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乒乓球如何接發球?

樹碌


如何接好發球?這個問題也曾經困擾過第六人,我結合自身的體會拋磚引玉說說看法(歡迎下方評論區進行補充):

首先要看清楚對方發球的旋轉性質。

如何判斷性質?要學會盯球,這裡有個小竅門,盯住對方觸球瞬間的板型、用力方向和觸球位置。看清楚這三點,基本能判斷清楚來球的旋轉性質!千萬別小看這一步,很關鍵,因為旋轉性質如果判斷不清楚,很容易吃發球。

判斷清楚來球旋轉後,問題解決一大半。

例如來球是上旋球,你可推可打可彈可撥。來球是下旋球,可以考慮搓一板過渡一下,對於臺內球也可以考慮擰拉過去。

值得一提的是,很多乒乓球愛好者或許能判斷清楚來球旋轉,但是依然吃發球,主要是對來球旋轉估計不足,比如來球是個很轉的下旋球,如果你亮著板子去搓很容易回球下網,遇到這種情況,別緊張,通過一兩個球適應下對方的旋轉就可以了,別忘了,你發球過去,對方也有可能吃。機會都是對等的。

接發球其實很考驗基本功,尤其搓球技術必須熟練掌握,會搓轉不轉,能搓出斜線和直線。

可以這麼說,一旦你真正掌握了搓球技術,基本能應對80%的發球。當然基本的正手攻球和反手推擋或者撥擋都要練。說白了,接發球很考驗基本功,很多球迷接不好發球,主要就是搓球技術和攻打技術沒練到家。

這裡建議廣大乒乓球愛好者,如果你接發球遇到比較大的問題,別懷疑別猶豫,好好練練搓球或者攻球,過段時間你再去練接發球,你會發現你接發球的水平會提高很多,不信試試看!

最後還是那句話:乒乓球是項技巧性很強的運動項目,必須經過大量的練習才能提高實戰中的接發球技術,你說呢?

以上是我的回答,希望對您有所幫助,期待您的點贊和關注!


國球第六人


你好,這個我根據個人理解簡單說一下,希望能有借鑑。

接發球時,當對方拋球時,記住要啟動一下重心,而不是仍然站著不動。業餘裡很多人不知道這一點,等球在自己球檯上跳起來了,才動身體,晚了很多。

如何動?就是預判線路的問題。根據他的發球動作和手型觸板來預判。一般來說,當你接對方几個以後,就會有一個初級判斷,球檯雖然大,但是每個人都會有線路習慣。記住他的習慣很重要。世界上沒有百分百的預判準確,即使馬龍也會被對方欺騙。

根據拍形預判旋轉,盯緊拍子觸球時的動作和拍形,不要被他的假動作迷惑。

每種發球理論上都有至少兩種接發或者更多。這個要根據你的水平和技術特點來。比如你搓球很好,對下旋球你就可以穩穩的搓住。控制住。如果你的拉球好,出臺的下旋你自然要拉起來,進攻是最好的防守。

根據球的速度和弧線來預判旋轉。一般速度快的感覺向前拱的球是上旋或者側旋,用推,撥,擋,拉都可以,看你的技術特點。一般比較慢的來球結合他的板形,用力方向,初步判斷是下旋。可以搓,可以拉等。

還有一些短球,要有步伐,比如正手小三角,有不轉,下旋,上旋等,一是有步伐,根據不同球,可以挑打,也可以搓控等。

接發球最難,因為每個人發出來的球都不一樣。所以總結一下是:盯球,盯板形,盯動作,記球,結合自己技術特點,要有一定步伐,要提前啟動重心。

另外,還要適當打實戰比賽,在比賽裡不斷總結。

業餘裡有一句話叫,吃發球,吃吧吃吧,吃飽了就不吃了。

就說這麼多,希望對你能有幫助。


微乒乓



乒乓球接發球預判球的來路,需要做到學、站、看、聽四個字。

“學”就是要了解各種發球有屬性。

不是要你學會所有發球,而是要儘量知道各種發球的特點。比如一右手執拍者反手發右側下側球時,會帶有一定點逆轉,也就是球二跳時可能會向你的右側拐一點。如果你不瞭解發球的屬性,沒有預判很容易吃轉打手。



“站”就是站位對角線原則。

接發球不能站在原地不動,要看對方發球站位,調整到有利於接對方發球的地方,這也是預判的一個方面。對方右手執拍在左側球檯用側身位發球,你的站位應是自己的左側球檯,右側球檯以跨步伸手能防住對方直線奔球偷襲為準。 如果對方右手執拍站在其球檯的中間用反手位發球,你應該往球檯中間站站,防止對方從中間偷襲兩條邊斜線。

右手執拍者遇到左手執拍者,接發球站位要在臺中間。因為左手執拍者的發球站位一般是其右側球檯,可以偷襲你正手大角度。



“看”就是看對方發球動作。

一般發球者相同的動作發球是一種旋轉,發球者球拍向下揮為下旋,向上揮為上旋,向左揮為左側旋,向右揮為左側旋,向左下揮為左側下旋等等。看清對方的動作,就能預判來球的旋轉了。

“聽”就是要聽對方發球時拍子和球接觸的聲音。

如果聲音清脆比較大,一般撞擊多一些的不轉或上旋球,速度較快。如果聲音發悶,或者沒什麼聲音一般是旋轉較多的下旋球,速度較慢。這也是預判對方發球的一種方式。


乒乓球球


接發球技術的好壞,直接影響接發球的水平,而質量高的接發球將為你在接下來的對抗中贏得優勢,因此這一技術是影響乒乓球項目運動表現的關鍵技術之一。

乒乓球接發球的方法也很多,歸納起來大體有以下十六種:搓、託、推、吸、擺、拱、切、撇、挑、吊、帶、撕、敲、拉、衝、打等。

發球、接發球,是得分的第一關,也是反映技術水平層次的一個大項。需要專門學習,反覆演練,甚至千錘百煉。光一個搓球擺短,就夠練二年的了。乒乓球,娛樂容易,打好太難,越打越難。





體壇大喇叭


乒乓球比賽中,發球與接發球是最重要的!

想要接發球好,自己的發球必須要好,這樣才能更好的判斷對手發球的旋轉和路線。

接發球時,眼睛要盯住對手擊球那一瞬間,球拍與球接觸的部位,以此來判斷球的旋轉。好多運動員在發球時,都會有假動作,所以不能看對手接球的動作。其次,也可以在球過網之後,看能否看清球的標誌,來判斷球的上下旋。第三,也可以根據球的速度快慢來判斷球的旋轉,球速快是下旋,球速慢是上旋,但是也有例外,如發的奔球,速度又快,落點又長,用球速判斷旋轉,一般都是用來判斷短球。



判斷球的落點、長短,都可以在球過網之前做出判斷。球在出手之後,在過網之前,球的行走路線就可以大致判斷出來他的落點。判斷球的長短,可以看對手發球時,在對手球檯上的落點從而判斷球過來的落點。在對手球檯上的落點貼近底線,那麼過來的球也會長,反之,在對手球檯上離網越近,過來的球越短。

其實,最重要的還得是看自己對球的理解,對球旋轉的感覺上。球感好的人,就算沒判斷好球的旋轉,也會把球控制住,做到不吃球,球感不好的人,很可能在知道是什麼旋轉的情況下,也會吃發球。這個就要看自己啦!

歡迎大家評論區討論!


年輕人的夢-49443156


接發球可以中規中矩的接,也可以有攻擊性的接,要看對手前三板的能力和自己在場上的局面。

如果對手前三板搶的比較兇,自己也沒什麼好辦法,那不如冒險接的有攻擊性一點,破壞對手的節奏,即使失誤也要主動求變。如果對手發球搶攻不是很好,自己也能控制局面,那麼就保守一些,減少失誤。

接發球環節在比賽中非常重要,千萬不能無所適從,要有自己的判斷。第一個如果接錯了,第二個要快速調整,出現失誤時不要慌,要保持頭腦清醒。發球無非就是上下旋之分,不要想的太複雜,不要不敢出手。

上旋球可以推擋,彈擊或者挑打,要掌握好速度和落點,不能接過去質量太低讓自己反而處於被動。下旋球可以選擇搓長或者擺短,手腕要松,必要時要上一小步。

如果自己防守好在接發球時就不必太計較質量,只要不失誤就好。如果自己防守能力較差,而且對手進攻能力非常強,為防止對手起勢就要把接發球接的精準一點,一定要把球回到對手難受的位置,寧可失誤也要儘量接出高質量的球限制對手進攻。

接發球落點和旋轉都非常重要。通過幾個球的嘗試和觀察,對對手的能力有了基本的判斷,在接發球時寧可自己彆扭一點也要盯住對手的弱點,限制對手,不要讓對手打順。

不能輸在起跑線上,所以平時必須加強對接發球的訓練。觀察球在運行當中的形態,揣摩上下旋球在行進過程中的特點,積累經驗,這樣就會越來越好了。

在評論區談談你的看法?

關注百姓體育,歡迎一起討論交流。


百姓體育


乒乓球接發球首先要從盯球開始,盯來球的落點,盯來球的旋轉;預判準來球的落點,才能移動步伐,用身體找球,身體帶動手臂擊球,回過去的球才有質量;業餘球友最起碼應該知道下旋球搓,上旋球擋,如果連旋轉方向都分不清,一味的吃發球,這球也沒法往下打了,所以一定學會判斷旋轉,怎樣才能學會判斷旋轉呢?



注意,不要被對手引拍方向所忽悠,要盯擊球瞬間用力方向和拍型,不轉球一般擊球的中軸線後方,拍型立一些,由後向前用力;而旋轉球一般摩擦球的中下部或側面,往上揮拍是側上旋,往下揮拍是側下旋,預判準了才能做出相應的回球,那麼還需要紮實的基本功,推擋、搓短、挑打、快撕、劈長等基本動作熟練掌握之後再配合盯球才能做出高質量的接發球!


體壇論球


在整個乒乓球運動中,“接發球”是一個重點也是一個難點,想要接好發球,需要長時間的積累和經驗,那我們現在來說一些基本的接發球應該注意的細節。

1.判斷來球旋轉

比如:上旋、下旋、左側、右側……

下面我們來說說如何判斷對方發球的旋轉:首先,我們需要判斷對方是左側還是右側,最簡單的反手發球為左側,正手發球為右側。現在有很多運動員使用勾手發球和逆旋轉發球,這些都是正手發球,但它們是左側旋。其次,看對方發球時接觸球拍的位置,我們以拍柄延長線為中線,中線往上基本為上旋,反之,中線往下基本為下旋。

如果在比賽中你實在判斷不清對方的發球,我一般會採取輕挑或者輕擰的方式,先保證球能底平的上臺,讓對方也不好發力,然後快速還原準備打相持。

2.判斷來球位置

比如:正手、反手、底線、短球……

在對方出球的瞬間,我們就應該判斷清來球位置了,發球方第一落球點靠近自己身邊則為長球,同理,第一落球點靠近球網便是短球。正反手的判斷看來球弧線的角度,以球網為中線,對方出球後球的線路偏向哪邊最後的落球點便是在哪邊。

3.採取正確的接球方式

比如:搓、擺、挑、擰、拉……

最簡單的方法,下旋搓,上旋推或者攻。但是,無論用什麼方式接發球,動作都不應太大,切忌用大臂控制動作。

在比賽中,我們接發球最重要的不是使多大勁,發多大力,要把對方置於死地,我們應該先平穩的把球接上,讓對方不好搶攻,然後我們再找機會自己上手搶攻,從而佔據主動。

歡迎大家在下方評論,給出您的真知灼見,以饗大家。您的點贊和關注,是我們前進的最大動力喲~ (內容編輯:Grace)


乒乓社交開球網


業餘愛好者兩人初次交手,大多因接發球不適應敗北。不適應對方發球並非他發球有多好,而是自己判斷不出來球旋轉。同樣的球第一個接不住第二個接不住正常,第三個再接不住就是自己接發球太弱了。通常對手先發一下旋,你接下網,再接下一個你會把球搓的高一點長一點,而這時對手發一上旋保你立馬出臺。這都是因為看不出旋轉。再一個原因是心理原因,老接不好心理有負擔,每到接球時腦袋想的太多,會想對手發什麼球,這樣去猜更接不好球,就算你猜對了這個球也不可能接好,只有靠觀察正確判斷接起的球才穩定。接好發球首先得練好基本功,搓球,攻球。搓球練好了即使對方發的是上旋也可以低弧線搓回去。最關鍵一點練的少了,乒乓球技術很大一方面靠多練,多想。每天堅持與球友打球,打完後想一想琢磨琢磨,那裡打的不到位,技術動作是不是走形了。多打多想你會不斷進步,加油^0^~



幻影之矢


接發球作為比賽時接發球方的第一板球,對於此球、此局、此場比賽的勝負都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想要打好比賽就一定要在接發球上下足心思。

下面小編從業餘初級和業餘進階兩個層次來解讀如何才能把發球接得更好。

業餘初級:

一判斷:業餘初級在接發球時最大的難題是對旋轉的判斷,明明是側下旋當成側上旋來攻、明明是不轉球卻看成了強下旋去搓。至於如何增強判斷旋轉的能力一是多查閱資料(篇幅有限不多做贅述);二是多打,打得多了憑感覺就能對旋轉有大致的判斷。

二步法:最難的旋轉看準瞭然後就是對落點要有準確的判斷,撅著屁股伸手夠球、碰球,歪著身子掄大臂都是步法沒有及時到位的表現,想要步法好一得不斷提醒自己含胸收腹、身子微微前傾,二得多練沒有捷徑。

三手法:明知道是下旋但最基本的搓球技術卻不過關,明知是側上奔球拉攻技術卻不過硬,神仙也就救了你。所以削、搓、撇、推、攻、拉這些最基本的技術一定要下苦功練。

小編常去球館打球,遇見一些球友有一些通病:正手只會拉不會攻,正手位的下旋球拉得極其漂亮,但遇見側上旋長球卻傻眼了,這往往是正手攻球沒練紮實急於練拉球的後遺症。反手發力不夠集中,接反手位長球時只會大動作發力甩,對方借上力快懟一板結果自己人仰馬翻,其實動作小點發力緊湊些回個好落點即可。

很多愛好者可能是電視轉播和業餘頂級高手的比賽看多了,接發球時潛意識裡總是在模仿,不是硬生生的想擺短不給對方上手就是發死力拉衝。能力不在一個層次解決辦法也不能一樣,說難聽點只要不是接成半高球就沒什麼可怕的,越是害怕對方上手越容易出高球,慢搓到底線、削到底線、推撇到大角度然後積極防禦未嘗不是很好地解決辦法,要知道現在的塑料球想要一板定乾坤越來越困難,讓對手跑起來攻你可比對方趴在臺面上衝你好防多了。總而言之不要過於追求精密,多做多板數的準備。

業餘進階:

一:過硬的正手拉沖和正手推挑技術,真正大型比賽看的還是正手,正手2/3臺出臺長球別說發力拉衝如果連積極吊起來打相持的能力都沒有,那對方想往哪發就往哪發,反手照顧面積相對較小,站不住位威力也會不夠,然後你會覺得到處都是漏洞。如果正手過硬有足夠的威懾力,對方發球基本都是到你的反手,反手技術種類較多,即使不能發力進攻也能積極控制積極防禦。所以說正手過硬可以讓你的反手更加自信,反手再好正手一般到處都是突破點。

至於正手短球的挑打小編推薦推挑,至於發力暴挑和翻挑技術難度較大,對步法到位要求極高,我們應該把更多的精力用來處理好長球,短球遇見不轉和側上只要能夠借力推挑落點而不是搓或者碰把進攻機會讓給對手即可。


分享到:


相關文章: