然你非要拿它对抗四代机,一不公平二也不会,二代自有二代的使命,它要站好最后一班岗。

蔡国庆将就着用。曾经有那么一说,空中美男子,帅呆了酷毙了,没有三代以前正是最棒的飞机,各种三代机技术通过歼-8后期型飞机得到了研制和检验,作为三代机开辟者,多有功焉,现在看它虽非王者,但也在当年实现了空军需要的性能设计,高空高速的截击机,摇身又变为侦察机,没有问题。所谓江山代有人才出,歼-8正是那一时代的引吭高歌者,做到了极致的开创者,成为自造战机的第一个绝唱者,所以要将它退役,以其某些极佳的性能还难以割舍,如之发了疯,没有几个追得上,快正是最大优势,因而恋恋忘返。它是我们的英雄呀,碧血洒蓝天,举国奉之为宝。造得不多,也没实现出口,那就自家先用着,无人说它不成,在现代空战思想碰撞中发展的今天,是否高空高速真地退出天空,应该讲还具不确定性,今者可以歼-8探索,看看还有多大的作战空间,没准这又是一种思维,也正未可知。

豹子难老。歼-8没出口,豹爷也没份,当年飞去俄罗斯,几千里航程,执行完演习任务没有落地直接返回,这便是豹爷威风,俄因评定道,歼轰-7正是中国首架自主设计生产的相当优秀的飞机。有人诟议它的低空飞行性能,多次发生飞行事故,做了一款B型终究不了了之,然而魂舞大漠感到,这并不能证明什么,一款飞机实用多年,通过不间断的改进升级,将它的潜力开发已尽才算完成使命,乃可寿终正寝,以为“飞豹”才刚刚开始,把这种准三代构型的飞机,作为重型战斗轰炸机,完全可以借鉴美国A-10和俄苏-24的干法,它绝非是徘徊在技术边缘的装备,至今乃是大国空军的当家主力,故而我们也是不舍的,定然要把战斗与轰炸兼具的机型推向技术的高峰,歼-16一出,豹爷可以仰天长笑一声矣,虽未闻见血腥,但没白活,为实现中国战斗轰炸机发展,成为一块重要的垫脚石。


魂舞大漠


您好,我来回答您的这个问题。

欠账太多了!

中国空军目前处于历史转折点,特别是大批新一代主力战斗机的服役,比如歼-16、歼-10、歼-20隐身战斗机等,被网民称为“军中三剑客”,但就是“三剑客”,歼-20和歼-10的产能已经爆棚,每年歼-20量产24架,歼-10量产48架,但仍然替换了不了中国空军的大量的二代机,而歼-16多用途战机那么点可怜的产量,再加上返厂率高的令人发指,基本不指望用这个型号替换中国空军大量的二代机。

现在一个问题,什么是中国空军的二代机:对于二代机来说中国空军现在服役的当属歼-7、歼-8战斗机是纯粹的二代战斗机,目前歼-7战斗机在中国空军数量还拥有至少400架,歼-8战斗机还拥有200多架,这些600多架战斗机撑起了中国空军三分之一的编制,这些歼-7、歼-8战斗机的出现主要就是填补歼-6战斗机庞大的缺口,相对来说歼-7战斗机和歼-8战斗机要比歼-10、歼-20战斗机容易制造得多,甚至制造20架歼-7战斗机的时间,歼-10战斗机都不一定制造出来。就是因为简单易造,所以在一定时间内大量装备中国空军。而歼-8还不一样,歼-8是因为中国三代机数量不够,苏-27购买数量不足,只能继续订购歼-8战斗机,保持着一定战斗力。这就导致了中国空军歼-8战斗机一直生产到2014年歼-8H最后一架,才结束。

这两种战斗机现在都一个极大的问题:因为制造工艺问题,战斗机机体年龄已经到了极限,甚至很多必须要退役,那么中国空军这些二代战斗机的位置到底有谁来顶替,这是另一个值得讨论的话题。


南国军情


我们的“二代机”北约称之为“三代机”,目前我国歼击机装备数量为3100架左右,位居世界第三。但是,我国目前现役的2代和2.5代老旧机型有1400架左右,还有近150架早期的苏27系列战机急需更换,可以看出我国在先进战机的产量和更换方面的压力依然很大。

我国空军目前装备的机型,我们细数一下;

1、我国空军装备种类:目前我国是装备战机种类最全的国家之一,有歼击机、轰炸机、运输机、预警机、侦察机、电子战飞机、加油机、歼击轰炸机和种类繁多的直升机无人机组成。是世界上能够自主研发、设计和制造各式飞机少有的几个国家之一。

2、我国装备的战机数量:目前,我国装备的歼击机有;总数量为3100架左右,现役歼击机数量世界第三,仅次于美国8500架,俄罗斯3800架。其中,三代和四代机数量超过了俄罗斯,为1400架,其中J10系列570架左右,J11系列760架左右(包括进口型 苏27/苏30苏35系列战机),J20在30架左右。

3、我国装备的老旧机型:除去部分实验机和教练机以外,我国目前还有近1400架2代和2.5代老旧战机,分别是;300架强5、220架歼8、500架歼7和近350架歼轰7战机。这些战机基本上不适应现代化作战能力,只能大多数是作为战机数量的补充和培养初级飞行人才时使用,我国先进战机的缺口依然很大。

4、我国战机的产量:目前,我国战机年产量大约为;成飞,70架歼10C和10架歼20系列战机共计80架左右战机,沈飞,50架歼11D/30架歼16战机,共计产量为80架左右。另外,西飞产运20和轰6系列战机为20架左右。我国各式固定翼战机年产量为180架左右,相比美国的差距还是巨大的,美国一年光5代机产量就超过300架,美国各式战机年产量为650架左右(包括歼击机500架,运输机、轰炸机等150架左右)。

5、我国装备战机的短板:目前,我国3代和4代战机数量已经超过了俄罗斯据世界第二位,先进战机的年产量也已经超过俄罗斯是世界第二位,但是,我们也要看到我们与世界第一的美国存在的巨大差距,我国在先进战机的装备数量、产量、种类和质量上和美国都有巨大的差距,尤其在航空发动机的差距是巨大的,在先进的4代机产量上都有差距,美国的F35年产量是300架而我国 歼20是不足20架,目前,我国在运输机、加油机、预警机和轰炸机方面缺口是巨大的。由于我国在大型运输机研制方面的滞后,致使在大飞机改装平台上的缺口巨大,据统计,我国需要大型运输机400架左右,大型加油机100架左右,大型预警机50架左右。这些都需要大型运输机平台来支撑,大飞机改装平台急需600架左右,而我国西飞运20年产量只有10架左右,即便是以后产量有所增加,军用大飞机平台的缺口依然较大。我国现役大型运输机只有50架左右,而美国是800架,俄罗斯是230架,印度也有大型运输机150架左右,大型加油机,我国只有区区5架,美国是200架。

目前我国是世界上第三军事强国,军费开支是俄罗斯的4倍,一年下水、舾装和建造战舰吨位是韩国海军的总吨位,可以说,西方列强军事力量加在一起也不是我们的对手,但是,我们与世界第一的美国的差距还是巨大的,我们在战略轰炸机、大型运输机、战略核潜艇、大型航空母舰和航空发动机方面与美国的差距还是很大的。


东义义


按照战斗机数量来看比较的,中国空军已经超越了俄罗斯,位居世界第二,仅次于美国,总数达到接近1500架作战飞机,但是有很大一部分是第二代战斗机,特别是歼7系列、歼8系列和强五,歼轰7的话,虽说不少人将其定义为二代机,但是其技术很多都是3代机才有的,而且在海空军的地位都很重要。这些战机占据了空军一部分编制,在新战机替换前,这些老战机还是要继续服役的。

歼7战斗机是我国在苏联米格21的基础国产化和改进的,特征是高空高速,三角翼布局,进过大量改进,已经改到歼7E\\G系列,双三角翼布局,低空近距离机动性得到大量的改进,据说改得连俄罗斯人都认不出。按20年的服役年限,目前还在现役的基本上是后期生产的J-7E(部分升级成J-7EG)及J-7G约300来架,在缅甸边境冲突中,歼7也被部署到前线,震慑缅军,还是可以发挥余热的。

而出口到巴铁的歼7P,也曾经参加美国的红旗军演,与F-22有过较量。

歼8是我国第二代高空高速战斗机,最大速度2.2马赫,在F-22服役时,军迷论坛还曾经流传着歼8如何战胜F-22的辛酸段子,凭借的就是歼8的高速。歼8修长的机身使得其在国内有“空中美男子”的美誉。歼8的基本型现在已经完全退役,也就是机头进气的歼8I及其改进系列,现在服役就是歼8II、歼8D/F和歼8侦察型,其中歼8侦察型是目前我军唯一的战术侦察机,依靠其2.2马赫的速度,经常在台湾海峡上演偷窥好戏,而对方根本来不及反应。歼8还是中国空军最先拥有加油能力的国产战机

此外还有大约百来架左右的歼教7,以及少量的强5,强五基本上算是报废了,就是说在1500架作战飞机中,大约有700架左右的二代机,,比例不小了,但是也不能一下子说退役就退役,全部换成歼20,咱不是美国,没那多钱,其实二代机也不是没有用,像歼7这样的还大量出口国外。除了美国,日本、俄罗斯、印度、越南等国都是装备这大量的二代机,像印度、越南等国的米格21还不是中国歼7的对手,就连北约第三大空军的土耳其还不是大量装备F4等二代机,所以歼7、歼8最终肯定是要退役的,但是退役前发挥余热,震慑一下周边宵小还是可以的。


巴尔干尖刀


现役的二代战机中包括:歼7系列、歼8系列、歼轰7、少量的强5。这些战机中有:1993年才开始生产的歼7E,总共生产了大约200架;歼8B/D,总共生产了大约100架;在2005年前后,我国空军又开始装备了部分歼7G、歼8H、歼8F战斗机。

歼轰-7A战机编队巡航

歼7E、歼8B、歼8D战斗机,后来我军又对其进行了结构延寿、性能升级——换装了新型雷达(脉冲多普勒雷达)、武器系统、电子设备等。升级后,歼7E编号改为歼7L,歼8B、歼8D升级之后编号改为歼8DF、歼8H。歼轰7、歼轰7A,属于歼击轰炸机,强调对地、对海打击能力,并具有超视距攻击能力,共生产了250架。二代机中,还有少量的强5,类似于俄罗斯的苏24攻击机的性质。



歼轰7机群,有点“大象漫步”的架势

我军现役二代机数量大约在700—800架之间,包括以上各型战机。在2017年的CCTV—4的《今日关注》节目中,透露了:现役二代机数量在800架左右,随着三代半战机的入役,肯定还有二代机已经退役的,因此估计二代机的现役数量在700—800架间。二代机现役数据很难掌握:服役到期的,老化严重的,没必要进行大修的……


歼8机群

至于歼7、歼8系列战机,在现代战争中已经难以胜任未来的作战任务,替代它们的是歼10系列、歼11系列、歼16等三代、三代半战斗机。歼10的最新改进型歼10C,不仅是一款空优战机,还强调了其对地、对海的打击能力,可以说是:一款空战能力相当强大的多用途战斗机——最新型的有源相控阵雷达、武器系统、国产涡扇10B发动机、电子设备等等。

歼10C战斗机

歼16就是一款歼击轰炸机(西方称为:战斗轰炸机,比如美国的F—15E),双发、双座、多用途战斗机,属三代半战机。其作战航程更远,达到3900公里;作战半径更大,1500公里;超视距攻击能力,新型机载有源相控阵雷达;强大的对地、对海打击能力,拥有12个挂点、载弹12吨……根据公开信息,歼16就是为了替代歼轰7系、强5战斗机,提高我军在多用途方面的作战能力,可以更好的应对世界局势变化。

歼16战机

目前,这些二代机已不在坚守一线,根据去年的公开报道:一架歼8战机被改为侦察机 。这说明我军正考虑这些未到退役期的二代机的出路问题:即补齐了我军在侦察方面的短板,又可让其发挥余热。可以肯定的说,随着四代机、三代半机的入役,这些二代机势必逐步退出人们的视线。


儒道之主


我们的歼-10系列战斗机已经服役10多年了,距离首次引进苏-27战机也快30年了,就连歼-11、歼-16这样的先进三代战机也开始满地走了,然而我们空军里面却仍然有数量不少的二代机在服役,目前我国空军拥有现役战斗机(歼击机)的总数在1700~1800架次左右,其中超过1000架次的都是三代机和四代机(歼-20,数量不多,但是保守估计起码也已经两位数了,具体不知),二代机的数量则是在700~800架次左右!

这些二代机里面主要机型有歼-7系列、歼-8系列、歼轰-7系列(200多架的强-五去年已全部退出现役),其中歼-7系列战机的数量大约是238架,包括歼-7G、歼-7E和歼教-7A这三款战机,均已经是2线预备战机歼8系列战机总数约96架,包括有歼-8、歼-8B、歼-8D(状态好的用歼-8D和歼8H的配件升级后为歼8-DF、歼8-DH)、歼-8F、歼-8H、歼侦-8F和歼-8EG,歼-8系列战机目前也早就开始慢慢退居2线了;歼轰-7系列战机数量约为350架,包括歼轰-7和歼轰-7A两种机型。

其实大家不要觉得在三代机纵横、四代机初露峥嵘今天,二代机就已经完全失去了作用(嗯,我的八爷永不服输),现在是和平时期,很多时候是用不上三代机的,

目前我国除了东南沿海等要地的战备值班是用三代机以外,很多非重点地带还是使用二代机,因为二代机的日常维护成本远远低于三代机,这是出于实用主义的考虑,毕竟我们现在还不像美国那样财大气粗,还有就是进行空中战术推演的时候,我们目前还需要二代机,虽然现在已经开始慢慢用三代机替代了,但是也不能一蹴而就;最后就是使用二代机来当高教机使用了,因为目前我们国内的高教机数量还不是很够!

最后再说几句,现在一群人的思维很奇怪的,我一说自己国家空军规模世界第二,是仅次于美国的,就总是有一些跪久起不来的家伙出来拿我国的二代机数量说事,我就搞不懂了,二代机的数量空军规模有什么影响?跟空军实力又有什么关系?难道二代机多,我们那1000+的三代机就是摆设了?我就问问现在有几个国家能拉出1000+三代机的?除了中美俄三国之外还有哪个(俄罗斯还不确定)?不好意思,500+以上的貌似都没有,然后我还想问一句,又有哪个国家能拉出700+二代机的?貌似除了我们之外一个都没有。

因此,中国空军实力世界第二有什么疑问?不管是规模还是体系化能力我们样样都不缺,至于有些傻子说实战经验的,我就问问现在有哪个国家有跟大国空军交手的实战经验?美国都没有,别拿中东地区说事,连基础防空都没有的地方有什么好说的,一打起来,凭借我们的规模,就算初期吃了亏,后面也能很快适应战争形式,建议以后那些牧羊犬喷之前先动动脑子,还天天日本空自多厉害,就那百来架老掉牙的15姬送菜都不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