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是否孤獨可以讓自己成長?

蔣經堯


同樣是孤獨,但不是每個人的孤獨都是一樣的。

同樣有孤獨,但不是每個人的生活都是一樣的。

關鍵是如何面對孤獨,方法得當就能成長,方法不當那就只能得內傷了。


那些會讓你得內傷的「孤獨」

①總是在想「為什麼我以前的經歷是……」

人獨處的時候容易回憶,這是很正常的。但是如果長時間的都在對自己過去的人生經歷表達不滿、否認,希望改變過去。那麼這種「孤獨」其實是充滿了哀怨、不公平感的。更關鍵的是——其實沒有人能改變過去。執著於無法改變的事情,只會讓人越陷越痛苦,不得解脫。

②總是在想「只有我這樣……沒有人懂我……」

說來也是挺有趣的。這個世界上最常出現在人腦子裡的想法之一,恐怕就是:「只有我這樣……沒有人懂我……」。當然在一個獨處的狀態的時候,因為沒有人交流,人自然就會感覺到一種強烈的寂寞、無人理解的感覺。接著,人就很容易陷入一種短視——把當下的體驗,當做是全部。在這種狀態下,人甚至想不起以前曾經有人理解過自己……。某種程度上說,這種現象也很合理——人通常是遇見了未曾預料過的困難,才會想「只有我這樣……」。但其實「太陽底下沒有新鮮事」。只要願意哪怕是網絡搜索一下,你都會看到大量類似經歷的人,而且有很多人都克服困難走出來了。

那些會讓你成長的「孤獨」

①認識到「存在性孤獨」

存在性孤獨,是存在主義心理治療中的一個概念。簡單來說,它的意思就是:

有一種孤獨是絕對無法消除——

你的喜怒哀樂不可能有別人完全和你同步感受;

你的生老病死也不可能有別人代替你去經歷、承受。

認識到存在性孤獨——人就會中間放棄「別人完全理解我、別人完全對我感同身受」的幻想,變得踏實成熟起來


②思考:如果自己一個人,怎麼樣可以讓自己充實、開心、達成目標

我們人類是社會性動物,一定是需要互相支持的。這個是沒錯。

但是,我們與別人合作的前提是——我們有能力和別人合作,我們有和對方匹配的技能

任何我們學到的技能,其實都是要我們自己去練習的,沒人可以替代我們去練習(顯然,這和存在性孤獨有關)


另一方面,也很重要的是,雖然我們經常和人合作,但是也免不了有求助無門、無人可以合作的時候——所以準備好,有一套方案可以應對這種緊急情況,是有必要的


作者簡介:佘炤灼,首都師範大學-應用心理碩士(心理諮詢方向)。熟悉正念冥想,帶領過正念團體總計250小時以上。有兩年心理諮詢經驗,接待過167人次以上的個體心理諮詢。目前是自由撰稿人、實習心理諮詢師。較多回答心理諮詢、情緒調節、婚戀關係、原生家庭等問題。

照見


孤獨可以讓自己成長,比如變得堅強,提高自己解決問題的能力,變得獨立。但是這樣的成長往往是畸形的,不利於自己的內心成長,你可能會變得孤僻,更加難以融入這個社會,人畢竟是群居動物,是屬於社會的,所以必須儘快的融入這個社會。

有朋友的陪伴是好的,有一個人可以談天說地聊人生,何樂而不為呢?一個朋友能讓你學會分享,學會交流,還有互相幫助,才能更好的生活,你總不希望自己遇到困難的時候孤立無援吧。一個人的生活不好過,你以後總是要成家的,和另一半的生活會讓你知道愛情的甜蜜。如果選擇孤獨,你是要孤獨終老嗎?希望你能找到自己的另一半,找到更多的朋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