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08 “拼团砍价闹自杀”拼多多百万悬赏缉“凶”,是你吗?

“拼团砍价闹自杀”拼多多百万悬赏缉“凶”,是你吗?

天上不会掉馅饼,即便掉了,怕也多半是坏的。

“一亿人都在拼的购物APP”拼多多的广告语想必大家很是熟悉了,毕竟它成了你想看热门综艺的必经之路。或许你没留意到,这“1亿人”已经高速裂变成了“3亿人”。

在这里,10双袜子只需9.9还包邮,三人成团,拼着买更划算,众多打着“送送送,免费送”旗号的优质产品等着你。然而,拼多多并不是慈善机构,也不是圣诞老人,如果你点击下载了此APP,你们的故事就开始了……

近日,一段“女子因砍价被骗50万上吊自杀”的视频在朋友圈中流传。视频全程配有说明字幕,称“贵州一女子在拼多多帮人砍价,卡里50万元不翼而飞,急得上吊!”

视频中红衣女子“闹自杀”是真,究竟是因“砍价”被骗而选择轻生,不得而知。

拼多多方面表示,这条1年前的视频,被别有用心者配以“拼多多砍价”等文字,捏造出湖北、贵州等地女子因砍价被骗轻生的谣言,引发了消费者恐慌。

还真是“开局一视频,故事全靠编。”那么网传的这段视频究竟来自何处?

据新华社、荆州网警等纷纷出动辟谣,称此事于2017年4月发生在陕西西安,与拼多多砍价无任何关联。

“拼团砍价闹自杀”拼多多百万悬赏缉“凶”,是你吗?

不过,这故事竟然从去年编到今年……甚至还有这个女子穿越到“上海人民广场”的谣言版本,上海本地媒体也做了辟谣。

拼多多:这次抹黑有组织有预谋,悬赏缉“凶”

昨日(5月7日),国内电商平台拼多多发布通告,称近期网络密集爆发针对公司的谣言,是第三方操纵营销公司、水军团队,对拼多多进行的有组织、系统性抹黑,严重损害了公司商誉,并造成消费者恐慌。

除此以外,近期关于拼多多比较扎眼的谣言还有“夫妻砍价被扣60万跳楼” 、“砍价被盗银行账号”、“拼多多1分钱抽奖诈骗”等。

“一天内,平台就接到300多起消费者咨询,咨询量为非业务类单日最高。”拼多多相关负责人透露道。

拼多多提供的证据显示,1月爆发的谣言中,称“拼多多1分钱抽奖诈骗老百姓,1.5亿人参与1分钱抽奖不退款,1年就有48亿进入拼多多账户。”但这个算错数字的谣言,在被拼多多、微信安全中心辟谣后,又换成了“1年就有5.4亿进入拼多多账户”的新版本,重新在微信群中泛滥。

还有关于拼多多另一业务“砍价免费拿”爆红后,谣言又迅速调转矛头。可以说“学习”能力很强了。

如在3月底,网络上出现以“公安部紧急通告:拼多多砍价盗窃银行账号”的虚假信息。到了4月底,谣言升级成“哈尔滨夫妻拼多多砍价被骗60万跳楼”。在5月初,谣言变种为“监利女子拼多多砍价被骗50万上吊”。

据了解,网络上集中曝出的谣言大多是将旧闻改头换面,有恶意指向,操作手法雷同,爆发时段集中的特点。

拼多多相关负责人介绍说,此类谣言针对平台业务,且制作、传播形式不断升级。

“拼团砍价闹自杀”拼多多百万悬赏缉“凶”,是你吗?

“比如通过跳楼、上吊、诈骗、盗号等内容,引发消费者恐慌。用煽动性文字配合视频、动图,在微信群、QQ群等隐蔽渠道病毒式传播。”

拼多多方面表示,已向公安机关报案,其已掌握充分线索。与此同时,拼多多还将设立反谣言奖金,对提供上述谣言策划、炒作线索,并协助公安机关查获造谣组织的,给予100万元人民币的奖励。

话说,真的是“人红是非多”吗?

拼多多把淘宝逼到了墙角

此前,有被拼多多订单超越京东的消息刷爆朋友圈,在阿里和京东眼皮底下抢走3亿用户月活的消息甚嚣尘上,许多人都说,这款异军突起的电商平台给了阿里巴巴一个措手不及,已经把淘宝逼到了墙角。

“拼团砍价闹自杀”拼多多百万悬赏缉“凶”,是你吗?

根据猎豹大数据显示,2015年横空出世的“小透明”,如今摇身一变超越“老二”京东,直追淘宝。即使前述机构的排名有水分,但拼多多确实已成为巨量的电商平台。

2015年成立的拼多多,2016年获得腾讯领投,两年时间用户突破两亿,付费用户超过3亿,交易额由2016年的360亿突破到2017年的1200亿,2018年2月拼多多GMV达到更可怕的400亿,照这个标准,拼多多全年的GMV有望达到5000亿。

采用“低价”、“拼单”等一系列策略,下探到价格敏感型客户的刚需,找到了“新方式”,通过拼团了解人,通过人推荐商品,让用户自发口耳相传,帮人砍价或拼团参与其中。

其实,不难发现,拼多多能有如此高的日活量,其中不乏腾讯的功劳。据了解,拼多多海量用户来自于腾讯的微信,现在微信用户突破10亿,日活量更是惊人。现在的淘宝天猫加起来日活量都达不到腾讯的一半。

众多业内人士纷纷看好拼多多,普遍认为依靠微信社交媒体流量金矿发展的社交电商拼多多对淘宝的电商发展带来的威胁与日俱增。

然而,最近阿里公布了2017年的年报,用数据向我们说明了,事情并不是像想象中的那么简单。

淘宝的用户增长并没有因为拼多多的发展而停滞。2018年1月到3月,阿里除了核心电商的收入同比增长62%,中国零售平台年度活跃消费者(阿里财报中常用来表示用户数量的概念)也增长了3700万。

对于国内的电商玩家来说,“阿里爸爸”始终是盘踞在他们眼前一座越不过去的大山。

开疆扩土,烧钱“洗脑”

这个世界向来是成王败寇,成绩一路高歌猛进之下,拼多多在媒体笔下膨胀,摇身一变,就被加冕成让淘宝沉默,京东哭泣,腾讯嘴角疯狂上扬的电商第三极。

此前,爱范儿的一篇文章更是直指,拼多多放任那些打擦边球、玩文字游戏的,甚至明目张胆出售仿冒品的商家在平台上销售,还为其引流,这与“315”曝光的山寨食品农村小卖部,两者本质上并没无差别。

这个充斥着乡土气息的电商购物平台上,我们表示看不懂、看不上。

“拼团砍价闹自杀”拼多多百万悬赏缉“凶”,是你吗?

拼多多创始人、CEO黄峥也曾表示:“我们的核心就是五环内的人理解不了。”

对此,媒体解读为:拼多多主要的消费群体是五环以外的人群。网友解读为:见过世面的,不好骗!

其实,假货泛滥不是拼多多最“坑爹”的,毕竟其他平台也免不了有假货的嫌疑。重点是天天靠拼低价甚至白送的信息吸引眼球,刺激消费者下载APP为人诟病。

人们深知世上不可能有免费的午餐,但是对于拼多多这样天天近乎跳楼大甩卖的优惠力度,还是抵挡不住诱惑的。

“拼多多”成“坑多多”,这么坑爹,为何还这么火呢?

一句话:拼多多太有钱了。

到处都是他们的广告,各种顶尖的娱乐王牌节目几乎都是他们赞助的,铺天盖地的广告宣传成为拼多多的攻城略地的法宝。

伴随着一首改编自《好想你》的广告神曲,“拼多多,拼多多,拼得多,省得多......”渗入了我们的生活,总会在不经意间,不由自主的哼起,“魔性”且“强硬”的广告插入,已经给不少网友带来的巨大的心理阴影。

据剁椒娱投报道,拼多多通过广告的方式至少霸屏了7个娱乐综艺节目,包括快乐大本营、我是大侦探、中国新歌声、极限挑战、欢乐喜剧人、非诚勿扰、拜见小师父等。而按照卫视公布价格以及初步推算,拼多多广告费用高达上亿元!

不惜重金也要成为“金主爸爸”,明星们花式尬演技的广告,费力“洗脑”,为拼多多迎来一波又一波diss。

事实上,近几年的野蛮生长,让拼多多的订单数远超京东,不过比比客单价和销售额,那差距也是不言而喻。

在中国庞大的人口基数背景下,拼多多主攻三、四线城市和农村等“下沉市场”,相比大品牌,他们会更在意性价比。更需要考虑在购买力没有巨大提升的情形下,如何用低价买到更优质的产品。

可以说,拼多多“农村包围城市”的策略大获成功,“小透明”分分钟华丽转身,可“爸爸毕竟是爸爸”。在拼多多的强势冲击下,阿里仍保持高速增长,获得3700万净增活跃消费者。

威胁?不存在的。

可以说,这些“五环外”用户在被拼多多“教育”过后,反而更加容易接受淘宝,转向心甘情愿投入阿里、京东电商的怀抱。

“拼团砍价闹自杀”拼多多百万悬赏缉“凶”,是你吗?

如网友@圣斗士姓时所说:拼多多草莽出身,天不怕地不怕,但想要达到阿里京东的地位,仅有漂亮的数据是远远不够的,解决假货问题才是平台获得长远发展的一个重要前提。

发展即便再凶猛,可虚假宣传与欺骗消费者也是客观存在,嗤之以鼻不再多言,是我对你最大的尊重。

讲真,拼多多主打以更低的价格,拼团买到更好的产品,可真正“图与实物”符不符,还望自己心里有点逼数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